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61章 尊王攘夷,板载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萨摩藩的人确实已经来人了,就在田沼意知还在纠结是不是光速滑跪的时候,岛津重豪已经做出了决定。

当然要快一点,因为萨摩藩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或者说,他能稍微挣扎一下,但却没有多少挣扎的必要。

投靠中华,当带路党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家是渡来人,投靠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而这一路行来,他们受到的震撼,甚至比田沼意知这些幕府代表还要大。

因为田沼意知等人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莫子布想让他们看到的。

而岛津家的代表,莫子布除了要求他们到任何地方都要报备以外,根本就没做限制,所以他们更加真实的看到了中华现在的现状。

动辄几百到数千人的纺织公司,最大的甚至员工超过了万人,光是这些工厂每月生产的丝绸和棉布,倭国至少需要一年才能生产出来。

江南豪绅集团在松江、苏州等府开设的钢铁厂和枪炮厂,虽然被莫子布鄙视为没有受过市场的毒打,但规模仍然让萨摩藩的人极为震撼。

当然,最让他们害怕的,还是这一路来大虞完备的教育。

每个县,甚至每个镇都有小学,每个县至少有一座高学。

松江、苏州、常州、镇江这四府中,松江和苏州有自己的太学,没有的常州和镇江,也能到南京应天府去就读。

这就太恐怖了,因为莫子布的小学-高学-太学模式中,很多东西是按后世教育方式走的。

比如说队列训练、服从性、集体荣誉感什么的。

而这些东西,其实是从欧洲传来的,最开始,就是为了大规模培养有基础,拉出来就能战斗的线列步兵用的。

所以,在萨摩藩的使团看来,这不是什么学校,而是一座座的兵营。

那些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从小就在接受队列训练和服从命令,等到皇帝需要他们的时候,每个十六岁的少年,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相对精锐的线列步兵,甚至稍微锻炼下就能当军官用。

而这样的学生,光是在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南京应天府这个五个府中,就有数万人之多,超过了萨摩藩所有武士的数量。

考虑到江南只是帝国很小的一部分,以此度之,中华帝国这恐怖的后备力量和动员能力,在东方世界,根本没有对手。

呃,怎么说呢,萨摩藩的确实没有估算错误,错的是他们把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当成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普遍现象。

而实际上,中华现在的割裂感非常严重。

闽粤加南洋一副殖民时代的模样。

江南则是一副资本主义要开始起飞的样子。

但广大的其他地方,特别是河西陇右、灵武延绥这样的地方,还跟一千年前没什么大区别,仍然还处于旧时代。

真要是全国都有江南这水准,那还要什么倭人的投靠,莫子布早就拿出战争武器,推平全世界了。

。。。。

汤山温泉宫外五里地,宫殿山脚下,萨摩藩使团临时休息点。

石高四十石的萨摩武士山本五郎左卫门缓缓的,极为警惕,不让别人察觉的打了个饱嗝,中午的饭菜太丰盛了,他有些吃多了。

“中华上国也太奢侈了,区区一个紫金山第一高学,食堂里提供的饭菜,竟然比咱们家主吃的还好。

那酱汁浓郁,异常鲜美的亲子丼,我真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所谓的丼,实际上就是盖浇饭,这玩意愿意是指石头落入井中发出的dong的一声。

在日本却被莫名其妙的引申为装满了饭菜的陶器,最后变成了代指盖浇饭。

而亲子丼,就是指烧鸡肉加鸡蛋的盖浇饭,这些倭人认为鸡肉是鸡妈妈,鸡蛋是儿子,所以它们的组合就叫做亲子丼。

真是难以形容,能把美食的名字,起的这么惊悚的,也算是倭人独一份了。

“是啊,是啊,到了中华才知道,原本咱们在倭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所谓武士,吃穿上还不如平民百姓,真是让人羞耻。”

“不用羞耻,黑田君,因为中华是华国,百姓都是华民,与我们日出之国的那些农夫和秽多、非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实际上都是具有准武士资格的上等人。”

嗯,这也算是为了最后颜面的自我精神胜利了,萨摩藩来人把所有的中华人都看成武士,以弥补自身地位受到的巨大落差和冲击。

山本五郎左卫门本来想说点什么,但听到周围人的谈话,却突然觉得有些东西,霍然开朗了,只是没等他发表意见,争议就开始了。

“诸君,诸君!”最先投靠大虞,还带着中华舰队去打长州藩的佐土原藩世子岛津忠持,张开双手示意正在讨论的武士们停止交谈。

“在咱们日出之国,所谓的大和与天照大神,实际上都是源自邪马台国和那位神秘女王卑弥呼。

听起来很是不得了,但咱们这些卑弥呼女王的家乡人都知道,这位女王,实际上是徐福的子嗣,甚至咱们好多人身上,都还流着徐福的血脉。

当年这位我们的半个祖先受始皇帝差遣,以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找仙山。

这仙山未找到,他倒是来了日出之国,当上了国王,后人还由西向东,统一了日出之国,并僭越称皇,称神。”

岛津忠持的话说完,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知道岛津忠持说这话的意思。

这是要把天皇的神格,给打下来啊!

如果第一代的天照大神其实是卑弥呼,日出之国的文化源头是东渡的徐福,那么他们的地位不管在日出之国有多高,但一定是远低于中土皇帝的。

而神,或者说这种至高神,是不能有上级的,一旦有了上级,祂就跟喽啰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天皇失去了神格之后,就只剩下凡间帝王这一个身份,那么就可以被追究上千年来私自僭越称皇的罪过了。

同时,德川家号称的,还要矮一级,只能管关东的地区的东照神君,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几个近思录派的武士对望了一眼,很快站起身来表示赞同。

“确实是这样,此事在我日出之国早就口口相传,如今在中华又找到了相关记载,如此就更加能确定了。”

“是的,我家有族谱可以证明,我们家族就是徐福的后裔!”

听到近思录派这么说,在几个岛津氏庶流一门众护卫下的岛津齐宣探出头来,好奇的左看右看。

其中一个岛津庶家桂氏的一门众,很是警惕的挡在了岛津齐宣身前,深吸一口气后问道:

“诸君应当是知道这么做的风险的,所以收获呢,是什么样的好处,能让岛津氏如此卖力?”

岛津忠持看他们就来气,直接冷哼一声,“难道,你们还以为是大皇帝需要岛津氏,而不是岛津氏要自保吗?

还想要好处,现在岛津氏和全萨摩藩,应该想想如何才能得到大皇帝的青睐,以渡过这个灭族的危机。

如果硬说有什么好处的话,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确保我们能回归祖先的身份,成为大皇帝的臣民。”

岛津忠持口中祖先身份,是指岛津氏乃是渡来人,也就是从朝鲜半岛渡海到日本扎根的族群。

岛津氏出自惟宗氏,而惟宗氏便是渡来人,自称姓秦,是秦始皇的子孙,最开始到日本的时候,就以秦为氏。

也有人说他们是东晋时期苻坚的前秦帝国崩溃后,前秦一部分王室为躲避战乱,通过几十年时间渡海到日本去的。

当然,他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这一切,唯一能相对确认的,就是岛津氏的祖先,确实是从乐浪郡渡海去的日本,而当时乐浪,还属于中土。

桂氏一门众被岛津忠持一顿猛怼,顿时就说不出来话了,因为岛津忠持的话,就是萨摩藩目前的现状。

要么为了日出之国尽忠,玉石俱焚,或者说叫鸡犬不留更合适点。

要么就疯狂强调自己渡来人身份,以此为当带路党提供心理按摩。

同时获得中土皇帝的承认,承认他们自己人,可以放心驱使,从而保住萨摩藩,甚至获得比忠于幕府,得到更大的好处。

“我深深的为萨摩藩以及日出之国担忧,因为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许多人还抱着陈腐的观念,阻止我们拥抱更加光明的未来。

所谓的天皇,咱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石高与我佐土原藩差不多,生活还远远不如。

为什么我们这些苦练几十年文武艺的武士,要为一个叫花子般的所谓天皇,搭上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呢!”

岛津忠持的话,掷地有声,而此时的天皇没有被朱子学各派,比如古文派、水户藩学、近思录派、风月社等确定为尊王攘夷的王,根本没有多少牌面。

“是的,萨摩武士没有食过天皇一粒粟,没有得到过一文宽永通宝的赏赐,凭什么要我们为他献上一切!”

西乡吉兵卫已经彻底被打服了,他倒不是很怕死,只是很不甘心一身本领都没施展,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了铳炮之下。

“对!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大皇帝才是人间真主!”西乡吉兵卫的儿子西乡隆光咆哮了起来,而且越来越激动。

“如果你们一门众不能执行少将样定下的策略,那就滚到一边去。”好几个人被他感染,突然就激动了起来。

这些人鼓噪着,缓缓逼近被一门众们守护着的,今年只有八岁的萨摩藩世子岛津齐宣。

一门众的首领桂次郎看到岛津忠持和西乡吉兵卫都把手伸向了腰侧,这是要拔刀居合的迹象。

他的额头,瞬间冒出了一串汗珠,几个呼吸之后,桂次郎突然长叹一声,对着身边的一门众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让开。

本来藩主岛津重豪交待过他,要求尽量保证萨摩藩的独立性,不要轻易被拉到给中华皇帝做狗的地步。

但现在看来,这种犹犹豫豫,当狗又不肯完全当的的策略,在武士中根本没有市场。

岛津忠持看到桂次郎等一门众让开了道路,顿时大喜,他走上前去,一把就将坐在床上的岛津齐宣给提到了自己手中,然后拎着走到了有大量近思录派武士的这边。

“尊王攘夷!板载!板载!”近思录派的武士们兴奋极了,大声的吼叫了起来。

“若样,等见到了大皇帝,你知道该如何做吗?”岛津忠持大声喝道,问向岛津齐宣。

岛津齐宣这会才八岁,海上的风浪都快把他半条命给整没了,现在又被岛津忠持一顿吓唬,哪还说得出话来,能强忍住没哭就算很可以了。

“我我不知道啊!”岛津齐宣惊恐的看向桂次郎,见后者别过脸去了,他只能自己实话实说的回答岛津忠持的话。

“不知道没关系,我来教你!”岛津忠持更加兴奋的大声吼了起来。

“若样,你进了皇宫,面见圣君,就匍匐在地上,把萨摩藩的一切都奉献出来,让大皇帝决定就好了!”

。。。。

汤山温泉宫,莫子布已经做好了接见倭国来人的准备,而且他也在侍从文官司几十位翰林的帮助下,深刻剖析过倭人的特性。

后世很多人以为倭人的性格是忠,但恰恰相反,哪怕就是武士道被魔改成军国主义之后,倭国士兵的忠,都很难说特别高,以至于在二战中连续出现过非常奇葩的投降事件。

所以与其说他们的性格是忠,不如说是遵。

他们非常喜欢遵从和追随强者,那种对强者的无下限遵从,完全能达到让一般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而这种性格,跟倭人最开始的混杂的南岛文化有关。

在这种文化中,氏族内做主的并不是经验丰富的老人,而是身强力壮能打能杀的年轻人。

这在九州和琉球,被叫做众若,也就是年轻人的意思,萨摩藩到现在都还有许多众若组织,在萨摩藩士中很有影响。

这说白了,就是跟广西鬼火少年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武士肯定比组成狼兵的鬼火少年有文化,所以往往能干出一番事业。

这也跟中原历史上出现的长安恶少年,属于一类。

而这种年轻气盛,重信轻生死,一言不合就要当街杀人的恶少年,恰恰又最喜欢尊强者为带头大哥。

所以他们不是忠,而是少年慕强喜欢认带头大哥,而当他发现带头大哥开始年老虚弱之后,又容易起我可取而代之的心思。

“让幕府代表,萨摩藩代表,琉球王的代表,一起进来吧!”一只羊是杀,一群羊也是杀,莫子布准备一勺烩了。

已经垂垂老矣,准备乞骸骨的内廷枢机大臣梁国治笑呵呵的看着莫子布,“陛下,是否分开接见各个击破好一点?”

莫子布霸气的一摆手,“梁相你不了解这些倭人,对付这些倭人,你就是展现的越强横,他们反而越是心服。

粗俗点说,能当面抽他们大嘴巴,就绝不骂人,能当面骂,就绝不背后骂。”

梁国治这才有些吃惊,“自从遣唐使归国,一千多年了吧,他们怎还是这么一副狄夷畏威而不怀德的模样,莫非是天生的贱皮子。”

“哈哈哈!”莫子布大笑了起来,“那梁相就别着急走,朕让你看看这些倭人的嘴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3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