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2章 再不收网 我就要成老大了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对于莫子布来说,郑信最好的结局,自然就是在大军出现之前,他就被乱军杀死。

这样莫子布一没有任何道德上的亏欠,二来暹罗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次一等好的结果,就是人活着,但是经历了重重打击,直接被干的道心破碎,真的出家了。

那既然老丈人都出家了,大女婿接手暹罗国,未来再拆分给小舅子们也挺合适的。

再次一等的结果,就是人活着,但还有点不服输,这就只能以孝顺的名义带回大陆让他静养,留一个幕府在吞武里代替统治,未来再一步步的想法拆分暹罗。

而磨磨蹭蹭,明明大军已经到了,却故意等到郑信被杀才灭掉乱党,其实是最差的结果。

因为一个暹罗国,还是不值得莫子布背上这样的道德污点。

这世上聪明人多得很,有些事除非你不做,只要你做了,不管遮掩的多么好,总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是以莫子布在南征舰队出发的时候,就给郑敏成和罗芳柏各下了一封诏令,让他们务必保证郑信的安全,哪怕就是因此放走了反叛的通等人,也要把郑信救出来。

至于是哪种救出来法,这就要看他们两的脑子到底好不好用了。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未来这两人肯定官运亨通,要是搞成了第三种甚至第四种,那仕途基本也就到头了。

三月初六,莫子布在虎门举行出征仪式,拜义安郡公,陆军中将陈联为平南将军,大军主帅,法兰西海军少将苏弗朗为副帅兼舰队指挥官。

三月二十一,大军到达嘉定,一直停泊在归仁府金兰湾的两艘三级战列舰和兴唐河仙府的三艘五级巡航舰也前来汇合。

嘉定提督署衙中,陈联将莫子布下达给罗芳柏和郑敏成的诏令交给他两看,故意大声说道:

“本将军南下时,陛下多次对我交待,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郑王救出来,余者一切都可以不管,就是放走了逆贼却克里等人,也是值得的。

是以本将军以为,目前应该全力进兵暹罗,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陈联这么说,跟着来的暹罗王后吴萱和王世子郑淼同时长长松了口气,可惜他们根本没听懂陈联话里的话。

郑敏成和罗芳柏对望了一眼,现在形势其实是很明显的,暹罗再乱也不要紧。

因为它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就三几万人根本不值一提,这只要封锁了海上,完全可以瓮中捉鳖,想什么时候消灭,就可以什么时候消灭。

相反荷属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有一支包含两艘四级战列舰和四艘五级巡航舰,以及三十多艘武装商船的舰队。

就以现在的航海技术,真要让这支荷兰舰队离开港口跟兴唐水师捉迷藏的话,局面就会相当麻烦。

所以正常来说,陈联南下的第一要务,肯定是趁内应还能确定荷兰舰队的停泊地,立刻就扑向爪哇岛,绝不可能说什么先确保郑信的安全。

但现在陈联一反常态这么说了,肯定就是有其他原因,或者话中有话。

于是更熟悉暹罗情况的郑敏成立刻说道:“在平南将军到来之前,下官已经在各地联络了忠于王室的军队万人,叛贼却克里等人所有之兵也不过三万上下。

这根本用不着大军全力一击,只需派三千精兵,支援若干铳炮,下官就可以攻入吞武里城,救回郑王。”

郑敏成说完,立刻就看了陈联一眼,见陈联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心里顿时了然。

只是王后吴萱一听郑敏成这么说,就有点着急了,她惊诧的看着郑敏成。

不过她还没发问,罗芳柏就在旁边解释道:“却克里若真要害了郑王,不过在顷刻之间举手而已,如今到现在也没有下手,证明他短时间内还不会加害。

而其之所以敢反叛,无非就是仰仗着巴达维亚的荷兰红毛鬼或是印度的英国人,所以只要破了他的外援,再以大兵威吓,应当能使其释放郑王。”

吴萱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到底是做了十多年王后的人,也还是懂一些基本的政治,于是她对着陈联说道:

“郑王此次受难,以至于家国倾覆,想来也无颜再治此千乘之国,若是能留得性命,吾当随其回故乡扫墓省亲”

陈联点了点头,郑、罗二人已经理解了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王后也不会胡搅蛮缠,那么战争就可以按部就班进行了。

“好,既然大家意见统一,我就遣神电近卫团三千精兵随尔二人西进,会同暹罗各勤王之军,缓缓进逼吞武里。

大军主力,直扑荷兰人军港,先打掉叛贼们的外援再说。”

。。。。

荷兰人在爪哇岛的统治,其实算不上非常严密,他们甚至连爪哇岛都没能完全控制,直到二十四年前的1755年,才勉强将爪哇岛上的马打蓝苏丹国收服。

而且也仅仅只是收服而已,荷兰人虽然将马打蓝苏丹国分拆成了日惹苏丹国和梭罗苏丹国,但也只能做到让他们听调不听宣。

且由于日惹苏丹和梭罗苏丹的领土位于爪哇岛中部,考虑到他们有可能会发疯切断东西的交通。

所以荷兰人就被迫在爪哇岛的东西两端,各建立了一个港口,以求可以通过两个港口用海船互相沟通。

万一日惹和梭罗两苏丹国发生叛乱,也可以东西并进镇压。

两个港口中,西边的孔雀港距离巴达维亚(雅加达)大约一百公里。

东边的三宝垄距离巴达维亚大约四百三十公里,且是第一大港。

“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大约有三千人,除了炮兵以外,基本不分水陆军,他们在岸上服役的时候就是陆军,上船了就还是水兵。”

锦衣卫南暨千户施亚二笑呵呵的说道:“当然船上固定成员是不包括在这三千人之中的,这些水手加上船上的舰炮手,大约有一千三百人。

所以,整个爪哇岛上的荷兰军队总数,不会超过四千五百人。

其中一半是欧洲来的,一半是本地出身的泰西人,在此已经繁衍好几代人了。

当然他还拥有三万人左右的仆从军,但这些仆从军大多都掌握在各个大小苏丹和领主手中,一般来说,并不容易征召起来。

就算征召起来了,战斗力也非常低下,他们不太乐意给荷兰人卖命,荷兰人也不信任他们,连燧发枪都舍不得给他们配,火绳枪也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配备率。

陆地上唯一能对我们造成威胁的,就是位于巴达维亚城外的四个棱堡,必须要用大口径舰炮逐步轰击才能拿下。”

“巴达维亚的围攻不着急,只要吃掉了荷兰人的舰队,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立刻拿下巴达维亚。

所以舰队的主力在哪里,能确定吗?”舰队指挥官苏弗朗少将问道。

“大部分在三宝垄港口,我们的内应马尔科上校就负责三宝垄港口要塞的守备,完全可以确定。”

“好,那我们就分头行动!”陈联兴奋的一点头,随后对苏弗朗少将说道:

“苏将军,你率主力扑向三宝垄,一定要让荷兰舰队一艘船都无法走脱。

我这在槟港子和柯城男以及五千藩士、藩兵的配合下,拿掉孔雀港。

只要堵住了这两个主要的港口,荷兰人就只剩下投降一条路可以走了,我们不用去强攻棱堡。”

。。。。

三宝垄港,马尔科上校的日子,是不太舒坦的,他现在看着海外,怔怔的出神。

当初因为一尊金佛与中华皇帝搭上关系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少校。

但那时候他就知道,荷兰人守不住爪哇岛的。

因为联省共和国是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离着几万里来跟拥有两亿人口的中华帝国竞争。

可是,他下了决心投靠,但莫子布进攻爪哇岛的计划却一再推迟。

在这期间,马尔科上校顺利熬死了陆军最高长官威廉.奥托恩准将。

且由于公司利润逐年下降,再也没有聘用过将军来担任巴达维亚的军事长官,他和另一位上校,已经成为并排的最高长官了。

这让马尔科上校颇有一种,阿瑟你再不收网,我就要成老大的痛苦。

“父亲,时候终于到了,明天中华帝国的舰队,就会抵达三宝垄。”

就在马尔科上校望眼欲穿的时候,儿子小马尔科终于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根据陛下的密诏,拿下巴达维亚之后,陛下将册封您为锦石伯爵,允许您拥有两百藩士,一千藩兵。”小马尔科非常兴奋。

“而我也将被授予锦衣卫百户的官衔,并入学黄埔陆军军官学院。”

锦石城在爪哇岛最东段,挨着著名的泗水不远,算是一个好地方,允许马尔科招募两百藩士,那表示锦石伯爵封地上的百姓,不会少于六万人。

“好的,我的孩子,属于我们马尔科家族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反正我们祖上几代人都是在南洋出生的,我们就应该是这里的人。

至于荷兰,去他妈的吧,我连见都没见过,它不是我的祖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9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