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92章 泥潭中互殴的巨人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面对着古多维奇伯爵这样的宿将,陈光耀其实有点跟不上节奏。

因为大虞北伐,打的是满清这种最精锐精兵就三五万人的半殖民政权。

还上有汉族高官三心二意甚至直接暗通款曲,下有汉族被压迫者,被民族大义感召群起响应。

因此实际上在北河之战后,满清就已经维持不住了,取天下的难点已经从击垮满清主力,变成了莫子布这个复汉皇帝如何拿出足够多的好处在国内分蛋糕了。

恰好莫子布手里有整个南洋亟待开发,双方一拍即合,满清都没挣扎几下,就不行了。

可毛熊这些年可不一样,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已经衰弱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个北面的领土已经达到黑海北岸乌克兰大平原的欧亚一霸,近几十年内部还是不断有聪明人出来试图振兴,给帝国续命的。

耶尼切里不行了,就建立新军,枪炮也是大撒币各方购买,除了兵工厂和钢铁厂比不过沙罗,更因腐败显得有点惨不忍睹以外,整体的表面实力,其实是要比沙罗强的。

而高举复兴罗马帝国大旗的沙罗,迄今为止打了六次俄土战争,这实际上就是沙罗的立国之战,是相当艰苦和不容易的。

特别是第五次和第六次,沙罗从上到下展现出来的战略与具体战役的水平特别高,涌现出了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这样在世界军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的名将。

与之相比,大虞面对的满清虽然确实是强敌,军队素质和内部治理远高于奥斯曼。

但一来满清绝对精锐太少,加上本身属性不敢动员所有力量,因此综合来看,击败满清的难度是要低于把奥斯曼打瘫痪的。

至于另一场有含金量的陆战,印度的英军则是英吉利龙虾兵的边角料,而且还是陈联去打的而不是陈光耀,惨烈程度也跟几十万人会战的俄土战争没有可比性。

是以甫一接战,陈光耀就立刻陷入了被动,他让董金凤的扬武军上前的时候慢了一步,又因为担心骑兵吃亏,而撤的早了一点。

于是,等董金凤率军上前,这片平原上唯一背靠丘陵,且还控制着一座渡口的有利地形,已经先期被罗斯人给占据了。

他们在高处列阵,六门野战炮也已经架设完毕,哥萨克骑兵隐藏在山包身后,使董金凤看不到他们阵型,无法推测出兵的位置,也很难观察出兵的时机。

罗斯的步军则利用地形层叠列阵,若是上去接战,面对的那就不是三轮击,至少是六轮击了,理论上的能接战的士兵,比大虞多了快一倍。

“咦,这罗刹鬼还挺烈躁!”

董金凤虽然也没打过多少硬茬子敌人,但是这些年也算身经百战了,因此并没有急着上前去接战,而是先在远处列好阵型,然后观察了起来。

观察半晌后,董金凤把老将朱射斗叫了过来。

这朱射斗是满清降将,是傅恒一手提拔的,满清对他非常恩重,这使得在大虞朝来说,他出身上有点污点。

加上年龄也偏大,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所以官路一直非常坎坷,兜兜转转就是升不上去。

不过此人作战非常勇敢,加上是汉人,所以虽然没有董金凤这种喜迎王师的爬得快,但也算是大虞朝的一员悍将。

“咱们虽然有七千人,比罗刹人多了三千,但他们的地形占的非常好,这六门野战炮当头打过来,杀伤力可不低。

加上他们在山上层叠列阵,火铳的至少比我们能多开火七成,贸然进攻,即便战胜,伤亡也会比较大。”

朱射斗点了点头,“军门所言极是,但不进攻也不行,您看,罗刹人已经开始在上面挖土堆胸墙了。”

你不服不行,毛熊还真是挺能吃苦的,跟中国人有一拼,他们占据了好位置后也没闲着,竟然立刻就开始土木作业。

董金凤沉思了片刻,虽然罗刹人从乌拉尔山附近的叶卡捷琳堡过来直线就有一千八百公里,不可能携带多少粮食,但大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大虞是两条线在作战的,主要对手也不是罗斯帝国,而是吃下河中。

且这些年的动乱,把天山北面的准部和天山南面的回部,都折腾的够呛,压根没有多少存粮。

这让军队的大部分军粮都需要万里从甘肃转运,而甘肃的西北大乱,也才结束几年时间而已,本身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最穷困的省了,能支援出来的军粮相当有限。

而在河中草原上,中玉兹和大玉兹的哈萨克人也没闲着,一场内乱接着一场内乱,除非把他们往死了逼,不然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和牛羊。

甚至左翼大玉兹的哈萨克人,还指望着朝廷能多少接济点呢。

可以说,大虞三支军队中,陈光耀的征西军是靠从蒙古一路赶过来的牛羊和去年在金汤城(塞米巴拉金斯克)周围抢种的燕麦和黑麦撑着的。

董金凤的定西军,则完全靠甘肃转运,虽然粮食还有些富余,但他们接着还要打针对布哈拉和希瓦汗国的战争,一点粮食都不能乱用。

至于李献文的西北军,人数多消耗大,还要治理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粮食一部分靠抢种,一部分要靠拼命压榨回部人,靠把回部人饿的奄奄一息来供养大军。

也就是说,大虞的粮食,也不充裕,至少要经过三年的屯垦,才能勉强做到自给自足。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目前陈光耀征西军参谋本部的测算,金汤城最多能放两千军队和一个草原万户,其余都要尽量南下靠近伊犁河谷就食,才能保证供给。

所以董金凤很快就下了判断,“不能跟他们对耗,我们要留着粮食和弹药向南,希瓦和布哈拉汗国富庶,我们要用仅有的这些粮食和弹药去抢劫他们的粮食。”

说着,董金凤指向了那个渡口,“朱射斗,我要让你带着贵州兵突入到渡口的第一条浮桥和山包罗军之间。

这是他们的重要退路,若是被我们控制,他们就必定会撤退,只要一移动,咱们这盘棋就活了。”

董金凤说的这个第一条浮桥,恐怕就是此战罗斯军队唯一的破绽了。

他们驻扎的山包西面是一个百余人的渡口小村,村子里原本有一些小船可以摆渡,罗斯军队过来之后,又修了两条浮桥。

这第一条浮桥受限于地理限制,修的更靠南一点,所以不能被山包上的罗斯军护卫住。

罗斯军自然也知道这个破绽,于是在这里驻扎了百余人,山包上的火炮也可以向着这个方向延伸。

朱射斗咬了咬牙,没有直接同意,而是拱了拱手说道:“军门,末将要下去动员一下,儿郎们可以为国牺牲,但得让他们知道为何牺牲!”

这算是朱射斗自己一点小小的不满,他自认虽然给满清效力过,但那又不能怪他,

且此后给大虞效力的时候,也从未贪生怕死,甚至因为是汉人自己的王朝,还更加卖力。

但是每次苦战有他,陛下赏赐也没少给,但是军衔和官职,就是升不上去。

董金凤其实能理解朱射斗,但他更理解朱射斗升不上去的原因。

那就是在大虞的军界,最开始的时候,包括福建、广南、嘉定、泰平(暹罗)、安戴(马来半岛)这几个省的闽粤籍贯军将,对军队的掌控是相当深的。

特别是客家籍的将领相当多,以至于皇太子要上位,也得拜德妃叶仪真(叶小妹)为契妈,取得客家军将的支持。

而大虞建立之后,皇帝为了限制这些人对军队的控制,开始了双管齐下。

一是在各地开办军校,把将领从以血缘、宗族为纽带,变成以学校师生关系为纽带。

就跟以往科举制取代门阀一个道理,这种单纯的师生关系和同校校友关系,可比血缘宗族对国家的威胁小得多。

第二则是不断提拔北方,特别是南北两京周围,也就是晋北、河北和淮上的武人,让这些皇帝新的亲信进入军中掌握权力。

比如现在的近卫军,十个近卫军都指挥使中,广义上的闽粤勋贵已经只有三个了,而出身淮上和晋北的,已经占到了四个。

只是这种策略,对朱射斗这样出身的,就不太友好了。

他出身满清绿营,年龄又大,也不是北方人,贵州荒僻穷困,在朝中也没几个贵州籍的大员,没人给他分说举荐,自然是赏赐有份,但晋升无望了。

“老将军,此正是我派你去的原因,贵州勇士何其之多,要真的进入陛下的视野,正需要一次这样的血战,人的名号,那都是打出来的!”

这是实话,也是非常聪明的激励!

“此战得胜,解除了罗刹人的后顾之忧,我董金凤拽也要拽着前将军一起上书,为老将军请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朱射斗也不含糊了,“多谢定西将军,末将这就下去动员,两刻钟后就能出发。”

“这倒是不急。”董金凤摆了摆手,“我如果现在就去断他们的后路,那么罗刹人就会看出我们粮食也不多。

所以先不急,让他们在山上多消耗一会力气,拖上几天再说。”

而在另一边,作为两支军队统帅,大虞称号将军中最高的前将军陈光耀,也看出了问题,于是立刻同意了董金凤的意见。

这就是标准的泥潭大作战,双方的真正实力在泥潭里根本发挥不出来,所以即便骑兵已经进行了一场持续五天的激烈战斗,但主力决战,还是不会到来。

而这一下,就轮到罗斯上将,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古多维奇伯爵脑袋疼了。

因为他确实搞不清楚大虞有多少粮食,万一真的足够他们数万人在这片冰原上渡过冬季呢。

真要是这样,那么契丹人就能把他冻死在这里。

“少将,传令下去,敌人不来进攻,我们也不主动去求战,先对峙几天再说。”古多维奇伯爵低声命令道。

距离冰雪来临还有四个月,而罗斯军队的粮食还够吃三个月以上,所以倒也不用急着现在就撤退。

“伯爵,时间还是不宜拖得太长,因为帝国最骁勇的哥萨克都在修整,这些鄂木斯克来的哥萨克很多都是年轻人和从其他鞑靼人中抽调的。

他们不一定能很好完成掩护步兵的任务,所以时间拖得久了,一旦骑兵损失太大,我们就很难从容撤退了。”亚历山大少将低声说道。

实际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俄军的战斗意志并不强,因为从古多维奇伯爵到亚历山大少将,甚至下面的校官,都没有打算在这里和赛里斯帝国的近卫军来一场血战。

而等到瓦西里少将下去之后,古多维奇伯爵的亲信过来问道:“伯爵,如果我们就这样退走,那么如何向凯撒陛下交待呢?

我们出发的时候,您可是说过一定会带一场胜利回去的。”

古多维奇皮笑肉不笑的动了两下脸颊上的肌肉,随后问道:“投靠我们的哈萨克人有多少?”

“两个部落,三千人。”亲信脸上闪过一丝喜色,随后说道:“这还是男女老少加在一起的,人数实在太少了。”

“那就给点好处,从中间选一个人出来,让他带着我们去突袭其他哈萨克部落。

用这些草原鞑靼的人头,告诉第三罗马的人民,鞑靼人西进的脚步受到了巨大挫折,我们挡住他们了。”

古多维奇对于政治的理解,那是相当精准的。

他很明确的知道,在如今瑞典、波兰和奥斯曼三个地方都有重大变化,都需要第三罗马花费大量精力去应对的时候,东方实在不值得过多关注。

正好契丹人也没法解决这么长的补给问题,双方都没有为了苦寒之地打的满头是血的欲望,那么就向哈萨克的老乡借点人头,让女皇陛下先稳住国内的情绪吧。

就这样,双方又对峙了四天,就在罗斯人古多维奇伯爵快绷不住的时候,董金凤先绷不住了。

他命令早就是准备好的朱射斗率贵州兵一千五百,开始进攻第一道浮桥的罗斯守军。

这可能是贵州老表们在历史上的最强形态,历史上乾隆末期,贵州全省都处于生存环境快速恶化的时代。

因为在这一时期,改土归流的大潮,席卷了整个贵州。

在这股浪潮下,贵州的苗、土家、布依等族遭受了前所未有,来自满清官府的迫害,很多人一夜之间就倾家荡产。

因为改土归流,就是要破除原本的制度,用暴力来推动变革。

这种事情,是会引起剧烈动荡的,而最底层百姓,就是这剧烈动荡的最大受害者,因为穷苦让他们没有任何应对风险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年反抗满清的大西军、大顺军余部以及秦良玉石柱、酉阳土司兵长期在这里活动,给贵州各族人带去了大量的先进作战方法,遗留了不少武器。

所以在历史上,马上就要发生石柳邓领导的贵北苗族大起义,四年后又发生黔南布依族王囊仙大起义了。

但在这个时空,问题完全不存在,因为从贵州这种穷苦地方改土归流所获得的好处,赶不上过番下南洋一根手指。

所以在大虞,完全就没有什么改土归流,反而是大量的各族土司被动员出来,让他们移民去了南洋。

比如莫子布就大量把贵州和云南的苗族头人安插在中南半岛上,让他们统治中南半岛的苗、傣等族。

所起到的效果,跟改土归流一样,因为这些土司要保住朝廷给的好处,就只能拼命向朝廷和汉族靠拢。

于是,历史上发动大起义的各族彪悍勇士,基本都被征召了出来,加上原本大量参与清缅战争的贵州汉族绿营兵将,组成了战斗力挺不错的扬武军贵州团。

此时朱射斗的身边,就站着石柳邓、桑鸿升、韦朝元、吴八月等历史上有名的起义军领袖。

呃,苗人和布依人竟然是皇汉,这听起来好像很难让人理解,但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现在的大虞皇汉思想对他们有好处。

他们至少可以当兵吃粮,跟在汉人后面到处打天下,然后从穷苦的苗民变成域外的贵人老爷,不用成为改土归流动荡下被历史遗忘的小蚂蚁了。

“多的我不说,咱们贵州人吃屎还是吃肉,就看这一回了。

功劳大的以后就是人上人,没功劳的,回家吃野菜稀饭去吧。”

“那就让我们苗人打头阵,我们猎兵多,先去解决浮桥的罗刹兵,人去少一点,还能避炮。”石柳邓听完,立刻站起来说道。

对于他们来说,朱射斗的话很有道理,要想升官发财,他们这种什么背景都没有的,就是要拿命去搏。

随着轻巧的鼓声,石柳邓率领两百扬武军的苗人士兵,带上线膛枪和米涅弹,主动发起了进攻。

山包上,古多维奇伯爵松了口气,这至少证明契丹人的粮食也不多,他最害怕的情形没有出现。

“这个小小的浮桥,将会决定这场战斗的走向。

注意炮火支援,让猎兵出动,与契丹人进行缠斗,不要让他们去射击浮桥的守军,告诉哥萨克们,听我号令随时准备出击!”

古多维奇伯爵大声命令道,同时他心里也清楚,对面没有直接决战,也证明了契丹人也是清醒的,他们也不想在这冰天雪地损耗太多。

不过,让这位久经沙场的伯爵非常惊讶的是,这些契丹士兵也很狡猾。

他们看到自己从山包上派出了猎兵,竟然冒险分出一大部分靠拢过来,来了场猎兵之间的互相猎杀。

石柳邓下的苗兵,都是从大山里面苗人老猎手中选出来的,枪法自不必说,武器也胜过了罗斯猎兵用的奥地利产线膛枪。

更要命的是,由于米涅弹制作工艺和成本,罗斯人并没有为军队广泛配发米涅弹,他们还是在用鹿皮裹着铅弹来使用。

因此一接战,罗斯猎兵就吃了大亏,他们的射速只有大虞猎兵的三分之一,精准度也差了不少。

因此两百五十人打一百五十人,竟然被打出了至少一比四的交换比,很快便打不下去开始撤退。

古多维奇伯爵大惊,只能继续添兵,并让哥萨克骑兵做好准备,必要时触动几百人驱赶一下。

而这时候,韦朝元的仲人(布依族)士兵也进入了战场,他们一百人,也是猎兵。

看到韦朝元过来,石柳邓则果断舍弃增兵的罗刹猎兵,开始往前执行夺取浮桥的任务。

韦朝元的人数少了一半,打起来就要吃力一些,罗斯军有二百余人,也算是稳住了阵脚。

双方猎兵越打越远,因为靠得近的都被迅速打死了,惨叫声一声接着一声。

石柳邓那边,战斗一上来就开始异常激烈,守浮桥的罗刹人以一间简陋的石楼为掩护,拼死抵抗。

石柳邓则让士兵架起戚爷爷臼炮,这是一种最小型的,由虎蹲炮改进而来,对着石楼就是一顿狂轰,一时间看起来摇摇欲坠。

古多维奇伯爵见状,只能命令哥萨克驱逐。

只不过哥萨克一动,就被陈光耀发现了他们藏身之处,漠南骑兵立刻出动,围着沙包后一片山麓灌木林不断试图发起进攻。

正面上,朱射斗接应还是很快速的,并没有让步兵被哥萨克冲一波,从而导致大量伤亡。

于是很快,刚刚还战斗激烈的战场上,瞬间又开始安静了起来。

双方各交了几张牌,大致弄清了对方的套路。

随后,朱射斗亲自领兵,开始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一千五百贵州兵一起出动,光戚爷爷臼炮就扛了三门。

古多维奇伯爵低估了大虞军队的战斗力,又不敢让大军离开山包大规模支援,那样比他多出了三千人的大虞军队主力就要进攻了,

因此他只能继续放出哥萨克来驱赶,并让山包上的火炮倾斜炮口,开始轰击贵州兵。

这家伙一言成谶,第一道浮桥的得失,成了战争的关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8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