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7章 阿萨姆-茶叶之殇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甘肃,西宁府。

王无病站在东门,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漂亮的大胡子,露出了几分满意的笑容。

他的胡子,已经完全蓄起来了,相当浓密漂亮。

而之所以要蓄须到此时人都觉得夸张的地步,那就是因为他有次听皇帝醉酒之后说,‘你就是朕的王胡子!’

于是,王无病就把这话给记下来了,开始不断蓄须,直至今日,终至大成。

只不过他背后的西宁府城,已经很难称得上大城了。

城墙千疮百孔,以至于城门都失去了作用,百姓可以从各处进出。

城外壕沟纵横挖的乱七八糟,如同一个满是泥浆的大工地一般。

城内房屋大量垮塌,一座座寺庙,不单是天方教寺,还有佛寺也基本都被摧毁,连塔尔寺都被波及。

西宁之战,在兴唐军历史上绝对称不上惨烈,但残忍程度,恐怕是能排上前三,甚至第一的。

没了希望的乱军,拼死守城,急着进城占据河湟谷地这样富庶之处的白莲宗信徒和青海厄鲁特蒙古人,也都杀红了眼。

结果自然是攻方上头脑子抽了,用力过猛,导致折损不少。

其中光是互相用弓箭和火铳打冷枪,就有各有二三百人战死。

要知道,来西宁的白莲宗信徒和青海厄鲁特蒙古人的人口并不多,这相当于几乎每个人都有亲人死伤。

如此深仇大恨,破城之后,哪怕王无病几次下令注意军纪,都收不住手了。

“唉,这些回良军还是太过残暴了,我要给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上条陈,把这次犯下杀孽最多的回良军大小首领,都派到顺天府接受培训!”

王无病义正言辞的说着,下面的参谋副官开始一条条的记录下来,只不过副官心里很清楚,将军这是在说反话。

因为这些连自己教友都下得去手,还出手很残忍,给朝廷纳了投名状的回良军大小首领,才是能放心让他们去西域和河中的人。

。。。。

毛祥新又拒绝了一次拉拢,他甚至差一点就没坚持住。

因为拉拢他的,是国丈,慈航普度广济尊佛兼事实上的青海办事大臣郑王佛。

郑王佛希望他能留在西宁府,因为西宁府城虽然打下来了,但是整个河湟谷地还有许多乱军。

考虑到这里的复杂地形和极差的交通条件,估计这种小规模的清剿、安置等战争,最少要打个五年八年的,所以非常需要像毛祥新这样的军官留下来。

郑王佛甚至承诺,要是他愿意信白莲宗,就直接给他一个镇,包括镇上的白莲宗寺庙都归他管。

但毛祥新拒绝了,他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第一次听到安集延这个名词,就总觉得很亲切,冥冥中好像和自己有某种联系。

这搞得好多人笑他,说他上辈子一定是跟着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然后牺牲在费尔干纳盆地的汉军士兵。

而就在毛祥新拒绝了郑信的招揽之后,青海厄鲁特左右翼盟二十四旗的大小首领,各个顺治王、忠顺侯等,正集体到郑信下榻,还算保存比较完整的塔尔寺,按照黄教最高礼仪进行参拜。

西宁府的街上,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蒙古人,他们占据了被跟随郑信来的白莲宗信徒选剩下的房子。

河湟谷地中的土地,除了分给白莲宗信徒的中田和上田以外,其余也要重新划给他们做牧场。

可以说,肃清了乱军之后,白莲宗信徒和青海厄鲁特蒙古人都获得了大量的好处,以前这些蒙古人可没有到河湟谷地来游牧的资格。

因此,这几个月你到河湟谷地乃至西海(青海湖)周围,听到的都是蒙古人在赞颂大皇帝,并把俗称郑王佛的普度慈航广济尊佛,当成了青海黄教的最高领袖。

以后这青海厄鲁特的地盘,基本都要由郑信代管,等郑信把这一片安稳,进军惹萨的机会就成熟了。

。。。。

腊月初,莫子布在南京应天府分别接到了陈联发自印度,和王无病发自西宁的战报。

同时,阿洪姆王国的王苏希法,也带着八十多人组成的朝贡使团,赶到了南京。

“西北的乱局,终于基本结束了,让王无病在西宁再留一段时间,然后准备进军北疆的准部吧。

前清的官员士兵已经在准部坚持的时候很长了,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国家和朝廷,还记得他们。”

莫子布对身边的官员们说道,现在往西域投射力量还是太难了,只能先救准部。

回部既然已经跟费尔干纳的浩罕国合流,那就干脆让他们再烂一段时间,等到朝廷能抽出力量,可以组织五万以上正规军了,再去回部,把所有叛乱分子和浩罕国一起干掉。

“安定准部并不难,陛下只需要给漠西的科布多各盟旗蒙古人,以及在原准部地盘上游牧的新旧土尔扈特各盟旗下令,让他们为朝廷大军向导就行。

历来准部、回部叛乱丛生,根子上还是人心问题,而不是战力问题,论战力,从古至今他们都不算高。”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武世秀对莫子布说道。

岂止是不算高,简直就是地板王!

莫子布在心里吐槽了一句,随后对武世秀说道:“准部和科布多的蒙古人要用的如臂指使,现在还不行。

等到明年吧,诸部再来承德开大会之后,就可以放心用他们了。”

而说了一下西北和西域的事情,印度的事情莫子布则什么也没表示,能说的都是简单问题,封赏等等早就定下来了。

他现在唯一不好说的,就是阿片的问题。

这玩意难点有两个,一是现在的人没意识到它的恐怖之处,光靠莫子布一个人强行说如何如何,信的人不多,也很难禁止别人阳奉阴违。

第二个难点,则是因为阿片虽然是魔鬼,但也要看你怎么用。

在现代医学甚至现代化学,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中,研究阿片以及它的提取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可以说,没有对这类东西的研究,现代医学的制药工程,就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

因为这玩意除了成瘾性以外,它确实可以止痛、止泻以及治疗某些精神疾病,且效果非常不错。

现在的欧洲,把它当万能神药,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那么,思考很久之后,莫子布发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官方层面上,对这玩意说不,严禁大烟馆这类的东西出现。

其余的,只能把害处广而告之后,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因为要禁掉这种东西,必须要让大众看到它的危害,明白危害以后,再来引导百姓远离这玩意,才有可能成功。

目前阿片提取物还被称为福寿膏呢,连大烟土这样略带贬义的名字都还没用上,在很多人眼里这算是一味好药。

在人们对其认识还非常不足的时候,光靠莫子布来虚空索敌,注定是很难有效的。

“林通,你下去了召集一下茶叶工会的负责人和各大茶商,各产茶主要地方的府县官员,也召集到应天府来开个会。

让他们尽快把分级标准定下来,出口的中低档茶叶不许把价格提的太高,价格太高,恐怕又会出现丝绸和瓷器那样的问题了。”

目前中国出口的传统三大件中,丝绸和瓷器的销量,其实是在逐渐下滑的。

丝绸和瓷器现在还能畅销的,都是高端和最高端的,中低端基本都已经在欧洲他们自己生产了。

究其原因,就是在过去的几百年中,西方支撑不住巨额的贸易逆差,不能忍受瓷器和丝绸的高价,逼出了大量的欧洲替代品。

而茶叶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欧洲消费茶叶的大头,基本都是在英格兰王国。

而这次英格兰被削弱的太狠,百姓穷困交加,如果茶叶还是高位运行,他们很可能要买不起了。

“告诉那些茶商,吃相太难看,价格太高,是要把人逼走的,茶叶不是大米白面,人家可以选择不喝。

这中低端品质的就该薄利多销,把市场先占住,把喝茶的市场培养的更大,正正规规做生意,拿他妈的下等碎茶叶沫子当宝贝卖,他们就不亏心吗!

如今的欧罗巴洲,已经在开始流行可可饮品了,法兰西、普鲁士、哈布斯堡君主国等等喝茶的并不是太多。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让利,让更多人来接受茶叶,以阻击可可的快速传播。”

而莫子布之所以会说起这个,还是看着殿外跪着的阿洪姆之王苏希法想起来的。

阿洪姆王国的大体面积,就是在后世印度的阿萨姆邦,这里在历史上,就是英国人用来种茶,摆脱要全部从中国进口茶叶的地方。

“陈旭,你让北镇抚司加大在马六甲海峡的巡查,决不允许任何一株茶种,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茶农过海峡,谁要敢干这事,抓住了就给我重判。

不管他是谁,就是皇亲国戚也给老子锁拿,谁坏了茶叶产业,老子就砍谁的脑袋!”

安排完了外贸尤其是茶叶的事,莫子布这才宣布召见阿洪姆王的苏希法。

阿洪姆王国的建立,大约是在元末明初,从云南迁移到后世印度东北这片去的。

据说他们的首领名为苏卡法,也可以音译为具有东南亚味道的素卡帕,当然,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元明两代官方用的思可法。

没错,这位苏卡法,就是曾经雄踞边陲的麓川土司思氏的一员。

有说他就是麓川一代雄主思可法的叔叔或者儿子,两人的名字,都只有一点点的不同。

话说,这傣族人,还真是跑的够远的,从云南跑的半个东南亚到处都是,竟然还在印度东北角去了一支人。

而现在,这个王国之所以还叫阿洪姆而不是阿萨姆,那是因为此时他们还没有完全印度化。

这国名中的洪,其实更应该翻译为罕,在汉藏语系壮傣语中,是家园的意思。

而阿萨姆的萨,实际上就是掸邦的掸,这是外人对于傣族的一种称呼。

从阿洪姆变成阿萨姆,这一支傣族人接受了印度人对于他们的称呼,就是逐渐印度化的一个标志。

甚至阿洪姆语和阿萨姆语都不是一个语种了,前者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后者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与孟加拉语非常接近,二者是近亲。

“臣勐顿深罕之主苏希法,叩见中土大皇帝陛下,陛下万岁无疆!”

勐顿深罕是阿洪姆人对阿洪姆王国的称呼,意思是充满黄金的富庶家国,阿洪姆实际上是他们族群的自称而不是国家名称。

莫子布看着这个看相貌跟傣族人没什么两样的苏希法一眼,这时候的阿洪姆王国已经到最后阶段了。

下面的国民已经被印度教完全印度化,上层居于统治地位的阿洪姆人只剩下了不到百分之十。

“你们阿洪姆人生活如何,可还有多少人记得故国?”莫子布缓缓的问道。

这位苏希法还能说阿洪姆语,也就是壮傣语的一个分支,而莫子布会暹罗话和高棉话,两者与傣族话六七成能相通,算是勉强能交流。

苏希法听到莫子布用接近傣族话的语言跟他说话,脸上骤然露出了不可抑制的惊喜神色,他把头咚的一声磕到了地上。

“大皇帝陛下,阿洪姆是一块富庶的土地,能种稻米,能栽茶树,还能养蚕,那是我们阿洪姆人天堂般的家园。

但是现在,从西南迁来了大量的孟加拉人,他们不愿意做臣民,不甘心做阿洪姆的子民,正在酝酿暴乱,请大皇帝救救阿洪姆吧。”

“你说什么?茶叶?你们阿洪姆能种茶叶!”

莫子布刚刚嘱咐完一株茶种都不准出马六甲的事情,竟然又听到了茶叶的消息。

苏希法并不知道这事有多大,他有点被吓着了的嚅嗫着回答道:“是的陛下,我们阿洪姆人虽然不是很爱喝,但是清波人很爱喝,他们种了不少茶叶。”

“Chingpho?”莫子布让苏希法用拉丁字母写出来后,缓缓念叨了两声,清波,清波。

草!这会不会是景颇?

莫子布还真猜对了,当年跟着傣族人一起西去的,不只有这支自称阿洪姆的人,他们还裹挟了好几个景颇族部落,跟他们一起前往了印度东北。

而且历史上英国人之所以能在阿萨姆种茶,不是因为他们偷了福建的茶种和茶农过去,而是阿萨姆的景颇族人本来就在这里种茶。

他们最后被英国人征服,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强行变成了为他们服务的种茶农奴。

所以,所谓阿萨姆奶茶,应该叫景颇族奶茶。

莫子布飞速意识到,这还是一个他没有堵住,但好在英国人没有发现的口子,不然这场关系到如此大贸易额的茶叶战争,那就够得打了。

不过莫子布摁住了心里马上要表态的冲动,他还需要从总督上缅甸兵马的侄子莫公柏和在从征印军派去阿洪姆的驻军军官那里,得到更详实的资料后,才能决定。

正好这时内侍来报,郑锦水从日本发来了奏折,叶明月的琉球收复计划也到了。

莫子布立刻让苏希法下去休息,自己借口处理倭国军务,匆匆离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7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