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6章 兴唐继汉复大明还需要先修仙?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理顺了公与私,莫子布的这个小小基业才算是走上了正轨。

而当各部门设立完全,各司其职之后,莫子布就感觉不是那么忙了。

然后,莫子布终于抽空见了早就赶到顺化的陶归一。

而一看到这位,莫子布就很确定,这确实是一个道士。

因为在满清剃发易服的大背景下,唯有道门真人可以保留束发和衣冠。

是以在满清时期,对于道士度牒的管理非常严格,基本不存在私人宣布皈依道门就可以束发的可能。

而眼前这个陶归一,就是莫子布见过除了明香人以外,唯一一个保持束发的汉人。

“福生无量天尊!”莫子布装模作样的宣了一声尊号,苦笑着说道:

“怠慢真人了,只因在下这边一切初创,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是以等到今日方才得见。”

“贫道师从开仙道孙陶派,主修丹药,并不奢望天尊护佑,而是要以丹道之法,练天地之宝,得无穷造化,窥万物秘辛,与凡俗并不一样。”

陶归一有些冷冽的说道,其实孙陶派不可能不拜天尊,道门多多少少都要拜的。

只不过他对莫子布一忽悠就是六七个月,不让他走也不接见很有意见,故意甩脸子。

但我莫大王,深受历朝历代贤君明主熏陶,哪还会在乎这点陶归一这点小小的脾气。

只不过他砸吧了两下嘴,回忆了一下脑海里的记忆,发现对于什么开仙道孙陶派一点印象没有,心里感觉可能没捞到什么大鱼。

这也不怪莫子布见识少,普通人很难接触到这些,不是道门中人的话,确实不可能了解孙陶派,但要是说到另一些名词。

比如筑基、得药、结丹、脱胎、飞升、鼎炉、九转仙丹什么的,后世只要的,基本就知道是什么玩意了。

开仙道孙陶派是明末道士孙教鸾所创,清初陶素耜完善,是主玩丹道的。

这些玩意和名词,就是他们总结出来并发扬光大的,算是丹道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听说仙师对于我那些实验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丹化之学,不应该先学明算。”

既然没自己没听过这个教派,那就试试这个道士有没有真才实学吧。

陶归一闻言,立刻就进入了状态,他摇了摇头。

“前番乃是初见之感受,最近小道又研究了一下大王所设立的明算学,特别是其中一位泰西大儒名唤乔射虎者关于明算的论述,收获甚大。”

说着陶归一主动对莫子布一礼,有些钦佩的说道:“小道发现,大王所说欲习丹化,首通明算是正确的。

现在看似用不着,但当修炼到一定程度,位在结丹之上时,名算学就会有大用处了。”

莫子布小心翼翼的跟陶归一继续交流了一下,勉强把他口中的道门名词与后世的化学词汇,简单匹配上了。

这才明白,陶归一口中的得药,就是指发现新的化学物质,结丹就是指研究基本完成可以量产。

比如莫子布主持的奎宁提取,那么在金鸡纳霜树皮中发现奎宁就叫做得药。

实现小规模提取量产,就叫做结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好吧,虽然名词有点抽象,搞得好像是要修仙一般,但总算能交流了。

而细想一下,化学这东西,虽然不能让修炼(学习)者得道成仙,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确实是打开一条通往神仙殿堂的大门。

随着两人的深入交流,莫子布发现,古代的丹道虽然抽象,但也积累了很多的化学经验,其中有很多有用的地方。

甚至可以说,在欧洲现代化学出现之前,东方的丹道就是全世界化学成果的巅峰。

只可惜,没有强烈需求环境的刺激,丹道越走越偏,最终甚至变成了迷信。

同时,莫子布也弄明白了在这个拉瓦锡刚开始崭露头角,现代化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时代,为什么化学不太重视数学了。

因为后世学化学注重数学,那是因为许多化学公式和反应结果,已经被前人千百次的证明过了。

那么后学者就可以放弃一部分实验步骤,直接按照公式和结果进行验算,所以就非常需要数学功底。

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实验都还没做过,甚至是没发现。

那么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试验,重复的试验,用大量的实际操作来发现和验证。

相应的,数学的要求就不是那么高了,主要在于动手能力和脑洞大不大。

两人越谈越是投机,一个是后世化工男,一个是此世的炼丹迷,不知不觉,两人谈了三四个小时,甚至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莫子布从陶归一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延续几千年丹道学的可取之处,陶归一则被莫子布身上后世丰富的化学理论和脑洞震惊了。

哪怕莫子布已经在很小心的避免过度描述,但他的理论,仍然让陶归一震惊不已。

而莫子布没注意到这一点,他还在侃侃而谈,“就比如奎宁,如今我们从金鸡纳霜树皮中提取,不但原料昂贵,提取的过程也不轻松,制成的价格就会相当昂贵的。

此丹药得成,恐怕也只是富户以上才能用得起,要用来救全天下的百姓,还远远不够。

不过我听说,这种从树皮提取出来的丹药,是可以通过其他物品人为合成的,惜乎未能证实。”

莫子布满嘴开火车,人工合成奎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是能弄出来,青霉素、土霉素等早就可以出现了,它们的功效,可比奎宁重要的多。

而或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天马行空了,莫子布把视线转回了他最希望获得突破的青霉素。

他扯着陶归一的手,拉着他就往自己在顺化王宫中的小小实验室走去。

一路上的宫人侍女被吓得花容失色,好多人都觉得自己发现了莫大王的癖好。

就连陶归一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

他虽然挺年轻,跟莫大王差不多大,但由于常年玩丹药,脸早就被熏黑了,还被各种厉害丹药炸过,以至于脸上、身上都有些坑坑洼洼的。

不至于吧,这样相貌的,这位兴唐大王也看得上?

但等到陶归一看到莫子布小心翼翼,如捧至宝的捧出一个色泽晶亮,透明度极高的琉璃盒时,担心瞬间就放下了。

“仙师请看。”莫子布指着他培养出来的青霉素,“我管此物叫做青霉素。

仙师可不要小看,若能使此物得药,制成之物,绝对就是仙药级别的。

可轻松杀灭丹毒、各种肺风、金疮、毒疮乃至七日风(破伤风)等一切因各种毒虫引起的化脓之症。”

陶归一非常怀疑,“此物看起来并非天材地宝,能有此等神效?”

莫子布怕陶归一不信,他看着陶归一的眼睛,非常严肃的说道:

“自然是真的,仙师,人乃天地灵气汇聚而成,而这方天地,就是灵气汇聚之地,蕴藏万千宝物。

别说这青霉素,与之同档次的仙丹,都在等着我们发掘呢。

人言,大隐隐于市,天材地宝也是此道理。

它藏于触手可及之处,却又千变万化深得隐藏之道,只有找到了方法之人才能发现它们。

长生之说虚无缥缈,白日飞升,千百年来并未有人真的实现,但以丹化之术,寻出真正天材地宝造福天下。

就譬如前人发明之火药,现今仙师替我提炼出的奎宁,皆是此等技术应用之体现。

不求长生成仙,而求以丹化、明算从最细微处发现天地大道,拯救苍生万民于病痛之中,同十殿阎罗角力。

我想这才应该是丹道派的未来,”

陶归一被莫子布的宏大描述给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想说莫子布是异想天开,但是这些天他翻阅泰西著作,也曾按照莫子布的试验方法亲自验证,还颇有成果,顿时又觉得或许是真的。

只是受了道门二十几年的熏陶,很难让他相信自己会从一个遗民大王,一个方外之人这,得窥天地至理。

于是,左想右想,陶归一决定岔开话题,并套一套莫子布的底细,于是他故作疑虑的说道:

“我听莫正松说,大王并未去过泰西,且以小道来看,泰西的丹化之学,肯定是不如大王所学精妙的。

是以斗胆想请问,大王丹化之学师承何人,是何等门派,已然得窥大道?”

莫子布自然不会指望几句话就把这小道士说服,且科学研究不是儿戏,真能随便就说服的,也是立场不坚定,性格不坚韧的,往往也做不了枯燥的研究。

是以莫子布把化学描述的如此宏大,实在是存了想引出这小道人身后的门派。

既然儒家现在缺少这种奇淫技巧的动手派,但同样高学历的道门丹道派,可能就是最好的人选。

“师承?”

莫子布故意摆出一副怀念的样子,在后世早就没师承这玩意了,因为教育学进步的太快了,很快就形成了固定的模板。

不过他高中时的化学老师对莫子布很好,没少鼓励和帮助他,也就是他把自己带上了化学这条路。

但化学老师高估了莫大王的学习能力,以至于他大学中拼命拿到学分可以毕业之后,连考研的念头都提不起来,太难了。

学到最后,十年的所学,压根没多少用处,也没多少地方用得着,纯纯成了一块敲门砖。

只不过这么一回忆,已经在莫子布脑海里变得十分模糊的旧日回忆,好似又突然闯进了脑海里。

怎么说呢,莫子布还是很想念穿越前生活的。

毕竟物质和精神的供应已经十分充足了,只是大部分人都缺了一点钱,无法完全去享受而已。

要是,自己能把现在得到的宝物,不说别的,就是这些金银币带回去一些。

那不得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陶归一愕然的看着这位大王,只见他眼中露出了万分缅怀的神色。

而这种下意识的表情,是做不了假的,看来他的师尊,一定对他很重要。

也对,能想出从丹药一途去窥见大道的人,肯定是一位真正的仙师。

两人各想各的,直等到莫子布突然回过神来,他不好意思的自嘲一笑,稳住了自己的神态。

或许对于那些是出意外穿越的同行来说,莫子布相信,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对后世那个发达时代的思念。

毕竟你要说后世相对古时候是天堂,也没什么不对的。

因为就是后世一个普通人喝的一碗用高汤精调出来的例汤,这个时代都只有富贵之家才舍得慢慢去熬。

而且也不能说要喝就喝,最少是得等大半天起步才能实现。

至于其他山珍海味,受限于捕捞、运输等技术,更是此时人很难享受到的,哪怕就是皇帝也不行。

甚至后世的米面,在此时来说,都是没有必要的绝对精碾米和白面,味道更是经过单独培育达到了最佳。

至少到了莫子布这个层级,他现在吃到的大米,都完全没有后世六七块钱一斤的口味好。

更别提还有极度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比如电脑游戏,对很多男人来说,女人绝对没有这玩意好玩,

所以要想习惯,还是很难很难的。

但莫子布也稍微有点不一样,他是经历了病魔从始至终折磨的,后世对他最大的回忆,其实是痛苦,没太多值得留恋的东西。

陶归一把莫子布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看到这位南洋著名的,完全可以自如掌控表情的大王,仍然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缅怀与痛苦的神色。

这使得他,更坚信这位大王背后,一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传承。

“看来是小道多言唐突,我观大王内心涟漪阵阵,似有心魔。

须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回忆亦是如此。既然已经过去,再大的爱恨,也应当放下为好。”

莫子布这时,倒是对这小道士有点刮目相看了,“我不曾与真人言语,真人却能窥见我内心的爱恨?”

“无上太乙救苦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陶归一不回答莫子布的话,反而连唱两声尊号。

他人就站在那里,掐了一个法指,嘴唇都没怎么张,带着浓浓宗教感的声音,立刻就仿佛从人心底升起的一般。

这是道门遇到信徒遇到不幸时吟唱的尊号,意在请求大仁大慈寻声赶赴的太乙天尊拯救信徒。

这些牛鼻子,最会用这种模模糊糊又隐晦的机锋之语,引导面前信徒吐露心中的忧虑或者困惑。

莫子布虽然也不是一般人,但听到这两声尊号,心里忽然就觉得平和了一些,但更有一种向人倾吐的欲望。

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尽量不让自己露出警惕神色的同时,也想好了应对之法。

几息之后,莫子布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种境界,我这俗人是达不到了。”

说着,莫子布转身背对着陶归一,摆了一个十分萧索的背影给他,“天下间的爱恨,莫过于神州陆沉,国破家亡,道统灭绝。

当这些厄运与苦难,加诸于一个过不了心里那一关,不肯失去希望之人身上时,谁能做到胜物而不伤呢?”

这就是莫子布给自己想出来的理由,因为他身上很多来自后世的化学知识,在以后的日子里,肯定会以一种空中楼阁般的方式出现的。

不管是解释来源,还是让人相信这个方向并继续研究下去,都需要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由。

而甲申神州陆沉,在惨烈的战乱中导致门派陨落,道统断绝,是不是就很合理起来了?

只是,他对面的陶归一却突然神情巨震。

因为他们开仙道的祖师孙教鸾就是活动在明末的道教真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才去世。

而孙教鸾一生最神奇之处,就是他遇到了一个神秘名师安先生,安先生在授孙教鸾修仙九节次之法后,突然消失不见。

孙教鸾此后漂泊江湖二十年,始终没找到他的师傅安先生。

七十多岁时,孙教鸾感觉时日无多才开始娶妻生子,得二子孙汝忠,孙汝孝,著《金丹真转》一书,两个儿子后来也有道门仙师的称号。

可以说,开仙道最大的秘密,或者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传他们金丹修仙九节次之法的师傅安先生。

是以,听到莫子布不肯透露师门,却又暗示师门在神州陆沉、国破家亡时道统断绝,顿时就把这事跟他们开仙道孙陶派的秘辛联系了起来。

更加巧合的是,莫子布不只是有这么个故事在,更有可以佐证的道。

比如从大蒜中提取的秘素,竟然可以治疗触恶(霍乱)这样的恐怖疫病。

陶归一至少亲眼见两次安戴地区爆发小规模触恶疫疾之后,被大蒜秘素治疗。

此外还有一种用普通石粉提炼,却可以用来强力止泻的河仙石散(蒙脱石散)。

以至于他亲自按照莫子布笔记指导,也用丹化之法出来了奎宁,以及莫子布从未去过泰西,却对泰西炼金之法如此熟悉种种。

这一切,都太巧合了。

陶归一想到祖师孙教鸾得遇安师,终成一代仙师,得证第五节次的事情,手心就忍不住开始发热。

难道,现在轮到自己遇到安师了?

或者,他找到了安师的门人甚至弟子。

难怪祖师遍寻不至,原来他们遭遇了劫难,以至于道统几乎断绝。

不过到了最后,陶归一忍住了直接询问的欲望,他还要从其他方面验证一下。

毕竟这对开仙道来说,是天大的大事。

而对面的莫子布自然不知道这些开仙道孙陶派的秘辛,他还有点奇怪这个瘦高道士刚刚还在劝自己,现在却突然变成这副吞吞吐吐,颇为迟疑的样子了。

气氛一时间有些冷场,半晌过后,陶归一觉得自己不能再问莫子布的师承,以免对面警惕,于是他转头问道:

“小道在大王使团带回来的泰西著作中,翻阅到了一位名叫乔射虎之大儒大作。

其不但精通明算,还似乎通晓墨家学说与天文,只可惜只有一小篇,不能亏得其文章全貌,不知道大王处是否还有此人其他著作?”

“乔射虎?”莫子布疑惑的摸了摸鼻子,没听说有个什么乔射虎的十八世纪数学和天文学家啊!

你这什么翻译水平,射虎什么的都搞出来了。

“其全名如何?”既然应该是翻译问题,莫子布干脆让陶归一翻译出来看看,“不如仙师拼写来让我一看,或许能知道。”

陶归一点了点头,铺开纸张,拿起毛笔开始写,莫子布则伸过头观看并开始拼念。

“.Lagrange。”莫子布慢慢念了两遍,“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他眼睛一亮,约瑟夫他不知道是谁,但肯定知道拉格朗日是谁。

原来是这位大佬,十八、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体力学家。

妈的,莫子布突然意识到,自己要开始规范一下人名和国名的翻译了,神特么的乔射虎,原来是约瑟夫。

他哈哈大笑,“仙师,此人不叫乔射虎,而是唤作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泰西人习惯名在前姓在后,我们直呼他的姓氏拉格朗日就是,此人现在应该还活着,官居法兰西国翰林院学士。

仙师如果此时去到法兰西的话,还能和他当面交流。

“啊!”陶归一又被震惊到了,他还以为此人是泰西先辈呢,没想到竟然是当世之人。

这让陶归一颇有一种春秋诸子之一,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的错愕。

“除了此人以外,泰西丹化一道还有位不世出的天才,名唤拉瓦锡者,已经开始闪闪发光了。”

“果然,果然他是有极高深和隐蔽的传承的,他是有大秘密的,不然不可能这么熟知泰西丹化的同行!”

陶归一在心里狂喊,对莫子布的态度立刻就恭敬了起来。

莫子布以为陶归一被震慑到了,心里也起了庆祝路易十六登基的时候,让这个道士去一趟法国的念头。

妈的,自己手下有学问的太少了,带了这么多书回来,其中竟然没有多少拉格朗日的著作。

学识,限制了他们搜罗知识的能力,还是得有专业人士前去搜集和交流才行。

“还请大王恕罪。”陶归一突然对着莫子布一个鞠躬,把莫子布吓了一跳。

“小道并非陶归一,此乃我师兄的名讳。”

呃,也.也正常,莫子布点点头表示理解,“那未知仙师道号?”

‘陶归一’站直了身体,脸上带着几分傲然,“小道俗家姓黄,贱名珏,祖父黄讳上千下一,祖父之祖父,也就是小道的五世祖。”

说到这,陶归一停顿了一下,好像要给莫子布一个心里缓冲的间歇一般。

“小道的五世祖乃是梨洲山人黄太冲。”

“黄太冲,好熟悉的名字。”莫子布疑惑的皱了皱眉,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黄珏更加傲娇了,他淡淡一笑,“太冲乃是字号,本名黄宗羲。”

“黄宗羲,你的五世祖是黄宗羲!”莫子布被惊的一下跳了起来,把住黄珏的胳膊不住惊叫,此人的名字,直到后世都如雷贯耳。

黄珏很满意莫子布的表现,“太冲公抗击鞑虏二十年,到死都以神州陆沉为人生大悲,坚决以故国衣冠下葬。

如果他能看到大王今日成就,知道故国不在一百年后,还有大明人在坚持,一定可以含笑九泉了。”

唉!莫子布长叹一声,“恨不生逢甲申末,若在彼时,得以与太冲先生,张苍水公一起奋战,也好过此时形只影单啊!”

黄珏则向前一步,热切的看着莫子布,“此时也不晚,大王身负窥见天地奥秘的道统,我开仙道则有炼丹士三百。

若能同心共力,脱胎飞升都指日可待,何愁尘世之事不平!”

啊!莫子布极为诧异,老兄,你跟我说的是一个事吗?

怎么扯到脱胎飞升,破碎虚空这上面来了。

嗯?你说什么?

三百炼丹士!

妈的,有这么多精通化学实验的人才在,那确实,如果把化学一道稍微打通一些,统治世界或许难点,但驱逐鞑虏,振兴中华,那真就不打算什么了。

此时,两个人目标不一样,好像又一样,相视一眼,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8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