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33 二女试医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快吃晚饭的时候天启向皇后问起张春英和刘三lang两位怎么没有来,张、刘两个本来就是皇后身边侍候的人,平时跟皇后也很亲近,今天都在这里玩她们居然没来有些反常。皇后告诉天启前天龙舟赛时刘三lang跟卫笑兰比划船,出了一身汗加上吹了风,感到有些风寒入体在屋里休息。张春英被宁德公主笑话后也有些气闷胸痛,在照顾刘三lang也就没有过来,两人从进宫就在一起感情好互相照顾也说得通。

听说刘三lang因用力划船加上吹了风受了寒,天启不由得看向卫笑兰,只见她面色平静坐在旁边等吃饭,时不时回头跟随同侍候的宫女说话,好像没因为赛龙舟落下什么毛病。天启想这人的天生条件还是很重要的,卫笑兰从小就练武加上有少数民族血统,其耐力和身体恢复能力都不是刘三lang能比的。由此可见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强行要求自己做自己很吃力才能完成的事,就算一时能做到也不能持久,什么事还是不要强求的好。

想到刘三lang生病了,天启突然感到这是个机会,于是吃完饭立即到刘三lang的殿阁中去看望她们,进大门后还没有进屋就听到张春英那中气十足的歌声。天启没让人通知直接就带人走了进去,只见刘三lang在屋子中央扭着腰跳舞,而张春英唱了一半就因为看见天启进屋停了下来。两人见天启来看他们都上前来行礼问安,天启摆了摆手让她们坐下说话,自己走到正中的木榻上坐下等宫女上茶。

刘三lang问道:“皇上用过膳没有?我们吃得早已经吃完好一阵,皇上没吃的话臣妾叫人去叫。”

天启说:“你们一个唱功欠佳非要唱歌,另一个跳舞没天赋却要学跳舞,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张春英非常郁闷地说:“皇上,这几年臣妾一直用心练唱歌,三lang妹妹说我的歌比几年前有长劲。”

天启回头看了看旁边侍候小太监的表情,点了点头说:“确实有很大进步,几年前你一唱歌他们虽不敢捂耳朵但也会皱眉,今天见他们都习以为常说明确实进步很大,要再接再厉多学习唱歌技巧。”

张春英有些泄气地说:“臣妾也知道唱歌没有其他人唱得好听,所以一直以来也不好意思唱,这不是前天划船划个最后一名心中气闷吗?陈明珠说多唱两嗓子可以排解心中的滞气。”

天启点头对刘三lang说:“她是吼几嗓子松散一下,你又是为什么跳舞呢?你生病了不好好躺着休息在屋子里又跳又蹦的是怎么个说法?”

刘三lang说:“也是陈明珠说的,他说我跟其他人不一样,这小病不能养一养就可能把病养身上,不如活动一下松散一下筋骨。春英姐姐唱歌我就只有跳舞了,跳得不好没有关系只要把手脚活动开就行。”

天启想了想问:“有个好地方能让你们俩把所有病都去除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胆子去?”

刘三lang问:“在哪里?生这病热天也不能少穿还要捂汗,可把人折磨够了。”

天启说:“你两个带着侍候的人悄悄跟我走。”说完向乾清宫走去。

仲夏夜里天气凉得快,随行的人给每人准备了一件薄衫防着凉,张、刘两位心怀疑惑跟着天启来到乾清宫,进去后在提着灯笼的小太监带领下来到一件屋子里,中途转了好几道弯夜色中也没有看清是哪里。进到屋子里后只见里面有张大床,周围是一些箱柜之类的东西,床上的被褥也是现成的。虽然屋子里没有霉味,但是凭感觉两人知道这屋子里很久没有住人,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慌乱转眼看着坐在椅子里的天启。

天启面无表情地说道:“你们今晚就在这里歇息吧,侍候的人住外间。”

张春英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刘三lang先是张了张嘴,然后猛地问道:“皇上不会今晚要我们两个侍候你吧?两个人呢你能行吗?”她的话一说完旁边的张春英顿时脸就红了。

天启沉下脸说:“脑袋里装些什么呢?朕让你们今晚睡这里是为了给你们治病,不要乱说话。”

刘三lang“哦”了一声没再说话,学着张春英的样子眨了眨眼看着天启。

天启说:“你们两个现在就在这里别走了,愿意唱歌就唱歌愿意跳舞就跳舞,睡之前感受一下病有没有大好,第二天起来再感觉一下就回去。”

刘三lang恍然大悟说:“皇上的意思是这屋子会治病?真这样的话那以后就不需要医生了,臣妾一定替皇上试一试。”

天启点了点头说:“这样最好,真试好了以后你们有病优先使用,不过万事有利就有弊,这里面可能可以治病,但是外面却可能受到伤害,你们现在开始就不要出去了。”说完后带着随行太监回到自己的住处。

张春英两位睡觉的地方就在天启原来住的地方旁边,天启住的屋子因为地上出现了个大洞,后来就修了座塔把黄玉放在塔下,他自己又换了一处住处。回到现在的住处后天启让谈敬把管塔的人叫来,吩咐说今夜子时去把黄玉取出送过来,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守塔的是两组不同的人领头的也是两个,听了天启的吩咐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是连连点头。

待两人走后天启让谈敬把杨公春叫来,等杨公春来后天启问:“当年跟刘侨一起从川西回来那个假道士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吗?他现在在哪里?”

杨公春想了想说:“好像叫石全,据说现在是锦衣卫千户了常住宁远,皇上要找他奴才可以送信叫他明天来京里。”

天启摇头说:“不用那么麻烦,朕只是有一些东西叫他去川西埋起来,朕前一阵几次做着同一个梦梦见张天师在吃饭,但是没有碗盘之类的盛具饭食都直接摆放在桌子上。朕想这可能是张天师要朕给他一些碗盘之类的东西,最好再给一些坛罐埋下去。”

杨公春问:“既然不让石全来只是让他去川西埋东西,那么请问皇上该让他卖在何处呢?还有就是所埋之物是由大内提供还是民间购买?”

天启想了想说:“民间买的不够精细怕张天师怪罪还是大内里出吧,不过比较名贵的如元青花和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就不要了,免得有人盗走卖钱,那样的话神仙也不会喜欢,就把今年新进的瓷器还有嘉靖年间的不甚值钱的拿几套去。这道观里吃饭之处在屋子里,就让石全把大殿正中的石板撬开然后掘地三尺埋下去。事情虽然小但是要他记住绝对不能惊动任何人,如果有人知道那么他的千户马上降为百户,做得好的话朕给他调个好去处。”

听说是这么简单一回事,谈敬和杨公春都松了一口气,心道这皇上太小心,不过是官窑敬上之物也不见得有多名贵,怎么就像要埋金银宝贝一般小心,真有点小题大作了。他们哪里知道天启的心思,天启想既然黄玉又在作怪了说明能量已经充足,自己很可能在某个时候离开这里回去。来一趟不能白来,总要埋点东西自己以后挖出来好卖点钱花,这叫有备无患思谋深远。

这埋东西还是有一些说法的,太值钱的不能埋,太值钱了说不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提前挖走,到时候自己恐怕什么都得不到。也不能年代太久远太久远的说不清楚来路,到时候也可能被没收那才冤枉得慌,而且还不能是字画一类的纸东西,南方地下潮湿容易霉变不说,天师观曾经遭受过多次火灾字画等东西保不住。想来想去只有瓷器最合适,埋在地下现在不值钱,但是将来挖出来也能换不少钱,明代东西就说是祖传也没人怀疑。

当天半夜时守塔的人把装黄玉的盒子抱了过来,天启让所有人都下去然后自己把盒子打开,这盒子不知道是受了潮还是其它原因,天启托在手里觉得沉甸甸的。打开盒盖以后就看见里面的绸布,一层一层把绸布掀开,一颗黄色的黄玉露了出来,天启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纹路,知道是原来的那一块,轻轻点了点头想着该怎么办。

天启知道这黄玉需要贴在额头才能出现怪异的事,现在还有一些事不能放得下,他想要安排好了再说。想好主意后他把黄玉像以前那样用绳子挂胸前,此时也来了睡意于是就躺下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就听外面的太监来报告说张春英和刘三lang两位求见,天启起身后觉得自己特别有精神,心道这黄玉跟自己确实有缘,也想知道张春英她们怎么样了,叫人立即叫她们进来。

两人进来后张春英倒没有说什么,刘三lang首先说道:“皇上,那间屋子确实能替人治病,陈明珠妹妹说我的病至上还要三天才能完全好,谁知道昨晚睡了一晚就好了,只是后半夜有些睡不着老做梦。”

天启说:“病好了就行管做梦做什么?看样子你们也没有睡好吃完早饭就回去继续睡吧。”说完就叫人侍候梳洗和吃早饭。

吃完饭后天启直接去了监政院,他想看一看高攀龙他们商议得怎么样了,看他们的商议是否会有深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7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