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6章 印度来人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两艘升了半帆的五级风帆巡航舰,护卫着一艘挂着哈布斯堡家族双鹰旗的奥德斯坦斯公司商船,从虎门驶入了黄埔水道。

不过船上的奥地利人都是掩护,真正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包着印度穆斯林式绿色头巾,身穿绿色长袍的中年男子。

此人乃是迈索尔王国首席大臣海德尔.阿里的心腹将领兼重要文臣赛义德.萨希布。

迈索尔王国在此时更多被称为瓦迪亚王国,因为这个位于印度南部,以迈索尔城为中心王国从十五世纪初起,就一直被瓦迪亚家族统治。

它本来是一个印度教国度,君主被称为摩诃罗阇,但在二十九年前的1760年,瓦迪亚家族的大权被外来的穆斯林们夺取。

出身穆斯林的首席大臣海德尔.阿里,成了事实上的僭主,他本人的幕府取代了瓦迪亚家族任命官员组成的朝廷。

而这些穆斯林们正处于其兴也勃的阶段,他们的迅速扩张,很快就与英国人产生了严重冲突。

历史上迈索尔王国被称为南印度普鲁士,是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最大对手。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这个道理,迈索尔的海德尔.阿里肯定是懂的,所以他早就与莫子布搭上了线,那六百匹适应相对炎热气候,半卖半送的战马,就是他的橄榄枝。

于是,中华大虞朝廷为赛义德.萨希布的到来,也安排了隆重的仪式。

护卫莫子布的元从近卫团出动了三个连,龙骧近卫骑兵团和长水胡骑近卫团,各出动了一个连到珠江码头迎接。

赛义德.萨希布能作为正使前往东方寻求盟友,他自然是懂军事的。

历史上他即将在进行的第二次英迈战争中,率领骑兵击溃英军上校威廉.贝利的军队。

英军接近四千人投降,光是从本土来的英军都有数百人被打死,是英格兰人在印度大陆最严重的失败之一。

所以,当赛义德.萨希布看到珠江口岸迎接他的莫皇帝近卫军团时,立刻就把对中华帝国的实力,抬高了好几个档次。

在赛义德.萨希布看来,中间的三百人步兵身着红色战袍,头戴红色战盔,明显分为二百人的线列步兵,五十名轻步兵,五十名掷弹兵。

线列步兵手持一款看起来与褐贝斯类似的滑膛燧发枪,刺刀闪闪发亮,轻步兵则拿着他不认识的线膛枪,扎着武装带。

掷弹兵装备一种口袋更多的无袖罩袍,一般没有带战盔,身材尤其高大,他们还配备锋利的长刀,腰间插着手铳。

从在远处江面船还没停船的时候,赛义德.萨希布就看到他们以标准的军姿举着步枪挺立,直到现在半个小时了,军姿仍然挺拔,所有人还是一动不动。

要知道这可是中午,天气并不十分凉爽,甚至被直晒的时候,还感觉有点热热的。

这些士兵有些被热的满头大汗,但没有任何人放松对自己的半点要求。

不提他们的装备已经属于欧洲第一流,就这份纪律,也不是一般军队能拥有的。

而两支骑兵队伍中,左面的两百骑身着传统的中式铁甲,戴着凤翅盔,外面套着一件袒露右臂的罩袍。

他们装备了长枪、弓箭、手铳和马刀,显然是考虑到东方战场上仍然有一定数量手持冷兵器,特别是弓箭的敌人。

而另一边则是完全欧洲的骑兵,其中一百骑为胸甲骑兵,穿着闪亮的胸甲,戴着闪亮的龙虾尾铁盔。

另外一百骑为带着欧式高帽,披着短披风的骠骑兵,所有骑兵完全是一副欧洲人面孔和打扮,这肯定就是从欧洲来的匈牙利骑兵了。

对于光中皇帝陛下能够驱使来自欧洲的精锐骑兵一事,赛义德.萨希布是十分羡慕的。

他甚至发现就目前而言,光中皇帝的欧洲雇佣兵,已经远超英格兰人在印度的存在了。

欢迎的鼓乐声响起,近卫军统领,征东将军,陆军中将武文勇亲自到码头,迎接这位包着头巾的印度三哥。

“萨希布将军,欢迎您的到来,次辅恩平伯林通阁下,正在行宫内阁等候,请随我来。”

武文勇肯定是不会南印度土话的,但好在赛义德.萨希布懂法语,武文勇身边的侍从官也懂法语。

赛义德.萨希布热情的向武文勇见礼后,就登上了马车。

此时的大虞已经禁绝了八成的轿子,只允许年纪在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乘坐。

且后面等橡胶诞生,可以制作硫化橡胶轮胎以后,轿子就会被马车彻底取代。

穿过广州南门,迎接的队伍由骑兵开道,步兵护卫,向着位于顺德大良的行宫驶去。

一路上广州城的繁华,对赛义德.萨希布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别说按GDP算,中国一家起码占据全球三成以上的现在,就是在后世,印度也无法跟中国比较。

特别是从广州城南向顺德进发的路上,中华新兴的工业在原本佛山已经十分兴旺的手工业基础上,再次实现了跨越式的腾飞。

得益于庞大的军队不断扩大,以及民间开拓南洋带来的对武器需求的暴增,整个佛山几乎成了一座武器制造之城,每年的各种长枪短铳生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十一万支。

虽然这个数据和法国的三十二万五千支和英国的三十五万支还有很大距离,且中华是马力全开在生产,人家是根据订单需求生产,马力全开的话四十万支甚至五十万支都能生产出来。

但对于在东方来说,这已经是极为恐怖的生产能力了,且超过了欧洲除英法以外的所有国家,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没这能力,更别说还是农奴制的沙俄。

到了行宫,林通自然跟这阿三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因为很多事情必须要皇帝才能做主。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合作还在次要,必须要先让迈索尔王国意识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位于东方的中华大虞,不是一个跟迈索尔王国差不多,在西方列强威胁下苦苦挣扎古老东方王朝,而是一个与英法这种第一档次列强并驾齐驱的鼎盛大帝国。

只有给了他们这种印象,那么海德尔.阿里和迈索尔王国上下,才会把中华大虞当成一个可以依靠的对象,而不是一个与他们合作对抗英国人的小老弟。

于是,简短的见面结束后,武文勇就拉着赛义德.萨希布在广州到处参观,特别是佛山的皇家第三兵工厂,以及西江堂梁三爷的义成枪炮厂。

看着无数高高烟囱正如同怪物一般向天空喷出隆隆黑烟,大小河流黑的仿佛大地在流脓,还散发着阵阵恶臭的场景,赛义德.萨希布彻底被征服了。

这是什么,这可不是破坏环境,这是霸权,是煤与铁正在为中华塑造的霸权!

迈索尔的河流倒是清澈,但有什么用呢,一年一千杆燧发枪都生产不出来,大炮充其量能手搓几门。

清澈的河水,抵挡不住英格兰人的进攻,不能为迈索尔扩大疆域,但这看着就恶心的黑烟和黑水,却可以。

行宫内宫,朝廷北返的一切准备都做好了,只等接待了这个迈索尔来的三哥之后,就要立刻动身。

一面大大的地图挂在了莫子布的御书房中,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安东将军,陆军中将,奥地利人莫里茨.克鲁格正在给莫子布讲解印度的局势。

“对于英格兰谋求在全印度建立统治的计划来说,迈索尔王国比法兰西人,更让他们感觉头疼。

因为按照目前的估计,迈索尔王国在全部动员的情况下,可以动员出超过十万人的军队,其中战兵不会少于四万。

这样的实力,就使得英格兰人或许可以打败他们,但绝对无法短时间消灭他们,甚至对他们造成致命的打击都很难。

而有了迈索尔王国这样的存在,所有从欧洲来的反对英格兰势力在无法与英格兰人对抗的时候,就会从海岸线退入迈索尔王国的领土寻求庇护,同时他们又会对迈索尔王国的军队进行训练。

等到从母国的支援到了之后,他们就会与迈索尔的军队一起,重新发起进攻,假如被击败,就会重复上一次的操作。

比如法兰西人,他们在印度,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英格兰人数次占领本地治理,数次对法兰西人造成致命打击,但始终无法清除法兰西人在印度的势力。”

解释的很清楚,莫子布明白了,这迈索尔王国的存在,就是给其他反对英格兰人的势力充当了保底。

只要有它在,英国人就始终无法独自占据印度,看来确实是个非常重要,必须要扶持的地区小强。

但莫子布还是有点疑惑,“那么英格兰人就没有扶持一个迈索尔王国的对手吗?这应该是他们最擅长的事。”

“有!英格兰人扶持了迈索尔王国北面的海得拉巴王国。

阿萨夫.贾赫家族的第六任尼扎姆阿巴.阿里汗,几乎成为了英格兰人的傀儡,在他首都海得拉巴附近的塞康德拉巴德,就有专门为英格兰人建立的军营。”

不过莫里茨.克鲁格笑了起来,“但在十年前的作战中,不停左右横跳的海得拉巴被极大削弱,现在已经无力对迈索尔王国造成很大威胁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只有英格兰人自己上,才能解决迈索尔王国。”

莫子布笑了起来,这还真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他不知道历史上第二次迈索尔-英格兰战争就要打响,且英国人吃了不小的亏。

一直要到二十年后的1799年5月,海德尔.阿里的儿子纳瓦布.蒂普.巴哈杜尔,也就是历史上的蒂普苏丹战死之后,英国人才能彻底搞定迈索尔王国。

但莫子布很清楚,只要支持迈索尔王国,让它不会被英格兰人征服,那么中华帝国就永远会多一个可以深刻影响印度的盟友。

甚至是在未来,迈索尔王国会成为中华把印度作为商品倾销市场的得力狗腿子。

而且,迈索尔王国的存在,不单可以限制英国人,还可以限制万一因为与中华联手而在印度坐大的法国人。

只要中华没有直接统治整个印度的需要,那么迈索尔王国就会一直站在中华帝国这边。

“看来,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盟友,去告诉迈索尔王国的使者,我将在明天正式召见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