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8章 也罢,有个季汉也可以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婚礼的日期越来越近了,莫大将军已经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件事情上。

但他也知道,这次共和大会,特别是剥夺长鱼港镇守使的共和议员身份这件事,给了很多人心头重重的一击。

倒不是完全要演戏给林乔荫看,而是莫子布的心里也有往这方面引导的想法。

关于治国的制度,莫子布觉得,从来就没有一种完全正确的制度。

因为人性在这,再好,再是严密的制度,也挡不住人性的腐蚀。

什么议会制,什么三权分立,你真信了且完全按照这个实施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把国家政治搞成党派斗争,轻则为反对而反对,重则国家分裂。

那集权呢,虽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推诿扯皮,保证政策的完整性。

但这玩意,太看领导人的个人魅力了,遇到汉文帝、唐太宗这样的还可以。

你要遇到个隋炀帝和勋多多,前者快速把一个帝国干掉,后者‘温柔’的把一个更大的红色沙俄给干掉了。

所以在莫大王浅薄的政治认知中,他觉得还是综合一下比较好。

议会、分权重的地方,一定要多注意加强集权。

相反,太过集权的地方,还是要适当扔一些无关绝对核心的权出去,多听听各方意见,多商量。

莫子布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他准备这么实验一下。

当然,最重要的是,莫子布现在有这个需求。

从短期来说,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趁着大小金川给满清不断放血的机会,快速壮大自己。

而要快速壮大自己,吸引大量人才过番到南洋,那没有什么比放权更好的办法了。

不管以后这权力是收,还是不收,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赶紧把人给骗过来,没有人,所谓收权与放权都不过是无稽之谈。

从长期来说,这都十八世纪末了,还是在中国这种东方宗主大国当皇帝,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此时处于明智将开,革命风潮渐起的时代,高高在上的君王,很容易变成靶子。

但莫子布又不可能不去当皇帝,因为就算他不想,但他后面跟着的这群人,还想当王公贵族,与国同休呢。

所以,莫子布现在大搞议会,就是为了给子孙留一个补丁在这。

日后真到了不得不放权的时候,子孙也有祖宗之法可依,能从中找到一条适合当时国情的妥协办法。

让皇室或可像英国王室那样平稳落地,不至于落到路易十六那样上断头台,尼古拉二世那样全家被机枪扫射后,遭硫酸和汽油融毁的惨状。

同时,其他人也看到了莫子布的隐藏的另一层意思。

当黄仲辛等人非常兴奋地来找武士缵,表示他们这嘉定五太守,也应该像安戴六城主二宣慰使那样加入共和议会成为长老,日后人生和财产安全就有保障的时候。

武士缵冷笑一声,“大将军确实是古往今来罕见愿意与世家共天下者。

但你们要是把这召公院长老,看成是免死金牌,那结果一定是全家死光。”

“啊!”黄仲辛大惊,“心斋兄,这是从何说起啊?

那日议会中,撤销一个共和议员都如此困难,何况是召公院的长老。”

“这才是人家高明的地方啊!”武士缵长叹一声,“这莫大将军是从哪学的这些套路,莫非是生而知之,这也太可怕了。”

“难道你们没发现,除了共和议员身份以外,那个倒霉的家伙还有个身份是长鱼港镇守使吗?

假如大将军真要办了他,那至少还有缓急两招可用。

缓者直接下教令,以包庇枉法为由,撤了他的长鱼港镇守使之位,再让兴唐幕府的正副审理将之下狱,再慢慢调查。

急者直接下军令,命行军司马武世秀带兵抓捕,然后以军法从事,没到河仙就把他脑袋给砍了,难道还有人会出来打抱不平?”

黄仲辛愣住了,他与阮善泉对望了一眼,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确实是如此,这缓急两手一出,根本不是一个共和议员身份能保住命的。

阮善泉有些奇怪的问道:“那既然如此,大将军为何还要那日在共和议会多此一举,非要先剥夺议员分身,然后再行定罪呢?”

武士缵右手中指在茶水中沾了沾,然后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圈。

“我管这个,叫做搭台画圈,大将军着重共和议会,不走缓急两手,那就是在给大家面子。

大家伙拥护大将军的统治,在大体上遵纪守法,那么就可以借共和议会这个台子,在这个圈子里面尽量平等一些,有保障一些,什么事都商量着来,把各自的利益都兼顾上。

但如果有些不知感恩,胆大妄为,包藏祸心,认不清形势者。

那么他就没资格继续在这个台子上,圈子里,玩这个有商有量,你体面我也体面的游戏,懂了吗?”

“我敢断言,那日投反对票的几个共和议员,以后的日子,恐怕就要难过了。”

“原来如此!”两人恍然大悟,顿时他们觉得,以前看着宗室烔贪鄙无耻,自己却斗不过他,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些玩政治的,弯弯绕绕,是真特么的烧脑筋,稍不注意就站错了队伍,都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就已经成为不配体面的失败者了。

“那咱们还进这个共和议会吗?”阮善泉感觉智商被反复摩擦了一顿,很是觉得好像玩政治不如搞学问,兼并乡里那么简单。

“不进?”武士缵又笑了,“大将军把门都打开了,你说不进就不进,是想不识抬举吗?”

两人麻了,还是黄仲辛反应快,“心斋兄,我明日就把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送到你这里来,兄长帮我们教育着点,不然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啊!”

阮善泉也赶紧附和恳求,武士缵思考了一下后就立刻点了点头,“咱们同气连枝,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不过不能光放在我这。

你们把悟性最高的送到大将军那边去吧,我侄儿武性也会过去,在大将军身边多学多看,比在我这好多了。”

。。。。

同一时间,林乔荫在客房中来回走动,对面的林通火和林水金都诧异的看着这位本家大少爷,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躁动。

“可惜了,可惜了!”林乔荫双手拳掌相击,不停念叨着。

林通火听的莫名其妙,“少爷,什么可惜了?”

“唉!”面对自己的本家兄弟,又是在南洋,林乔荫也没了多少顾忌,他低声说道:“莫大将军这样的人,出现的时间太晚了。

遥想昔年,国姓爷有勇有谋,却难脱海商气质,延平王府不像是个朝廷,反倒像是个商会。

李晋王勇不可当,可惜只能治军,不能治民,胜仗打的越多,势力就越弱。

他更不懂政治,手下十几万大兵,却不把永历皇帝捏在手里,连马吉翔那样的都清理不掉。

孙可望是治国理政的大才,但利欲熏心,目光短浅,毫无人主之资,不能成大事。

吴三桂倒是文武双全,但可惜先天不足,有关宁军的无脸无皮、左右摇摆,却独独没学会养寇自重这个本事,当了汉奸还想来做洪武大帝,真是贻笑大方。”

“唯有莫大将军此人,有李晋王之勇,孙可望之治,同样出身海商家族,却没有国姓爷那样被他们缚住手脚。

他若早生一百年,那就是洪武皇帝复生!

可惜生在了现在,晚了,大清已经坐稳了根基,江山不说固若金汤,也极难撼动了。”

林水金听完,似懂非懂,还吓得有些瑟瑟发抖,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林乔荫嘴里的话,太可怕了。

林通火则不一样,他早年父亲去服劳役修海塘,随后就一去不回,死了连块葬身之地都是别人施舍的。

母亲也因此得了疯病,没两年就失足落水而死,他则只能出海过番,到南洋挣扎求存。

好在为人机灵,会点武术,因此得以与人合作抢了个金矿。

随后又借着莫子布的滴滴打人,乘势扩大了地盘,被下面的兄弟推举成了共和议员和镇守使。

因此,他对于满清朝廷,没有一点感情和畏惧,反而有些恨。

只是即便以他这种经历,也没想过莫子布是可以像洪武大帝那样驱逐鞑虏的。

“少爷,你这是不是想的太远了?”林通火心想,还是你们这些毛锥子狠啊,什么苗头都没有呢,就想着造反作乱了。

“大清朝做它的固若金汤,那又与大将军何干,我们自在这南洋,建一唐人太平天国,不碍着大清的事吧?”

“唉!”林乔荫闻言,气势突然一馁,“是啊!胡人已有百年运,这不是一个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了。”

“阿火,劳烦你去通传一声吧,就说我林乔荫前来拜见。”

这位看着良善的举人,心中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只可惜他的眼界和见识,也还是少了点,看不到满清已经病痛缠身。

他缓缓坐下,自言自语的说道:“能有一季汉也行,总算也有点念想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42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