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0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通还是从东吁城出发,走上了叛乱这条路。

只不过比起历史上他是主动利用有利形势,搞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同,这个时空,他真是被坑的。

因为他虽然有占据东吁城,在下缅甸做一个相对独立领主的愿望,但真没想过篡位。

主要是危险性太大了,通算是泰人中非常有远见的人,他清楚的知道,哪怕莫子布只有半壁江山,甚至就只拿到广东和一半的福建,这都不是暹罗这种国家可以对抗的。

只是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他不想成为扛旗的那个人,但暹罗国内大量被南下华人挤占生态位的旧日贵族,却不断过来依附他。

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诉求也越来越强。

他身不由己,就像是被湍流江水推动的一叶木舟,不得不向着那个令人绝望的终点奔去。

通心里很清楚,终点处很可能不是宽阔的大海,而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但他没得选,就他这些年做的事,只要爆出来,不随波逐流,也就是晚死几天而已。

更重要的是,一路被莫子布挤兑的通,实在做不到在莫子布面前伏低做小。

“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后日赶到吞武里!”通倒是很果决,既然做了决定,他就是全力以赴。

通没有动用下缅甸的暹罗军,虽然他是昭披耶,但也不可能让这三万大军完全听他的,一旦走漏风声就不妙了。

于是,通让弟弟刍知继续留在东吁为他遮掩,他则亲自挑选了他完全能信任的精兵两千人,与心腹大将,外甥阿努特拉维一起,星夜走东吁潜回吞武里。

这一切,是早就安排好的,通一走,刍知就会和缅王孟云合作,两人兵分两路,进攻莫子布在下缅甸封的一批华人封臣。

这是没问题的,因为东吁的暹罗军早就对下缅甸一些华人封臣不听东吁命令极为不满了。

特别是华人来的比他们早,占了大多数的好地方,只要击败了这些华人封臣,那些好地方就是他们的了。

通预计了一下,在下缅甸华人封臣猝不及防,还有英吉利人提供军火,缅人在最下面响应的情况下,应该可以迅速平定下缅甸。

到了那时候,他也应该攫取了暹罗的大权,接着立刻就与英国人合作,攻下大丹那沙林地区,清剿暹罗效忠郑信的势力。

至于再之后嘛,那就该英国人上场了,要是他们的海军能击败大虞海军,那暹罗就会选择变成完全依附英国的附庸国。

要是不能,那就没有之后了,英吉利也打不过大虞的话,就没人能战胜大虞了。

。。。。

吞武里城,郑信在大量臣子的苦劝下,甚至连王后吴萱都过来劝说,但他仍然像着了魔一般。

郑信在因陀罗摩寺高僧的主持下,进行了剃度,穿上了他经常穿的那套金黄色僧袍,在披耶摩诃杜纳和五百近卫的保护下,去往因陀罗摩寺,暂时出家。

而王城中,郑信授命郑敏成,披耶披猜、披耶讪等人组成摄政团队,负责处理国事并和外面的暴乱者谈判。

他本人则在因陀罗摩寺诵经祈福,等待着好消息。

要是莫子布知道郑信这套迷惑操作的话,他一定会以为郑信疯了,或者说完全就是假的。

但历史上就是如此,郑信如同着魔一般,在绝对的优势下把自己送进了深渊。

甚至这个时空郑信还更有理由这么做,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莫子布这个女婿兜底,没人敢把他怎么样。

但郑敏成很快感到了不对劲,因为当郑信真的剃发去往因陀罗摩寺的时候。

最大的本土反对派汶纳立刻率领家族私兵从封地出发,同时与通同属一个家族的披耶柯叻,擅自从东面的柯叻城率领八千军队来到了吞武里。

第二日,披耶柯叻选择率军驻扎在吞武里城北面的石灰村,虽然他没有立刻加入叛乱,但是也肯定不是和叛军来开战的。

郑敏成急的头上都冒汗了,他长于内政和经济建设,以往莫子布在的时候,他们这个派系就是莫子布管军事,他帮着搞搞后勤。

王闰之则更弱,他文武都不行,只是长袖善舞,接人待物还不错。

两人在紧张中商量了半天,最后选择去找有一定军事指挥能力的披耶披猜进王城商议。

可是到了王城,郑敏成和王闰之发现王城已经被披耶讪的近卫军给封锁了,他两完全进不去。

“不好,这是蓄谋已久的篡逆,大王危险了,国相赶紧召集人手去把大王救出来吧。”王闰之脸色惨白的低吼一声。

郑敏成却有自己的想法,“披耶讪竟然会反叛,看来一定是有人给他许下了天大的好处,说不定就是昭披耶却克里在背后支持。

近卫军几乎全是他们的人,因陀罗摩寺距离太远,现在去救肯定来不及了。

但城内还有大量华人,王城守卫中也有华人。

王兄,我想打起万岁爷的旗帜,就说大虞天兵快到了,鼓动城内华人救走王后和王子水,先撤往披耶尖竹汶处,他是万岁爷的旧将,可以信任。”

王闰之愣了一下,他几乎是自觉的认为郑敏成的话靠不住。

因为吞武里城内十几万人中,华人有六七万,个个有刀,火铳也有一两千杆,还有一部分王城守卫也是华人,真要发动的话,不一定就救不出大王。

难道,王闰之背后一凉,他是莫子布的旧人,自然知道莫子布对南洋的安排。

现在暹罗在南洋地盘这么大,国王又是万岁爷的岳父,这导致大虞在南洋很多时候,必须先考虑暹罗的利益,而无法放开手脚。

甚至就是暹罗这个国家,要是在应天府的万岁爷看来,拆分成七八个,肯定比现在这么存在要好多的。

甚至,王闰之在想,通等人这么闹事,万岁爷都没管,是不是也有养虎的意思。

草!

王闰之浑身一抖,这是在行郑伯克段于鄢的旧事啊。

以为自己发现了莫子布企图的王闰之吓坏了,连郑敏成的脸都不敢看,立刻就点头同意了。

郑敏成其实也有点麻,他知道从利益来说,郑氏暹罗的存在,对于现在的大中华确实是不利的。

但他不知道莫子布心里想法,因为两人根本没就这个问题沟通过。

而且万一,万一要是披耶讪脑残过头,真把郑王给杀了,那乐子就大了。

不过,郑敏成把牙一咬,既然话都说出去了,那就别纠结了。

于是,郑敏成、王闰之两人分头通知,在根本不确定披耶讪到底有没有反叛的情况下,抢先把披耶讪给定性了。

在他们俩的奔走下,城内的华人一下就炸了,纷纷组织义勇,又去通知在王城当兵的子弟,然后去王城把王后吴萱,王子郑淼(阿水)给抢出来。

话说,潮汕人战斗力其实还不错,但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太喜欢经商了。

这导致潮汕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几乎都用到这方面去了。

郑信拿下了暹罗这么大一个国家,结果潮汕人愿意从军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全部是利用特权到处行商做买卖的。

这要是郑信是客家人或者相对没那么喜欢经商的广府人出身,倒不是说这两族群比潮汕人能打,而是他们参军做武将的欲望肯定比潮汕人大。

而潮汕人这种特征的弊端,此刻显露无疑,六七万潮汕人,竟然只拉出来了三四千勉强合格的丁壮。

这导致攻打王城的进度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打了一个多时辰,才拿下王城一座城门。

披耶讪一看,还以为自己的企图已经暴露,于是他干脆打开城门,将城外的乱民放了进来。

驻扎在城外的汶纳和却克里家族的披耶柯叻也立刻率军进城,他们手里的可是正规军,虽然暹罗正规军也就那么回事,但战斗力比民壮还是要强不少,装备也好得多。

混乱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五点,郑敏成等人才勉强把王后吴萱,王子郑淼,以及郑信十三个儿子和七个女儿给抢了出来,然后他们且战且退。

不过也好在华人在暹罗多从事贸易,他们在吞武里的码头上有大量商船。

六七万华人从城内冲出来了三四万,随后大部分立刻坐上商船,顺着昭披耶河(湄南河)往海边跑去。

二月二十七,郑敏成等人甩脱了追兵,狼狈出逃到了暹罗湾,随后就碰到了亲率战船七艘,从嘉庆省来的嘉庆巡抚兼嘉庆提督罗芳柏。

原来莫子布得到消息后,虽然不能立刻出动军队,但也即刻下令罗芳柏和武世营开始动员。

这两人,一个兴唐省巡抚,一个嘉庆省(婆罗洲)巡抚兼提督,手里虽然没有多少军队,但遍布南洋的卫所军还是不少,因此很快就动员出了数千人,由罗芳柏亲自率领前来救援。

入海口北榄港,罗芳柏听郑敏成讲述情况后,也立刻说道:“以在下猜测,应该是昭披耶却克里等人在幕后密谋的,此刻情势不明,我只有几千人,实在不能深入。

不如我们一起退往尖竹汶,先安顿好王后和诸位王子,等万岁爷点起近卫和京营精兵南下后,再做定夺。”

罗芳柏多聪明一人,郑敏成都能想明白的事,他怎么可能想不明白。

于是,嘉庆省的水师就护着王后吴萱和王世子郑淼退往了坤阿拍耶勃底控制的尖竹汶,随后又把王后吴萱和郑信的子嗣接往兴唐河仙府安置。

二月二十八,通终于赶到了吞武里城,看着到处都有焚烧痕迹,王城城墙都垮塌了好几处的场景,心情直往最底处沉去。

他一把揪住汶纳和披耶柯叻问道:“城内华人伤亡几何,是谁下令抢劫的,王上现在何处?”

披耶柯叻被堂伯通的样子吓了一跳,有些忐忑的说道:“乃乌等人的乱民一进城就控制不住了,城内华人基本都被抢劫,少说死了千余人。

王在因陀罗摩寺,披耶讪正带人去劝说守着王的披耶摩诃杜纳,相信很快就能成功了。”

“成功!成功!我成你妈的功!”感觉自己这下麻烦更大的通,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他破防的对着汶纳和侄子披耶柯叻一顿破口大骂:

“老子三番五次叮嘱,进城一定要约束部下,华人能不杀就不杀,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着急进城。

你们他妈的没有一个人听,现在好了,老子迟早要被你们连累而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12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