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01章 这,就是华夏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还没九月,但北京顺天府已经非常热闹了。

天南海北,大漠东西,各个族群,各个肤色,来自各处的人,已经开始在这里汇聚。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各处来的商人,他们把帝国乃至域外的各处奇珍,不断汇聚到了北京城。

此时,从英国使团身前经过的,是一群来自山东的劳工,今年山东遭遇了严重寒害,五月才能开始春耕,随后又遇到了大旱。

接近四分之一个山东省的地盘上,粮食减产达到了恐怖的四成,几百万人面临着饿肚子的威胁。

历史上这场旱灾被称为乾隆奇旱,波及范围包括整个山东省,豫北、豫东南和苏北、皖北的江淮地区。

结果导致几十万人被饿死,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失去了土地的百姓,向着彼时还没有被完全开垦出来,土地没有被地主们完全占据的鄂西北郧阳府而去。

而他们的突然到达,又让本来就开发不足的鄂西北超出了能承载的极限。

加上他们是流民,失去了宗族的保护,官府衙役可以随意侵害他们,郧阳一带短时间就成为了人间地狱。

十几年后,不堪忍受的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孙,闹出了彻底掀开满清遮羞布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

也就是说,现在猥集北京城的山东、苏北、豫东南流民们,都是历史上白莲教大起义的骨干,或者是他们的父母。

但是现在,这些山东灾民,却无忧无虑的开心打闹着在往城内的劳工营而去。

其实,只算填饱肚子的话,赈济灾民真的用不了多少钱。一个成年男性,一个月吃饱肚子所需甚至都用不了一两银子。

而只要你组织得当,他劳动力产生的价值,是肯定会超过,至少是等于一两银子的。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能完成好救灾,不让这些灾民完全等着被救济,那么赈灾是不会亏本,或者说是不会严重亏本的。

但就是这一个组织得当四个字,对于一个政权的动员、组织能力,官员素质、纪律等,要求都非常高。

很多王朝中后期,甚至是刚刚从其兴也勃的初创期之后,就很难保证这种赈灾能力了。

值得庆喜的是,大虞王朝目前正处于其兴也勃焉的阶段,皇帝用心,官员基本能完成他们的职责。

更重要的是,莫子布虽然没有预见到今年会发生严重旱灾,却知道玉米、红薯和土豆对于农耕民族的意义。

哪怕在这个时代,这三样农作达不到后世那种小麦亩产一千一二百斤,玉米亩产两千斤的恐怖差距。

但在山东、河南,小麦亩产三百斤,玉米、土豆这些亩产四百五十斤到五百斤,还是有保障的。

而且玉米、土豆这些东西不用种在好田土中,需求的粪便肥料也只有小麦的三分之二。

这使得莫子布五年前在河南郑州、开封、商丘和山东菏泽强行用行政指派,给官员考核挂钩,让他们必须种这新三样作物后,玉米等作物因为出色的亩产,得到了飞快的推广。

河南巡抚宋湘就对莫子布非常感慨的说道:“豫省深居内陆,南洋白米运来成本极高,远水解不了近渴。

眼看今年是要大规模饿死人的,但豫东三府历年积存的玉米、土豆、番薯三样作物,给了朝廷极大缓冲的时间。

等旱灾结束,全省大种玉米,凭借亩产又能渡过灾害次年的粮荒。”

而詹姆斯.瓦特看着这些虽然遭了灾,但是心情非常愉快的劳工,非常的不理解。

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些灾民失去了家园,还能如此无忧无虑。

旁边负责接待的鸿胪寺官员也同样非常不理解的看着瓦特,“他们是灾民不假,但并没有失去家园。

其中有地的,陛下减免了他们的赋税,等灾害结束,他的土地仍然那是他的。

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在灾害结束后,大部分仍然可以继续回到家乡佃租土地,但我想,他们不会选择回到故乡了。

因为朝廷已经在西北的甘肃省平凉、灵武等府,南洋的日南省归仁府,兴唐省、南暨省、金亲王国都为他们准备好了土地和农民合作社,去了就能安家。”

瓦特听完,沉默了良久,这位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大工程师。

他在经商一途上完全不懂,所以需要把专利都交给别人打理,瓦特身边的马修.博尔顿就是帮他打理专利和开厂的。

但虽然在经商上面没天赋,但对于政治和国家的运行,瓦特还是有点见解的,历史上他就想凭着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身份从政。

但很可惜,除了母亲出自没落的小贵族旁支以外,他们老瓦家往上数五代,全是下等人。

哪怕他的发明,对英格兰王国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那也没有资格获得一个爵士爵位。

所以他晚年疯狂敛财,希望依靠财富成为一个资本家,这样就可以进入以大资本家为主,中等资本家分汤喝的辉格党,只可惜最后因为各种原因,也未能如愿。

此时,听到鸿胪寺官员带着点自傲的解释,瓦特却点了点头。

“你们赛里斯,太富裕,太广阔了,充足的人口,使得你们不用羊吃人也有足够的工业劳动力。

广阔的疆域,即便只靠内部市场也能把生意做下去,不用残酷剥削所有人,把成本压到极来竞争。

所以,赛里斯人是幸福的,即便你们不像有些人吹嘘那样如在天国,但比起英格兰的百姓,他们太幸福了!”

瓦特当然不会知道,历史上乾隆时期,这些人至少没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也流离失所。

哪有现在一个人下苦力疏通拓宽大运河,就能让全家吃饱的机会。

当然,瓦特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如今大虞的疆域,给了大虞无限的试错成本和给全体国民兜底的底气。

就如同在后世,如果东南亚能成为共和国的蓄水池和泄洪区,日韩老实当小弟,那国人的日子,也会再上一个台阶。

。。。。

北京紫禁城中,莫子布正在进行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因为这次之后,他就要前往承德了。

今年的承德朝觐大会将会极为隆重,漠南漠北蒙古各镇藩王公,章嘉、达赖、班禅、慈航普度、哲布尊丹巴五大尊佛。

内外兴安岭二十四部头人,李朝大王李祘,日出之地江国公徐家治,被抬高到了亲王待遇的琉球王国姓穆。

以及朝日两地镇藩,南洋泰平的泰族镇藩,兰纳王国、南掌三国,缅王孟云,印度迈索尔王国等等这些边角料。

还有法兰西、英格兰、俄罗斯、神圣罗马、普鲁士、荷兰等十一国使节都会来。

这不仅仅是一场朝觐,更是一场莫子布加冕为东方世界大皇帝的盛会。

只是,正在进行的御前会议内容则非常让莫子布头疼。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今大虞朝的撕裂感太过严重了,而且出现了两种让莫子布极为警惕的舆论。

一是认为大虞的西北、东北等在内的大片土地没有多少用处,不应该继续投钱治理。

要集中所有力量发展海贸,将钱和国家的动员力,都砸到南洋去。

第二种则更危险,岭南的闽粤豪商大资本家和江南的士绅豪商集团,很希望能把全国其他地方当成殖民地,各种意义上的殖民地。

经济上吸人口,吸资源,还要市场。

政治上要让已经接受新事物,政务能力和眼界甩开其他地方一大截的岭南、江南官员,到其他地方去就任主官,用行政力量将它们拉到殖民地的地位。

莫子布开御前会议之前,看到锦衣卫提报上来的情况,不由得后背哗哗冒汗。

他是来重塑国家和民族的,不是来搞大分裂的。在这一刻,莫子布突然就明白朱元璋的无奈了。

不用南北榜,南方派就要在经济、文化、政治上完全控制朝政了。

不杀勋贵,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孙,就会不断占据国家头部,排挤任何的后来者,最后形成一块铁板,任谁也插不进去手。

原来是这样!

呵呵,不打击江南士绅文官集团,世人怎么知道皇帝还是全天下人的君父。

不遏制闽粤勋贵,世人怎么知道,这个皇朝是皇帝的皇朝,勋贵们只是臣子,而不是股东呢。

“陛下,臣建议,将使司推广到全国,分南洋、东洋、西北、东北、西南五大使司,分宗室大臣前往坐镇。

限制江南、岭南人士到这五使司处任县令及以下的基础官职,以免他们用江南和岭南的经验胡乱指挥。

同时,在江南、岭南废除已经基本起不到作用的学道,启用新学系统。

湖广、中原、巴蜀,则采取渐进式革新,分十年时间,慢慢普及新学,以及与新学相辅相成的新式科举。

同时,在各使司,特别是湖广、中原建设一批太学,全力培养新式人才。

多让他们到江南、岭南来做官,见识新气象,朝廷大员中,也要注意给这些地方之人留位置。”

林通的这个建议,其实就跟共和国最开始实行的地方局一样。

都是新朝初建,国家各方面差距过大,地盘太广,而交通又相对困难,但还要兼顾建设,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治理方式。

“那先发地区虹吸后发地区,这个事情又该如何解决?”莫子布轻声问道。

“只能通过财政的手段来弥补了,臣建议课岭南、江南之税后,由国家调拨,弥补其余各省。”

林通咬着牙说道,他目前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用财政弥补已经是他细致研究和推演后,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莫子布则点了点头,财政转移嘛,后世也在用。

只不过后世用效果很好,那是因为交通、支付、转移和账册方面已经极为便捷。

这个时代肯定达不到那种程度,所以施行起来的难度很大,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

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政策了,如果中间有问题,那就一边施行一边改。

“臣赞同恩平伯所提之策略,同时,臣还建议陛下,限制闽粤勋臣和江南士绅文臣以商行向内陆各地伸手。

将他们资本,尽可能的堵截到煤铁产业和南洋去,甚至可以为开拓瞻洲,北美等地提供高额奖赏,鼓励他们大力外拓。”

赞同首辅大学士林通政策的,是次辅侯官伯林乔荫。

而听到林乔荫赞同,其余大学士、各部尚书等,也纷纷表示赞同。

这算是危机中的幸运吧,至少在莫子布这,他还是有一批可靠的文臣武将,哪怕就是损害本阶级利益,也要维护国家的利益。

这或许是儒家能几千年来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因为儒家历朝历代所推崇的,正是这样具有牺牲精神,为国为民的人。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基本确定未来方案后,首辅带着各部下去细化了,莫子布则拿起内廷翰林舍人的会议记录看了起来。

解决方法其实不复杂,就是设立地方局统筹各地发展,皇帝集中主要精力掌控以岭南、江南为首的江浙皖赣闽粤交(广南)七省。

湖广、两河、两山和陕西、巴蜀则作为次一级重要地区,施行渐进式革新的办法,逐步把他们拉入新时代。

此外,剩下的地区则由地方使司控制,由皇室、宗室等勋贵坐镇。

具体是把甘青藏和西域划入西北使司,以兰州为中心。

云贵桂与上川汉川(上下缅甸)五省划入西南使司,以昆明为中心。

黑吉辽划入东北使司,以阿勒楚喀,也就是后世哈尔滨附近的阿城为中心。

漠南漠北照例用五等镇藩,由皇帝亲自掌控。

其余南洋、东洋使司则不变。

经济上则采用财政转移的手段,来加强对内地各省的建设,在政治和军事上,也进行一定程度倾斜,保证各省的团结。

至于岭南、江南未来出现的贵族资本家多余精力,就让他们往南洋砸,往煤铁产业上砸。

甚至不排除未来把南洋一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当成全力与资本的泄洪区来使用。

“父亲,我觉得这样未来问题会很多啊!”阿森今天也旁听,算是观政了,这小子已经把这个王朝,当成了他家的产业,所以非常忧心忡忡。

“若是如此,地方使司权力过大,会有闹独立的危险。

而那些被阻止了继续向内陆通过设立商号,购买土地等方式大肆发财的勋贵们,如果他们不听从朝廷号令,甚至闹事可该怎么办?”

莫子布哈哈一笑,招手让阿森过去,细心为他讲解了起来。

“我儿,你永远不要奢望会出现一个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政策。

任何的政策,都非常具有时效性,此时是善政,彼时可能就是苛政了。所以需要在运行中,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去纠正和调整。

此外,帝王之所以是帝王,不不因为他生来尊贵,也不是他坐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而是因为他有力量!”

莫子布举起右手握成拳,然后在阿森面前挥了挥,“勋臣敢不按照律令行事,敢闹事,那就出动海军镇压。

岭南、江南,海贸乃是生命线,只要海军在手里,就由不得他们。

地方使司有独立的风险,咱的近卫军和京营,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谁敢闹事,就出动军队,杀他全家!”

“啊对!”阿森样眼前一亮,这方面的知识,是她母亲和干妈叶德妃不曾教育过他的。

“咱们有军队啊,海军四支舰队,陆军有近卫军,京营,谁敢不听话,就打他!”

“是的,不要怕有人闹事,这反而可以锻炼你打击闹事者的能力,有压力,军队才不会腐朽。”莫子布摸了摸阿森的头。

“除此之外,闽粤勋臣,江南士绅,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他们不可能像一个人一样,完全一心,意志统一。

真要是这样的势力存在,咱们家就活该坐不稳江山,那江山就该是他们的。

所以这些人当中,是分成了非常多的,几十万,几百万个独立个体的。

只要捏着军队,让他们没办法在武力上反抗,那就总会找到驱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办法。

把他们分成维护正道的忠臣、用的顺手的奸臣、听话的、办事的、生产的、眼线、爪牙等等各种角色,然后根据情况,合理的使用这些人。”

莫子布很是感慨的站了起来,“而且,儒家学说流传至今,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中国人的精神中注入了横渠四句。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有的中国人,没人能抗住这四句的诱惑!

你与我,我们父子,只要能把握住这四句,将可以完成这四句的条件挂出来,就会有无数人为了这个理想,前仆后继的来建设这个国家。

所以,不要管什么勋贵,什么豪商,他们在面对横渠四句所代表的文化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这,就是华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4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