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5章 坐断天南战不休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九月初九,重阳节,莫子布果然在嘉定如约接见了所有的明香人代表,包括每个生产队的队长,都得到了接见。

嘉定逍遥宫中的摆了十几天的流水席,不管是谁,只要来了就能在外宫中就坐,并吃上酒席。

其间,莫子布每日必定带着小表妹陈依珍和长子阿森出来露面,而每一次的露面,都会引来参加宴会明香人的欢呼。

在这种极为亲近的气氛下,莫子布带着数百位明香人中的头面人物,一起祭祀了莫玖、陈上川两圣王。

并且莫子布兑现了昔年在芭提雅大战救下郑信时的承诺,明香人陈家的直系,都将被当做未来莫氏王朝的王族,陈家的旁系,也将是公族。

在已经追封外公陈上川为徐国王的情况下,莫子布再次册封舅父陈大胜为高州郡公,表兄陈大力为徐闻侯。

并将陈大力改回了他本来的名字陈光力,废除了陈家直系开始跟安南人学用垫字的传统。

同时,莫子布还追封了上次立国时没有追封的杨彦迪为龙门郡公,谥号庄简。

花了大约十五天,莫子布彻底获取所有明香人的支持后,才开始从嘉定征兵。

他一口气从十一万明香人中征召了四千人,从三十余万嘉定京汉高门中征召了四千人。

不过这八千人没有给予新的番号,而是直接填充到了嘉定镇的武定、龙门、龙旗、白马、边和五个团中,把这五个团膨胀到了一万三千人。

他们基本都是自己人,填充进去之后马上就可以老兵带新兵,很快形成了战斗力。

做完了这些,莫子布让小表妹和长子在嘉定休息,自己则又马不停蹄的北上到了会安。

此时,已经结束嘉西道(西婆罗洲)战事的官兵们,也已经基本休完了假期。

莫子布先将唐山镇泰西义从团和水师中欧洲官兵安排到会安欢聚,许下了大量赏赐,陪着瑞恩斯坦、弗拉戈塞等欧洲佬推杯换盏。

搞定他们之后,莫子布才开始对其他镇的官兵进行交心。

唐山镇中,除了客家籍的官兵多以外,基本都是闽南籍的,他们不流行广东这边的粤剧,而是流行布袋戏。

这种起源于泉州的艺术形式,是几乎所有漳泉片闽南人的最爱。

而台上新表演的戏剧,就叫做忠武王国姓爷。

所讲述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清军南下福建之时,国姓爷父亲郑芝龙听信洪承畴鬼话,不顾国姓爷苦劝,执意降清,结果却被清军扣住,父子皆押往燕京,随后被处死。

而国姓爷忠于汉家,义不臣虏,率少量不肯屈从的士卒出走金门,其间还经历了母亲田川氏自杀身亡,妻子董夫人和长子朱锦在战乱走走散等惨事。

但最终在一批忠勇不屈的汉家儿郎支持下,终于逐走红毛鬼,占据东宁,恢复漳泉,并准备大举起兵北伐南京的故事。

情节确实不复杂,但足够扣人心弦,你甚至只需要把历史上原本发生的事情演出来,都能让人感觉到那份惊险与紧迫。

当看到郑芝龙父子在燕京人头落地时,莫子布甚至都能听到深重的叹息声。

戏台上国姓的母亲田川氏扮演者正在咿咿呀呀的高唱道:“我虽是东瀛的夷女,但也素知忠义,东虏豺狼般狠毒也,怎可倚为大树。彼是那包藏的祸星也,绝不是九天的紫微。

今日我泼洒这满腔的热血,只为我那孩儿知道,什么是贼虏不可信,汉贼不两立,要他为这华夏汉家再立南天,传下衣冠道统。”

此后,剧情进一步发展,每个官兵都看的目不转睛,国姓成功这一路确实非常不容易,几乎是所有人都投向了满清,他却在苦苦支撑。

几次差点全军覆没,几次差点家小尽失,全家死光,但最终他屡败屡战,终于收复台湾,站稳了脚跟。

最后,在雄壮的戚继光所做凯旋歌中,象征着北伐的大旗,高高飘扬,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成功。

这部布袋戏,一演就是五天,等到被召唤来的官兵都看过以后,莫子布才出现到他们中间。

环视着会安行宫中黑压压的人群,莫子布走到了大殿正中的高台上。

今天能到这里来的,基本都是少卫以上的军官和军中作战勇敢的士兵代表。

莫子布举着一碗酒,看着官兵们,“百二十年前,那时候国姓爷跟我莫昭差不多大,但他所面临的形势,远比我莫昭更危险,父兄弟妹被鞑子欺骗屠杀,母亲自尽,家小失踪。

但国姓爷,从没有动摇过,因为他知道,鞑子不可信!

他们只想让咱们汉人祖祖辈辈都当他们的奴隶,而不会让我们当人。

他们真把我们当人,就不会要求剃发易服,不会杀了郑芝龙他们!”

莫子布这话,说的下面闽南籍官兵满脸怒火,一些客家和潮汕的官兵也是一样。

说实话,满清害了郑芝龙这事,确实是太没品了,至少在闽南、潮汕这些人心中,完全丧失了信用。

这也是后来国姓成功能闹得那么大的原因,因为闽南人已经不敢再相信满清了。

“有人说,这仇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后人总要生存,一味的提什么报仇雪恨,不如舒舒服服把小日子过好。

这我莫昭,不敢苟同,十世之仇犹可报,才过去一百多年,血海深仇就不用算了吗,说这话的人,怎么对得起祖宗,他还算是个男人吗?

再说了,现在哪里有什么好日子?旗人在福州,在广州,跑马圈地,把咱们的田土都给占了,他们一天不用劳作,全年也不缺粮吃。

而咱们呢?辛苦终年,父母妻儿连吃顿饱饭都难,喝一碗能插稳筷子的粥,就算过节,这是什么好日子?

真要能过好日子,我莫昭,还有你们这些人,是傻子吗?

家乡有好日子不过,非要九死一生到南洋,跟土人们打生打死抢口饭吃!”

说着,莫子布随便一指,“这位上士,你是什么时候过番的,为什么要过番?”

黄旺财浑身一抖,全身酥酥麻麻的站了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大王第一个注意到的就是他。

“回大王,中南义从团上士黄旺财,乾隆三十七年过番的。”

“好,旺财.。”呃,他妈的,这么严肃的场合,莫子布差点被这名字给搞笑场了。

“你是为什么要过番来搏命,是因为家里日子太好过了,非要出来挑战一下吗?”

黄旺财大概能懂挑战一下是什么意思,他猛地甩了甩头,脑袋跟拨浪鼓一般。

“不是,回大王,小人家里穷得很,兄弟五个连我爹,就只有一套可以出门的衣服,全家靠租大户的渔船过日子。

人家想租给我们,我们家就能打点鱼换点米,人家不租给我们,我爹就只能带着我们在海边摸点虾蟹贝壳。

即便是这样,官府还要我们每年缴二两银子的税,不给就上门来打人,锁人。小人二哥就是被狗差役锁走,再也没回来过。

小人要过番,是因为真的过不下去了,再留在唐山,就只能饿死,全家一起饿死。”

莫子布松了一口气,他还挺怕点到一户条件好些的,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满清治下的农夫,基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了,只能说饿不死,但半饥饿状态的,多得是。

有人在人群中搞怪的叫了一声,“旺财过番时可省了,他连一条裤子都没穿,直接带了根棍就来了,我看见他的时候,他还蹲在船舱内光屁股呢。”

“哈哈哈哈!”无数人哈哈大笑了起来,黄旺财顿时脸上一片窘迫。

可是笑着笑着,很多人都笑不出来了,因为当时光着屁股过番的,不止黄旺财一个人。

莫子布没有笑,他看着众人说道:“所以,就像本王说的那样,要是在自己家乡能过的好好的,还需要九死一生过番来讨生活吗?”

“不需要,不需要!”开始的回答还并不整齐,但是到了后来,声音逐渐整齐起来了。

“大家想想,鞑子把咱们汉人当过人吗?”

“没有!”又是齐声大喊。

“我莫昭有从一开始就要去招惹满清吗?

没有,咱们还帮他们打白象王。可是到了现在,为什么我们要进北河,满清就不许呢?

他们占了我们的地,我们不计较,但为什么让我们在南洋要过一点好日子的机会,他们都不给呢?

这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了!”

“对,对,对!”有人大吼了起来,“没有北河,咱们南边的江山就坐不稳,我们又没去要满清的地,凭什么北河不能给我们?”

“就是,北河才是天南王气之所在,放在嘴边的肥肉,谁不让我吃,我就跟谁拼命!”

骂声,怒吼声,不断响起,气氛开始变得激烈起来,这能过番到南洋的,谁不是穷苦出身,对满清的贪官污吏能有几分情感。

他们原本或许有疑虑,但那是因为觉得满清强大,没必要去招惹。

可是北河,对于现在兴唐军的所有人来说,都知道是放在嘴边的肥肉了,因为北河郑军的主力已经被打垮了。

现在打北郑,不过是跟吃肉喝酒一样快活的事,谁不让他们去,他们的怒火,就会向着谁喷。

“所以,今日我莫昭召你们来此,就是要告诉大家,鞑子,我莫昭不伺候了。

老子堂堂七尺男儿,汉家贵胄,不会去给鞑子做牛做马,谁要去,他就离开兴唐军自己去,我莫昭绝不会去。

而北河,老子去定了,谁也拦不住,谁断我财路,我就杀谁父母,就是满清八旗兵来了,老子也要打断他们的腿。”

“拼了,杀进北河,坐稳天南,我们誓死跟着大王干!”终于,人群中的托可以起作用了,他们带头怒吼了起来。

“杀进北河,坐稳天南!”

“杀进北河,坐稳天南!”

无数人跟着怒吼了起来,激昂热烈的气氛中,客家籍的军官李全、叶宪纯等扑了出来。

叶宪纯双眼含泪,抱住莫子布的大腿哭道:“大王,臣原本是给人做工的苦力,整日卖力气,累到吐血也吃不饱穿不暖,老母生病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被折磨死,一文钱的汤药钱都拿不出来。

今日,我能率千人,得少校军衔,全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此皆大王之恩德。

叶宪壁狼心狗肺,我已经派人回长乐县老家,尽杀了他全家十七口。日后哪个客家人敢背叛大王,臣就让他全家死光!”

莫子布震惊的看向了叶宪纯,说实话吧,他这大王都从未想过用这一招,“叶宪壁是汝从兄,他父亲可是你没出五服的伯父。”

叶宪纯咬牙切齿的说道:“大义之下哪有亲情,我没有那种狼心狗肺的伯父!

叶宪壁本来并未动摇,就是我那伯父被广东巡抚衙门的探子摸清了情况,被广东巡抚保德许以从八品巡检收买,亲自写信给叶宪壁,才使他下定决心叛逃的。”

原来还有这么一事,莫子布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他只能叹了口气。

“叶宪壁有罪,罪不及家人,我兴唐不搞这杀人满门的一套,日后且不可再犯浑了。”

此时,很多客家籍的官兵都围了过来,大多数人眼中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有些像是害怕被父母抛弃的幼崽一般。

莫子布突然意识到,他们其中或许有摇摆派,但大部分人已经跟自己彻底绑定了,不是每个人都没心没肺的。

而自己之前有意疏远一下,不让这些客家人打先锋的姿态,可能已经伤害到了他们。

“大王,客家第二团,请求第一个进北河。

若是鞑子敢南下,臣叶宪纯以项上人头作保,客家第二团一千一百官兵就算全部战死,也绝不后退半步!”

莫子布只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猛地点了点头,“好,出兵之时,就让你叶宪纯的客家第二团打头阵。”

听到莫子布这么说,在场的客家籍官兵终于欢呼了起来,他们齐刷刷的跪下,个个喜形于色。

“愿随大王,坐定天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