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6章 抽象安南吃鸡赛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北郑,也叫北河国,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政权。

它的抽象在于,你能在这个政权身上,找到中国历朝历代的影子,你甚至能在它身上看到后世左派、右派的反复横跳。

然后,它还能在缝缝补补中,顽强的生存着。

北河的第一代郑主郑检是个赘婿噬主的典范。

他本是阮淦的女婿,阮淦死后,他驱逐了自己的小舅子,也就是阮淦的儿子阮潢,拿下了绝大部分家业。

逼得阮潢只能南下,创立了顺化的广南阮主政权。

第三代郑主叫郑松,是个赵武灵王与袁本初的合体。

武功上他改革制度,基本击垮了最大的对手莫朝,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壮举。

但他有所成就后,竟然把地盘和势力均等划分给儿子,希望能从此让家庭和睦。

嗯,挺和睦的,赵武灵王没他这么激进都饿死沙丘,郑松肯定是不能幸免了。

这位爷是被仆役扔到路边,堂堂一国僭主,最后饿死在了臭水沟里,据说挣扎了好几天才去世。

此后,历代郑主就在抽象的道路上,开始了狂奔。

他们要么化身曹操,恨不得把黎朝大王在手里揉来捏去,要么突然道德感爆棚,堪称忠君的典范。

这种来回横跳的太厉害,以至于把名义上的君主,后黎朝大王都给搞出PTSD了。

这搁谁也受不了下面的权臣,不停在曹孟德和周公之间来回切换啊!

而历代郑主,之所以这么反复横跳,那是因为他的内部斗争,分成了两个古往今来都非常奇怪的两派。

人家党派相争,那是以治国理念,政治观点,乃至地域为旗帜,纠合党派总揽大权。

但北郑不是,它是京汉世家高门和‘节度牙兵’的文武互斗。

北郑的京汉世家,大多是从高骈击溃南诏收复安南后,就一直保留下来的。

其中很多人,家世甚至可以追溯到安南自立初的十二使君时代。

而北郑的节度牙兵,则来自起家的初代郑主郑检所建的御林军。

当年郑检以拱卫黎氏大王为名,建御林军暴打南阮北莫,等到击败莫朝入主河内之后,就形成了定制。

第三代郑主郑松把御林军改为只从河内所在的东京府,以及郑氏起家的清化、乂安这三府招募,称为三府军。

三府军专门宿卫都城,优胜于其他地方兵,因此又被称为优兵。

设想是好的,但很快就失控了,三府军的兵源中,东京府很快就腐朽,首都大城市嘛,能出精兵就怪了。

等到三府军只剩下清化、乂安这种偏远地方来的之后,他们便很容易就在京城抱团,然后垄断了三府军这种宿卫的权力。

于是从第四代郑主郑柞起,三府军就完成了禁卫军选举法和节度牙兵军事民主制的快速建设。

谁敢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就要杀谁,哪怕是郑氏幕府的参从(幕僚长),都照杀不误。

到了后来,没人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也要杀了参从,而且是当着郑主的面杀。

目的就是为了借由头闹事得赏赐,历代郑主都无法控制他们。

好嘛,郑主架空后黎朝大王。

三府军掌奇等牙将架空郑主。

然后牙将又为了得到下面牙兵的支持,不得不带头与他们一起逼迫郑主,形同被牙兵挟持。

我大唐节度使们,直呼内行。

而他们这些乱搞,自然会有人看不下去。

于是,另一制衡三府军的势力出场了,那就是京汉世家高门。

他们在除了三府军以外的府县把持地方,依靠世家和宗族来组织镇兵,形成与三府军这种禁军相对的地方武装势力-镇军,俗称一兵。

继而成为了郑主平衡三府军的唯一希望。

但是这些人,也是有政治需求的,他们是学儒家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字:

忠!诚!

不过不是对郑主忠诚,而是对黎朝大王忠诚,但这种忠诚呢,又非常灵活。

他们不管郑主对黎朝大王如何,哪怕堂堂大王和王后吃糠咽菜他们都不管,但必须要让郑主对黎朝大王表现出臣下对主上足够的尊重。

于是,这就构成了历代郑主的神兔二象性基础,当三府军强大,搞禁卫军选举法时,郑主就对黎朝大王非常粗暴。

当京汉高门强大的时候,郑主就会化身周公,成为儒家推崇的贤臣模版。

但郑主也有强大的时候,那就是他能找到一个能人帮他控制住桀骜不驯的三府军,然后用三府军压制京汉高门。

于是北郑的抽象组合,彻底完成,两百年来,郑主就在东京(河内),不停的左中右、右中左乱跳。

而目前,第十代郑主郑森处于中这个位置,因为他很幸运的有一个能帮他控制三府军的人选。

越南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晔郡公黄五福。

此君虽然是个太监,但是非常有手段、谋略,更兼勇武,他可不是童贯童公公这样的绣花枕头,反而是个丐版的三宝太监。

在他的统领下,三府军基本上还算老实,京汉高门也无法染指中央。

所以哪怕此时的郑主郑森为人阴险小气睚眦必报又鼠目寸光,但北郑的形势,要远远好于南阮。

此时的黄五福,已经从西京,亲自带领两千精兵,赶往了北郑南阮对峙的灵溪长墙前线。

北郑,也是采用两京制的,东京在河内,西京在南边的清化省永禄县,扼守着马江,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父亲,广南的探子又传来了信报。”飞马赶到的,是黄五福的侄子兼养子晖郡公黄廷宝。

此人姿容俊美,在军中有骁勇的名声,又娶了郑主郑森的妹妹,还喜欢收留人才。

只要你有本事,天大的罪过黄廷宝都能给你摆平,因此他手下很是汇聚了一些北郑领土上的能人异士,

比如对南阮的情报侦查,就是由黄廷宝招揽人完成的。

“那张秦桧不知死活,这种紧要关头,还要反悔军饷,是以西山贼再次北上时,顺化的正营兵借机闹事,会安的北人和番兵则根本无法出动。”

黄五福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当太监能当到长出胡子有阳刚之气,这位也算是罕见了。

听到黄廷宝的汇报,他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如天宝之杨国忠,宋末之贾似道,不外如是。

阿宝,让你的人想法进入长育垒,只要守关将愿意配合,他不管是要钱还是要官,都可以满足。”

黄五福现在有点着急,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

大约五年以前,北河境内就在不停传一句谶语,叫做‘草一田八当立。’

这草一田八,合起来就是一个黄字,于是到处开始传说,这是黄五福要取代郑氏的征兆。

捏麻麻的,太监要当大王了是吧,亏你想得出来。

黄五福知道是谁传的,就是他下面这些三府军的兵将们。

他们希望拥立黄五福,虽然太监当大王没有先例,但黄五福还有养子黄廷宝嘛。

这些人希望拥立他们父子两,来换一份从龙之功。

但黄五福不希望和郑主闹翻,因为那太危险了,只要他借了三府军的势,以后也会跟郑主一样控制不住他们。

且他看透了北河的政治模式,不想让子孙也进入东京,去当京汉高门和节度牙兵中间的馍夹肉。

他觉得唯一能跳出这个宿命的方式,就是趁乱拿下南阮,让黄廷宝去顺化当阮主,在南方当一国之主,跳出北河已经走向末路的政治模式。

是以黄五福非常关注顺化的局势,不过他随即有些疑惑的皱起了眉头。

因为最近今年的北河,不断出现一曲形式新颖,连说带表演,又跟广腔有所区别的曲目。

且最多的是两种样板戏,前一部演奸秦桧陷害忠良,岳爷爷风波亭罹难。

然后马上就会演第二部,‘负奇耻为保主上,杀奸贼但存忠义。’

这出戏,虽然没有明码标明演的是什么故事,但这戏里面的奸臣叫做似秦桧,忠臣直接就叫驸马爷。

“你妈的!”黄五福作为谶语的受害者,非常清楚这套宣传模式,是以他越想越不对劲,直接就骂出了声。

“这莫五想干什么,手伸的也太长了吧?”

黄廷宝隐约听到养父在骂人,他疑惑的问道:“父亲是在说莫五莫玄德吗?此人好似有些手段。”

“岂止有些手段。”黄五福面色阴沉,“阿宝你记住,此人未来一定是我们父子的最大对手。”

“这次假如能进入顺化,一定要把阮褔淳、阮褔旸叔侄控制在手里。”

你不是装忠臣嘛,老子把你主子捏在手里,挟阮主而号令嘉定,看你怎么办!

黄廷宝还想不透这些,但黄五福吩咐的事,他肯定是要记在心里的,于是赶紧下去准备了。

。。。。

这边北郑的黄五福已经在南下了,张褔峦方才回过味来,这西山贼不是普通的贼寇,是要成气候了啊!

张褔峦其实人并不傻,相反非常精明,有一种小阁老严世蕃的美。

这在广南朝廷财政困难时,但他就是能收上来税保证国家运转就看得出来。

但掌权十几年后,张褔峦就完全堕落了,在内控制不住自己的贪欲,在外无法约束两个儿子和侄子们。

这一路的昏招迭出,不过是他脑子里塞满了太多贪欲,判断力完全失衡的体现。

是以真的大难临头之后,张褔峦还是有一搏之力的,他前段时间敢克扣正营兵军饷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手里有一支武力。

这支精兵挂着正营兵名号,称为青舍兵,但完全是由张褔峦用大量银钱喂出来的私兵,大约有三千人左右。

现在,当西山军已经拿下了广南营之后,张褔峦立刻出动了他这三千人,让他们押着五千正营兵前去会安城外抵挡西山军。

蔡生觉得有些不保险,专门找到张褔峦劝道:“青舍兵乃我之根本,一旦离京,我等如何得安?”

张褔峦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我已将顺化之兵调出大半,城中唯留阮褔的胡舍兵六百。

此辈向来恭顺,再说你我之家尚有家丁数百,王城禁兵也听我号令,有何可惧?”

蔡生一想也对,张褔峦与他们控制朝政十几年了,根本没有对手。

阮褔虽然是宗室,但素来胆小怕事,别说对张褔峦,就是看到了自己,也会主动避退到路旁,是绝对不敢有二心的。

于是蔡生也不再劝说,转身下去准备军械物资,自己的嫡系出去卖命,自然要好好准备一下。

顺化朝廷不但是有定王的股份,也有他们这些定王奸臣的股份,要是被西山贼得逞,他们照样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嘛,这两家伙还是富贵贪腐太久,身上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经被完全抹平了。

就算阮褔再是软弱,那也不能就把这个当做凭据啊!

书友们,限免是个推荐,不是我设置的啊,而且我一般也就提前两三天才会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8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