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3章 吾辈为何而战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内司,侍从文官团邸报管理处。

“印三千份,两千份放到嘉定与河仙,一千份给顺化。”负责管理邸报的郑锦水大声宣布着命令。

“要不要下调一下售价,现在价格太高,愿意出钱的人不多。”有位侍读低声建议道。

郑锦水考虑了片刻,坚定的摇了摇头,“那样就太刻意了,反而不美。

还是按原价售卖。你去一趟五军都督府,请他们督促军官召集士兵学习就是。”

报纸这玩意,当然是由第一批入法使团的成员们回来提起并负责新办的。

而且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中国很早就有邸报,只不过基本只有官员能弄到和需要这玩意。

西方的报纸起步比中国晚多了,但他们却因有更大的宣传需求,而后来居上。

毕竟欧洲现在是百家争鸣,群雄并起的时代,宣传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竞争。

而繁忙的邸报处,就是如今莫氏兴唐王府最主要的西式变革之一。

官府的宣传渠道,第一次超出了传统的官绅范围,开始往更下层触及。

在接到西婆罗洲矿主们的集体请兵之后,莫子布立刻指示内司丞属下的邸报处,开始印刷报纸大肆宣传。

主要内容不是说我莫大王又要去打仗了,而是大肆宣传西婆罗洲三星堂刘家和华人金矿主们的毫无人性。

“太可恶了,这刘乾相等良心都被狗吃了吗?这其中好多人,可是他们的乡党,竟然也下得去手。”

嘉定的一间肠粉店中,一个腰间扎着武装带,穿着右衽的短袍,脑袋上却留着断发的低级军官,一拳敲在食铺的长条桌上。

“就是!”另一个跟着小军官坐在一起的壮汉,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了。

“咱们这些人九死一生的过番,就已经够苦的了,他不但不给薪饷,还肆意杀害,把人当牛马,真是该死。”

“丢他老母的,若是在战场上遇到,定要把他斩为十八块!”

周围围着等小军官读邸报的士兵们,基本都是这几年下南洋的,是以对这种事情,特别的感同身受,一时间怒骂四起。

黄四郎背着手,腰背挺的笔直,他现在也升官了,从普通士兵,积官升任客家第二团的百总。

而看到食铺中的基层军官和士兵都被邸报所吸引而义愤填膺,他大为满意。

这,也要算是战前动员的一部分吧,就像是大王说的那样,开战前,一定要让士兵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

有了道义的光环加持,就算是再懦弱的士兵,也不会一打不过就想着逃跑。

食铺老板是个明香人,看着士兵们被气的不行,立刻补上了神来一句。

“所以说,还是咱们的大王好啊,不但对自己乡党好,对所有汉人唐儿都一视同仁。

你们这些人跟大王非亲非故,就带了一根棍过番,到了地方就不缺吃喝,有田有土,有屋有房,稍微一立功,婆姨立刻就赏了下来。

在唐山,不年不节吃不到肉,吃了大王的皇粮,三天一顿大肥肉,这是跛脚鸭变凤凰咯。”

“吊,你才只带了一根棍过番,唔还是有穿两件衫哦。”小军官笑着骂了老板一句。

周围响起了嘻嘻哈哈的笑声,是个男人都知道只带一根棍的棍是什么棍了。

人群中的黄旺财则没说话,别人是在开玩笑,他则是在照镜子。

他从老家平山(惠州惠东)过番的时候,还真就只带了一根‘棍’,连最后遮羞的短裤,都是棕榈叶夹了一点破布碎皮乱缝的。

老家真是太苦了,黄旺财自卑的低下了头。

他走的时候,老母觉得他反正要过番,到了南洋有人发衣裳,于是就把他唯一的几件破衣服给扒了,说等小弟长大了穿。

随后把他送到过番大船上,来到了南洋,临行前连一碗野菜粥都没舍得给他喝。

‘当当当!’三声清脆的锣声响起。

“集合了,集合了!”正有些自卑低下头的黄旺财却突然精神一振,脸上的神态,迅速从一个自卑的年轻农夫,变为了坚毅的士兵。

他三口两口就把一直不舍得吃完的肠粉,舔的干干净净,跳起来嘴里叫着招呼同袍返回军营的同时,还把沾上了肠粉汁水的几个手指,放到嘴里嗦啰了一遍。

等到这群小军官和士兵如同急着回家的鸡鸭般快速离开后,肠粉店老板则赶紧小心翼翼的把报纸收好。

这邸报八文钱才这么一张,士兵们可舍不得买,所以都来肠粉店蹭,只要点齐五盘肠粉,老板就让他们免费看。

“舍不得钱,又想扮官老爷。”看到他们走远,老板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在普罗大众的眼中,这可不是什么报纸,这就是邸报,不是一般人能看的。

所以在兴唐,报纸卖的很贵却不缺销量,俨然已经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它代表着识字和有官方身份,你走到河仙、嘉定、顺化的大街上,手里拿着报纸,路过的力夫,店门口的伙计都要高看你一眼。

“七叔,刚才你说的不错,就是要他们知道这好日子是谁给的。”

刚才是士兵的集合锣声,军官还可以再等等,因此黄四郎还有空笑着对肠粉店老板说了一句。

这还真是他七叔,自从莫大王崛起之后,原本河仙的几万明香人和汉人,都多多少少沾了点光。

以前只能在家里给人帮工的七叔,也有了一个就设在军营外的大铺子,日子很是红火了起来。

七叔看到黄四郎过来,赶紧给他倒了一碗黑乎乎的正宗凉茶,能苦到心里去的那种。

“其实不用我来提点啦,这些大兵,心里清楚的很咧!”七叔感叹着停下了忙碌的手。

“咱们现在万事有大王保佑,从不受半点委屈,西婆罗洲的那些人,是真的惨哟!”

黄四郎眯起了眼睛,连七叔这种经常说丧气话胆子又小的商贩都是这种感觉的话,那这一仗就稳了。

因为兴唐军的士兵们,是带着解救受苦同胞,匡扶正义的心情上战场的,岂是西婆罗洲那些青皮打手能对抗的!

。。。。

西元1773年12月31日,满清乾隆三十八年冬月十八。

北地的寒风,也开始或多或少吹到了南洋,虽然它已经基本和寒字不怎么沾边了,但风还是有的。

兴唐军的大型运兵船已经准备好了,护航的舰队,则很早就开始出动,驱逐任何敢靠近的船只。

“每次只运一千五百人过去,不必在乎其他人的窥探,但尽量和平一点,纳土纳岛上的低地佬要是不反抗,就不要伤害他们的性命。”

弗拉戈塞少将在旗舰忠贞号上不断发布命令,兴唐海军在今天上午,很顺利的登陆了纳土纳岛。

但他还是有些警惕,少将担心在一百海里外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舰队会不宣而战。

虽然他们看起来还没有下定决心与兴唐王国开战,但必要的警惕还是一点都不能放松,连运兵船的使用,弗拉戈塞少将都极为小心。

远处,荷属东印度公司的五级风帆巡航舰别说准备作战,连靠近的打算都没有。

主要原因就是兴唐军的水师在法国人的指挥下,并不逊色于他们。

虽然主力舰只有一艘有些老旧的三级战列舰,在欧洲都很难称得上舰队,但在东方够用了。

而且,他们荷兰人连一艘三级战列舰都没有呢。

“派船登岸,告诉那些旱鸭子,兴唐王没有直接动用舰队到达山口洋或者坤河入海口,而是入侵了公司的纳土纳岛。

嗯,这位国王,比咱们想象的要狡猾,看来他准备先干掉三发苏丹,取得立足之地后再跟我们决战。”

说着军官在胸口画了个十字,“三发苏丹的运气实在不好,虽然他不想与兴唐王对抗,但很显然,兴唐王不是这么想的。”

与此同时,刚刚赶到会安,正在下令彻查某些隐瞒人口高门的莫子布,接到了施亚二从巴达维亚传来的报告。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可不好办了,香料贸易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生命线,难怪他们要拼命。”

莫子布把报告递给了身边的林通、郑庆等臣子看。

林通熟悉欧陆,立刻做出了应对,“大王,这么看来的话,我们需要与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彼得鲁斯总督接触一下,最好能告知他们,我们无意插手香料贸易。”

郑庆点了点头,“香料贸易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只占据香料是做不成这笔生意的,必须要法兰西人有抢走这个荷兰贸易生命线的欲望,我们才能出手。

不然就算囤积了香料,以我们目前的商船队和贸易经验,并不足以完成荷兰人的工作,把香料卖到欧洲。”

莫子布点了点头,林通和郑庆的意见是正确的,香料贸易每年最少两百万两银子的利润确实很吸引人,但兴唐王府单独干不成这事。

必须要与法国人商议好,只有高卢鸡愿意在政治上,甚至动用战争胁迫荷兰人,并承担出了外南洋(安达曼海)的商贸运输风险,这肉才能吃得下。

而现在并未与法国人沟通过,没必要急着下手。

“可是.。”莫子布迟疑了一下,“我们这么明显的拖延时间手段,彼得鲁斯再蠢,他也不会看不穿吧。”

郑庆哈哈大笑了起来,“大王勿忧,臣就是商贾出身,最知道他们想什么了。

这彼得鲁斯又不是巴达维亚之王,他才不会想那么多呢,只要把他的任期平安渡过,其他就是后来人的事了。

我相信彼得鲁斯现在一定在想办法离开这个火坑,如果大王能给他足够的时间,别说是拖延之计,就是让他来给大王磕头,他都会愿意的。”

也对,这彼得鲁斯不过是个职业经理人,不会不为自己考虑的。

“达夫,那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挑选第二次入法使团的名单。

郑庆,你安排一个可靠的人私下接触下彼得鲁斯的秘书,向他表明我们的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7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