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81章 罗芳柏回京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莫天赐同意去倭国的消息,是黄真带过来的。

莫子布哈哈一笑,不就是个五十万石的藩嘛,给,完全没问题,反正德川家的天领,应该是保不住了的。

虽然不太可能连德川宗家那些亲藩、谱代都给通通取消,但至少这直接属于德川将军的天领,肯定是要没收一大半的。

“谁叫老头子老而弥坚呢,他不生老六、老七,朕何能驱动他办事,哈哈哈哈!”

莫子布挺不孝顺的跟长兄琼国公莫子潢,说起了老爹莫天赐的笑话。

莫子潢能说啥,一个虽然是弟弟,但却是皇帝,是君。另一个是父,两位大神他都惹不起。

“陛下说的没错,我看老六和老七,就是来讨债的,或者说儿女都是来讨债的。”虽然两边都惹不起,但莫子潢觉得莫子布没说错。

以老爹莫天赐的身份,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让他干不想干的事。

唯有老六和老七,为了给这两跟皇帝不怎么亲近的弟弟的留下一笔遗产,八十三岁的老爹,照样得被皇帝支使的满世界跑。

“其实何止太上皇,臣也是如此啊,八个儿子,想想都头疼。”说完了太上皇,莫子潢又开始暗戳戳的说自己。

“那就在倭国关东,给你两个十万石的藩国吧,不过要就藩,不能呆在大陆只收贡赋,得去当地镇守。”

虽然莫子潢在莫子布重拾山河的时候,没有多少功劳,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短暂坐镇几个城市,也还是干得不错,至少没什么错误。

这不,二哥莫子淌已经做了快三年的北京留守,马上就要换大哥去了。

而大哥莫子潢的儿子中,有三个是当年抢来的阿拉干公主生的,未来肯定是要去阿拉干和吉大港做藩王的,剩下五个人找两个去日本,也不错。

“臣谢过陛下,请陛下放心,这两个在倭国关东的藩,臣一定把它们经营成咱们莫家在倭国的根基。”

莫子潢相当高兴,要在以前,两个十万石的倭国封藩,其实真有点穷。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华不要求那么复杂和刻意浪费的参勤交代,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家臣,多余的人口也有地方可以去,还能卖猪仔。

那么这十万石的藩,就不小了,完全换算成粮食,也有两万吨,五公五民减半算,还能剩一万吨。

再减去贡赋给朝廷以及养一些家臣所用,五千吨是怎么都有的,这与中华普通地方四五万亩土地的纯收益差不多,还可以世袭。

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产业了。

莫子潢在殿内喜滋滋的得赏赐,殿外等着被召见的罗芳柏和黄真也在闲聊。

其实大虞朝也是有参勤交代的,被要求参勤交代的对象,就是这些南洋的藩臣。

他们的嫡子,也就是正妻所生,不分男女都要求到京城读书,本人每两年,也必须到京城面圣。

“罗兄,听说你放弃了在嘉北建立藩国的机会,要到朝廷任职了?”

罗芳柏听到黄真的询问,点了点头。所谓的嘉北,就是嘉庆岛(加里曼丹岛)北部。

这里原本盘踞的文莱苏丹国,已经被嘉西的华人打的奄奄一息了,很快地盘就会被划为嘉北府。

而罗芳柏本人,被皇帝派到嘉庆岛,一呆就是十年。

这十年中,他一直担任嘉庆省总督,还兼任嘉庆水陆军提督,嘉西府知府,基本上他就是整个嘉庆省军政一把抓的事实上藩主。

不过当莫子布给出在嘉北建立一个侯爵封国,还是回朝廷任职二选一的时候,罗芳柏考虑过后,放弃了就藩。

“敝人前三十年,一直都在作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如今陛下仁德,能使我得偿所愿,真乃天恩浩荡。”

罗芳柏也是说的实话,他愿意放弃南洋封爵回朝廷的重要原因,就是皇帝要新成立宗藩院。

这个新成立的机构,把宗人府的一部分功能和理藩院的绝大部分功能给综合到一起,附带对外拓殖的统筹,实际上应该叫殖民部最恰当。

所有关于拓殖的事情,宗藩院都能管,上到封国之君,下到庄园之主,是六部、大理寺、御史台、转运司之外,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衙门。

罗芳柏做了宗藩院的办事大臣,未来进入内阁基本是板上钉钉,如果他能力强一点,做上一任首辅,也不是不可能。

黄真则对此表示祝福,这罗芳柏说到底,是最近十几年才下南洋的,原本能在大陆上就是秀才,稍微适应一下,还可以回到朝廷任职。

但他不一样,他已经是出生在泰平(暹罗)的第四代华人了,之前还有阿瑜陀耶王朝的銮爵。

而且当年他被困在阿瑜陀耶城,是皇帝亲自率军把他救出来的,其后奉命镇守丹城(大丹那沙林地区),一干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中,黄真这个生在南洋,长在南洋,可以说南洋就是故乡的人,很难在四十多岁后,还北上适应朝廷这个节奏的。

“黄兄看来是准备接受封爵,永镇丹城了吗?”罗芳柏早就知道黄真会如何选择了。

这位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因为皇帝救了他的命。

这恩情,就算是普通人之间,那也是要得一辈子感恩的,更别提对方还是皇帝。

这全天下,谁都可以闹事,唯独黄真敢有一点不忠心,人心道德都能把他在精神上给凌迟了。

且这十几年来,黄真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家臣,嫡长女还已经许配给了皇三子莫重榆,也没必要折腾了。

黄真正要回答,屋内的莫子潢出来招呼,两人赶紧进去。

“阿真,榆儿先封一个丹城郡王吧,框架先搭起来,未来我准备把棉城、新土、丹城都划归阿榆。

一字王号,等阿榆成年后再来拟定。至于你自己嘛,就在新土周围封两个伯国吧。”

莫子布也开始准备要分封儿子,并把阿森的地位给确定下来了,帝国现在也需要明确继承人,有些事情才好办理。

黄真听罢,赶紧跪下谢恩,他女婿这个丹城郡王的封地可不小,包括了后世缅甸东南的毛淡棉、土瓦、丹那沙林三地。

基本就是缅甸的孟邦与德林达依省,在目前来看,是南洋第一大的藩国了。

“你替我盯着苏基一点,我怕这老小子搞事。”莫子布看着黄真说道:

“阿榆虽然是苏氏所生,是苏基的外孙,但这并不代表着苏基就完全值得信任。

咱们这大虞朝,是咱们唐人的天下,苏基目前还不能完全算是唐人。”

“臣明白,伊洛(瓦底)江入海口这么好的地盘,当然不能给那些蛮夷。”黄真点了点头,一脸喜笑颜开,这实际上还是族群之间的争夺。

现在华人下南洋的多了,对以合约长工形势存在的农奴需求大增,而孟人过去十几年了,也还是按照他们原本的方式生活,基本没主动做过改变。

至今这个族群在下缅甸的六十多万人中,能说官话的估计只有万把人,流利使用的,很可能没有三千。

同时,由于缅王孟云一直没有彻底降服,缅人也还是有些抗拒同化。

本来嘛,这是他们的小小不乐意,问题不是很大,等这代人死的差不多,新生者是在大虞统治下长大的,因此再过个二三十年基本也就同化完成了。

可是他们的这个点不乐意,正好撞到大虞这些年需要大量半农奴。

你不想唐人,那就肯定是想当农奴呀!

这下好了,原本支持同化他们的,现在也不怎么支持了。

很多人盯上了这三百万上下的孟人和缅人,希望把他们拆散到各处,全部去做半农奴。

完全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型。

这也是黄真喜笑颜开的真正原因,皇帝终于愿意开口子,哪怕是苏基阻挡这股潮流也可以拿下,那就太好了。

三百多万人呢,就算一个十五年契约长工只值十银元,那也是三千万呢,何况他们还会不断繁殖,同时又可以空出大量土地。

“未来的高丽和倭人长工,可以优先供给下缅甸,先把人种给换过来。”既然决定这么干了,莫子布就直接一步到位。

把倭人和高丽人填补到下缅甸去,把缅人和孟人弄到南暨岛(爪哇岛)与嘉庆岛(加里曼丹岛)以及嘉定、泰平去做半农奴。

“陛下,臣还建议把缅甸这个名字给改了,缅乃是指缅人,甸是指平地,不如将缅甸改成汉川。”黄真早就筹划多时,连名字都想好了。

“汉川。”莫子布念叨了几句,“不错,这下缅甸水流充足,大河甚多,就叫汉川吧。

以后就没什么上缅甸,下缅甸了,叫上川与汉川,设上川省与汉川省。”

“陛下,臣综合多年以来镇守南洋的经验,为大虞封爵做了一点小小的建议。”

看到黄真有大事可办了,罗芳柏也把自己的奏章递了上去。

这是他就任宗藩院办事大臣的最大底气,整个大虞朝,恐怕没人有罗芳柏这么丰富的拓殖经验了。

“臣建议,将大虞的爵位分级,分为内臣、亲藩、镇藩与外藩。

其中内臣乃是朝廷爵位,国内之亲王、郡王、公侯伯都是朝廷爵位,与之前历朝历代并无不同。

亲藩乃是咱们华人封臣,比如宋城侯吴让、万隆伯林通火等,通行国王、国公、君侯、方伯以及子爵、男爵、镇守使等爵。

镇藩则是漠南漠北、朝鲜、东瀛,用陛下设立的顺义王到忠义侯五等爵位,各以镇守地方区别,这些次一等的华夏之地,先用镇藩统治起来,未来慢慢更易。

至于外藩,就是未来在河中与天竺的封爵,爵位称号用通通使用王号,以示他们乃是臣服于我之外人,并不立于朝廷之内,不能享受华族的待遇。”

莫子布听明白了,这实际上跟倭国目前通行的所谓亲藩、谱代、外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除开内臣以外的封爵过大,导致内臣封爵看上去不那么值钱的问题。

比如按照中华历来的规矩,岛津氏萨摩藩这样有一百多万实际控制人口的,怎么看也得是个侯爵,德川将军如果按照目前的规模,起码要给个国公。

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么高的爵位。

但若是不给这些人公侯之位,只给子爵、男爵,那南洋呢,吴让这样的侯爵都只有四五十万人口呢。

所以,做一下严格的区分,还是好的。

于是莫子布快速看完,就点头同意道:“大方面,朕是赞同的,芳柏去下去再细化一下,比如未来亲藩镇藩是否可以转封,镇藩纳土如何转为内勋臣等。”

“还有,此事要秘密去做,因为朝鲜目前还未归附。”受罗芳柏的启发,莫子布终于想到朝鲜未来该怎么弄了。

应该恢复汉四郡,然后李朝之主听话的话,转封到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去。

除开汉四郡的地方,切成一块块的镇藩,先收割一波人口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8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