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77章 三汗国的好日子,就要来力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南京应天府皇城,莫子布接到了李献文的奏报,事情原原本本,甚至连军将们的发言都一字不漏抄写了上来。

而且这还不是李献文写的,而是宁夏郡王府的兵马舍人写的。

这个职位,一般是从内廷的翰林待诏和外朝的翰林学士中选,主要就是跟在李献文身边做秘书,也算是一种监察的手段。

当然,这个人选有可能会被李献文收买,但收买的动静一定不小。

因为这可是翰林,在朝中有远大的前程,比如现在的帝国驻欧罗巴全权大使曹振镛,就做过李献文的一任兵马舍人。

要拉拢这样的有前途的人才,那肯定不是一点半点资源能做到的,而动用的资源一多,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留下了痕迹,朝廷就知道李献文在收买兵马舍人,就会开始警惕这家伙了。

也就是说,兵马舍人就相当于朝廷放在李献文身边的一个警报器,不收买拉拢你是朝廷的功臣,拉拢了就代表你有二心。

同时,此时外朝文官风骨也在进一步恢复,官员中相当鄙视这种能被金钱和权力拉拢的官员,至少是表面风气是这样的,这也更加增添了被拉拢难度。

莫子布看完了奏章,基本确定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又让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陈旭,将北镇抚司发回的密报拿来一看。

哪怕是姐夫,是股东,莫子布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宁夏王府的监察和制衡。

李献文的回良三十六姓首领,甚至就是回良人中,都有锦衣卫的探子。

恩宠不绝,极为信任是一回事,暗中的监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完全不冲突。

“此事在镇军中有没有多少影响?”莫子布边看锦衣卫的密报,一边问指挥使陈旭,因为镇军中也有锦衣卫。

呃,这个是真是费尽心思了,哪怕是锦衣卫,莫子布也要听取几份不同报告来分辨推理,生怕自己被蒙在鼓里了。

“影响不大,镇军肃州镇、兰州镇、定西镇的总兵都没有参与宁夏郡王的军议,下面的参将、游击只有三人去了。”

此次李献文看似出兵八万余,但大部分都是回良人,真正的经制之军只有宁夏郡王三卫的一万人和甘肃镇军九千人。

莫子布点了点头,“如今河西陇右虽然穷笃,但人口少,土地都是开发过的,人均熟田比东北都多,镇军上下都在当地有产业形同府兵。

他们最大的渴望应该就是立功受赏,顺便抢几个河中女子带回河西陇右去伺候他们,去给他们生儿育女。”

陈旭见莫子布没有发火,立刻也轻松下来了,笑着附和道:

“是啊,种着二三百亩地,立功受赏了买两头耕牛,再抢两三个河中女子回去大被同眠,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谁会愿意真的到河中,天天去跟天方教门徒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呢。”

说到这,莫子布就叹息了一声,如今打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打下来了之后,谁为帝国守住这片区域。

西域或许还可以用朝廷官员治理,但河中肯定不行。

狠狠杀人的活计,交给现在大虞的官员,一定会干砸,人家是流官,三五年就轮换了,他吃撑了吃力不讨好的镇压当地门徒啊!

莫子布敢肯定,流官去了那边,只要当地人不闹事,他们就绝不会搞同化。

甚至当地人闹事了,他们还会帮着遮掩,以求在自己任期不出事。

想到这些,莫子布大头连甩直甩的,肯定不能用流官去河中,那会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打水漂的。

真要用,也得汉唐文武没分家之前的那些人还差不多,要是有个班超、傅介子,那就太好了。

只可惜,莫子布手里没有。

“这毛祥新的书读的也不怎么样啊,就不说回部历来是国家之地,这搞两个中心,还跨越天山山脉。

这一来一去一年时间都没了,拿什么压服当地,经常往喀什跑,还有时间出苦盏去打击河中三汗国么?”

莫子布看到毛祥新的策略,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家伙可能是怕李献文不答应,于是搞了个怪模怪样的双头鹰藩国出来,用意在于让李献文觉得还是身在国家之内,没有完全被撵出国门。

“陈旭,你去给洪武太学的山长交代一下,选几个能吃苦,会骑马打枪,还会说话的送到西域去游学几年。

让他们给那些毛祥新这种人和回良人中的骨干开个补习班,别让他们一天天尽自己瞎琢磨,搞些四不像出来。”

挥挥手让自己手下的特务头子离开,莫子布又让内侍把刘墉和纪昀给召到了宫中。

要问这种国家官制政策上的事,就得找这种浸淫儒家文化几十年的老官僚,他们更能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阴损建议。

其他人,譬如丞相罗芳柏,这位被戏称为烤羊宰相。

倒不是说罗芳柏爱吃烤全羊,而是罗芳柏长于大政方针,在引导产业开发,推动过番殖民上,是有很强能力的。

但细化到一些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技术活上面,罗芳柏这个连举人都考不中的学识,就明显不够用了。

是以,这个烤羊宰相是说罗芳柏能做烤全羊这样的大菜,但是做不了开水白菜、牡丹鱼片这样的小鲜。

纪大烟袋今年六十七岁了,但精神也还算矍铄,只是做官力有不逮了。

目前担任了江南太学的山长,还兼着皇家图书馆的筹备和搜集工作。

莫子布把李献文的奏章让人给刘罗锅和纪大烟袋看,自己先喝了点茶,等到他们看的差不多了,莫子布才问道:

“你们二人都是朝堂老人,纪昀还在伊犁呆过几年,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纪大烟袋嘴角轻轻一咧,十八年前他为亲家通风报信,结果被乾隆发配到伊犁养了几年的马,确实还比较了解当地情况。

于是他最先说道:“臣为陛下贺,宁夏郡王愿意担这重责,如前明黔宁王沐英故事,也算是千古佳话。”

“臣也赞同,要真的控制住河中,就必须要分封。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没有好处的事,永远干不长久,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河中远离中土,群狼环伺,甚至单纯分封都不能成事,必须要朝廷大力输送物资,十年才能有小成,要稳下来,起码是一代人的事了。”刘墉也赞成,而且把理由也给出来了。

“可是伪清时期,仅仅在西域派驻将军与大臣就能控制当地,为何到了我大虞,还非得要分封藩王呢?”莫子布思考片刻后问道。

“陛下,满清其实也分封了,只不过他分封的不是旗人而是蒙古人。

准部的新旧土尔扈特南北十六旗,中路和硕特四旗,还有哈密、吐鲁番、阿克苏的回部王公,这些都是封臣。

当然,最重要的是,伪清在西域的最大要求,就是不再诞生一个可以和它争夺蒙古领导权的准格尔汗国就行。

其余只要国土没有沦丧,他是不怎么管的,所以只需要几个将军、大臣等弹压当地,不至于引起动乱就行。

陛下如果也只想做到这样的程度,自然也不需要将宁夏郡王分封过去。”

莫子布想明白了,自己刚才钻牛角尖了,满清在西域的政策,一直是分封与流官夹杂的态势,这也是从汉到唐,治理不管是西域新疆还是南中新疆的惯用手法。

“如果说,朕不想要回部那些人,应该怎么做?”莫子布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这把纪大烟袋和刘罗锅都给吓到了,不是这个议题吓人,这些年大虞南征北战,拿下了那么多地方,杀点人不算什么事,以至于他俩这样的文臣都有些脱敏了。

他们惊讶的是,这样的事,皇帝怎么会问他们俩?

不过纪晓岚很快想到了,皇帝这是不准备把回部当准部一样来对待的,要是真要执行兆惠对准部的政策,确实用不着来问他俩。

“陛下,回部总人口不过四十二三万上下,宁夏郡王次子李兴泰又在轮台大破回部五万叛军,消灭了一些。

想来现在回部应该已经没多少人,特别是青壮,极大可能连十万都不足。

既然如此,以臣之见,不如命宁夏郡王就藩安集延的时候,把这些人全部带走。

然后,再从山西、河南两省和北直隶抽调十万人过去,其他地方不要,只要阿克苏、喀什、和阗、叶尔羌(莎车)这样的城镇,那么十万人,就足够固守和屯垦了。”

对,这是个办法,不要让李献文在回部镇守,直接让他带着回良人去盘踞整个费尔干纳盆地,缺人就把回部的三四十万人全部带走。

这样便是一举多得,李献文有了足够的人手可用,回部的乱子也可以平定。

人都没了,自然也就平定了。

“陛下,臣建议河西陇右的镇军模式,可以复制到准部和回部去,既然陛下不愿意封王爵,那就大封天下勇士吧。

可封三万户府兵在回部和准部,设回部提督和准部提督为其官长,作为从朝廷在西域的经制之军,再设西域总督为流官管理行政,总督兵马。”

好吧,办法是可行的,只是这么一来,他这大虞朝,可就真够怪的,连西域都护府都给整出来了。

。。。。

西元1791年10月27日,中华大虞光中十六年,原满清乾隆五十六年,农历十月初一。

凛冽的寒风开始吹拂了西域的土地,雪花不断落下,虽然还没有大雪封路的情况出现,但也预告着,西域的人类生产活动快要趋于停止了。

而趁着这个短暂的窗口期,从九月初乌噜木齐反击战开始,大虞西北军与征西军通力合作,终于基本收复了疆土。

在准部,陈光耀率征西军主力两万人进驻伊犁城修整,隶属于征西军的左翼中玉兹的轻骑兵,则前出部署到了塔什干附近,窥视着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武吉别克人。

李献文的西北军则从陈光耀手里拿过了对右翼大玉兹的控制权,大玉兹的博罗特汗全家都到了迪化城为人质,李献文遂命令他率五千轻骑,到阿克苏待命。

在回部,李献文次子李兴泰乘胜追击,只用九天时间,平均一天跑八十多公里,把溃败的乱军都给扔在后面,飞速到达了喀什。

由于他来的太快,喀什城内的浩罕人根本没反应过来,李兴泰的骑兵就入了城。

当李兴泰大军入城的那一刻,喀什这座古老的城镇,立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到他入城,饱受欺凌的喀什人立刻狂暴了起来,他们主动带着朝廷士兵搜捕喀什的浩罕人。

这些浩罕人可把他们欺负惨了,完全是把他们当成了奴隶使唤。

这股浪潮,很快从喀什城波及到了其他城市和乡野村镇,李兴泰靠着他们,只用了十余天,就把周围的浩罕人基本拔除干净。

李兴泰很是兴奋,他终于有机会来建一座京观了!

在他的命令下,被打死的浩罕入侵者九千余人被砍头之后,无头尸体全部挖坑掩埋,头颅则在喀什西门外筑起了巨大的京观。

呃,或者说,此时的浩罕人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入侵者,因为浩罕成为汗国之前,一直是满清的藩臣。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这也是藩臣,同时也给了大虞军队进入费尔干纳盆地的借口。

十一月初,此战中被俘的哈萨克右翼大玉兹叛乱首领阿里克里克,浩罕派驻喀什的总督穆罕默德.奥马尔等俘虏四百二十人被押解向东。

他们将要被当做太庙献俘的道具,至于会不会成为祭品,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情了,但估计是大概率的事情。

十一月中,大雪封山之前,董金凤的三万人到达了准部,大虞朝在西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合计陈光耀的征西军三万八千人,李献文的西北军一万九千人,董金凤的定西军三万人。

足足有八万七千人左右,规模远远超过了康雍乾三代平准格尔之战的任意一次用兵。

因为这八万七千人还只是经制之军,其余的漠西蒙古镇藩藩兵、回良人、白莲宗僧兵等都是不算在内的,全部算上的话,有十七万人之多。

至此,大虞朝在西域、河中的军事力量,已经开始超过河中三汗国。

十一月底,莫子布的诏令到达了西域,各级官兵皆有封赏,明确了李献文的藩国,将直接摆在费尔干纳盆地。

莫子布同时还下令,西域各处恢复古称,比如哈密改回伊州,吐鲁番改回鄯善,喀什改回疏勒等。

同时还把费尔干纳盆地赐名为大宛盆地,为之后的进一步进攻,开始奠定基调。

李献文拿着诏令,苦笑一声,他这小舅子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会使唤人。

不但只让自己就藩大宛,还给了新任务,要求把超过一半的回部妇人留给未来的中原移民。

至于他麾下回良人等的婆姨去哪里找,自然是去抢这些昭武九姓地盘上的啦。

“父亲,大宛盆地可不是什么寻常地方,我们李家能占据这里,建一个西域的黔宁王府,已经很不错了。”

李兴泰很是兴奋的说道,他指着诏书上的内容继续对李献文说道:“父亲你看见没,咱们就藩了,还可以每年拿到折合八十万银元的物资补给呢。”

李献文则在心里苦笑,这八十万银元可不好拿,那是要用河中武吉别克人的人头和土地来换的。

做的好就有,做不好没有,简直就是吊在驴子头前的胡萝卜。

皇帝算盘打得好啊,西域、河中没了丝绸之路,必然是要亏钱的,可是这么一来,朝廷的钱花给他李献文,那是向着一文钱要回两文钱本的。

行吧,日后自己这藩国,就做帝国在西边的尖牙和利爪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8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