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9章 最后的夏君夷民践行者(补昨天一更,今天还有两更)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此时安南的架构,是个非常奇特,带有鲜明夏君夷民特色的四重架构。

最上面的王族,基本都是汉人后裔。

但他们为了保证安南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自己的王位,往往会拒绝或者不太愿意提起他们的家世,以免给下面人造成他们是外来者的印象。

真正掌握行政力量的中上层(卿大夫),则由大量京化汉人和汉化京人充当。

他们反而非常乐意显摆自己的家世,自称汉人或者京人华民,把来自北面的汉家典籍乃至汉字、汉语作为认证彼此的标准。

甚至为了不让太多人挤进这个圈子,维护小圈子的利益,他们还会故意阻止汉文化的下沉。

而作为统治基础的中下层(国人),则由一定数量的汉人后裔,一定数量的混血汉人,和超过半数的百越人后裔组成。

这些百越人的后裔,其实也基本来自汉地,与中国境内的壮傣瑶等族,有很近的亲属关系。

第四个阶层,也就是最下面的野人阶层,他们才是真正的土著。

由上人(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南亚语系矮黑人),占婆人,高棉人组成。

这些家伙就是纯纯牛马了,千百年来唯一的作用,似乎就是被京人给征服。

这些人中,有一定数量,特别是占婆人在后世很多都融入了京族,余者则被赶到了穷苦的高山上挣扎求存。

这种情况,在此时以嘉定为首的南方八营地盘上,也有体现。

此时南八营的人口,算上陈家这七八万人,只有四十二三万。

以这种实力,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压制同样有四十几万人的柬埔寨,更做不到和有三百五十万人的暹罗争夺柬埔寨的。

所以,这四十多万人,实际上是只算了汉人高门以及从顺化来的下层京人,也就是卿大夫和国人这两阶层。

除了他们之外,大约还有五十到六十万占婆、真腊等百姓,只不过他们处于绝对的被统治地位,除了少数高层以外,存在感并不强。

而在这能算是人的四十多万国人中。

陈家这种明香人大约有八万。

武、裴、黄、阮等安南汉人高门,大约有五万,他们也还控制了大约八万左右的京人。

其余二十多万人中,他们的祖先是这一百多年,广南阮氏王族一步步从顺化等地,南迁到此的安南人,笼统来算也能说是汉人华民,只不过地位要低一些。

顺化朝廷治理政策也很简单,一边依靠明香人和安南汉人教化当地,开发地盘,一面又提防着他们在本地做大。

对于国人这一个阶层的安南人,则当做统治的基础来施恩,并防止他们被卿大夫这个阶层的汉人高门吞并。

至于土著野人,一般是汉化长相与汉人差不多的,有矮黑人以及南亚血统的,则通通奴役或者驱赶到长山山脉的深山老林中去等死。

而鄚子布舅舅,陈上川长子陈大定的冤死狱中,就是这种斗争的具体体现。

陈大定死后,嘉定镇守就开始由顺化朝廷委派。

而委派到此的镇守,唯一要做的,就是控制南迁的二十几万广南人,打压独立性最强的明香人,监控汉人高门。

其实从这一方面来看,阮福潭虽然太过贪婪,但具体做的,还是不错的。

而假如换到随便一个人来当安南王,也肯定是要遵循这个玩法,因为这是八九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最优解。

可莫子布偏偏不是,别的安南王是唯恐被拉回了中原王朝,莫子布却是极度想回中原王朝,想把安南再拉回去的。

所以,别的安南王,是要打压安南汉人高门,笼络中下层,以维持独立和保证自己权力。

但莫子布的需求,却跟安南汉人高门是一致的,反而希望能与他们融为一体。

比如边和武氏这样的家族,他们自认是汉人,研习汉家经典,全族能说官话,还有汉人祖宗。

你别管他到底是汉化的京人,或者是京人汉化的,他都是莫子布要重新把安南拉回中原王朝的天然盟友。

当然,就跟暂时不能和父亲鄚天赐这些人说,他要跟满清对着干一样。

也不能马上给这些安南汉人说,他要把安南拉回中原。

所以莫子布就找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合理的借口,那就是他准备带领嘉定八营的南人,登上广南的最高层。

虽然莫子布没说他要取代阮家,但下面的汉人高门,绝对是听懂了的。

就连武士缵这样的老狐狸,在搞懂莫子布要干什么,以及他愿意拿出多少东西,跟自己这些汉人高门分享之后,立刻就开始拥护莫子布。

这哪是什么莫氏乱贼入了嘉定,这是司马家要带着我们这些世家豪门,进入两晋搞世家政治了呀!

而有了他们的支持,从嘉定向四方,只要是有汉人高门存在,甚至没有他们存在的地方,几乎都是传檄而定。

。。。。

槟知,宋褔洽有点灰头土脸的,接替阮居贞之前,他以为这是一场天兵大至,群贼束手的简单战斗。

可是真打起来之后,他就麻了,虽然他轻易拿下了半个槟知城,但怎么也攻不破陈家的祠堂。

这个祠堂,虽然建造的如同堡垒一般,但宋褔洽早已预计到了。

他没预计到的,是陈家突然多了三百战斗力异常强的士兵。

其中一百红衣军,手持自发火铳,枪法相当准,他们以祠堂建筑为掩护,往往自己这方还没靠近,就得死上一大片。

另外还有两百肉搏兵,每当好不容易冲破红衣兵的枪林弹雨,他们就会嚎叫着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如同山洪爆发一样猛冲出来。

只凭刀枪,就把自己的先锋,给杀的狼奔豕突。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招,宋褔洽带着上万人,围着打了三四天,硬生生被打退了十几次,始终不能寸进。

第五日,宋褔洽的火炮终于到位,靠着这三门十二磅的舰炮,终于轰塌了陈家祠堂一处围墙。

然后,冲进去的五营兵们又悲剧了,围墙的里面又是围墙,足足四层,如同迷宫一般。

且对面竟然装备了火雷,他们从墙上洞口往下扔火雷,炸的五营兵哭爹喊娘的。

更严重的是,下面的兵丁战死两百多,却连一点好处也没尝到,因为槟知只有这些顽抗的陈家人,其余的都被疏散了。

这种仗,就不是五营兵能打的,没好处,没军功,还反倒死了几百人,他们不愿意出战了。

强行要出战,基本都是装样子,一个个大吼大叫,两条腿就是不往前去。

看到这种情况,阮太董主动找到宋褔洽劝道:“掌军,死伤有点过大,弟兄们不想打了,也情有可原。

我看这陈家,一定是得了河仙兵的支援,咱们也向镇守烔爷请援兵吧,把嘉定的火炮,再拉几门过来。”

宋褔洽点了点头,同意了阮太董的意见。

这嘉定的军制,也是一个搞平衡、互相制约的产物。

在没有鄚家和陈家参与的六营之中,其中人数最多的富安营是正兵营,分左右两营,常年驻守嘉定。

其余五个营都是奇兵营,平日驻扎各地,每半年抽调一个营进入嘉定协防,也就是采取轮番宿卫的方式。

其中富安营这个正兵营,由嘉定镇守控制,其余五营,由五营掌军控制。

而在宋褔洽来进攻槟知以前,左营兵被阮褔潭派到了河仙,出缺则由宋褔洽的龙湖营接替。

右营驻守炮台,直接就被莫子布给端了,就算不端,宋褔洽也没法指挥。

所以他能带走的,就是自己的龙湖营,轮值宿卫的阮太董平康营,以及被临时征调的阮居贞平顺营。

他们每营吃完空饷后,不过一千五百人左右,还不可能全部抽调,所以实际只有一千人到了嘉定。

现在他跟阮太董来进攻槟知,也就是两个营两千人,其余都是从田间地头拉起来的两千京人辅兵和五六千真腊、占婆农夫。

所以,阮太董才说请援兵,这总共就两千人的脱产士兵,打了五六天战死一二百,打不下去了很正常,要是还能打,那才叫怪事呢。

于是,宋褔洽停止进攻,派信使前往嘉定,请人请炮。

然后,人来了,炮也来了。

武文勇和马尔科少校带着八百人,拉着六门野战炮,全员燧发枪赶到。

逮住宋褔洽的信使之后,武文勇当机立断,他从自己的四百人中抽调一百精锐,装备短刀、手铳、火雷,其余则交给马尔科少校。

两人约定,武文勇假扮援军进入宋军大营。

马尔科少校则在外围等候,只要看到宋营爆炸的火光,立刻自西北向东南进攻,打穿军营。

雷阿虎还是有点紧张的,虽然他平日里哪天不把几个乡亲打的哭爹喊娘的,但这样一百人去干一万人,对他这种乡间恶霸来说,还是有点太刺激了。

黄四郎则更是紧张的呼吸都不畅了。

他本身是不想来参军的,但他爹妈见二叔家堂弟黄五郎战死之后,挣了二十两抚恤银和每年的五两赡养银。

立刻就觉得,阿四这么个不学无术,又喜欢打架斗殴,还不肯老实种田的儿子,扔到军队里去也不错。

老两口还不到四十岁,再活个十五年没啥问题,假设黄四郎上了战场就战死,一下就能挣上百两银子回来呢。

哪去找这样的好事,按正常的人生轨迹,黄四郎一辈子也挣不到一百两。

阿刚也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几个乡党,他故作镇定的笑道:“别紧张,咱们可是天兵天将,区区五营兵,哪是我们的对手。

等打完了这一仗,大把的赏赐下来,我带你们去嘉定吃红烧肉喝烧酒,再找几个占婆娘们耍一耍。”

雷阿虎和黄四郎听到红烧肉和占婆娘们,又看到最大的依靠阿刚这么淡定,心里的紧张,顿时就小了很多。

而在最前边,武文勇统统大嘴巴子开路。

他是北河人,能说一口纯熟的东京口音,特别容易假扮京人高门。

因此不管谁来盘问,他上去就是几个大嘴巴子,然后鼻孔朝天继续往里面走。

而被打的占婆、真腊这些野人中小头领,乃至京人后裔小军官,一听武文勇的大佐口音,又被大嘴巴子扇的头晕眼花的,哪还有勇气继续盘问。

于是一群人往里面走,简直就是我部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直到终于遇到正主了,一个同样能说东京口音的年轻龙湖营该队,带着两个卫兵拦住了武文勇。

武文勇哈哈一笑,“我奉烔爷之命,前来面见掌军,这些兄弟都是咱营兵精锐,专门来做先锋的。”

小军官狐疑的看了武文勇一眼,“你是哪个营头的,之前怎么没见过呢,信使才出发不到半日,援军就来了?”

“哈哈哈哈!”武文勇故作豪迈的大笑几声,“烔爷神机妙算,早就派兄弟我过来增援了,信使倒是不曾见到。

老弟你多虑了,来,看了这个,你就知道我是谁了。”

说话间,武文勇转身好似要去拿什么,小军官戒备心大去,也好奇的伸长脖子探望。

就在此时,武文勇身边的北河心腹一把捂住小军官的嘴,利刃自右,猛地扎进了军官的腰部。

瞬间,小军官没怎么用过的腰子,立刻就变成了腰花。

剧烈的疼痛让他猛地痉挛了起来,鲜血顺着腰部,哗啦啦的往下流。

而武文勇则猛地转身过来,手中摸出两把匕首一顿猛刺,就把军官右侧的卫兵颈部捅成了烂肉。

阿刚也从腰间解下一短柄鹤嘴锄,一锄头就把另一个卫兵天灵盖给击穿,卫兵无声的张了张嘴,几乎是瞬间毙命。

飞速杀死了三人,士兵们立刻涌上来,把三个死人拖回人群中掩藏起来。

武文勇一抖手,一块镶金嵌玉的怀表露了出来,“这里应该就是龙湖营的驻地,每个少卫带二十人,按预定方案,东西南北各走五十步,五分钟后,动手!”

包括阿刚在内的每个少卫也掏出一块让人羡慕的怀表,校准时间后,立刻向四方散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