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0章 莫子布的齐心协力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嗯,我乾隆还想着找暹罗问问情况呢,但实际上暹罗国都快完蛋了。

郑信等人在一个叫做菩萨号的小村山后略作停留,已经一天多没有吃饭的他们饥渴已极。

好在方才打破一个缅军据点,得了一二百斤粮食。

陈联又带人在附近河中捕获了一二十斤渔获,众人赶紧架起土灶,没油没盐的煮起了鲜鱼粥。

潮州人嘛,只要有粥吃,那天就没塌,不过多时就恢复了些元气。

“不能继续往东了,到巴真的路上起码还有两个缅军检查点,他们堵住了水陆要道有工事掩护,咱们很难闯过去,就算闯过去了,也得死伤惨重。”

一大碗粥下肚,腹中饥火暂时被压制了下去,郑信的大脑已经能继续高速运转了。

“咱们就从这里直接南下,往南边去。”

通作为从小到大的玩伴,立刻就猜到了郑信的心思,“信,你真的认为河仙莫子布能来接应我们?”

郑信迟疑了一下,还是缓缓点头说道:“我观此人行事,绝非等闲之辈。

十五日前我就让魏长乐通知了他,如果我猜的没错,他的舰队已经在近海游弋了。”

其实呢,郑信是想说,他看莫子布行事很有他的风格,代入思考了一下。

如果他是莫子布的话,接到消息之后,就肯定会用最快的时间,到达南边缅军无法到达的海域游弋,伺机接应自己。

郑敏成和陈联却同时摇了摇头,陈联作为心腹,立刻劝谏道:

“信,咱们不能把命赌到外人手里,若是莫子布不来,咱们该怎么办?”

郑信大笑,此刻虽然被人追猎物般追赶,但他仍然自信满满,未有半点绝望,他站起身拉着陈联的手,看向后方。

“那股缅军追击我们数日了,一直阴魂不散,我断定他们不是普通的缅军,应该是某个缅军大人物盯上我们了。

因为我们在战场上表现是最好的,倘若不是阿迦达王昏庸无能,缅军哪怕数倍于我,也难以战胜我们潮州人!”

郑信这话一说,所有潮州和带着潮州血统的人都忍不住把胸膛一挺。

他们确实有骄傲的本钱,几千人和缅军主力纠缠,没有任何辎重,饿着肚子一路过关斩将,仍然保持了建制和士气。

说是此时暹罗军中最能打的,绝对没有夸张。

“他们追了我们一路,以为我们是丧家之犬,以为我们潮州人已经心胆俱丧。

但我要与诸位乡党一起告诉这些缅人,没有!

想那白象王孟驳,不过是孟获后人,千年前他家老祖被我汉家先贤诸葛武侯,七擒七纵玩弄于股掌之间,如今不过骤然做大而已。

茹毛饮血的蛮夷,焉敢比拟我汉家贵胄。

族亲们,乡党们,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在这村中埋伏好,等他们上来,让他们见识下,我等不是丧家之犬,而是雄狮,吃他们肉,喝他们血的雄狮!”

“打杀了他们,我们就从容去海边,自有人接应我们!”

“扑领母!”说罢,郑信一口喝完碗中的鲜鱼粥,破口大骂了起来。

“扑领母!扑领母!”一群潮州人也立刻大声笑骂了起来,被衔尾追击多日的憋闷和低落,顿时一扫而空。

呃,此时的人,包括河仙鄚家,广南阮家,都把贡榜王朝叫做花肚国,还都深信孟驳是昔年南中豪酋孟获的后人。

更诡异的是,孟驳乃至贡榜王朝的王室,也没对这个说法有所反驳。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心态,或者他们认为暹罗能富裕强大全是因为华人。

贡榜王朝对于暹罗的华人最为敌视,或许叫做重视,完全是按照生死大敌来对付的。

历史上阿瑜陀耶城破,暹罗人不过被掳走当奴隶,连武贲通王,以及大量王子、后妃都没杀。但华人数千人则几乎全部被杀死。

。。。。

菩萨号村虽然是个村子,但并不小,且处于水陆要道上。

郑信等人熟悉地理逃得快,导致缅人也追的很辛苦。

郑信甩开他们后还能煮鱼粥吃,但缅军就只能喝冷水啃干饼子了。

等缅军赶到菩萨号的时候,甚至还能看见郑信等人临时垒砌的煮粥灶。

而几乎在同时,菩萨号村门口突然出现了几个暹罗军的身影,他们还用绳子捆绑牵着五六个女子。

缅军当即一拥而上,暹罗军飞似的逃走了,把几个女子留在原地。

缅军统帅亲自审问过后,得知暹罗人刚从村子里离开不过半个小时。

当即大喜,不顾麾下士兵也想用暹罗军的土灶煮粥,强令穿过村子继续追赶。

嗯,这些女子也没说谎,因为她们确实看着郑信等人穿过村子,往北面跑了。

这缅军虽然素称精锐,但实际上那也是与暹罗、阿拉干等国对比来看的,是相对的。

他们追击郑信等一两百里,也是累得不行,现在听到不许就地生火煮饭,也是嘟嘟囔囔的抱怨不断。

心情不好下,也没多少人做警戒什么的,就一股脑从几个方向进入了村中,反正一路而来,郑信等都是在跑,没有回身攻击过。

而就在此时,只听一声巨响,进城的缅军被截成了两段,不少人被这巨大的爆炸弄的头晕眼花,耳朵蜂鸣不止。

郑信亲自领军,七百潮州兵从各个方向杀出。

缅军总数虽然接近两千,但猝不及防根本没做好任何的心理准备,稍微抵抗了一下就开始不断后退。

缅军统帅乘坐在战象上大声指挥着,哪知郑信早就注意到了他,一伙八人的潮州死士手持数个陶罐火雷,趁着缅军惊慌拼命靠近。

在付出五人阵亡的代价后,终于突到了缅军统帅坐骑前,他们奋力扔出点燃的火雷。

细小的陶瓷片飞溅了大象一脸,加上被剧烈的爆炸一吓,这训练好的大象也惊恐的转身,一脚就踩死了打算控制它的象奴。

随后疯狂嘶鸣着,驮着缅军统帅往后奔逃而去。

周围的缅军顿时面面相觑,他们见主帅没了踪迹,也不知道暹罗人来了多少,心中惶恐越甚。

不知道谁带头,一片脚步声响起,村外这千余人假模假样冲杀了两下之后,断断续续地就放弃进村的几百人,追着主帅离去的方向慢慢消失不见。

村中,郑信都亲自上阵肉搏了,他刀术精湛不下陈联,昔日就是凭着这身武艺,在阿瑜陀耶王朝混的风生水起的。

虽然数年没有亲自上阵搏杀了,但功力不减当年。

被困在村中的缅军士气被潮州兵所夺,很快就从有组织的抵抗变成了各自为战,随后又很快变成东躲西藏。

不过他们装备精良,郑信所部一天半只吃了一碗粥有些体力不支,虽然占据上风,但一时间也拿不下他们。

就在此时,只听得村子东、南两个方向呼声如雷。

原来有暹罗百姓见郑信等围住了缅军,纷纷在乡老、土官的带领下赶过来痛打落水狗。

阿瑜陀耶王朝虽然武备不张,但那是因为上层和军中贪腐过甚,基层百姓还是保持了立国几百年来习武的习俗。

像是暹罗、缅甸这样的国家,几百甚至几千年来,都是男人农活什么干的极少,女人包揽绝大部分活计的。

这是因为他们的文明才走到这个阶段,就如同非洲大草原上,雄狮肯定很少参与捕猎等,那都是雌狮的工作。

雄狮唯一要干的就是保卫族群这一件事,这些地方男人也是从小习武,唯一的事情就是干架,保卫亲人、族人。

你别管他们练的咋样,虽然在中国人眼中,实在没什么武德,但反正生来,这就是人家最大的职责。

菩萨号村地处那空那育城的繁华路口,周围人口稠密,他们原本畏惧于缅人的凶猛不敢出来反抗,但终究是泰人,眼看郑信他们围住了缅甸人,立刻就涌了过来。

有了这些百姓的帮助,郑信所部士气大振,很快就把缅军斩杀一空。

而有了这样不俗的战绩,郑信又亮出了他披耶甘烹碧的身份,早就听过他贤名的当地村老和土官不断来投。

郑信收拢丁壮、物资,队伍迅速膨胀到了三千余人,到此方才真正有了点样子,随后他率众自菩萨号继续往南,准备去看看莫子布来没来。

但很不巧,他们只走了不到两天,又被缅军给追上了。

而这次来的缅军起码有三千人,打着贡榜王朝王室的旗帜,军容严整,枪炮多不胜数,明显不是碰巧到此,而是真正针对他们来的。

郑信嘴角一抽,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前几日那么说,是为了给众人打气,他其实并不认为白象王会在这么多暹罗军中,专门针对他。

但现在看来,真被自己乌鸦嘴给说中了。

唉,郑大帝还不知道,他是被他未来的女婿,我莫大龙头给坑惨了。

因为这个时空莫子布抽冷子趁白象王国内空虚的时候,去卑谬城抽了白象王一巴掌,这仇人家一直记着呢。

白象王本来击溃暹罗军两万,已经在四处部署最后攻城战了。

结果连连接到战报,说是有一股妙香人(中国人)战斗力非常强悍,连续打退了好几拨追兵。

若是一般情况下,暹罗这么大一个国家,有点人战力不错逃走也是正常,并不值得猛追。

但白象王孟驳核对战报时,发现这伙漏网之鱼果然是当时在阿瑜陀耶城外,他想拿下而没拿下的那支妙香人军队余部。

继而又想起了监国大臣,发来的卑谬城被一伙妙香人攻破的报告。

一个想法如闪电般劈进了白象王脑海,这支军队,不会是一年多前去攻打卑谬城的那支吧?

白象王越想越有可能,当即暴跳如雷的下令,命令他的两个近卫军团出动,连围攻阿瑜陀耶城都不顾了,火速追赶。

这可把郑信给害惨了,本来他已经收拢到三千多人了,勉强有了几分样子。

且四处前来投靠的人越来越多,很有点四方英雄望风来投的意思了。

还没开始美呢,缅军精锐就到了。

郑信虽然暂时摆脱了窘境,但肯定不是白象王近卫军的对手。

而且人家还有骑兵,他带着这些只能算是乌合之众的几千人,打不过缅军,也甩不掉。

一路上郑信安排了几波阻击,都被缅甸人轻松击破。

埋伏了一波,人家不但不上当,还差点被人家用骑兵快速包抄把自己给围住了,情形越来越危险。

等走到后世芭提雅附近的时候,郑信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回身抵抗,结果完全打不过,且很快就被咬住了大部队。

别看此时郑信所部人很多,物资也不缺,但实际上战斗力还不如之前。

郑信也深知这点,以前要走几百人撒腿就跑,芭提雅附近河网密集,缅军有骑兵也追不上他们。

但是现在,郑信虽然可以走,但一定会极大的打击他的声望。

因为这么多暹罗人不断来投,就是看中了他能打缅人,要是郑信现在跑了,那就民心尽失难有大的作为了。

“阿联,我想让你冲出去,去梭桃邑。

河仙莫五如果能来,舰队一定是停靠在梭桃邑附近的,只有那边有深水港。”

郑信决定坚守了,他要用这场坚守来向天下(暹罗)证明,他郑信是今后抵抗缅人奴役的唯一希望,就像是快两百年前的纳黎萱大王一样。

。。。。

莫子布确实来了,而且他比郑信想象的更加‘聪明’。

因为我莫大穿越者开了‘透视’的嘛,历史上郑信就是在罗勇和尖竹汶一带,积累实力反抗缅人的。

所以他收到魏长乐的汇报之后,第一时间就拉起了舰队往暹罗赶。

虽然因为要留着人在北大年搞建设,莫子布能抽调的人不多,但他有战舰啊,缅人是走陆路来的,只有一些内河小船。

因此只要不离开海边太远,莫子布就是安全的。

而且莫子布还把出兵的成分做了一下修改,除了自己的人出动以外,还让周围的其他几家华人,也出人一起去救援。

其中北大年魏家出了五十人,宋卡吴让出了五十人,吉打的叶丰昌出了二十人,高头廊庄家出了十人。

甚至在陶公叶家,也因为莫子布持续不断的示好,同意派一条船六十人跟莫子布一起去暹罗。

这样一来,救援郑信的舰队就不单纯是潮州人了。

而是有客家人,有漳州人,有泉州人,加上莫子布这个广东人,闽粤海边的代表都有,齐活了。

这看起来,就不是潮州乡党齐心协力,而是南洋华人齐心协力了。

随后,莫子布留李献文镇守北大年,主持兵工厂的建设和对安南人的安置,以及给土著上强度,上紧箍咒。

他则带着大小战船二十七艘,义从团四个连,河仙团三个连,参谋军官团的近卫燧发枪连以及炮兵连,加上其他家的一百八十人,总计一千二百人,杨帆北上。

到了洛坤之后,王家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多年,出动了大小战船八艘,兵丁四百五十人,双方混合舰队再次出发。

只不过莫子布有点太清楚过头了,也因为他只有一千战兵,有点害怕被缅甸大军逮住。

于是没有直接选择开进暹罗湾,从湄南河逆流而上,而是选择了先去罗勇城看看。

这一看,差点把莫子布的鼻子都气歪了。

罗勇城的暹罗披耶,不听通报,竟然以为他是海盗,直接用架设在港口的火炮轰他。

莫子布差点没忍住直接上去干他了,但想到要救援郑信,才努力忍住。

随后舰队向西,到达了梭桃邑。

呆了一天以后,仍然没有看到郑信所部出现的身影,于是赶紧调拨七百士兵,准备向北搜索。

而就在莫子布将要派兵出发的时候,陈联突破缅甸人的封锁,到达了梭桃邑。

。。。。

陈联抬头看着莫子布,身材比他要高大的多,脸上带着阳光又和煦的笑容,甚至看起来有点憨厚。

长相并不是非常出彩,但国字脸大额头,配合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宽阔的肩膀,给人一种非常沉稳,可以完全依靠的莫名安全感。

至少陈联历经艰险到了梭桃邑,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没有经过一句话的交流,心里竟然立刻就不那么紧张了。

恍惚间,他看着朝他走来,阳光从背后照射的莫子布,有种回家看到父兄正在等他的安全感觉。

“莫龙头,我是郑公的信使,特来向龙头求援,请发大兵解我主之困。”陈联单膝跪下,满脸通红。

不是激动的,而是因为他刚才竟然起了把莫子布当成父兄的奇特感受,现在说不出的怪异,要知道他比莫子布大了足足七岁呢。

莫子布倒是误会了,他以为陈联的是急的,还在心里暗暗为陈联的忠心感叹。

同时,他对这个潮州猛人,感官也是相当复杂。

历史上鄚家与郑家的大战中,就是陈联在梭桃邑东边的尖竹汶,以不到三千的兵力,硬抗莫子布亲表哥陈大力的五万大军七个月。

一直把陈大力耗到雨季来临,全军染病近半不得不退兵,甚至陈大力自己都因此染病而亡。

可以说,就是这个人,导致了鄚家的一败涂地。

“阿兄快快请起,休要说什么求援,你我乃是华人同胞,自当患难与共,竭力相救。”

莫子布一把将陈联扶了起来,“你看,不但我这样的粤人来了,漳泉佬,客家人都来了。”

陈联这才发现莫子布的背后,操着各种口音的人来来往往。

那些喜欢穿着号衣,假扮官兵的,一看就是嘉应州的客家人,只有他们喜欢这么干。

这位潮州猛男张口结舌,他眨巴了下眼睛,突然感觉有些潮乎乎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