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1章 瘟疫、罪责与灵活的忠臣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老官屯外,清军营地,天上阴雨绵绵,营地中满是人与马骡踩出来的大小水坑。

水坑积满了浑浊的污水,稍微步子去重一点,渐起的泥水就能飚得身上全都是。

一个脸上线条十分硬朗的索伦兵被冻的瑟瑟发抖,简陋搭建的营房,根本无力抵抗这越来越大的雨势。

而且与一般北方人印象中不同的是,这种南边的雨不是北方那种方方正正,直接下到房顶的雨。

这地方的雨,很容易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变成一阵阵水雾,而这些水雾又会在冷风的吹拂下,横着飘进房间里面。

一下雨,那就不是头顶淋雨那么简单,而是全身都会被这种湿漉漉的水雾包裹,根本躲无可躲。

特别是清军这种干脆就是用湿木头搭建的营房,简直是四处漏风。

十二月的缅甸,并没有印象中那么热,在这种雨天,是会降到最低十五度左右的。

十五度的天气,四处袭来缠身的水雾,想想就知道有多么让人难受了。

清军则对这种情况完全准备不足,几乎所有兵丁都只有单衣,个个被冻的瑟瑟发抖。

最重要的是,这种雨天的十五度,并不代表你身体只有十五度。

如果体感十五度的话,身体强壮的人穿少点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种裹身的水雾,却会快速带走身上的热量,使得体温飞速下降。

说是十五度,但身体感受到的冰冷和潮湿,远远低于十五度。

就在这种简陋潮湿的营房中,瑟瑟发抖的索伦人挤在一起,用手捧着啃起了手里已经散成沙的饭粒。

这种干饭是按古法制作的,经历了先煮再蒸最后晒干等几道工序,本来就很难吃。

到现在再被缅甸的水雾一泡,顿时成了粉粉沙子一样的东西,混合着同样水乎乎的酱菜,真是要多难吃,就有多难吃,而且还不卫生。

偶尔几声猪惨叫声传来,索伦兵们也只是抬起头麻木的看一眼,营房中的空地上,躺着大大小小四五头野猪。

这些精于山林打猎的索伦人,是非常好的猎手,现在军粮缺乏,他们当然会打些野味来改善伙食。

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野猪是打到了,但天空却下起了绵绵细雨,一下就是五六天,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干柴来烹饪这些野猪。

于是只能把野猪捆上,丢在营房中。

没过几日,雨水愈发的大了起来,各处山林、河流小溪都涨了水。

这不算大的洪水,虽然没有冲毁清军的营帐,却把清军许多营寨的厕所给浸泡、冲毁了。

还有些清军厕所建在高处,那就更惨了。

现在山上大水漫灌,把厕所里的五谷轮回之物,全部给冲到了位于山腰和平地的营房中。

初看好像没什么影响,然后又过了一两日,天气突然放晴,气温忽地回到了三十四五度,凶猛的太阳开始炙烤着大地。

那些被冲到营房到处的人畜粪便开始迅速被晒干,臭气熏天而起。

其中最臭的,就是那些索伦人猎来的野猪和在大水中丧命的牲畜。

它们在水中浸泡多日,吸饱了水分,再经历烈日炙烤,腹部迅速膨胀到了一个夸张到可怕的程度。

清军害怕爆开,不敢上去拖拽,于是有些缺心眼的索伦人。

嗯,其实也不叫缺心眼,实在是他们这些长在东北甚至外东北鲜卑利亚荒原、丛林中的北人,实在没见识过热带瘴疫的可怕程度。

这些缺心眼的索伦人在远处用弓箭将腹部鼓胀的野猪、马骡等牲畜射爆,砰的一声,各种恶臭的内脏和大便溅射的到处都是。

他们这才走过去,把这些牲畜拖拽着,扔到营房外面,回来也不用开水洗手,或者就用营房大缸中,看着干净实则细菌极多的雨水简单洗了两下。

浑然没察觉到身上、手上已经粘着了星星点点的污秽。

有人递来一个饭团,索伦兵嬉笑着接过这个总算不是散饭的饭团,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

东北的寒冷,隔绝了太多的病菌,哪怕到后世,东北人来到两广、海南,都还有日常没注意导致感染细菌。

或者将肉菜随便一扔,过会就发现不能吃的例子,就遑论此时了。

瘟疫之神已经在向清军招手了,清军的主帅们则完全没注意到这个危险,他们还在激烈的进行军议。

此时,清军被堵在老官屯不能前进,已经成为了事实,他们各种办法也试遍了,确实没办法拿下老官屯。

一群人讨论来,讨论去,也只有两个选择,或者说一个选择。

那就是让云南调动边民,每人携带铁块到新街,然后就地在新街铸造口径更大的五千斤,甚至八千斤大炮。

清军营中,此时正好有原茂隆银厂的工匠来投靠,他们精通铸造各种大炮,可以为清军就地建造。

但此法见效甚慢,起码也得三四个月,不知道云南的物资,还经不经得起这种消耗。

但众人都知道乾隆皇帝的决心,因此谁也不敢言退兵,只能继续耗着。

其实,清军还有个绝地翻盘的杀招,那就是精选一支数千人的精锐,绕过老官屯,走明瑞走过的老路直插阿瓦。

这样一来,清军分兵,缅军肯定也要被迫分兵,且要大大的分兵,因为缅军野战的话,三打一都未必打的过清军。

那么这样一来,老官屯的缅军就要减少很多,防御力也会大大下降,如果一切顺利,极大概率会造成缅军处处破绽暴露。

但是,第三次战争明瑞的惨败,已经在事实上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主帅傅恒想到了,但他犹豫了一下不敢提。因为万一要是分兵失败,虽然概率较小,但也不是没有。

万一分兵失败,再葬送数百上千健锐营、前锋护军这样的驻京八旗精兵,以傅恒的地位,恐怕都难保项上人头。

同样的道理,就算傅恒提了,下面的阿桂、海兰察、哈国兴、叶相德也绝不敢同意。

他们可没傅恒这么硬的背景,万一失败,傅恒不过是自己人头不保,他们恐怕全家的人头都要保不住。

乾隆以高额赏赐和严格军法练起少量精锐的办法,已经在此时开始显露出它极大的弊端。

过于严苛之下,没人敢担责任,这种恩宠与惩罚都在两个极端的做法,远远谈不上张弛有度,让将领彻底失去了放手一搏的选项。

。。。。

卑谬城,此处距离阿瓦大约还有三百公里上下,按莫子布目前的行军速度,大约还需要十二天左右。

但莫子布现在又不能马上进军。

因为首先他得搞明白,为什么他一路如此顺利的劫掠到卑谬,三百多公里的路程,不是说势如破竹,而是他没遇到任何抵抗。

就算白象王把全部的军队都用到了新街和老官屯,那也不至于紧急情况下不能动员个万把人左右来拦截。

其次,虽然军官是士兵的思想工作是做通了,但是把这些银钱和其他物资以及女奴运走,也是需要时间的,必须等李献文派大船上来接。

同时,莫子布还要给李献文一些时间,让他做好准备,因为这几十万两财货的涌入,光是登记在册就不是一件小事,识字的人太少了。

而且后方这些人不敲下警钟,要钱不要命的人,也肯定会有。

李献文也要先在仰光统一思想,紧箍咒上的足足的,才能做好接收的准备。

莫子布长长叹了口气,这还是他承父祖八十年积攒,有个小小基业的情况下。

比如财货,莫家存银四百多万两,各种粮食二百万石。

比如合格的文官,也就是后勤、财务、审计这些方面的人才,鄚玖、鄚天赐父子两代培养了四五十人,也全给了莫子布。

这样他才能搭的起这个台子,要是没有这些,该有多么的困难。

果然逆天而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后,既然已经把纪律给拉回来了,整风运动就不可能不继续下去。

从此时起,就不要再四处劫掠了,要严格军纪,一直打到阿瓦城下之前,甚至是攻破阿瓦之前,都不许劫掠。

不然他妈的还有三百公里呢,又抢一路,还是最后会搞得军无战心。

那么不如现在就严格约束,同时用拿下阿瓦后再放肆大抢,来把士兵的士气和胃口给吊起来。

同时,莫子布心里也开始逐渐明白,扩军势在必行,不然下面人要吃饱了。

而就算扩军了,他这昆仑山堂的精兵,最多用到打下安南,其中的绝大部分就会驱使不动了。

要继续进行下一步,必须要现在就准备下一支可用的军队。看来缅甸战役结束后,就要开始着手培养。

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收揽孤儿组建义儿近卫军。

开始搞民族主义,从大陆上招揽八到十二岁的孩童下南洋,灌输驱逐鞑虏等民族主义思想。

一批批的培养,或许可以建立一个专门干这事的大学。

等到十几年后全有安南,这些孩子大多十几二十多岁,有个几千到几万出头的规模,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

五日后,新的消息传来,白象王之所以啥也不知道,那是因为巴拉敏丁这个狡猾的家伙,知道自己坏了白象王的大事,害怕被白象王整死。

他根本没有回阿瓦,而是直接畏罪潜逃,给躲起来了。

这就导致白象王对下缅甸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他还以为巴拉敏丁在勃固到毛淡棉一带,尽忠职守呢。

而这个消息,是从仰光来的,提供消息的人是一个昔日与苏基将军有旧的缅人军官。

莫子布立刻意识到了问题,他命令苏基将军传话给巴拉敏丁。

告诉巴拉敏丁,他抛在毛淡棉的族人,莫大王并未加害,如果他愿意弃暗投明,族人全部还给他。

毛淡棉的田地没了,但仰光以北的好田土随便他选,莫子布也愿意册封他为侯爵,如同苏基将军这样。

七天后,仰光来人了,来者以快马日夜不停狂奔而至,身份竟然是巴拉敏丁的长子芒洛。

芒洛曾在阿瓦当侍卫,对阿瓦极为熟悉,莫子布大喜,当即把在卑谬组建的缅奸军队一千五百人交给他,赏赐金银绸缎价值千两。

还让芒洛作为侍卫军官,带数十人作为莫子布的近卫,以示亲近。

嗯,我莫大王武艺高强,贴身穿着二十斤的锁子甲,腰间别着两把燧发手枪不离身。

身边裴氏春、裴长武两个武林高手昼夜值守,王无楚、李全两个神枪手也寸步不离。

就算有变,芒洛这三十来人也不可能轻易伤得了莫子布。

芒洛见莫子布十分信任他,又见昆仑山堂大军士气如虹。

联想到白象王被四国围攻(满清、暹罗、河仙、阿拉干),与昔日穷途末路,被大明、暹罗、阿拉干、兰纳四国围攻,终致被俘杀的莽应里,何其相似。

而且,巴拉敏丁除了战败的罪过外,他也是有原罪的。

这家伙原本是白象王叔叔,贡榜王朝开国大王雍籍牙之弟信摩诃的部属。

信摩诃在雍籍牙死后占据东吁叛乱,巴拉敏丁也参加了,只是最后侥幸没被处死,但身上是有标记的。

现在他又把下缅甸给搞的稀烂,还畏罪潜逃,可以说,除了投靠莫子布,巴拉敏丁就只剩等死一条路了。

世事无常啊!

这就是政治。

几个月前在泽迪被莫子布打的仅以身免的巴拉敏丁,很快就要成为我莫大王的‘忠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5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