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00章 赛里斯,斯拉夫与鞑靼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到底是给专利费好处多,还是不给专利费好处多?

那当然是,不给专利费好处多啦!

因为中华远离欧洲,根本不可能像英法等国那样,形成良性的科学互动。

目前的新技术从西方影响到东方,时间往往是以年为起步。

都过这么长时间了,如果你还拘泥于所谓专利法继续干等,或者等待对方允许你使用专利。

在这种国家间激烈竞争的时代,那就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了。

所以不用担心你不遵守专利,别人也会不遵守你专利的情况发生,因为双方大概率是不会互相尊重的,而是想尽办法先壮大自己,然后再来解决这些细枝末节。

且双方隔得这么远,交通这么困难,通讯基本靠吼,根本无法判断别人用没用你的专利。

英法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还经常因为这个满地鸡毛,这西方和东方中间隔着整个亚洲,就更没法捋清。

跨国官司那更是别指望了,后世那么发达,各种通讯手段称得上无所不有,跨国官司都是大难题,更别提这个时候了。

是以,就算你严格遵守专利,如何落实也是极大的问题。

而且由于此时的发明,都处在始祖阶段,就好像大树才开始长主干,很多东西根本没法绕过,更遑论弯道超车。

譬如瓦特的蒸汽机,他把改进后的活塞、安全阀、节气阀、压力表这些最基础的改动等等全部给注册了,你真要百分百遵守专利法,那这些你都不完全不能用。

这还怎么绕,完全绕不过。

这种情况下,还严格遵守专利法,那么得益于先发优势,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只要拿捏住这些主干道,就能把中华活活给憋死。

于是,这就考验莫子布和中华能力水平的时候到了。

首先,不能表现出一点也不尊重专利,以免挫伤国内发明热情。

比如王贞仪此前不敢把她认为极大可能是符合莫子布要求的高压蒸汽机拿出来,就是没有律法保证她利益的体现,莫子布还想在国内开始推广专利法呢。

但是,如果莫子布表现出过于尊重专利法,那么也不行,因为这会让英法列强发现,从而这上面开始专门拿捏中华。

所以,必须要取一个平衡点,这也是莫子布非得让英国人把瓦特邀请过来的重要原因。

除了让瓦特过来演讲,分享知识,促进国内科学氛围以外,就是要亲自上阵,与瓦特达成交易。

用这种纡尊降贵的方式取得瓦特同意之后,然后再反过去用国力胁迫英格兰王国,迫使他们在蒸汽机的专利上为中华的行为背书。

七月,英国使团以及詹姆斯.瓦特和他的重要合伙人马修.博尔顿离开新港,继续北上。

王贞仪闻言,为免打草惊蛇,直接不回广州了,继续在广南下龙湾设计高压蒸汽机。

她的理论没问题,但是高压蒸汽机面临的安全和密封问题,比她想象的更难。

一是高压蒸汽机的活塞环需要重新设计,二是静密封需要用到紫铜,而且还只能用一次,每次拆机检查之后就要重新更换。

这可是紫铜啊!

在本就非常缺铜的中华,此时紫铜比白银还贵,要是就这样设计出来,造价那就太高了。

除了特定的军事上以外,高压蒸汽机将不具备一丁点推广的可能。

“王姐姐,我必须要去广州了,因为英格兰的使团,需要我去接待,而且很可能这一去,我就很难再回到广南了。”

阿森很有点伤感,倒不是他对王贞仪起了多少爱恋之意,因为他不只是舍不得王贞仪,也有些舍不得罗胖子、伯治兄岑宣南等等一堆参与高压蒸汽机研究的伙伴们。

对于阿森来说,人生前十三年中,他的身边只有三种人。

强大到让他时刻仰视的父亲。

严厉到让他有点想要逃避的母亲。

第三种就是出于各种目的接近他,巴结他的人。

说句残酷一些的,阿森就没有正常接触过多少同龄人,对于朋友这个位置,他是非常缺乏体验的。

虽然王贞仪、岑宣南这些人也在巴结他,但这些人年轻有才华,多少还有点自矜。

同时,他们对于能跟未来皇帝结交可以获得的好处有多恐怖,没有一个具象化的感觉,跟无比明白这一切的勋贵文武大臣及其子弟们并不一样。

所以,他们能以一种相对没有那么巴结,功利性没有那么强的态度与阿森接触。

这种感觉,让阿森非常放松和珍惜,他觉得自己真正交到了朋友。

未来会不会变质不知道,但此时,他们的小小友谊,还没到变质的时候。

反而到了此时,王贞仪很有点舍不得阿森了。

皇贵妃陈依珍虽然过于严厉,她的教育手段,不管是否粗暴,但还是起到了作用的。

十三岁的阿森性格沉稳,情感上能推己及人,有远见,有学识,对新事物有很高的接受度。

对于女性抛头露面从事各种工作也相对比较支持,加上强大的家世,已经是王贞仪幻想中的顶配至尊宝了。

“殿下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用最大的努力,尽快完成高压蒸汽机的改进,到时候,我们就在南京相见了。”王贞仪有些舍不得的说道。

阿森则点了点头,随后非常郑重的对王贞仪和岑宣南说道:

“我南下之时父皇对我说过,目前国内主要从事蒸汽机研究者,钱铎其实是被赶鸭子上架的。

钱家需要出现一个新时代的大儒,所以把他推了出来。

但钱铎的强项其实是在丹化,这是他们家族醉心于道家孙陶派所致,对于机械和格物,并不擅长。

吴文耀则不一样,他没有钱铎那么迫切需要稳住家族传承的需求,且在机械设计方面,是很有天赋的。

那么对于你们来说,钱铎与吴文耀到了广南之后,应该联合吴文耀,让他于我不在广南的时刻庇护你们。

至于蒸汽机的赏格,我会亲自与吴文耀商议,你们无须担心。”

“多谢殿下恩典,殿下爱护之意,我等感激不尽。”王贞仪他们听懂了阿森的话,颇为感激的下拜。

阿森这话背后隐含的意思,乃是钱铎是江南士绅豪商集团推出来争权夺利的工具,他背后支持的人多,等着分蛋糕的也多。

所以万一这个高压蒸汽机项目被钱铎插一手,王贞仪这些人恐怕就要被吃干抹净了。

吴文耀则不一样,他身份高,父亲是南洋第一封臣宋城侯吴让,亲舅舅是新高伯庄春德,追求过王贞仪的庄利善就是吴文耀的亲表哥。

可以说,吴文耀生下来就在罗马,还是在罗马殿堂中。

他的起点就是好多人一辈子也摸不到的天花板,是以没有钱铎背后那么重的期望与负担,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同时,吴文耀擅长的机械设计,正好可以弥补王贞仪与岑宣南的短处。

唯一的问题,就是吴文耀虽然出身高贵,但是宋城侯的爵位,却没有他的份,因为他上面还有个异母兄长吴文辉。

吴文辉可不是一个简单人,历史上吴让在马来半岛的那个地盘,就是吴文辉做大做强,一度强大到灭了北大年,能跟柔佛苏丹国掰手腕地步。

是以,哪怕在普遍人才辈出的大虞朝第二代勋臣中,吴文辉都是能力非常突出的那种。

目前不过二十三岁,就已经能统御数千人作战,独立主持对高丽南部的改易了。

而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兄长,吴文耀基本就被判无法继承爵位了。

所以,莫子布给出的一个内臣伯爵与一个亲藩伯爵,也就是华人南洋封臣伯爵,对吴文耀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而这个问题,将由阿森出面解决,无疑就解决了王贞仪他们的大难题。

在大量资本和大贵族都因为皇帝的压力,真正准备进军这一领域之后,选择吴文耀这样的来保驾护航,是阿森走后最好的选择。

。。。。

“大人,这里应该就是赛里斯的首都了吧,真是一座恐怖的工业之城啊!”

詹姆斯.瓦特坐着小船,逆着看起来不那么健康的珠江水往广州城而去。

这一路上来,他看到了跟伦敦一样,恐怖到让人不适的场景。

巨大的烟囱,往天上排着浓浓黑烟,黑乎乎的污水从每一个地方,哗啦啦的汇入了珠江,以至于珠江岸边河水与河中央的颜色都不太一样。

等到下了船,目之所及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到处是车夫与力夫,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沿街叫卖的声音,争吵打闹的声音,就跟伦敦的小爱尔兰区一样,嘈杂的让人头疼。

在瓦特想来,一个强大国家的首都,也就是这样的了吧。

“肯定是的,我们从新港到这里,足足航行了一个月,如果这里还不是赛里斯的首都,那就太夸张了。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帝国,即便他是赛里斯。”马修.博尔顿也附和着说道。

小威廉.皮特快被这两乡巴佬给烦死了,但想到还需要瓦特的专利,来为英格兰王国达到一些目的,他只能忍住不爽,耐心回答道:

“广州可以算是赛里斯的首都之一,但是皇帝一般不会呆在这里。广州城由两位大公爵坐镇,他们通常是皇帝陛下的兄长。”

“那赛里斯真正的首都在哪里?”马修.博尔顿感觉人生观都被震碎了,真的有国家大到首都都要安排几个才行的地步吗?

“如果是冬季,赛里斯的南京离这里步行过去需要一个半月,如果是夏季,皇帝陛下会到北京去避暑,那我们就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

而我们,很可能会被要求去北京,哪怕是坐船,到达北京也还需要一个半月。”

“耶稣基督啊!”马修.博尔顿听完,惊讶的差点没昏过去。

瓦特则比这位商人嗅觉更敏锐一些,他有些难崩的看着小威廉.皮特。

“大人,英格兰王国,真的能跟这样堪称天国的国度竞争吗?他们不会有一百个英格兰王国那么大吧?我们真的能在这种敌人的虎视眈眈之下守住印度吗?”

小威廉.皮特这会也有点绷不住了,如果有点选,谁愿意跟这样的怪兽帝国竞争。

他无奈的摇头叹了口气,“我们总不能现在就跪下来做赛里斯皇帝的奴隶吧。”

。。。。

而就在小威廉.皮特等人到达广州,准备再次休整一下前往北京的时候,俄罗斯帝国的特使叶卡捷琳娜.罗曼诺夫娜.达什科娃,也已经到达了叶尼塞河上游的阿穆哈拜商。

这里距离漠北的唐努乌梁海已经只有一百多公里了,距离北海(贝加尔湖)边的伊尔库茨克,也只有一百公里上下,是俄罗斯帝国在东鲜卑荒原最重要的据点之一。

这是一场极为辛苦的旅程,按照以往的惯例,俄罗斯帝国如果需要派人到东方的话,宁愿选择走海路,也不会走陆路。

因为此时从乌拉尔山到鲜卑荒原是极为凶险的,甚至一不小心都会迷路,是那种再也无法回到人类社会的迷路。

但是达什科娃坚持下来了,一路上克服了风餐露宿和各种土著部落带来的风险,顺利达到。

而她之所以这么坚持,不单是因为走陆路的时间更短,还因为她肩负着使命,她要替女皇陛下评估俄罗斯帝国在东边的真正实力。

此时的俄罗斯帝国,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刚刚干翻了一直奴役他们,把他们当奴隶卖到奥斯曼去的克里米亚汗国。

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实是,在非洲人被当成黑奴贩运之前,俄罗斯人作为白奴,已经被鞑靼人的克里米亚汗国卖到奥斯曼乃至整个地中海沿岸,前后持续三百年了。

在这三百年中,俄罗斯人估计被劫掠走了近五百万人,在数量上少于黑奴,但也十分触目惊心,且遭受到的苦难,一点也不比黑奴少。

达什科娃眺望着远处,西西伯利亚总督克里琴科.尼古拉耶维奇,正在向这位女皇的闺蜜汇报。

“自从赛里斯皇帝推翻鞑靼人的统治后,他迅速收服了原本臣服于清帝国的鞑靼人。

现在,那些鞑靼人不断开始越界,将原本臣服于我们的卫拉特人吸引去了南边,据说赛里斯皇帝正在组建一支由鞑靼人组成的近卫轻骑兵。”

“这真不是一个好消息。”叶卡捷琳娜.罗曼诺夫娜.达什科娃叹了口气。

“局面正在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作为同样被鞑靼人奴役的民族,赛里斯人没有选择像我们斯拉夫人这样,把鞑靼人打翻在地变成奴隶,而是宽恕了他们。”

“呃,不对,这个形容不准确。”达什科娃摇了摇头,推翻了自己的刚才的判断。

“赛里斯皇帝这不是宽恕了那些鞑靼人,他是想成为一下个成吉思汗。”

克里琴科总督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实际上,鞑靼人对赛里斯的统治非常短暂,第一次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

第二次也就是满清,他们实际上不是鞑靼人,而是更东边的赛里斯蛮族与叛军纠合而成的叛乱集团。

就算笼统的把清帝国算作鞑靼人,那么这两次统治,给赛里斯造成的苦难,也远远没有斯拉夫人遭受的那么重。

而在历史上,赛里斯人与草原上的各种鞑靼人,甚至更久远的匈奴人,一直在激烈争夺东方世界的主导权。

残酷的战争,留下了伤疤,但也促进了他们互相学习与融合。

他们互相没有承受我们斯拉夫人那样连初夜权都保不住的苦难,反而彼此更像是惺惺相惜的对手。

特使阁下,我很高兴您能认识到赛里斯人与鞑靼人之间特殊的关系。

但愿您能让我们在欧洲的所有斯拉夫人都能认识到,赛里斯人与鞑靼人不是生死仇敌,更像是结了仇的亲戚。

如果有一个强力的领袖,能让两方都认同,他们是有可能联合的。

就像是几百天年的赛里斯人的天可汗,蒙元帝国的薛禅汗,清帝国的英明汗那样。”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在西西伯利亚总督任上干了八年,不断组织哥萨克和斯拉夫强盗往外兴安岭侵扰的俄罗斯冒险家。

克里琴科总督有些地方认识不太准确,但大体上还是摸清了汉人和草原民族的关系。

“真是该死!”达什科娃倒吸一口凉气,有些烦躁的骂了一句。

因为他听出来了,现在的赛里斯大皇帝,就有这种能弥合草原与赛里斯本土的能力。

至少是正在朝着这个地方,飞速前进。

“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与赛里斯的关系,刚刚从鞑靼人手里获得解放的斯拉夫人,就要有麻烦了!”

说着,达什科娃对克里琴科总督摆了摆手,“不要准备护卫队了,直接通知那些臣服于塞里斯的鞑靼部落。

我是俄罗斯帝国和叶卡捷琳娜女沙皇的特使,正式要求塞里斯帝国负责我的安全,让他们护送我前往北京。”

说完达什科娃咕哝了一句,“别已经到了塞里斯,却被鞑靼人给杀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0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