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0章 南风起北风也起(为盟主天偌水加更五千字)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归仁,西山寨。

熊熊的篝火点起来了,西山寨主胡丕岳经过二十年的准备,终于要在此刻扯起梦想中的大旗了。

他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聚义厅中长条桌两边,也坐满了收到他英雄帖来的各路豪杰。

坐在他左下首的自然是李广才,他的实力经过莫子布加强后,比历史上强大了很多。

不但贡献了一百五十杆火绳枪,五十杆燧发枪,他还有四百多见了血,是真杀过人的亡命之徒。

因此李广才当上了这个造反集团的第二把手,被称为和义二寨主,手下的几百人被称为和义军。

李广才的对面,坐着一个裹着越式缠头的壮汉,此人是西山寨附近云屯镇的土豪阮桩。

阮土豪手下有两百壮汉,火铳三十杆,刀枪两百多把,于是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人称仗义三寨主,手下武装称为仗义军。

李广才的左侧,坐着一个仅仅穿着短褂短裤,浑身肌肉虬结的壮汉。

这人不是京人,而是李广才的老乡,广东惠州府河源县人李集亭。

这位老哥是个神人,他本来有个马帮在归仁一带做走商,结果碰到归仁巡抚押送税款去顺化,一时没忍住就给劫了,收获白银三百两。

尝到甜头以后,李集亭发现做什么生意,都不如做无本生意来的快这个真理。

便一发不可收拾,干脆招募了百八十亡命之徒,主要是他的河源乡党,在安南占山为王。

这些河源人也以客家人为主,非常彪悍善战,历史上是东江纵队的革命根据地嘛。

不过李集亭不愿跟这些广南人混,有点自矜为天朝上国之人,因此他不入伙,自认是客军,被安了个忠义助拳三爷的名号,麾下称忠义军。

历史上李集亭被越南史书记载为集亭,乃是西山朝起义初期的主力军。

他的忠义军全是身材高壮的粤人,每遇大战,忠义军赤裸上身,头戴红巾,声动如雷,仅靠藤牌单刀,竟然每战必胜。

呃.,这些京人到底是有多矮,后世身高上与西南五省一起被嘲笑的广东人,在这竟然能得到高壮的评价。

这四人,就是此次造反的主力。

不过胡丕岳为了稳住自己的带头大哥地位,刻意又调拨了两百人给自己弟弟胡丕惠,硬生生凑足了五大首领。

其余还有富商玄溪出资白银三千两,也算是一方领袖,不过他没多少人马,势力很小,主要是管理后勤辎重等等。

归仁以南四十公里左右的石城,现在还顽强存在的占城遗民,号称女王的氏火,也派人前来聚义。

剩下的十几人,几十人的小头领就更多了,算是多少凑了点人气。

至于胡丕岳自己,自然是大寨主,麾下号称西山军。

这个家伙,虽然面相看上去粗豪,人设也营造的仗义疏财,劫富济贫,有恩有义的,但实际上心眼并不大,权力欲望还很重。

比如此次起事,虽然他准备做的最充分,但实力并不占绝对优势,但他就是能厚着脸皮把自己部队叫做西山军,对外也以西山为号。

硬生生把前来会盟的几股势力,从盟友变成了自己的下属。

其余众人虽然心里有点不满,但事都搞到这个程度了,总不好事业还没开始就内讧吧,于是忍了下来。

胡丕岳一看没人反对,心里更加高兴了,当即以首领的身份,带着众人歃血为盟,约定杀官造反。

见火候已到,狗头军师张文献就走了上来,向众人说道:

“虽然如今阮氏主昏臣奸,但民心并未彻底失去。

我听说武王之孙旸,贤明仁德,不如我等以推翻篡位之定王,诛杀奸臣张秦桧,拥立贤主旸为借口起兵。”

所谓的王孙旸就是阮褔旸,他是上一代阮主武王阮福阔的孙子,现在阮主定王阮褔淳的侄子。

贤名肯定是没有的,阮褔旸现在十岁都不到,不可能有什么贤名,不过倒是挺聪明的,朝堂民间也多愿意说他的好话。

这是因为上一代武王阮福阔死后,由于世子阮褔皓早逝,便遗诏让次子阮褔继位。

然后权臣张褔峦勾结内侍褚德,禁军正兵掌营阮久通等,篡改了遗诏,改立阮福阔年幼的十六子阮褔昕为主。

阮褔昕登位后改名阮褔淳,就是现的第十代阮主定王。

不过阮褔淳虽然当了阮主,地位却并不稳固,国中民间普遍不服,认为他是篡位者。

而应该继位的阮褔,又早就张褔峦被幽禁毒杀,那么剩下的阮主之位法理,就轮到了早逝世子阮褔皓的儿子阮褔旸身上。

所以民间很多人同情阮褔旸,认为他才是真正的阮主,到处传播说阮褔旸天资聪慧、仁德爱民什么的,并尊称为王孙旸。

名声有多大呢,大到张褔峦都不敢随意杀害的地步了。

这也是张文献说,阮氏民心并未完全失去的原因

众人都没什么见识,听到张文献这么说,纷纷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张文献又进一步趁热打铁说道:“既然要拥立王孙旸,不如做的更真一点,寨主兄弟可随母改姓阮,诈称王孙旸的族亲。”

呃,阮褔旸是独子,他父亲阮褔皓早死,哪来的什么族亲,不过糊弄老百姓够了。

于是刚刚竖起大旗的胡丕岳三兄弟,宣布从父姓胡,改为母姓阮,并将中间的垫字,换成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文。

胡丕岳就变成了阮文岳,胡丕侣就变成了阮文侣,胡丕惠则是阮文惠。

历史上三兄弟反目,三弟阮文惠称帝后宣布放弃垫字,只称阮惠,其便是安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山光中皇帝阮惠。

此人在安南历史上极为有名,甚至在亚洲都有些名声。

与安南历史上与击败蒙古大军的陈朝兴道王陈国峻并列,是安南唯二可以拿得出手的历史人物与军事统帅。

。。。。

河仙,武定城,莫氏家庙。

鄚天赐神色复杂的为父亲鄚玖上香之后,才缓缓走出殿门。

而在他身边,嘉定陈家的族长陈大胜拖着病躯赶了过来。

鄚天赐唯一在世的长辈,比他还小十岁的亲舅舅裴恒人也从边和赶到。

莫子布的母亲陈氏,更是满脸担心的不顾阻拦,来到了宗庙内。

此外,地上还跪着两个人,身穿青衫做文士打扮的李献文,一身黑色劲装的则是陈光耀。

如果说,现在还有谁能代表莫子布,是那种不用信物就可以代表莫子布的人,一定是这两位。

快七十一岁的鄚天赐满头青丝未见一点白发,身体非常强壮,甚至偶尔还能与他的第五房小妾阮氏,过过夫妻生活。

看到舅父和小舅子都赶了过来,鄚天赐自嘲的一笑。

“自我接手河仙,迄今四十年矣,不说是比肩父亲,但也小有成就。

年初从故国传来几句诗,乃是新任羊城赵府台所做,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初听只觉有昂然向上之意,此时却方知其中真妙。”

鄚天赐口中的羊城赵府台,便是刚刚就任广州知府的清代大诗人赵翼。

此时这位乾隆时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还未告老还乡整理诗词文章,但其中绝句早已写下,并流传了出来。

鄚天赐最爱诗词,还曾写信去向赵翼求诗句题跋,因此知道。

陈大胜比鄚天赐也要小上十几岁,从小就有点畏惧这个姐夫,因此张了张嘴,却终未说话。

只有同样小十岁,却能摆出长辈威风裴恒人噗呲一笑,“你小子,最是好强。

那年你来我家做客,我这舅舅才八岁,你女儿都有了,还非要和我抢一柄宝刀,把我气的哇哇的大哭,我老豆偏袒你,又把我狠揍一顿。”

“哈哈哈哈,不知道今日,算不算得报应!”

鄚天赐被亲舅舅当面嘲讽,一脸黑线却反驳不得,转头四处望了望,又不见表弟裴建南的身影,心里顿时明了。

小舅舅裴恒人会到河仙来,一定是裴建南跑去搬的救兵。

他心里对已经去世几十年的外祖父,也颇为无语。您老这身体是真的好,让我这外孙七十岁了,还有个能当面嘲讽我的亲舅舅。

裴建南在门外,也听的额头冒冷汗,他是想让小叔叔过来劝劝鄚天赐,结果这家伙,竟然直接嘲讽。

这下好了,他这好面子的表兄,肯定是更下不来台了。

果然,鄚天赐被舅舅嘲讽不能发作,左右一看,立刻就把怒火发到了家庙中跪着的李献文和陈光耀身上。

“那逆子自己不来,偏派你们两人到此,怎么的,是他没脸来,还是不敢来见我这父亲?”

一想到自己竟然有被儿子逼宫的一天,鄚天赐心里更加愤怒了。

李献文张嘴刚要说话,鄚天赐猛地一指,大声喊道:“我不听你说,你小子素来擅辩,我要听陈光耀说。”

陈光耀抬起头看着鄚天赐,想起了小时候跟随母亲到河仙来受的奚落,虽然那不是鄚天赐干的,但年纪幼小的陈光耀对鄚天赐的感情,仍然很复杂。

如今,再次被骂,心里的倔强之气,突然被激发。

他已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穷小子了!

陈光耀深吸一口气,声音突然拉高,“姑父,大王这些年有何成就,干了多少大事,您是清楚的,也是支持的,您是早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对吗?

大王为何不来见您,您心里其实也很清楚,父慈子孝方是人伦大道,若非要大王来此,是要在老公爷面前,来个王见王吗?”

这话就太重了,鄚天赐被气的眼前一黑,差点没栽倒在地上,陈氏惊叫着赶紧扑过去扶住。

病中的陈大胜也被吓坏了,他左右看了看没什么好用的,于是只能脱下鞋子,劈头盖脸就往陈光耀砸去,口中大骂:

“孽畜,怎敢口出此等悖逆之言,失心疯了吗?”

陈光耀的犟脾气发作了,硬是挺直着背脊不躲不避,任由本该是堂舅的堂伯陈大胜抽打。

裴恒人一看还有个比自己脑袋还铁的犟种在,赶紧过去将鄚天赐给扶住,嘴里也不敢奚落了,怕给气出好歹。

“士麟,你看看你,这么大年纪了好胜心还是这么强。”

裴恒人嘴巴里劝道,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哪是好胜心强,这是权力欲望强。

果然是父子两,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脾气都一样,老的舍不得放权,小的也不肯再等等。

不过看着庭中的硬着头的陈光耀,裴恒人又有些明白,这恐怕不是小的不愿意等,是真的等不下去了。

他立刻凑到鄚天赐耳边,低声说道:“士麟,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犯浑,你看这是老五手下的大将,还是咱明香人,态度都这么坚决了。

想想他麾下那些骄兵悍将,六长老,八十七议员该是个什么态度。”

“听舅舅一句话,该舍得时,一定要舍得,儿子有能力了是好事,你该支持啊!辛苦打天下的事就该让他们去做。”

此时,陈大胜也不抽陈光耀了,赤着一只脚走过来咳了两声说道:

“你们莫家人本就倔,我们陈家人也不遑多让,这身负两家血脉的子布是个什么脾气,你是清楚的。

你更清楚,昔年老令公和我父忠贞公为什么没完成鄚陈合一,就是他们两谁也不肯屈居人下的缘故。

若是当年他们谁肯退一步,咱们早就把嘉定经营的固若金汤了,哪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但苍天保佑,祖宗错过的事,到了子孙手里还能挽救,五百年难有啊!

这是中宗续汉,光武中兴,玄宗再唐这样的大好事,此乃莫氏当兴,明香人当有天下的吉兆,天意不可违!”

鄚天赐被扶着在椅子上坐下,他看了看陈光耀倔强的样子,心里也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

他刚才故意说重话,就是想刺激一下陈光耀,看看莫子布麾下文武是个什么态度。

结果倒是真的把他气得眼前一黑,但同样,反馈他也收到了。自己这五儿子手下的文官武将,是不会认他鄚天赐的。

同时这些人身家性命,子孙富贵都已经与老五绑定,他要是再阻挡,是真有兵变风险发生的。

裴恒人也是精明,不然不可能在裴家掌舵二十几年,他更知道莫子布一旦成功,裴家会得到什么。

于是看到鄚天赐态度软化,立刻对着门口大喊:“裴建南,你还在外面磨蹭什么,赶紧进来带你表哥去后面休息。”

然后,他对身边的陈大胜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就是要陈大胜扶着莫子布母亲陈氏出去,把局面掌控住,再赶紧把莫子布召回来,锁定大局。

裴建南满脸冷汗的咚咚跑了进来,看到相伴数十年的表兄鄚天赐虚弱的靠在太师椅上,不由得万分难受,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表哥,我裴建南对不起你。但这没办法,咱么明香人好不容易要出第二个圣王了,我不能看着这个机会从我眼前丢失。”

“千错万错,都是表弟的错,但是权,必须要交了!”

鄚天赐看着泪流满面的表弟,这三十多年来,兢兢业业辅佐,从不出半点差错,他的判断,鄚天赐是相信的。

同时,他又看了看亲舅舅裴恒人。

好家伙,要不是裴建南对他有感情,正妻陈氏也没动,刚才这一下,就能直接把他安排了。

以前没看出来这个玩世不恭的小舅舅,有这么狠辣呢。

“罢了,罢了!”鄚天赐长叹一声,推开了众人的搀扶,想通之后,这一瞬间,掌控河仙四十年的霸气,又回到了鄚天赐的身上。

“是要交权,不过不能这么交,最后一件事,还要由我来给子布完成。”

。。。。

河仙城北,左营兵营地,阮仲明很明显感觉到了最近不太对劲。

是以这两年已经在河仙扎根,军营都搬进河仙的他们,立刻夹起尾巴做人了。

缅甸的消息,由于莫子布的封锁,并未大肆传播到河仙。

就是河仙一些百姓,也只知道莫子布当了暹罗的昭披耶,帮助满清击败了缅人的白象王,并不知道莫子布起了多大的作用。

但,阮仲明却非常清楚的感觉到了不同,因为他发现,莫子布麾下放假到河仙的士兵不但很精锐,还很有钱。

士兵都有钱,缅甸女人三四个的往家里领,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这支军队,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以至于士兵都发了大财。

能发这种横财,那绝不是打了一般的胜仗能比的。

而且,他也明显感受到了,鄚天赐这老狐狸有些太好说话了,似乎是在刻意纵容他。

虽然阮仲明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他不知道鄚天赐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知道,这一定有问题。

于是,阮仲明亲自手书一封,命亲信送到嘉定去。

同时开始严格约束城内的左营兵,让他们不许出营去骚扰河仙百姓,强买强卖,偷鸡摸狗,乃至敲诈勒索。

只是很可惜,阮仲明醒悟的有点晚了,等到他想明白该上报宗室烔和掌军宋文魁的时候,莫家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入夜,当阮仲明忍不住悄悄离开军营,来到城中姘头家里想要温存一下的时候,一进院子就被钢刀架在了脖子上。

他派往嘉定送信的亲信被五花大绑捆在院子中,那个迷得他有点神魂颠倒的小寡妇,正一脸玩味的看着他。

阮仲明瞬间明白,这个平日里对他有些不冷不热的臭女人,为什么这两天不断撩拨他出军营了。

“鄚鄚总镇,下官可没有害你啊!”当看到那个熟悉身影的时候,阮仲明颤抖着喊道。

他自然虽然夺了河仙不少钱财,但确实也没听宗室烔这傻货的建议,找些问题栽赃鄚天赐,以此勒索一笔大的。

卫士拖来了一张椅子,鄚天赐缓缓坐下,一个卫士把阮仲明的头按低,让鄚天赐把右脚,踩在了阮仲明的脑袋上。

“这几天,你必须更加严格的控制左营兵,让他们愤怒,让他们呆不住,让他们闹起来。

然后,军营中会流传出一个消息,说在暹罗的莫子布,悄悄送了一批财货回来,足足有五千两之多。

只要劫了这批货,不但可以跑回嘉定一辈子不愁吃穿,还能得到顺化城张右辅的赏识和赏赐。”

阮仲明颤抖着,感受着完全陌生的鄚天赐,哆嗦提醒道:“总镇这样做,河仙会出大问题的。”

“那不是你考虑的事情!”说着,鄚天赐把一块长命锁,丢到了阮仲明的眼前。

阮仲明惨叫一声,这是他独子的长命锁,他三十七岁了,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你照做,全家平安,这两年你贪的财货都可以带走,自然有人送你去吞武里过好日子。”

“不照做,那就先杀你一妻三妾,一子三女,再把你交给那些被你欺压的河仙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