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11 纸上谈兵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第二天,武英殿里,天启与应召而来的英国公张维迎、兵部尚书高第、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右都督孙云鹤正在议事。天启说:“朕决定在武英殿中设军务院,由朕主持日常事务。军务院暂时下辖军机处、军情处和军法处三个部门。军机处专门决断军务,暂进张爱卿和高爱卿为军机大臣,以后不断增添人;军情处为军事情报收集部门,由锦衣卫经历司和北镇抚司中抽调人组成,负责刺探敌情、策反敌将、分析情报等事;军法处在锦衣卫南镇抚司中抽调人组成,负责纠劾违犯军纪的行为以及审理、关押、判决失职犯罪军官。朕的话完了有问题就问。”

张维迎首先说道:“皇上,前方离京几百里,由军机处决断会不会丧失战机?”

天启说:“前方掌握的是战术问题,军机处决断的是战略问题。简单地说吧,打不打由军机处说了算,怎么打前方指挥人员说了算,但要边行动边上报。不知道这样说英国公还有疑问吗?”

张维迎说:“兵凶战危事关重大,臣怕智短误了大事,还需要多几个人一起参议才好。当然,应该是要有多年征战经验的人,赵括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就算了。”

天启暗想:“他是在影射我还是说高第?”嘴里却说:“英国公所言极是,那你就推荐几个人吧。”

张维迎说:“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素有谋略,不过他犯了罪尚关在狱中,臣跟他从无来往,本着为国荐能的心举荐他,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

天启道:“熊廷弼?是不是那个跟王化贞一起抓起来的人?”

张维迎说:“正是此人。”

天启说:“马上传他来见朕,还有那个王化贞,让两个都来。”

这时,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说:“军法处的事臣等一直在做,不知道皇上有什么要改变的地方?”

天启说:“有两个地方要改变,一是成立军法处后前方大将不得自行斩杀己方将士,除非事情急迫,但事后也得上报看是不是公报私仇;二是诏狱里不得再拷打人,虽然你们很多都是大老粗,但行事也要斯文些。”

田尔耕说:“有些罪犯狡猾得很,你不打他不招。”

天启说:“我们的目的是找出真相,拷打出来的很多并不是真相。当你想打人时就想想某天你被人冤枉进了诏狱怎么办就好了。”

田尔耕说:“皇上仁慈,臣等不及太多,只是不知许显纯要关多久?”

天启说:“他虐待死了内阁中书汪文言,那是东林党的人等东林党来处理他。”

锦衣卫右都督孙云鹤说道:“请问皇上,军情处的职责是否也有新的不同?”

天启说:“没有,只不过要注意搜集情报,为军机处决断军务作参考。你先根据情报给朕在墙上绘制一幅能显示敌我双方兵力布置的地图,怎么样?”

兵部尚书高第说:“这个兵部有详细地图,皇上需要臣马上派人去取。”

高第走了一会儿,就见两个高大但瘦削的人在锦衣卫的带领下进得殿来,正是因广宁兵败而被捕的前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前辽东巡抚王化贞,两人虽同为难兄难弟却还是不时互相怒目而视。看他们略大的衣服和稍空的袖管,天启暗道监狱真是个适合减肥的好地方。两人进得殿来立即热泪盈眶,跪地自称罪臣三呼万岁。

天启问熊廷弼:“熊廷弼,你有何罪?”

熊廷弼说:“广宁兵败后臣不该意气用事把人全撤回关内,闲下来想想也是羞愧难当。”

天启又问王化贞:“王化贞,你又有何罪?”

王化贞说:“臣急功近利且用兵无方,致使损兵折将丢城失地,臣罪该万死。”

天启说:“你死了那些死去的将士就活了?你死了那些失去的土地就回来了?如果这样的话朕马上就将你们全砍了!可惜人死不会复活,失地难以复得,所以朕还不想砍你们。朕不杀你们不是因为朕心软,而是因为现在缺人,不过呢朕现在身边只需要两种人,一种是有用的人,另一种是非常有用的人,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属于这两种人。”

这时,高第拿着地图进来了,天启叫他把地图铺在大桌子上,唤熊廷弼和王化贞过来问道:“看仔细一点,这是敌我双方兵力布置图,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大致情况应该差不多,说说现在该怎么办,说得不好证明你们没有能力,也就没有继续活下来的必要了。”

熊廷弼和王化贞也不顾个人恩怨马上起身上前细看,两人还时不时低声交换意见,看来两人是惜命的。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禀报说:“启秉皇上,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学生在宫门外闹事,一个个情绪激动要见皇上。”

天启想:“我没得罪这帮大爷啊?难道有人煽动?”

天启正在纳闷,又听到禀报说政务院协理大臣朱延禧求见,天启说:“你们一起看看地图并商议一下,朕去偏殿听听出了什么事。”群臣一起恭送后立即围在地图旁观察商议起来。

却说天启在偏殿见到朱延禧,只见他满头大汗,给天启见过礼后说道:“臣有罪,请皇上处罚。”

天启奇怪道:“昨天还好好的,才一天没见你就犯了罪?你这年纪不小做坏事的速度够快的啊,说说吧你都干了些什么?昨天回家路上强抢了民女还是调戏了寡妇?”

朱延禧苦笑道:“臣老了,皇上说的那些事臣即便有心也无力去做。昨天信王让微臣去翰林院为政务院找几个写手,谁知道他们一听很多人都愿意来,臣推脱不了太多的人只得说选好的,谁知道今天他们就堵在宫门口候选了,惊扰了皇上请皇上宽恕。”

天启又问道:“那国子监的学生是怎么回事?”

朱延禧回道:“国子监的学生听说皇上有意整顿政务军务,人人激动说也要报效朝廷,口里还喊着什么位卑未敢忘忧国,臣想这也代表了点**不好反对。”

天启想:“这什么时候知识青年都是最容易冲动的。”嘴里说道:“你们要几个人?有多少人愿意来?”

朱延禧说:“四五个就可以了最多十个,但报名的有几百。”

天启说:“朕想这样,朱大人去告诉翰林院的人朕准备招很多人,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随时接受清理家产,也就是抄家。愿意的就让他们交意愿书,政务院改日逐步录用,他们一交意愿书你们就先选十个去用。”

朱延禧奇怪道:“敢问皇上,随时抄家是个什么意思?”

天启说:“朕最恨贪官,需要培养一些不贪的人。但朕很懒,不想随时盯着谁拿了别人多少钱,谁又吃了多少回扣。随时抄他们的家就简单了,做个加减法就知道谁贪谁不贪了。”

朱延禧问道:“那他们不会把贪来的钱转移到别处吗?”

天启道:“那就是欺君大罪,朕杀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

朱延禧更奇怪了:“这贪官就该杀,为什么要弄成欺君来杀呢?”

天启道:“谁说贪官就必须杀?把钱退出来他也就不是贪官了啊,朕心软不想杀那么多的人。”

朱延禧茫然了,说道:“皇上的话看似有道理,但容臣回家想想。这翰林院的事就这么办,那么国子监的学生怎么劝说?”

天启说:“国子监的学生要来只能先来军务院培训然后从军,可能上辽东前线,也是愿意的就让他们交意愿书,军务院改日逐步录用,不愿意就回去好好读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