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62章 治大国,八双眼都不够用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为避免麻烦,我把缅人改成了骠人,请知悉)

孟云能忍吗?

他是真的能忍,不但在这个时空能忍,原本历史上,他就超级能忍。

原本历史上,缅甸虽然顶住了满清的进攻,但国内也被打的千疮百孔。

随后满清又封锁边境,禁绝贸易,一匹布,一斤铁都不准许进入缅甸,也不许缅甸物产通过云南贩卖到国内,导致缅甸国中民生凋敝,相当困苦。

而好死不死,缅军又在表面上,至少是国内宣传中,他们是胜利者,孟云的兄长白象王可是大吹特吹,封了一堆抗清大功臣的。

这就导致缅甸根本没法用低一等级的态度,向满清恳求开放边界,毕竟哪有打赢了还要低三下四的道理。

这一切,导致了内部伤口迟迟无法愈合,国家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孟云接替他兄长白象王之后,立刻开始猛抽自己耳光,等降低了国内心理预期,时机成熟后,马上就向满清求和。

当时的贡榜王朝,姿态放的比云南边境的土司还低,朝贡的时候,是主动排在这些土司后面的。

明明信的是南传佛教,还哭着喊着去找满清求佛经,称呼乾隆为佛主,得到几本批注过的经文,就好似求取到了什么真经一般。

且两边互派使者时,缅甸使者到了清朝就剃发易服如清朝官员打扮。

满清使者到了缅甸,孟云必定亲自出城迎接,面给的足足的。

在他这么放低姿态,不遗余力的跪舔下,乾隆高高兴兴的放开了边境管制,还派人册封孟云,赏赐大批财货。

得到了清朝的原谅后,输入相当多物资稳定局势后,孟云才开始逐步收拾国内的烂摊子。

五年时间就把被战争打烂,叛乱遍地的贡榜王朝给复兴了,甚至还再次有能力出动大军进攻暹罗。

把刚刚篡位的拉玛一世,打的焦头烂额的。

这位,就是贡榜王朝的中宗宣皇帝刘病已,能名列缅甸历史五大明君,绝对是有能力的。

不过,这个时空的贡榜王朝毕竟国小力微,连自主权都基本丧失,跟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

孟云再是有能力,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

阿瓦城,也就是后世缅甸的曼德勒,这里距离瑞丽已经不到三百公里了。

且阿瓦以北六十公里,就是上川省的地界,大虞管理云南、贵州、上川三省的南中总督莫公柏捏着三万镇军,只要皇帝下令,立刻就能顺流而下。

东面,则是归属于云南省管理的掸邦高原诸土司。

南面,更有汉川总督陈秋泽随时想把孟云直接整死。

可以说,缅王孟云被大虞朝的势力,挤在以金沙川(密支那)为省城的上川省和以大光为省城的汉川省之间,动弹不得。

不过有点奇葩的是,这种情况下,孟云管理的人口竟然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如今已有八十多万了。

这表示,孟云的力量并没有随着汉人的大规模到来衰退,反而在逐年增长,只是没有汉人增长的这么快而已。

阿瓦城,阿摩罗补罗宫中,气氛非常紧张。

孟云有些伤感的坐到王座上,他抚摸着王座上镶嵌的大块绿玛瑙宝石,内心翻腾不已。

他的父亲雍籍牙在这个王座上,建立了辉煌的王朝。

他的兄长白象王孟驳,从这里发出号令灭掉了暹罗,还将入侵的满清击败。

当然,他的另一位兄长,皇帝当年亲手扶持的信他敏王,就是在这个王座上,被他用梭镖捅死的。

而现在,孟云坐在这王座上,觉得好像自己已经死了一般,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那陈秋泽辱我,我自当是恶犬狂吠,任他百般手段,我自岿然不动。”看着身边几员心腹文武,孟云叹息着说道:

“可是如今,我们送往京城的奏章,派去的使者都杳无音讯,这是大皇帝,要杀我啊!”

“王,不可轻信那些传言,哪怕就是妙香人的皇命旗出现了,也有可能是因缘巧合。

那汉川总督陈秋泽玩弄把戏,所谓罗刹国将妙香击败等等,全是谎言。

臣虽然不知道罗刹是何等大国,但有一条臣是知道的。

那就是妙香是天朝大国,别说一场战败,就是十战十败,也万万到不了要攘外必先安内,要先解决我这十几万人的紧迫地步。”

说话的,是孟云最主要谋主,宫廷大臣端廷德温。

别说,还真的很有水平,不愧是历史上贡榜王朝制度的设计者,在前往昆明的南中太学学习之后,水平就更高了。

“说这些还有何用,南京城的是妙香人的大皇帝,不是我们的大皇帝。

妙香朝廷与那汉川总督不过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想现在来打死我们,另一个想慢慢吞下我们。

反正都是要死,为什么不趁现在还有兵马,拼死一搏!

就算不胜,我们也可以护着王上去阿拉干,然后去印度投靠西夷,总比被妙香人吃掉要好!”

不过,孟驳族弟,王室成员貌温的话虽然很大声,但周围一个附和的都没有。

只有端廷德温见氛围实在有些尴尬,才说了句。

“比起妙香人,西夷更不是什么好人,且他们上次都快守不住威廉堡,再有一次的话,他们就该离开东方了,千万不能作为依靠。”

好吧,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确实陷入死局之中了。

沉默中,所有大臣都把视线投向了宝座上的孟云。

而孟云原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靠着皇帝没空处理他的时间窗口,看看能不能有其他选择。

如果没有,那也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哪怕是把大部分地盘让出去,做一个掸邦那样的土司也行。

但他低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唐人的移民速度。

这种快速的移民,大大加剧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且唐人有官府和宗族撑腰,完全把骠人按在地上摩擦。

骠人没有办法,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到了他们曾经的王孟云这。

这相当于把想苟着躲起来的孟云,给顶到了最前台,这些年,大量骠人开始往阿瓦周围聚居,带来了一定实力的增长,但更让孟云成了一群黑狗中的白狗,极为显眼。

韬光养晦,养个屁,孟云惨笑一声,他倒是想养晦,等到中华帝国自己出问题,但时局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而如果从这一点来看的话,陈秋泽的判断其实是正确的,大虞朝廷的温水煮青蛙,很可能会煮不下去。

因为骠人被欺压之后,正以每年几万甚至十万的速度往孟云控制区汇聚,这会很快超过以阿瓦为中心之中缅甸的承载能力。

估计当骠人在这里超过百万之后,生活的困苦加上汉人不断地进逼,直接爆开是极大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天下事,特别是国家大事就是如此,瞬息万变,条件、情况随时在变化。

莫子布和丞相罗芳柏远在万里之外,锦衣卫坐探也不一定就能敏锐察觉到这种变化。

“能打吗?”孟云冷幽幽的声音从王座上传来,人却丝毫没有动。

宫廷大臣端廷德温立刻就明白孟云压根就不想打,因为他问的是能打吗,而不是有胜算吗。

真要想打,肯定是问胜败的。

“最下面的人能打,但各封臣肯定打不了。”觉察到了孟云的内心,端廷德温立刻说道。

贡榜王朝目前实行的,实际上还是奴隶制,作为大王,孟云其实不是中国式的君王,而是其中最大的奴隶主。

他对下面人有很强的控制力,但远达不到中原帝王的那种地步。

且这些年,他下面的骠人贵族实际上是在不断流失的,因为孟云稍微做出要加强对他们控制的意思,他们就勾结汉人作为靠山。

这些年,人口的增加,其实主要最底层困苦的骠人,他们没有任何指望,也没有任何保护者,不得不朝孟云控制的地区来。

“我有百万百姓支持,也打不了吗?”孟云不死心的再次问道。

“确实打不了。”端廷德温咬着牙,仍然给了孟云一个非常坚决的回答。

“王,妙香人来了之后,咱们骠人的日子,其实是好过了一些的,很多人不但吃饱饭了,财富还增加了,所以他们肯定是不愿意打的。

那些愿意打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端廷德温的这话,有点难以理解,所以必须要放到当下的环境中来解读。

那就是,汉人的大规模到下缅甸,确实给骠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带来了相当的好处。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可不要以为种地很简单,在没有化肥的时代,要把地种好,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

汉人没来之前,骠人的种植技术,大约只相当于中原西汉中后期的水平,但现在,已经飞速接近此时正常水平了。

之所以会进步的如此迅速,就是其中有很多原本在汉地也是稀缺技术人才的高技能农夫,来到了南洋。

这些人在原本家乡,那也是极为珍贵的,哪怕就是沦为了佃户,也是主家需要哄着,四时八节要慰问打赏,防止被别人挖走的人才。

而在大虞朝推动下南洋之后,很多这样擅长种地农夫都从家乡离开了。

毕竟家乡好地段都被老爷们开垦了,他们只能当佃户,顶多做个中农。

可要是到了南洋,到处都可以开发,勤劳苦干个三五年,哪个不是几百上千亩的地主。

同时,由于大虞朝廷强硬推行人口过番拓殖,又在事实上解除了大量民夫的人生束缚,让很多民夫获得了自由。

这些人不是天生杀人殖民者,而是非常好的同化者。

骠人中,只要愿意向他们靠拢,能教化的,基本都受益了,这就是端廷德温口中的日子更好过那些人。

他们原本就是贡榜王朝的基础封臣官员,在吃到生产力进步的红利后,虽然是二等公民。

但一来有上升通道-能通过考试就可以做汉人,二来财富实实在在增加了,所以他们就是不愿意开打。

而这些人,恰恰又是曾经缅军的主力,贡榜王朝的武勋大多都出自这个阶层。

那些愿意打的,就是不听教的,也没多少价值值得同化的,他们中大部分人,就只能成为唐人中杀人殖民者眼中的猎物。

所以在如今的下缅甸,形成了最上面大贵族利益大受损失,下面黔首更是水深火热,但是中间这几十万人却受益的情况。

而由于贡榜王朝实行的是奴隶制,这些最下面的阶层,跟春秋早期野人差不多的‘猎物’们,祖祖辈辈就没有承担过战争的责任。

别说武装不起来,就是武装起来了,也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想明白了这些,孟云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若是给他五年时间,再加上不禁止他从妙香人那里获得武器的话,这仗可以打。

但现在,就跟端廷德温说的那样,完全没得打。

只不过孟云并不完全信任端廷德温,因为端廷德温家族,就是汉人南下的最大受益者。

他们这种玩笔杆子的,最容易有共同语言,不然端廷德温哪能被推荐到昆明太学进修呢。

沉默中,孟云的族弟貌温怒了,作为贡榜王朝的王族,他自然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家族的领地都被唐人强占了。

“我们还有数十万人支持,这样都不敢打,那以后怕不是要妻女交出去供唐人淫乐来求活了。

我貌温死也不愿意那样苟且活着,我要召集大军,去跟妙香人拼了!”

说罢,掌握着相当一部分军权的貌温,气冲冲的就离开了。

孟云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喊住貌温,因为所有的骠人中,他才是利益受损最大的那一个,或许,妙香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让貌温去试试,也未尝不可。

“波道帕耶!”端廷德温震惊中,喊起孟云的王号,但随即看见孟云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立刻也不说话了。

不多时,阿摩罗补罗宫响起了召集武士的钟声,还忠于国王的,仅存的骠人武士开始飞速赶来集结。

。。。。

农历五月,缅甸的雨季就要到了,所以陈秋泽率领的实际上战兵一万七,民夫两万余,一共四万人,号称十万的大军,打着白底红日月皇命旗,开始快速从白庙(卑谬)一路北上。

沿途就跟武装游行差不多,一路上看到朝廷的军队北上,大量在伊洛水两岸屯垦的汉人主动加入,甚至很多骠人都加入。

随后的麻尾、仁安羌、蒲甘等大小城市都是望风而降,不对,不叫望风而降,而是纷纷前来襄助。

等大军走到阿瓦城西的木各具要塞城时,竟然发现这天险紧要处,空无一人。

原来,二十年前,皇帝莫子布就是在这里,大破白象王最后的军队。

貌温也引兵到此,有人说这不太吉利,不如退到阿瓦城外,以逸待劳再一举破之。

貌温说起来是武将,实则根本没多少才能,他竟然觉得这说法很有道理,于是非常奇葩的放弃了天险要塞,带着征召的八九万人,乱哄哄退回了阿瓦城周围。

而到了阿瓦城后,貌温的并不怎么严刑峻法的手段,就不太控制得住军队了。

毕竟家就在城里,大量征召的士兵悄悄跑回家,有些甚至一去不回。

貌温焦头烂额,还没来得及军法从事,大虞朝的大军又到了。

且大虞朝的大军一来,貌温就知道坏事了,因为陈秋泽手里有十几艘蒸汽机炮艇。

这些炮艇一来,就轰碎了两条军营通往阿瓦城的浮桥,瞬间惹得骠人兵将人心浮动,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作战经验和纪律,此时更加绷不住。

随即,接过军队指挥权的驻马君侯陈光泰立刻调兵逼近,又让鲁王世子莫公泽的匈奴骑兵断缅军后路。

既然你们如此弱鸡,那就别怪我一口吞下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