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24 偷袭敌城(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正在这时,城墙墙头突然举起无数支火把将夜空照得透亮,城头上还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和刺耳的鸣锣声,伴随着声音而来的还有漫天的箭雨,正在向前冲的明军顿时倒下了一地,向前冲的势头为之一缓,见攻击受阻马上就有人上马就跑。看到这些鲁之甲的心沉了下去,他一边挥刀拨箭一边大声呼喊道:“大家暂时退后,不要慌也不要跑。”士兵们本就没有斗志,说偷袭还勉强听命,一看敌人有准备全都心惊胆颤,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转身就跑任凭军官如何喝骂。鲁之甲和李承先无奈,只得上马拨转马头准备退走河边好回去,刚刚跑了没多远就听得背后蹄声大作,扭头一看不知有多少骑兵追了过来,黑夜里看不见人只看见无数闪着寒光的刀,再后面还有举着火把的队伍宛如一条火龙蜿蜒而来。鲁之甲心中一凛,提鞭加快了马速,他的耳中不断传来刀箭入肉的声音以及士兵临死前的惨叫,此时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脑袋里只有一个字就是快!快!快!转过一个弯的时候,他看到参将李承先被敌人追上了,李承先回身一刀刚刚砍断了一个矮个敌人的手臂,另一个高个敌人就挥刀将李承先的头砍飞了出去,飞得老高。先跑到河边的士兵挤上船就往对岸开,没挤上船的牵着马就往水里跳,溃兵们就象下饺子一样咚咚咚地把自己扔进了河里,然后喘息着挣扎着向对岸游过去。鲁之甲的马屁股上中了两箭慢慢地跑不动了,他的耳朵里已经传来了敌人的呼喝声,好在三岔河就在眼前。突然,他的马猛地向前一跪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还把他甩在河岸上,他侧过头来看见了几张敌人的脸在狞笑着逼近,敌人的手已经向前伸出快要抓住他,他慌忙就地两滚滚进了河里,由于铁甲太重他浮不了水,好在岸边的河水不太深,他半浮起身一边向河里游奔着一边用手去脱身上的铁甲,但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胳膊,喝了两口冰冷的河水后他想用另一只手去脱铁甲,但这时的他已经被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铁甲拖着他慢慢沉入了河底,明军的鲜血染红了三岔河的河面。

九月初一,在军务院里天启看到了此次战报,战报上说明军一千人在副总兵鲁之甲和参将李承先的带领下偷袭耀州,被有备敌军打败死亡四百余人,鲁之甲和李承先战死,损失战马、盔甲数百。战报后面还说宁前道袁崇焕并不知情,由山海关总兵马世龙进京详述经过并请罪。

孙承宗看了看天启面无表情的脸色,问道:“皇上准备怎么处理马世龙?”

天启说:“先生要保他?”

孙承宗说:“世龙乃良将啊,只是立功心切。”

天启说:“朕知道了。”

五日后,军务院军法处,马世龙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说着经过,他没有掩饰什么自己把所有过错都揽了下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急于立功造成的请皇帝降罪。天启听完后转头问主管军法处的田尔耕:“这无视军令且损兵折将者,按律当如何?”

田尔耕说:“按律当斩!”

天启想了想说道:“孙先生曾向朕求情,这样吧,不用斩了还是把他交给内卫埋了留个全尸。”说完就走了。

听了天启的话,马世龙闭上了眼睛,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深夜,东安门外的一个小院里。小院内四周墙边站了十几个一手持利刃一手持火把的内卫,院中跪着刚刚摘去头罩被反缚着双手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他看了看四周的人,又看了看身旁黑洞洞的深坑,最后望着身前一个略瘦的中年太监,这中年太监正是内卫总管杨公春,杨公春轻轻问马世龙:“要喝酒吗?喝醉了痛苦少些。”

马世龙说:“不需要,我糊涂了这么久想清醒地走。”

杨公春问:“你哪里糊涂了?”

马世龙说:“皇上一再提醒我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却没有听,白白地死了那么些兄弟,我死不足惜只可惜不能再为国效力了。”

杨公春问:“你有什么话要给你的家里人说吗?”

马世龙说:“来之前我已经知道结果了,该说的都说了。”

杨公春点点头说:“埋吧。”

只见过来四个内卫提起马世龙放进坑里,然后一铲一铲地往里铲土,等土埋到马世龙的腰时,杨公春挥了挥手然后蹲下问紧闭双眼的马世龙:“马世龙,如果现在放你回去,你以后能做到令行禁止吗?”

马世龙一惊,睁开眼睛说:“如果能回去,世龙绝对不敢再违抗军令。”

杨公春说:“皇上有话,如果马世龙能痛改前非,可以回去戴罪立功,回去后分析一下这次偷袭失败的原因,并且要想出整改方法。”

最后凑近马世龙的耳朵悄悄说:“记住,这次兵败跟你没关系,是鲁之甲他们巡哨时遭遇了敌人埋伏。”

马世龙知道他能活命是因为孙承宗的原因,所以第二天临走前一早就到孙承宗府上求见,但孙承宗没有见他,只让人转告他马上回去运回所有物资,这次偷袭耀州失败暴露了明军战斗力弱指挥不力等缺点,敌人随时会来报复。

马世龙离开北京的第二天,军务院召开了全体会议,军机处、军法处、军情处、还有刚刚成立的军参处全部参加。当大家团团坐下时,孙承宗首先给天启介绍了刚刚选来的两个新人,户科左给事中陈奇瑜和吏部主事孙传庭。天启问道:“杨涟没让先生在他那两百人里选人?”

孙承宗说:“这倒没有,只不过他说对军事有兴趣的人上次都选走了,就是卢象升他们那一批,剩下的对政务的兴趣要浓厚些,如果里面有人以后对军务的兴趣超过了政务他会及时通知军务院。臣想皇上的要求里兴趣排第一才干排第二所以也就算了,不过外面选的这两人对军务的兴趣和理解都不差,才干嘛可以慢慢培养,难得的是两人都还年轻才三十出头。”

天启点了点头说:“北方各省都在闹饥荒,政务院要推行各种新政弥补漏洞确实缺人,杨涟不想放人也可以理解。听说信王急得每天饭都吃不下,朕这个兄弟年纪不大却很能干,说实话他比朕更适合当这个皇帝。”

孙承宗一听天启这样说马上出言规劝道:“皇上慎言,信王听了会不安的。”

天启道:“朕就这么一说别无他意,现在说军务,孙云鹤你先将情况简短通报一下。”

孙云鹤拿出一份情报说:“现已查明副总兵鲁之甲和参将李承先率领一千人偷袭耀州,联系到的运兵船没有按时到达,他们用三条小船用了四昼夜才过了河因此被敌人发现。耀州城正在修城墙,里面的敌军也只有一个牛录三百人,敌人埋伏在城头射箭,让里面的百姓举火敲锣,待我军败退后一路追杀,我军战死和失踪四百余人鲁之甲和李承先也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千人是我军的精锐部队,从发起进攻到溃败不到两刻钟。”

一千精锐部队偷袭三百人自己反而死了四百多,还是在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内做到的,这让在坐的很多人久久无语,就算是四百头猪或者四百只鸭子,杀了拔毛都没这么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5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