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63 裁判参赛(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天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刘宗周与高攀龙也是满面春风,让人看不出双方有着重大的分歧。大家先是说了些互相恭维的漂亮话,反正是皇帝英明大臣能干彼此继续合作肯定前途无限光明之类的话,这让在旁边侍侯的谈敬等人听得一阵阵发晕,到后来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奏章传错了旨意。

在聊了几句天气不错,议论了久旱之后突如其来的两场毛毛雨后,天启问起了一个学术问题,是刘宗周刚刚还朝是议论过的问题,就是圣学院如何帮助朝廷制止异端邪说的无端蔓延。

天启说:“刘大人是否还记得成立圣学院之初的情景?朕当时说正在探讨的问题都是暂时不能判断其正确与否的问题,把不一定正确的东西公开是非常危险的事,不知道刘大人以为如何?”

刘宗周说:“皇上之言是真知灼见令臣佩服,所以臣这次对商人的议论也只局限于私下上奏,并没有把意见公开。后来臣才知道高大人也上了同样的奏章,但臣可以担保我们并没有事先沟通过。”

高攀龙也说道:“臣事先也不知道刘大人会上奏。”

天启原来见是赵南星推荐的刘宗周,后来又见东林点将录里把刘宗周比为赤发鬼刘唐,于是以为他们都是东林党人应该观点差不多。但后来慢慢发觉东林党的主流思想是比较激进的,他们偏重于中下层路线,对商人和农民有一定了解,不出意外的话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前进。刘宗周的思想要保守一些,他的思想侧重于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所以当两人说他们互相并没有通气,天启是相信的,出发点不一样说的重点也不一样。

天启说:“朕相信你们没有事先通气,因为你们虽然都反对朕提高商人的地位,但所说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刘大人的重点在于同意对商人的两成利润封顶限制,认为朕允许他们手中的股份代代相传是变相放宽了限制,应该加强商人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心里认可利润封顶这一制度。同时刘大人还认为如果给商人的地位太高,就会让百姓们都去投机取巧不安心务农做工,进而败坏社会风气,不知刘大人觉得朕理解得对不对?”

刘宗周说:“皇上圣明。”

天启又说道:“高大人的奏章里对朕提高商人地位一事表示赞同,尤其是对设立商户一事表示了拥护,其实朕是看了你们的一些见解后才有如此想法,可以说设立商户一事本身是你们的构想,只不过由朕提了出来而已。高大人对朕的不满之处在于朕把商人的地位抬得太高了,依高大人的意思就是商人只能在官员的地位之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同情心而没有祝福心,不知道高大人以为朕说得对不对?”

高攀龙说:“皇上说得直接,臣虽然心里觉得不对味但承认皇上说得对。”

天启哈哈一笑说:“其实高大人的反对理由最没有道理,在朕心中朝中官员肯定要比商人们亲近一些,朝中大臣都是朕的心腹是朕的倚靠,商人不过是受朝廷役使之辈,高大人不用感到不平。”

高攀龙说:“武臣能封公封侯有的世袭罔替,这点臣能够理解毕竟别人是用命搏来的,皇上说商人的地位不会比官员高,那为什么也给商人世袭罔替的待遇呢?皇上话直臣的话也直,请皇上不要怪罪。”

天启说:“朕喜欢直来直去,高大人不必介怀。商人股份的世袭罔替是有前提的,这样做看似提高了他们的待遇,其实是把他们的家当都拉拢到朝廷这一边来了。假如他们停止经营活动,违反了两成利润封顶的限制,或者说资敌助敌,那么他们立即就会被剥夺一切权利,再说他们那个世袭罔替只是针对他们手中的股份,并不需要朝廷花一分一文,不用花一分一文就能把能干的商人及其子孙都跟朝廷的命运绑在一起,让朝廷今后不再受无钱的烦恼,高大人还不满意吗?”

高攀龙说:“臣没有什么不满意,不过想起这些商人每日里花天酒地而很多朝臣还要清苦度日,臣就觉得心中不是味道。”

天启说:“如何制止商人lang费社会资源每天花天酒地,这是你们圣学院和都察院应该考虑的事,朕的意思是超过一定额度的消费就收取消费税,具体规定你们空了去谈。至于说很多朝臣生活清苦朕也知道,前一阵朕说把每年卖爵位所得的七成银子拿来成立的基金,每年的利息给三品以上的老臣还有保家卫国的功臣一次性补助,不知道政务院有没有办这事?”

高攀龙说:“皇上说超过一定额度的消费就收取消费税一事臣认为可行,不但能增加收入还能制止大吃大喝的风气。卖爵位银子成立基金会的事据臣所知已经办好了,银子也拨到了户部建帐,然后转到了钱庄放贷。不过这只针对三品以上退休的官员还有有功之老卒,很多低级别的官员还享受不到皇上的这份恩泽。”

天启笑道:“高大人的意思朕明白,下一步朕就准备在火耗中提一半给所有官员补贴。”

高攀龙惊喜道:“皇上如此做,那就是大明所有官员的福音,不过皇上刚刚提倡契约精神,这钱庄的火耗是要拿来给所有股东分红的,皇上分一半出来给官员发会不会让其他人说皇上不讲信用?”

天启摇头说:“这第一年需要用银子化成银币,火耗大概在一成而朕收两成,拿出来分的就只限于投资的股东。第二年也要收两成火耗,其中一成是股东的红利,另一成是官员们的操心费,跟股东们没有关系。这是官员们搭上了包括商人在内的股东们的顺风船,朕想高大人不会对商人们再有意见了吧?”

高攀龙想了想说:“还真是这个理,皇上这么一说让臣有些不好意思了,在别人眼里好像臣是唯利是图之辈。”

天启忙说:“高大人怎么这样妄自菲薄呢?有个成语叫高风亮节说的就是高大人啊,你是为那些级别低的官员争取利益,朕是很佩服你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的,刘大人你说是不是?”

刘宗周微笑道:“高大人没有私心臣可以作证。”

天启笑了笑说:“高大人这里应该没有问题了,下面我们说一说刘大人的问题。刘大人说风气问题这个先不谈,因为朕没有时间去纠正每一个百姓的喜好,而且只要不干涉他人生活,不侵害他人利益,按时按量给国家交了税,好逸恶劳也不是什么坏事。刘大人的‘慎独’等思想朕也略知一二,不过那是对君子的要求,商人都是些见利忘义的非君子,刘大人就不用费心去改造他们了吧?”

刘宗周说:“既然皇上这么说,臣也没话可说,要把见利忘义的人教育得个个都舍生重义确实也很难。皇上开始说提高商人待遇其实是另有深意,臣虽不赞同但也表示理解。不过皇上最开始说的没有探讨出正确与否就把结果公开是危险的事,为什么这次皇上还没有讨论就匆忙实施了呢?因为这事臣事先接到旨意让圣学院讨论,见皇上已经在实行所以才上奏反对的,请皇上不要怪罪。”

天启挠了挠头说:“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稍后慢慢商议,现在先就这样等跟乔应甲他们辩论的事忙完再说好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