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37 银钱价值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五月中旬,圣学院里的东林报社终于刊出了第一期东林月报,东林月报跟以往朝廷的邸报不一样,除了刊登近期朝廷的一些人事变动和制定的政策以外,还刊登有各地主要商品的指导性价格。按以前的规定一两银子等于一石粮,田亩价格根据好田差田的区分定在六到十两,马价牛价也一样在六两一匹左右。后来因为商人觉得无利可图不愿意做某些生意,经过协商决定允许各地根据自己地方情况作一些浮动,这一下子就调动了商家的积极性。

朝廷强行定价有其弊端,就是当卖家觉得吃亏时不能涨价又不愿意卖,而当货物大产出季节时,买家又觉得按朝廷的定价购买自己会吃亏不愿意买,于是两种情况都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形。当然其优点也有,就是没有人能够在其中买空卖空一夜暴富,买方卖方都是在一种非常公平的原则下做买卖,当然这种公平是建立在商品流通缓慢的基础上。

现在根据市场变化而出现价格变动,最担心的情况就是官商勾结暗定价格,就算他们因为有人监督不会在进出秤斗上做手脚,但是在信息上有百姓不具备的优势,能够使他们在买卖时掌握先机。天启的原则就是不允许有人一夜暴富,允许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浮动,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商品流通,而不是为了让某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人说可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一起走上富裕道路,但天启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人都有不断膨胀的私心,这种私心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先富了想的绝对不是带动其他人后富,他首先想的是能不能追赶上比他更富有的人。就算一个人的财富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继续大幅度增长的地步,他想的也是如何让自己的子女变得富有,还有他的亲戚朋友和对他毕恭毕敬的下人。即使他身边的人都变富了,他想的还是一脉相传的后代子孙能不能过得好,秦始皇不也想二世三世一路传下去传万世吗?由此可见先富带动后富只是一个带童话性质的笑话。

在天启的强硬要求下,政务院诸人都感到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又要浮动价格让商人感到有利可图促进商品流通,又要限制商人的利润防止出现暴利和暴富情形的出现,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政务院想了很久都不得其法于是向监政院求救让他们想办法,刘宗周和徐光启等人一商议,决定在新办的报纸上刊登粮食、土地、矿产等主要商品的指导性价格,同时要求各地将他们的定价和定价日期报上来公布。

朝廷的指导性价格是理论上的东西,到了各地自然允许他们增加减少,但是为了防备地方官员跟商家勾结暗中定价就要求他们报日期,报价格和定日期就是防止这些人搞鬼。比如说粮食欠缺的时候允许涨价,经过存粮和民间储存还有外地调配等情况综合分析,最后定价为一两二十文一石,先知道定价的肯定比后知道的人要占有先机。为了避免有人事先泄露,让各地报价并说明是什么时候公布的,在报纸上一公布让全国各地的人监督,如有不实的百姓可以举报。

如此一来就没有谁敢先泄露定下的价格,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保证了公平,也保证了推动商品流通的同时避免有人暴富。公开各地的价格也能促使商人去追逐利润,避免信息不明乱闯乱运亏本蚀财,这样做立即得到商人的欢迎,可以预见的是东林月报的很大一部分订阅者会是各地的商人。而且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给朝廷指明信息该在哪里先修路,如果有某些地方价格太高也没人愿意去做生意,肯定是道路不畅急切需要修路。

除了刊登各地商品信息外还有一个版面刊登小说连载,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拿来慢慢登载,当然也登载一些既清闲又有才的人写的新书,这些书的刊登使普通百姓成为买报的生力军。东林日报的发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官员们从中学习朝廷的施政方向,商人从中领略商机自不在话下,连普通百姓都有了一个大改变,据说很多人听人读报不过瘾,萌生了读书识字的想法。

东林月报一发行就遇到了令人意想不到事,就是很短时间内就卖得精光,很多商家干脆就改行开始向报社提请签定代售合约,其受欢迎程度连高攀龙等人都感到吃惊。在这几年里,北京到南京的运河得到了疏通,陆路也得到了扩宽平整,使得南北两京的交通有了一个显著的改变。以南北两京的主干为轴向东西辐射,并一路向南扩建到福建、广州等地,最后使全国每个省都有平整结实的高速马路,使得快马往来的速度大大增加,报纸也是通过这些路送往各省。

说实在话一开始修路时朝廷的政策有些不够意思,就是修路的人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每天只是能够吃几顿饱饭没有其它酬劳,最多就是偶尔饭菜中有点油荤。不过后来朝廷也没有亏待他们,坚持到最后没有给累跑的人,最后都给他们安排了在路上收费和维护路面的事务。朝廷通过四通八达非常健全的高速马路网运送货物,这些新发行的报纸也是通过这些高速路网分发向各省。

报纸一分发出去很快就得到回应,不但在南北两京售卖的报纸很快卖光,分发到全国各省的报纸也是在很短时间内就一售而光,而且还有很多人提出了继续购买的愿望。大铁公司没有想到能卖得这么快,二话没说立即把北京所有的民间书商全部拉来,让他们替报社印报纸,一连印了好几版才停了下来。卖完报纸后等各地将所得的钱汇总,大铁公司将东林报社该得的那一份送了过来,钱不多但也是好一大叠,让高攀龙等人感到很意外。

这次的报纸价格卖得很低廉,基本上是微利销售没有赚头,但是就算如此也因为卖得多赚的钱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当这消息传开以后,顿时就有人提出是不是能够提价销售。看着眼前一大堆银票高攀龙等人没敢私自作主,第二天就进宫向天启报告,当然也带着大铁公司分给他们的那一堆银票。

按以前的说法,东林报社的人组织材料审稿定稿,大铁公司的人组织人手印报分卖,赚得的利润双方平分,除去工人的人工费、机器的磨损费、运送到各地的车马费等,剩下的利润也有好几万两。当有些诧异的高攀龙拿着分来的几万两银票来到天启面前时,天启也对这个结果感到很诧异,当然天启诧异的跟高攀龙诧异的不一样。高攀龙诧异的是没怎么做怎么一个月就能挣几万两,天启诧异的是这次印报卖报动用了那么些人,为什么赚来的钱这么少。

高攀龙对天启说:“皇上,看来这办报纸的利润非常大,朝廷这么多年发的邸报没有赚到钱,算起来真是很可惜!”

天启这几天正在调养身体,自从把黄玉又挂在胸前后,他练习假道士教他的调息方法感到进展很快,以前练习时老静不下心还经常头涨头晕,现在一坐下就好像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各部的状态。练习这方法能让身体各部伸展收缩很自如,感觉像是跑过一场那样周身舒泰,不但如此连心情到感觉到非常平静。

见高攀龙说起赚钱就两眼发光,天启笑道:“高大人恐怕没有明白其中原因,以往朝廷的邸报是传送公开消息的,那东西没有人会买来看。现在之所以有人买是因为你们不小心抓住了商人和普通百姓的心理,商人看商讯可以发现各地的商机,因为商人的天性是逐利,报纸上的讯息能对他们赚钱有帮助。百姓如果每天只知道为了生活不停劳作,那他们也不会买你们的报纸,因为他们一没时间看二没钱买,现在会买是因为有闲有钱看报可以满足听书的欲望。”

高攀龙说:“皇上,我们一个月就赚了这么多,是不是也属于暴利呢?那边在叫人不得寻求暴利,这边我们自己却在赚取巨大利润,百姓会不会骂我们啊?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少定点价格,少赚点不亏本就行。”

这天下当官的见了钱一般地说都像苍蝇见了血一样,“嗡”的一声就会扑上来,如今高攀龙居然觉得钱多了,难道此人有些傻了?天启一时没有明白高攀龙哪根筋搭错了,据内卫说这高大人的家里虽不说多富有但绝对不清贫,跟视金钱如粪土的海瑞肯定不是一类人,怎么会突然嫌钱多呢?

天启想了想问:“高大人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高攀龙点头说:“昨天刚刚分到这些钱,今天就接到政务院黄尊素的上书,说朝廷不应该太在乎钱,所以臣才有此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34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