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61章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汉川总督,华亭伯陈秋泽非常年轻,今年不过三十三岁,是整个大虞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而且在这个文武分界愈发明显的时代,陈秋泽却文官武将都能做,同时还是勋臣。

这是因为当年他从松江府南下冒险投靠莫子布的时候,是以儒生身份入广东的,随后却又坚持要读黄埔陆军军官学院,走上了武将的道路。

不过由于他属于江南士林的一员,祖先还是大忠臣,大文学家,复社领袖陈子龙,所以也被文官们接受。

他也一直被认为未来肯定是会进入内阁,甚至做首辅的。

因为除了能力以外,他还是忠烈之后,是复国功臣,也是江南士林,同时还出自被称为闽粤勋臣和将军摇篮黄埔陆军军官学院。

这么多的标签,代表了陈秋泽很容易被各方接纳,这是作为阁臣,尤其是首辅的最好助力。

不过,陈秋泽也不是没有缺点,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喜欢取巧。

或者准确的说,这位身上天然带着赌徒性质,有点历史上小本子赌国运的那种梭哈精神。

当年他冒着天大的危险,从江南南下,虽然更多是出于民族大义,为报祖先血仇,但也未必没有投机的心理。

此后杭州之战,他孤身潜入,以小博大召集杭州义士围杀杭州八旗军,也是极为惊险但受益也极大的操作。

这两次的成功,为陈秋泽带来了他难以想象的收获,他身上的光中复国功臣号和华亭伯的爵位,就是这么来的。

要知道,能拥有光中复国功臣号的,都是皇帝承认的复国功臣,类比朱洪武当年的开国辅运功臣和朱老四的奉天靖难功臣。

而华亭伯这种正规的帝国内勋臣爵位,比亲藩封臣的君侯都要珍贵,大虞朝一共也就三十多人。

收益如此之大,陈秋泽自然希望再复刻一次嘛,这些经历,也为他的行事,附上了强烈的激进风格。

就比如这次,缅王孟云已经是瓮中之鳖,目前大虞朝廷主流的意见,就是温水煮青蛙。

最多再过上十年左右,孟云要么绝望一搏,要么就去南京当寓公,可以把动乱的危害降到最低。

但是陈秋泽等不了了,他现在就想解决了孟云,为汉川省百姓解决最后的忧虑,为他自己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于是,他就任汉川总督三年来,一直不停挑衅,试图激怒孟云。

包括但不限于放开华人大肆侵夺缅人财产,纵容华人抓捕缅人为农奴,推广中土佛教打压南传佛教,压缩孟云的控制区域,安插华人军官去控制皇帝允许孟云派往阿拉干王国,捞取一点好处的军队。

到了此时,几乎把孟云逼上了绝路。

“制台大人,恩平侯林公来信了,只等天气转暖,陛下就要自北京返回南京,到时候孟云这一年往京城呈递的奏章,肯定就会被送到陛下的书案上了。”

陈秋泽的幕僚低声对他说道,这些年陈秋泽不断压缩孟云,孟云也一直在反抗,他不断上奏皇帝莫子布,甚至派出使者,企图到南京城去告状。

不过这一年多来,因为要关注鲜卑荒原的局势,皇帝陛下一直在北京没回南京。

由于大虞的疆域实在太大了,制度再严格,也有很多空子可以钻。

比如按制,皇帝在北京的时候,岭南、南洋的奏章来的比较多的时候,由阁臣按紧要程度摘选递送北京,一般事务则让他们直接处理,不要耽误事。

那么,这孟云求救的信,到底是重要呢,还是不重要呢?

这里面可以操作的变量就太大了。

至于内廷枢机大臣,恩平侯林通为什么要替陈秋泽遮掩,很简单,因为林通是莫氏家仆出身,是四代明乡人。

他生在南洋,长在南洋,对于南洋土人,特别是缅甸人非常了解,也受南洋番汉激烈争斗的影响,林通是支持快速解决孟云的。

而有了林通这样位高权重的皇帝心腹支持,外朝的阁臣也不会多事到把孟云的奏章,按紧急大事递送北京。

毕竟在这些阁臣看来,一个汉川省注定要被消灭的土酋,其重要程度本来就不如国内一个县乡的百姓受灾,不给林通面子,他们也大概率不会那么快报上去。

所以,现在皇帝莫子布根本不知道陈秋泽把孟云已经逼迫到叛乱的边缘了。

“总督标兵准备好了吗,黄腾那里怎么说?”陈秋泽深吸了一口气,随后问道。

他口中的黄腾,是首任南洋总理大臣黄真的长子。

黄真是昔日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华人贵族,被皇帝从阿瑜陀耶城救出来后,就一直负责为皇帝镇守下缅甸一带。

如今,黄真因为早年征战受创颇多,五十来岁就跑回潮州揭阳老家安度晚年,享受人生去了,现在接替黄真的,便是他儿子黄腾。

同时,又由于从勃固以东,包括(萨尔)温江的毛淡棉,以及叶城(耶城)、土城(土瓦)、丹城(丹那沙林)等地全部是皇三子丹城郡王莫洲榆的封地。

所以黄腾的明面官职虽然是汉川提督,还基本呆在汉川东南的毛淡棉。

但总督陈秋泽根本无法命令黄腾,以及围绕在黄腾周围的驻马君侯陈兴泰、通州君伯陈建生等下缅甸封臣。

而如果没有黄腾手里的汉川镇军,也没有陈兴泰和陈建生等人的藩兵,那么陈秋泽能动用的,也就只有他的总督标兵三个营四千五百人了。

幕僚摇了摇头,声音低沉的说道:“黄军门还是那句话,汉川镇军,乃是国家之兵,陛下之兵,若要调用,请拿陛下圣旨,兵部调令来,如果没有,一切免谈!”

“黄军门,真是国家忠臣啊!”陈秋泽闻言,叹息了一声,随即又恨恨的说道:

“只可惜为人怎么能这么古板,如今多好的机会,不趁机解决了孟云,难道真要拖上十几年吗!

现在正是汉川省大发展的时候,解决了孟云,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开发此地,最多五年,这里就是一个比肩泰平、嘉定的南洋鱼米之乡了。

如此贻误时机,可恨,可恨!”

陈秋泽急的有些团团转了,在这南洋,能让黄腾出兵的,就只有南洋总理大臣郑淼了。

因为南洋总理大臣可以节制南洋所有兵马,只要他下令,黄腾就得遵命。

同时郑淼作为慈航普度尊佛郑信的长子,皇帝的小舅子,脑袋够大,什么黑锅都能顶得住。

上次董金凤闹了那么大的乱子,郑淼也不过被叫进宫挨了一飞踹和一顿臭骂而已。

只可惜,郑淼已经把陈秋泽这类的家伙给看透了,知道又是想让他背锅,于是干脆所有从汉川去的人,他都不接见,哪怕就是公务也不处理,直接当缩头乌龟。

没办法了!

陈秋泽咬了咬牙,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把总督标兵都带上,老三,你去复兴银行和飞扬银行,用老子的名义贷款一万银元。

他妈的,老子贷款招募雇佣兵,也要把孟云给干了!”

陈秋泽的胞弟陈秋端猛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张的都能塞进去一个鸡蛋了。

堂堂汉川总督,华亭伯爵,竟然要贷款招募雇佣兵去打他管辖下的番邦土酋。

这个世界,也太他妈魔幻了吧,陈秋端都差点以为是自己幻听了。

身边的总督幕僚也暗暗叹了口气,他这东家什么都好,少年成名,能力出众,特别擅长劝课农桑开发拓殖。

又得皇帝宠信,还是伯爵,为官也极为清廉,十年宦海,只有几千银元身家,以至于一万银元都拿不出来,还要去贷款。

可是这功名心也太强烈了,太想进步了,以至于有些地方过于急躁,就比如这次。

“去啊,还愣着干什么!”看到胞弟陈秋端不动,陈秋泽大声喝了起来,“那孟云还有两三万兵,咱们不带两万人去,怎么打的过!”

陈秋端无奈,只能准备去大光贷款,可是他还没跨出书房,就听到按察使汪镛手下的属官,大呼小叫的跑了进来。

“大喜,大喜,鲁王世子从鲛人港过来了,他手里有数百精锐骑兵,也愿意用皇命旗相助!”

陈秋泽咻的一下就蹦了起来,脸上阴霾尽去,“哈哈哈哈,有了皇命旗,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在下缅甸召集华人志愿兵了!

走,与我一起,大张旗鼓,去迎接鲁王世子。”

白庙城外,一股冷风吹来,莫公泽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怎么离着白庙城越近,他就越有种上了当的感觉呢?

与此同时,(萨尔)温江入海口,毛淡棉城中。

黄腾也在和驻马君侯陈光泰,通州君伯陈建生,天岗君子艾芒(阿尔芒)等下缅甸的封臣在讨论陈秋泽的行动。

这三人中,陈光泰是陈光耀的族弟,二十年前,在逆水而上去打白象王的时候,作为连长的陈光泰在毛淡棉之战中,身先士卒,死战不下火线。

战后大出血差点牺牲,不得不退役而被封到毛淡棉北边的驻马城(缅甸莫塔马)为贵族。

陈建生是丹城(丹那沙林)外的锡矿主,在莫子布拿下丹那沙林的时候立了头功,又愿意招募乡党在下缅甸垦荒,而被封为通州君伯(缅甸直通)。

天岗君子艾芒(阿尔芒)是从会安就跟随莫子布的会安法兰西炮兵上尉,跟陈光泰一起在拿下毛淡棉的战斗中负伤。

当时,此人眼珠被缅人用铁锤砸出来了都死战不退,因而被莫子布当做典型封为男爵,后来又酌情提升到子爵。

这三人加上黄真的儿子黄腾,就是下缅甸最重要的华人封臣了,他们也是莫子布控制下缅甸的一根支柱。

“这陈制台都是内勋伯爵了,也不消停点,要是我,陛下现在让我回老家当伯爵,我二话不说,马上就走。”通州君伯陈建生摩挲着下巴,颇为不理解的说道。

“这种大头巾,谁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人说他是咱大虞朝的章惇,我看挺像,做事也太轻率了些。

阿不!我看他更像是王玄策那个糊涂蛋,这时真要有个吐蕃在,他搞出的事,恐怕要便宜外人了。”

驻马君侯陈兴泰就要有文化的多,但同时也更不看好陈秋泽。

倒是已经完全汉化,一口官话非常流利的天岗君子艾芒(阿尔芒)能理解一些,因为法兰西,或者说整个欧洲,这种疯批殖民地贵族文官总督真不少。

“黄军门,咱们不动好像也不太好,要是陈制台把事办成了,那咱们如何面对?

因为虽然陈制台做事急切,但拿下孟云总归是对咱们所有华人有好处的事情。

我等此时坐看,等好处到手,下缅甸的华人会不会觉得陈制台才是为了国家,为了他们的好官,而咱们是坐享其成的铁公鸡?”

“嘶!”黄腾吸了一口凉气,这方面,他还真没想过,可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那如何办,我虽是汉川提督,但汉川镇军没有皇命和兵部调令,就是不能出动的,这是铁律。”

陈兴泰想了想,“那就只能出动藩军了,咱们这些侯伯子男和镇守使们想想办法,大家凑个三千人过去,拿不拿得下孟云不说,但陈制台一定不能出事。”

“是啊,是啊,事是陈制台挑起来的,可万一他出了什么差错,咱们一个坐视朝廷大员陷落的罪名,也够喝一壶的。”

“这还算好的,万一陈制台被缅人杀死,那咱们唐人在下缅甸十几年建立起来的威望,都要毁于一旦了,下面的缅人反抗会更加激烈。”

“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缅人万一真从伊洛水冲下来,弄出几百千把条人命,咱们就算不被朝廷追责,这良心上也过不去啊!”

话说开了,思路也打开了,一群封臣突然发现,陈秋泽这招,还真打中了他们的要害,你跟也得跟,不跟也得跟。

“他妈的,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扑领母!”黄腾很不甘心的骂了一句。

“那咱们就动员吧,通州伯你辛苦跑一趟知会一声,就说我们汉川封臣出五千人,让陈制台别一个人跑去送死。

同时,这汉川镇军虽然不能直接动用,但我会把勃固镇和德应镇的镇兵一万,调到关键要塞防御。”

说完,黄腾又看向了金岛君男武左奇,“武兄弟,你是嘉定汉学高门出身,文章最好,把这情况写一篇奏章,咱们都签字然后上呈陛下吧,要把咱们的难处,都好好汇报清楚。”

武左奇是嘉定边和武家出身,这是京族中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高门,他伯父武士缵曾是广南第一高士,在皇帝入嘉定时就投靠。

武家也因此发达了,作为旁支的武左奇也在这边混了个男爵,有一个岛,七千多臣民。

。。。。

很快,准备在白庙进行下一步的陈秋泽就收到了消息,他意气风发,觉得上天都在眷顾自己。

本来还要贷款来拉雇佣军,而现在,他手里有了七千华人志愿兵,四千五百总督标兵,四百匈奴精骑,如果再加上汉川封臣的五千藩兵,就有差不多一万七千人了。

这一万七千人都是战兵,再征召一点农夫随军运输什么的,路上又再征召一点在伊洛水沿河屯垦的华人志愿兵,弄个四万人是没问题。

这样,就可以号称十万,吓也把孟云给吓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9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