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09章 我们是皇帝的鹰犬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鼓声隆隆,伴随着阵阵炮声,中华帝国陆军近卫神电团三个营的步兵,正在呈三纵队排队前进。

神电之名,取自昔日大明在莫皇帝家乡高雷廉三州设立的卫所军神电卫。

在大虞收复广东之后,这个近卫团就开始建设,其骨干成员是从粤西高雷廉三州,也就是后世的广东茂名、湛江和广西钦州招募。

这三地方,哪怕是到了共和国时期,也是以条件艰苦、民风彪悍而著名,在这个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这里雷琼片闽南语和夹壮话互相拉扯,夹杂客家话、粤西白话的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盛产一言不合就提刀斩佢的轻生死恶少年。

以至于整个粤西、桂南,到处都是山贼土匪。

要是在和平年代,这种人是各种学校和牛马工厂最讨厌的存在,但是在现在这个混乱血腥的殖民时代,却是最好的兵源。

除了高雷廉三州以外,临近的广西南宁、太平(崇左)两府,广南谅山府以及海南岛的百姓,也在征召之列。

以至于近卫神电团中,汉人比例只勉强超过一半,其中夹杂了大量的壮、黎、瑶等族出身的士兵。

近卫神电团一共三个营两个连,其中两个是线列步兵营,一个是猎兵营,一般也被称为射生营,剩下的两个连则是团属炮兵连和团属火力支援连。

其中线列步兵营由十个连组成,包含八个燧发枪连,一个射生连,一个掷弹兵连。

也有九个燧发枪连,射生连由射生营临时调派补充的时候,每连一百人,全营共一千人。

射生营八个连,共八百人,编制和调动非常灵活。

团属炮兵连装备了四门三磅野战加农炮和一门六磅长管加农炮。

团属火力支援连装备六门虎蹲炮,三门六十斤左右可以发射霰弹的劈山炮,以及数量不定的重型滑膛枪。

全团加上后勤人员和指挥使直属的卫兵,一共四千二百人左右,属于绝对的高配。

“上报皇恩兮下救黎民,驱逐鞑虏兮拓疆万里。”

神电近卫的士兵们高唱着近卫军军歌,行动非常迅捷,精神饱满,斗志高昂。

一般人很难理解他们这种亢奋的精神,但只有出身粤西的神电近卫士兵们自己知道原因。

因为自古粤西就是中华帝国的边角料,别说驱逐鞑虏的皇帝,就是进士举人他们也出不了几个,常年处于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地位。

但现在,忽然出现了莫皇帝,使得粤西成为龙兴之地,他们成了皇帝的乡党,从被歧视的乡下穷鬼,有变成皇亲国戚的可能。

这在精神上,给粤西人注入了强大的能量。

同时在现实上,粤西原本土地相对贫瘠,居民生活困苦。

但在莫子布入主广东后,就将大量乡党迁徙到富饶的北(红)河平原,又提拔大量人进入海陆军,让粤西人的生活上了好几个档次。

可以说,他们现在的好生活全是皇帝给予的。

有莫皇帝,他们就是皇帝乡党,是前途无量的近卫军之乡,没有的话,他们就是帝国的野狗。

这种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极大提高,使得粤西极为拥护莫子布。

因此在神电、元从、龙骧、羽林左右、长水胡骑六个近卫军团中。

神电卫作战技能,战场经验等不是最娴熟丰富的,但一定是最不怕牺牲,最能打恶战的。

在他们侧翼以散兵方式前进并进行一定掩护的,是近卫羽林左团的射生轻步兵营。

与神电近卫在粤西招募,元从近卫是由元勋、封臣和最早下南洋屯垦子弟组成不同,羽林左右卫就是真正面向全国选拔的。

因此在羽林左右团中,射生营不是一个营,而是基本都是射生营,选材面的宽广,让羽林近卫的士兵相当善战。

在这两支五千人的近卫军身后,是京营振威军的一个线列步兵团。

三千人全是线列步兵,班底是从嘉庆省嘉西府征召的潮汕和客家金矿工人,他们不但适应南洋的湿热环境,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这八千人,就是此次征印军的绝对主力。

所以英属印度陆军总司令艾尔.库特爵士虽然眼界和统帅能力很出色,但他实在没想到光中皇帝这么重视他们。

会在印度这样一个无法对战局起到决定作用的战场上,在自身还没完成统一的局面下,竟然把自己总数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的近卫步兵,派了五千多人来印度。

这就是穿越者的最大福利,总是能根据未来历史的走向,提前知道谁是自己的最大敌人,什么地方对自己最大的敌人最为重要。

要是沃伦.黑斯廷斯总督和艾尔.库特总司令知道莫子布这么看得起他们,不知道该荣幸呢,还是该害怕。

除了这八千人以外,联军还有蒂普苏丹亲自统帅的两千迈索尔骑兵在宽阔的战场上,为步兵提供遮蔽、预警和护卫,让步兵能安全的到达战场。

远处,英属印军已经摆好了阵型,军队主力由第一孟加拉欧洲燧发枪团,第二孟加拉欧洲燧发枪团和第三孟加拉欧洲燧发枪团组成。

这三个团是历史上未来会更加庞大的英属印军基干主力,全部由英国本土抽调组成,未来他们会扩编成第101、104、107步兵团。

这三个团中,第一燧发枪团是标准团,一共有三个营,每营十个连,由八个线列步兵连,两个侧翼连(一个轻步兵连,一个掷弹兵连组成)。

全营一千人,三个营就是三千人。

剩下的第二燧发枪团和第三燧发枪团,其实就一个单纯的线列步兵营组成,还没有扩编。

不过由于前段时间的马德拉斯战败,第一燧发枪团的两个营已经在圣乔治棱堡被攻陷后损失大半。

幸存者也遭到了迈索尔人的全部处决,因此第一燧发枪团也只有一个营了。

而且由于英国如今在跟全世界作战,这人三千白人士兵中,只有一千人是正规军,其余都是英属印度威廉堡当局到处强行征召的各种白人冒险者和从船上逃跑的水手组成。

除了三个燧发枪团以外,艾尔.库特爵士身边还有一个皇家爱尔兰步兵团。

这个线列步兵团,源自第一代格拉纳德伯爵,在十七世纪末组建的爱尔兰独立连。

他们本来在北美服役,并经历了莱克星顿战役,最后在波士顿围城战中表现不佳并被重创,在遣返回英国本土后,经过增补去年年初才来到印度。

这个团有两个正规营和一个爱尔兰应召营,全团两千六百人,战斗力其实还可以。

在北美表现不佳,是因为北美十三州有大量爱尔兰移民,他们不愿意与自己同族血战而已。

这个步兵团在此后的历史上长期驻扎印度,并在六十年后参加了臭名昭著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在英军攻打中山、广州、厦门和宁波战役中,他们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除此之外,英军还有一个从本地调来的普拉西炮兵连,装备七门各口径的野战炮。

以及一个军官全部是欧洲人的第二孟加拉炮兵营,装备十二门各口径野战炮。

这些英属印军主力约有六千人,哪怕就是除开其中两千人是临时强征的欧洲人渣,英属印军也有四千欧洲官兵,这和陈联得到的两千五百人情报,是大大超出的。

因此,这场战斗还没开始,双方都注定会给对方来一坨大的。

艾尔.库特爵士不知道莫皇帝把他最宝贵的近卫军给派来了,还以为来的只是中华帝国的二线部队。

陈联不知道英国从本土调来了皇家爱尔兰步兵团的两千八百正规军,准备也有所不足。

除了这主力六千人以外,英属印军还有精锐的本土步兵团-加尔各答卫戍军团三千人,以及孟加拉本土步兵第一团两千人。

作为本地人,英属印度军队早就占据了有利地形,这是加尔各答城外一个小山包。

艾尔.库特爵士将主力欧洲兵团六千人布置在了山包上,本土孟加拉团六千人则部署在两翼,合计一万二千人。

要说这支部队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们没有骑兵。

英军唯一的非正规骑兵团,被部署在了德里防备还没彻底倒下的莫卧儿王朝,而没有调回加尔各答。

此时英国人也还没拿下旁遮普邦,缺少由这些大胡子组成的大量关键骑兵团。

因此,当中华陆军在迈索尔骑兵的掩护下,穿过一片泥泞的沼泽地,抵挡孟加拉城外的时候,英军也没办法主动发起进攻。

迈索尔王国号称南印度普鲁士,虽然受限于阿三这个战力DBUFF,但其精锐骑兵还是有一定突击能力,艾尔.库特爵士可不敢当着这些骑兵的面随便移动步兵。

下午两点,中华帝国陆军列阵完毕,陈联海战不行,但陆战可是拿手的很。

他将振威军的线列步兵团和一个神电卫线列步兵营放在正中,一个神电线列步兵营后备。

其余射生营(轻步兵营)呈散兵阵散开,迈索尔的骑兵部署在两端。

不过从陈联这看去,只见对面部署在山包周围的英军旌旗林立,士兵皆穿红色上衣,黑色裤子,头戴黑色烟筒帽。

帽筒正中,线列步兵插着上百下红羽饰,掷弹兵为全白,轻步兵为帽正上方一根巨大的羽毛。

“扑母!”陈联咧了咧嘴骂了一声。

“不是说英国人是小陆军,战斗力一般嘛,可是这支军队,阵型严整,士兵高大,火炮布置得当,绝不是什么善茬啊!”

“damn!”几乎与此同时,英军指挥艾尔.库特爵士也大骂一声,因为在他这里从高处看出,远处的中华士兵分为两种。

一种头戴朱漆勇字盔,身穿红色鸳鸯战袄,在鼓点声中,数千人如一人一样前进后退,连转弯都能以一人为中心,上百人如臂指使般移动。

他们歌声嘹亮,燧发枪上的刺刀闪闪发亮,显然战意极为高昂,训练非常到位。

而另一支队伍,身穿浅色上衣白色短裤,军服与欧洲相似又略有不同,头戴一顶非常好看的白色毡帽,冒顶红色璎珞随风飘扬(改进型范阳帽)。

这支队伍自从出现在战场上后就没有发出多少声音,士兵三分之一警戒,三分之二蹲坐,显得极为放松。

艾尔.库特爵士不安的摇了摇脖子,对身边的贾尔斯.斯蒂伯特中将低声说道:

“那支浅色军服的军队(振威军)让我很不舒服,他们让我想起了沙皇的灰色牲口。

而那些戴着红色铁盔的,就像是一把已经被握在手中的双手阔剑一样锋芒毕露。

贾尔斯,你一会要做好重大损失的准备,他们进攻一定非常凶猛。”

此时,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打造下,沙俄的军队已经有一些名声了,欧洲人普遍开始把俄国当成了一个次等列强。

贾尔斯.斯蒂伯特中将不由自主的咳嗽了一声,看着那一片比英军还要鲜红的充满活力的军队,他稍微有些不安。

情报肯定有误,这他妈绝对不是什么中华帝国的二流陆军,这应该是中华帝国近卫军。

但斯蒂伯特中将不能这么说,这时候说,除了扰乱军心,不会有其他的作用,于是他在干咳一声后,点了点头下去指挥了。

“让莫善宗去,打中间的主力,试试这些人的成色!”陈联眼见部队到齐,率先出招了。

如同嘉定陈家中,光字辈是嫡系,成字辈是陈上川堂兄弟远支子孙一样。

莫家中,公字辈是莫家嫡系,善字辈是雷州半岛海康县的同宗远支出身。

莫善宗接到命令,立刻就率领全营出发了。

他是近卫羽林左团的营千户,他手下这八百人全部是射生军(猎兵),一半装备了配米涅弹的飞将军1777线膛枪,一半是克敌1775线膛枪。

“这是轻步兵,让齐柏林中校出动。”艾利.库特爵士一下就看出来对面的成色了。

不单因为射生军的朱漆勇字盔上飘扬着青色的翎毛,还因为他们摆出的是标准猎兵散阵。

艾利.库特爵士稍微有点遗憾,要是他有一支骑兵,哪怕就是一个营五百骑也行啊,那么对面肯定就不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让轻步兵上前。

‘嗒嗒嗒嗒嗒嗒!’前进的射生军(轻步兵)中间,军乐团的鼓手急速敲响胸前的军鼓,平白为这战场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四百米,英军还在前进,但中华军已经开火了,米涅弹正处于它最好的划时代上,把线膛枪的装填和射程都往前推了一大截。

一个英军轻步兵正在迈着轻快的步子前进,当看着四百米外中华军开火的时候,还裂开嘴无声的嘲笑了一下。

可是下一秒,他忽然觉得一股大力从嘴上猛地撞来,英军脑袋被这股大力推的猛然向上一甩,嘴巴里的牙齿混合着血肉,刷的一下飞上了半空。

同时,细细的米涅弹穿过他的口腔后,飞速从脖颈穿过,顺带打断了他半截颈椎,英军踉跄了两下,软软的倒下了。

几乎同时,另一个英军轻步兵猛地往胸口一摸,因为他感觉刚才好像钻进去了什么东西。

随着这一摸,鲜血哗啦啦的开始喷涌了出来。

这是弹孔!

已经开始呼吸不畅,双腿发软的英军向着周围惊恐的看了一眼,他还以为是同袍打伤了他。

可是随着他的视线望去,在不断啪啪啪的响声中,到处都有人中弹。

吧嗒,英军手中的线膛枪掉到了地上,他不明白,四百米的距离上他是怎么会中弹的。

呵呵,四百米算什么,历史上张桃芳能用栓动步枪在八百米上裸眼瞄准。

一分多钟,出击的英军轻步兵就倒下了二三十人。

好在齐柏林中校经验非常丰富,他没有固执的让士兵上去送死,而是吹响了口中的铜哨,通知士兵们撤退。

这些中国人有古怪,先不打了。

抱歉,今天孩子初中报名,老虎是插队进去的,麻烦事一堆,欠一章我这几天想办法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7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