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3章 家父搞定了还有外父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暹罗,万岁佛。

这座刚刚被改称春武里的城市,一片花团锦簇,从吞武里赶来的王室白象正在仆役的伺候下,悠闲地吃着水果。

一队队王室禁军穿着具有强烈暹罗风格的战裙,头戴从明朝飞碟盔变化而来的南洋特色铁制笠盔,在大街上来回巡逻。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是一队身穿红色战袄,头戴朱漆勇字盔,手持燧发枪的武士。

他们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在城内的万岁佛寺外笔直的站立着。

佛寺一个靠海平台上,郑信与莫子布相对而坐,莫子布正在熟练的冲茶、煮茶。

而在平台下,左侧站立着以裴氏春为首的莫子布近卫武士。

包括裴长武、王无楚、陈光祖、李全、梁文英、袁开道等人,全是战场上能以一敌十的猛人。

郑信那边也不遑多让,拍景银、披耶披叻、刍知、乃汶、以及几个武艺高强的郑氏族人。

郑信看着台下众人,心里顿时觉得有些苦涩,他很是萧索的看向海面。

这一看,他心情就更不好了。

海面上船帆若隐若现,那是莫子布的舰队在近海游弋。

此时莫子布的水师实力还是很强的,李献文部的海盗本来就善战,他还有三艘大型欧洲武装商船和一艘正规五级风帆巡航舰。

打不过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但打百废待兴的暹罗和几乎没有海军的缅甸,还是可以的。

“子布,什么时候我们翁婿见面,已经需要这样了?”郑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莫子布也轻轻叹了口气,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外父佬,我不信通、陈森、林武这些人没劝过让你干掉我。

同样的,我手下也有一票人觉得,至少我应该把安戴地区并入河仙,我若不带舰队而来,他们根本不会让我上岸。”

郑信气得眼白一翻,重重一拳垂在茶几上,“可是我没有同意,因为我郑国英不是一个擅杀功臣的人,何况你还是我女婿。

这暹罗国,这吞武里朝能建立起来,你是有很大功劳的,只要我不同意,就没人能对你怎么样!”

莫子布点点头,“我当然知道外父对我如何,但我更知道,人心难测。

不是你我之心难测,是下面的那些人,人心难测。”

说着,莫子布指了指下面互相眼神中充满了火药味的兵将们。

“他们,乃至他们子子孙孙的富贵,都系在我们翁婿身上,这么大的利益,足够任何人做出任何疯狂的事情来了。”

莫子布看了郑信一眼,“外父日后,也要多注意这一点。”

他说的有点隐晦,郑信自然是没听出来。

这位暹罗王的内心翻腾着,他还是难以接受,莫子布突然从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变成了如今这样。

相比起郑信,冷酷、清醒,能用理智压制住感情的莫子布,更像是一个干大事的君王,一个政治机器。

而郑信,他与莫子布的情况一样,都属于那种非常意外的崛起,然后在种种机缘巧合下,非常快速,甚至称得上很轻易,就拿下了绝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拥有的东西。

在这个迅猛的过程中,郑信的心理建设,始终没跟上他获得的权力和地位,导致他总是不能在关键时刻,将个人感情与国家利益分割开。

历史上潮州人大量涌入暹罗,他处理不好导致纳真集团和他分裂。

关键时刻选择心软,明明占据优势,却要冒险承诺落发为僧,希望能感化对方弥和冲突,而不是立刻消灭叛党,结果导致被野心家挟持,

这些,都是郑信为人最大弱点的集中体现。

他是个好人,好领导,好长辈,也是一个英雄,如果生在中原王朝平稳期,或许可以做一个汉明帝,宋仁宗那样的好皇帝。

但命运,把他选择在了情况异常复杂的十八世纪暹罗。

这种感性一面非常充沛的人,如果是个普通人,那充其量不过是个有些矫情的文青,或者是喜欢作的搞艺术的。

但在君王身上,有时候就会非常致命,大大降低执政的容错率。

而这种性格,在一方面受了挫败之后,又很容易极端到另一面。

果然,郑信觉得念头非常不通达之后,突然有些愤恨难平看向远方,随后说道:

“子布昔日那么支持我,是早就想到这天了吗?”

郑信指的是把安戴地区分裂走。

莫子布只能苦笑,他确实是想到了,但那不是别的,是因为他开了天眼。

“外父,未来之事,何人能料。子布追随您,一开始是想着给咱们这些流落南洋的唐儿,建一个太平天国。

我原想着,能做一个披耶,娶了诗诗,再把富贵传给子孙,此生就算圆满了。

可是到了今日,我收服了下缅甸,打杀了白象王,数万精兵随我刀山火海转战万里。

若我只作一个披耶,他们呢,他们怎么办,难道让他们立下了这样的功劳,最后就作一个小小的坤,甚至万?

这不是子布非要做帝王,而是我不得不做一个帝王,如此才能让下面的人做公侯将相。”

古往今来,恐怕再也不会有郑信和莫子布这种翁婿,在这种情况下,把事情说的如此浅显直白了。

听到莫子布这么说,郑信的态度也软了下来,他思考了半天,突然说道:

“若是这样,我可以册封你为副王。允许你在安戴开府,封爵赐官,丹那沙林和勃固地区,也由你统治。

子布,我们翁婿两个同心合力,把缅人的地盘也吃下来,建一个大大的帝国。以后你和诗诗的子子孙孙,都做王朝的副王。”

莫子布还是有些感动的,作为一个王,郑信已经把他能开出来的价码,全部开出来了。

虽然有些天真,但确实是真情意。

莫子布要不是个穿越者的话,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提议了。

但可惜,莫子布很清楚,这个时间点,就是南洋华人最后的机会了。

因为,等到欧洲军事上打完拿破仑战争。

生产力上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制造出蒸汽机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到来。

那时候,欧洲人有了更强开拓殖民市场的动力,也有了更恐怖的煤铁生产能力,欧洲格局暂时稳定,他们也能腾出手来了。

到时,不单是南洋华人要完蛋,哪怕就是满清政府,也会完全落后世界,整个东方,都要跟着一起挨打。

“孩儿,拜谢外父重恩,但缅甸之地太过遥远,距离故国也太远,很难让麾下兵将满意。

且儿外祖家在嘉定,时刻被阮氏欺压,会安明香人对我也有救命之恩,正翘首以盼。

子布不能去缅甸,我誓要北上,护我亲族,擒杀张褔峦,以张氏全家之血,洗清我身上的耻辱。”

郑信给说的一愣,他这才突然想起来,莫子布身上,也还是背着冤屈的,脑袋上到现在,还有好大一顶绿帽子没彻底洗清。

呃,张福岳和阮氏媛是杀了,但是张福岳的爹张褔峦还在。

按莫子布的脾气,肯定是要杀了这个人才能算了结,且不杀张褔峦,莫子布甚至都没法上岸,一辈子都是个广南通缉犯。

也怪我莫大王发展太快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他有一个苦大仇深的‘出身’。

不过,郑信看了莫子布一眼,既然女婿打开天窗说亮话,那他这岳父,也不用藏着掖着。

“安戴地区,自古就是暹罗属地,你做昭披耶管辖没有问题,但是归到河仙,肯定是不行的。

就如同你麾下的兵将,不希望你只做一个昭披耶一样。暹罗上下,也不能容忍安戴地区丢失。”

“我知道。”莫子布点了点头,把一杯茶递给了郑信,“所以,这还需要外父为我多多操心了。

暹罗国内觉得不能失去安戴地区,无非是因为扩张的空间被堵住了。

因为暹罗往北,除了南掌三国就是大清,前者贫穷无益,后者乃是宗主。

向东之高棉,就算不提我莫家,高棉人也不喜欢被暹罗统治,很难驯服。所以只能往南,要是丢了安戴,就再无拓展空间。”

这个分析很正确,郑信也点头同意,因为安戴地区,几百年来都是羁縻统治而已。

暹罗非要这地方,其实还是想着往柔佛、马六甲的方向扩张,不一定要很快拿下,但必须要有这么个可以扩张的可能。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莫子布用茶碗摆出了一个形势图,“现在包括毛淡棉的大丹那沙林,勃固、仰光都在我们掌握之中。

外父要是愿意,我可以把除丹老、土瓦以外的地区,都让出来,镇缅大将军的官职,也可以由你指定。

卑谬城以巴拉敏丁为首的十一个包税封臣及所有利益,我也可以让出来,让外父去拓张土地,安置从大陆下来的乡党,给暹罗亲近封置地盘。”

郑信忽地一下站了起来,他定定的看着莫子布,只觉得自己真的看不透这个女婿。

毛淡棉、勃固、仰光,地处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的入海口三角洲,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历来就是不输于昭披耶河(湄南河)入海口大平原的富庶之地。

任何人掌握了这样的地方,都不可能舍得放弃,先前莫子布分封给苏基将军等人,还可以看做是无法掌握的权宜之计。

现在这么大方的给了他,他就这么舍得吗?

看着郑信震惊的表情,莫子布嘿嘿一笑。

舍不得?有什么舍不得的。

因为这地方,迟早还会是莫子布的。

从表面情况来看,下缅甸的好地方,莫子布已经封出去了。

上有三侯五伯,下有一大推汉、孟、克伦小封臣,镇缅大将军的机制也初步建立起来了。

郑信就算接受,按暹罗的曼荼罗体系,也只能萧规曹随,最多安插三五个封臣到下缅甸,安置一些泰人过去,不能改变大局。

但这种情况,郑信,特别是他下面的暹罗贵族绝对不能容忍,所以一定会在下缅甸搞事,从而引起本地人的反弹。

不是莫子布看不起他们,他们搞上一二十年,都不可能压服这些远离暹罗本土的地区,反倒很可能搞出大事件。

从文化上来说,缅、孟、泰、克伦都是从中国境内南下的,除了孟族长一点,其他都只有几百年,连一千年都不到。

大家都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的文化更丰富、包容、文明些。

那么缅、孟、克伦等族,他们凭什么要捧你们泰人当老大?

说白了,暹罗的底蕴,泰人的文化,注定了不可能同化这些民族。

唯有中华文明,挟大势,谈血缘,有生产力的优势可以给好处。

才能熔化、团结这些民族,把他们拉到华夏大民族或者叫东方大民族的体系中来,其他谁也不行。

先让他们搞,搞得灰头土脸后,最后还是得莫子布去收拾。

更何况,莫子布也不想跟暹罗完全斩断关系,那他以后还怎么去影响泰人呢。

这下缅甸,就是莫子布插手日后暹罗事务的一个借口。

有了闹了矛盾,你才能去调解,才能插手不是。

当然,莫子布有些渴望的看着郑信,不加点东西,安戴地区是不可能直接置换下缅甸的。

郑信自然也明白,但莫子布今天给他的冲击太大了,他一时间无法做出回应,还需要回去商量下。

不过他随即想到了一个问题,“诗诗今年十五岁了,你们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8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