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0章 让你们见识下通天纹的厉害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此时的情况,仍然对清军有利,要是形势这继续下去,说不定明瑞还真能成功。

但命运,往往最喜欢在关键的时刻,给你开上一个玩笑。

就在清军北路军偏师在新街城外与缅军对峙的时候,主将额尔景额突然病重,短短十余日就一命呜呼。

而在此之前,大军尚未出发之时,作为额尔景额的递补,明瑞的堂弟,福康安的哥哥福灵安也在昆明病逝。

这样一来,能统帅北路军的人选就屈指可数了,乾隆以八百里飞骑传令,由额尔景额的弟弟额尔登额代替。

只可惜,额尔登额虽然久在军中,且常年跟随兄长额尔景额,看起来像是一员悍将。

但实际上有勇无谋,只能做个百夫长,绝对担任不了大军统帅一职。

他甫一上任,就自觉要赶紧报答乾隆的提拔之恩,更想立个大大的战功以显示他不比兄长额尔景额差。

于是,额尔登额放弃了最优选,即跟缅军比消耗。

或者说,只要把缅军九千主力耗在这,不让他们威胁明瑞的后方,说不定缅军真的会打不过明瑞。

但额尔登额兴奋之中,选择了率兵猛攻具有天险的新街城,这正中缅军统帅莽聂缈遮的下怀。

新街城以土墙和木栅栏、壕沟相配合,构建了三重有层次的防御,缅军九千人,差不多有四千支燧发枪,加上火绳枪几乎人手一支。

虽然由于骑兵和肉搏兵太弱,出城作战就是送菜,但防守很好用啊!

反观清军,四千云南绿营连续打了几年的败仗,高级军官都被砍的差不多了,因此兵无战心,并没多少战斗力。

清军的绝对主力,也就是海兰察统带的六百骑兵,则在攻城战中没多大用处。

满清的国情,也不允许把花海量银子养起来的八旗精骑,用在这种地方。

所以,额尔登额能够大量出动的,就只有四川川北镇、松潘镇的三千多四川绿营兵。

这就要了命了,四川绿营战斗力再是强悍,你让他们拿着刀枪去猛攻人数三倍于己,还躲在木栅栏后面,甚至城墙上手持燧发枪的缅军,这像话吗?

他们就是超人,也无法战胜缅军啊!

于是越打,北路清军的士气也就越低迷,伤亡愈加惨重,士兵不断产生厌战情绪。

。。。。

而就在北路清军遭遇麻烦的时候,一路上遭遇缅军坚壁清野,一个人也看不见的清军主力,终于找到了缅军的主力。

缅军大将马哈.希修率军一万五千,在蛮结所在的伊洛瓦底江边占据山头,以木栅栏立寨十六座,层层防御。

不过嘛,在东南亚这种优秀的匹配机制下,所谓大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马哈.希修虽然扎下了坚固的营寨,但派出的哨兵太菜,直接被清军逮住了。

同时又没有建立有效的多重预警机制,结果清军凭着被俘缅军的供述,领队大臣观音保亲率四百精兵,突然发动袭击,直接拿下了马哈.希修的第一个军寨。

缅军千余人在清军四百人的围攻下,竟然只坚持了半个小时,就溃退了下去,不但人被杀了好几十,还丢失了关键的第一个营寨。

这个营寨位置最高,可以俯瞰整个蛮结地区的防御态势。

马哈.希修很快派人来抢,但所部两千人仰攻四百清军,结果又被清军利用丛林避开火枪射击后,一顿猛冲打的大败。

光观音保一人就格杀缅军十余人,缅军再次丢下近百具尸体,狼狈逃窜了回去,至此不敢再攻,一味死守。

入夜,清军大队终于到达,开始进攻缅军的营寨。

不过进展并不顺利,因为蛮结全是山林,缅军营寨都在山上,四周立起木栅栏为营寨。

营寨内外又挖了壕沟,外侧壕沟的外面,则是利用缅北锋利竹木制作的鹿角。

额,或者说,这种鹿角应该叫做原始版的铁丝网,非常难以穿过。

而缅军士兵还会在木栅栏内利用缝隙朝清军射击,清军的火枪大多为火绳枪,根本无法和隔着木栅栏的缅军对射。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刻,回族将领哈国兴建议清军趁凌晨,分三路进攻,不用枪炮,唯逞刀枪。

哈国兴虽然此时只是腾越副将,但见识还是很不错的,他清晰认识到了缅军的战斗力全凭手里的燧发枪,但肉搏能力极为低下。

因此不要在远处和他们对射,直接冲进去乱砍。

明瑞采纳了哈国兴的建议,于是清军自凌晨集结一千五百满汉精兵发动袭击。

这其中大部分士兵出征两个多月了,一直没捞到仗打,因此心气很高。

清军很快就夺下了第一个营寨,缅军毫无准备惊慌溃退。

但到了第二个营寨后,缅军兵力增多,不断朝清军射击,清军攻击到了木栅栏外的壕沟处,却被枪炮打的不敢抬头。

紧急时刻,壕沟中的贵州士兵王连突然发现他面前不远处的缅军木栅栏外堆积了一些木头,可以用这个当跳板翻入军营。

于是他赶紧与几个同乡约定,一起从这里冲进去。

缅军正忙的不亦乐乎地往外面射击,燧发枪升腾而起的烟火,阻挡了他们一部分的视线。

王连趁机从壕沟中一跃而起,踩在木头上跳进缅军营寨。

缅军的肉搏兵慌忙手持长枪前来围攻,王连身材高大雄壮,武艺高强。

他大吼一声,用藤牌护住要害,直接撞进缅军肉搏兵中,随后扔掉藤牌,双手持鬼头大刀,抡开了猛砍。

缅军身材矮小,肉搏能力不佳,王连身穿棉甲,被桶中十余枪都不过只受了点皮外伤。

而他则势大力沉,每砍中一个缅军,就定然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是以虽然缅军越围越多,但却反而被王连杀了血流成河。

此时,王连的老乡朱射斗等人也翻墙进来了,他们结成战阵猛冲猛打,十余人就把缅军数百人杀散。

光是王连一个人,就砍死缅军十余人,砍伤三十余人,简直堪比战神!

王连的同乡朱射斗也趁机打开缅军寨门,放大军入寨,缅军再败。

而经此一战,清军的士气彻底起来了,王连等人随军再攻,以势不可挡之势再次连下两个营寨。

双方一直从凌晨战斗到入夜,缅军主将马哈.希修连续组织十余次主动进攻,希望能夺回前面这几个最关键的营寨,但都没成功。

打到最后,缅军一万五千人竟然组织不出一支两千人的预备队了,军心崩散只在旦夕之间,

马哈.希修不敢再呆,干脆连夜撤退,清军趁势追击,一直追杀到第二日凌晨,方才收兵。

战后统计,缅军被杀两千余人,受伤超过五千,损失了大部分枪炮和辎重。

马哈.希修统带的缅军精锐被打的心理防线完全崩溃,以至于不得不直接退到阿瓦城休整。

这一战,缅军大败亏输,阿瓦震动,缅军占尽优势,兵力比清军还多三千,结果却被打的大败,使得白象王极为惊恐。

此时他才知道,缅军的战斗力跟满清精兵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也正是这一战,让他认识到了此前布置多有疏漏。

白象王遂亲近领军北上,到阿瓦城以北的数个卫星堡垒城市鼓舞军心士气。

随后,白象王命沿途官将立刻执行更为严格的坚壁清野战术,把阿瓦城以北一两百公里几乎搞成了无人区。

无数粮食被烧毁,带不走的牛马鸡羊全部扑杀,不肯撤走的缅人百姓被处决者多达千余。

同时,白象王严令缅军各部,不许他们再派任何一兵出城野战,都在几个关键城市中死守。

擅长游击作战的大将登贾.敏康也被勒令迅速开始破袭战。

同时,清军这边也发生了争执,此战清军虽然大胜,但缅军诱敌深入辅以坚壁清野的战术,已经很明确了。

且蛮结之战中,清军主帅明瑞被一颗铅弹擦则额头划过,眼眶受伤,右眼肿的几乎睁不开,差点就直接战殁。

于是悍将观音保、扎拉丰阿等人以此劝谏明瑞,认为补给困难,前路难行,不如退回木邦城休整再做打算。

此时,已经有许多清军将领意识到,对面的缅军绝不是什么木梳土司,应该是一个大国。

不然蛮结一战,清军绝不会缴获那么多的燧发枪和大炮。

但恰恰是这个指出,惹恼了明瑞。

如果这个推断为真,那就表示明瑞此前在云南的四个月中,包括他递交给乾隆的奏疏是在自己打脸,被他上书惩治的文臣武将意见是正确的。

破了防的明瑞大怒,他决不能承认自己的无能,恚怒中戟指观音保,大喊:“汝见强敌就气馁否?非大丈夫也!”

你娘的,一军主帅不用分析和谋略说服下属,而是直接破防搞人身攻击和道德胁迫。

但更离谱的是,观音保是科尔沁蒙古人,虽然还娶了康麻子的义孙女,但平日里对着满洲上三旗的女真人,骨子里有点点自卑,最怕别人说他不是满洲人大丈夫。

此时听到明瑞这么说,火气也上来了,傲岸曰:

“吾乃堂堂满洲丈夫,与将军同当,将军今日如此说,观音保无非就是随将军共死而已。”

真是抽象啊!这两位满洲大将,不像是统带万余精锐的将军,反倒像是铜锣湾的浩南和山鸡。

一个破防死鸭子嘴硬,一个血气上头跟着就莽。

于是两人计议已定,沿途修建兵站,继续向南往阿瓦城推进。

而且速度极快,带着枪炮粮食六天狂奔近两百公里。

十二月十三日抵宋赛(缅甸送速),十七日到邦亥,前锋十八日至象孔(缅甸辛古),距离阿瓦仅三十公里。

但一路上明瑞军连一个人影子都没碰到。

清军找不到人夫帮忙运送辎重,许多缴获的火炮都被舍弃。

找不到粮食,只能让士兵吃随身携带的保底干粮。

也找不到人可以弄清方向,清军从云南带来的向导,都几次迷失方向。

等到了阿瓦城北的象孔,明瑞等面对的是一座座仿欧式建造的堡垒要塞。

扼住关键水路要冲的象孔城墙上,架设着从法国军舰上拆下来的三十二磅巨型舰炮,由少量法军炮兵操作,还有七百多葡萄牙火枪手以及两千缅军火枪手严阵以待。

主将则是莫子布身边布鲁诺中校曾经的手下,前法军海军炮兵上尉,现缅甸禁卫大将,舍瓦利耶.米拉尔。

嗯,他老婆孩子还被莫子布给‘救’走,现在被扣在本地治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