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7章 这谁才是蛮夷啊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林水金是个憨头憨脑的中年人,他去年才到的南洋,而且是带着妻子和一儿一女一起下南洋的。

这种情况在以往是很难看到的,用林水金自己的话来说,过番那是要拿命去赌的,谁舍得让妻子儿女跟着一起冒险。

且林水金人有点憨憨的,身体也不够强壮,除了会种地,别无所长。

他这样的在原本南洋并不受欢迎,做生意你不会,论武力你又打不过土著,到了南洋不是饿死,就是被欺负死。

但是等莫子布站稳脚跟后,这种情况就开始变了。

因为我莫大将军在安戴地区七府六十一县,基本完成了百姓合作社的建设。

这种乡间基层组织建立起来了以后,根本不怕土著来袭击,也不怕某些专门坑害同胞的家伙来欺诈、诱骗、甚至抢劫。

因为在这三年中,新下南洋的小十万华人中,在与土著冲突中丧生的不过一百余人,水土不服、疟疾等病死的三百多人。

但是,因为各种犯罪被罚苦役、被鞭打的多达一千多,直接被吊死在城镇港口的超过三百。

通过这样强硬的惩罚措施,莫子布成功让安戴地区的风气为之一净,小问题依然有,但大的方面,被控制住了。

林乔荫就在船上,听着这个本家滔滔不绝的讲述,看着他脸上自豪又兴奋的红光,林乔荫知道,这是三百亩土地带来的底气。

比起他这本家在故乡时,哪怕种地手艺精湛,依旧只能当佃户挣扎求存,生活确实好上了一大截。

几人刚踏上河仙的土地,就被眼前的热闹给惊呆了。

不同于吞武里的气势恢宏与浓浓的宗教肃穆,河仙展现出了另一种活力。

每个人都用轻快的脚步来来去去,好像他们都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一样。

大量的番邦人,金发、灰发、红发等等,比比皆是,他们轻松的与本地人交谈,哪怕孤身一人也敢也可以随处乱逛。

与林乔荫在广州看到的,那种如同被关在笼中的气质,完全不一样。

当然,最让林乔荫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那就是河仙人与吞武里绝大部分断发不同,他们几乎全部束发。

虽然这种束发,可能是因为气候炎热的缘故,比林乔荫从书本上看到的要短一点,但无疑是相当美观的。

看到他们的第一眼,林乔荫就忍不住把自己的辫子往脖子里面藏了藏。

好在越往城里走,留着辫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虽然大部分说话林乔荫听不懂,但他知道这些人说的是客家话,看来也是刚下南洋不久的客家人。

几人走了没几步,就听见哐当哐当的铜锣声敲响了,林乔荫在林水金的拉拽下,不太习惯的来到了路边。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官差模样的人正敲着铜锣在提醒行人让路,而在官差后面,一个身材壮硕,看上去很有江湖气息的汉子带着几个护卫。

护卫们打着两面旗帜,一面是红底上画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黑鼎,另一面是白底上画着红色的刀剑相交图案。

“哎哟,这不是通火吗,林大三弟,你还记得他吗?”林金水指了指那个壮硕的汉子。

“小龙湫那边小宗的通火,当年他爹没了,还是老爷高义给了老荔枝树那边的一块地才有地方下葬。”

林乔荫定睛一看,果然是熟人,算起来还是他的堂弟,听说早就过番到南洋了,没想到在这碰见。

林乔荫还在考虑叫不叫人,林金水已经跑过去与他相认,然后还拉过来了,很热情的介绍道:

“三弟,你看通火现在可发达了,是大王麾下的爵爷呢。”

林乔荫这才知道,那面红底黑鼎旗代表着共和议员的身份,白底红刀剑相交之旗,则是一县镇守使的标志。

“少爷,你也过番了?”林通火被吓了一大跳,甚至忍不住喊叫了起来。

林乔荫刚要阻止他喊少爷,林水金又上去了,嘀嘀咕咕了几句,就把林乔荫的意图给说了出来。

空气凝滞了那么几秒钟,林通火把牙一咬,“我欠了少..老爷对我是有大恩的,三弟既然要看看大将军是个什么样子的,那就请跟我走吧。”

见林通火同意,林水金才憨憨一笑,“明日大王要召开共和大会,三弟委屈一下扮做通火的随从,就可以进去了。”

林乔荫是什么人,有大好前途的举人老爷。

哪怕身上有那么点良心未泯,有那么点民族意识,也不可能就听郑庆几句话,就要怎么怎么样。

就算他愿意替莫子布遮掩,那也得看莫子布值不值得他冒险不是。

想到这确实是最好观察河仙的机会,于是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

‘咚咚咚!’鼓声阵阵,坐落于屏山的武定城,原本是莫氏统治河仙的象征,也是莫家护家保命的堡垒。

但在莫子布成功拓宽生存空间以后,武定城的作用就没那么重要了。

于是莫子布让裴建南把河仙的统治中心搬到了市镇中,就在原本左营兵盘踞的北城附近,建起了河仙知府衙门。

而武定城中,一部分还是归莫家使用,当做别业和家庙以及将要秘密开始建造的大明忠义祠。

另一部分,就作为了新的共和议事宫。

毕竟莫子布的重心,要从安戴地区转移到广南了,再把共和议事宫这么重要政治工具摆在北大年,肯定是不合适的。

林乔荫身穿黑色劲装,混在人群中作为随从。

从他这里看去,周围人穿着的,全是他在祠堂中祖宗画像上才能看到的绯色、青色团领官袍。

宽袍大袖,华丽肃穆,这才是汉家裳服啊!

未几,鼓声停歇,欢声骤起,绯袍子和青袍子们都欢呼了起来。

林乔荫也伸长脖子看去,只见一身穿蟒袍,头戴青色翼善冠之人,跨着公府步而来。

此人身量极高,方面阔口,天庭饱满,好似从画中走出来的人一般。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双手各牵着一人,左边的似乎有足迹,一步一瘸,右边。

林乔荫猛地瞪大了眼睛,右边这人,正是带他来的林水金。

霎那间,林乔荫头上冷汗直冒,难道是阿金出卖了自己?

不过他马上就想到,他也没什么好出卖的啊!

可是,就阿金这样的人,值得这个看起来就应该是莫氏土王的人如此对待?

莫子布则左右看了看两旁的衣冠禽兽,满意的点了头。

莫家的裁缝加上武家的裁缝这一个多月差点没累死,总算在他召开共和大会前,把衣冠复制并做出来了。

此时,召公院的长老们以及与之身份相当者,身穿四品绯袍,共和议员等穿七品青袍。

他自己则身穿被林乔荫以为是蟒袍的飞鱼服,虽然这飞鱼服是很早莫家仿制的劣质产品,但总算看起来,像是这么回事了。

等莫子布一到,共和议会宫的大钟猛然敲响,所有的长老、太守、宣慰使等等,才跟着鱼贯而入。

林乔荫作为随从护卫,也被安排到了议会宫中值守,他亲眼看着确认就是莫子布的人到主位就座,无人跪拜,更无人叩首。

等到众人坐定,莫子布拉着瘸腿者走上前来,“去年四月,丹城有变民袭击我垦荒百姓,数百人呼啸而至。

我民聚居之村落即将被破,时丁壮都在运输军粮未回,形势万分危急,幸得有留守者拼死抵抗,才未酿成大祸。

此乃梅州叶宪才,独自格毙乱民九人,被创十余处,胸腹破烂,一腿断折,亦死战不休,护得妇孺四十余人生还。”

“壮哉!”莫子布大喊一声。

“壮哉!”所有人跟着齐声应和。

“此等壮勇,非爵位不能酬,是以本将军特恢复我华夏旧制,设民爵八等,与军衔同。

有民爵者,见官不跪,可面见议事,为乡间贤达。”

二十级民爵,曾经是隋唐以前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意在奖励军功、开拓,拉近皇帝与百姓的关系。

历史上一直到宋初都还有,但随着华夏拓殖脚步的停滞,逐渐废止。

而到了现在,又是莫子布需要它的时候,莫子布需要有能赐给百姓的八等爵位,将触角伸到民间,鼓励下南洋百姓勇敢拓殖。

它更是共和议会的补充,因为现在哪怕是最低等级的共和议员,也需要占领一地,除了极特殊的几个,至少需要手下有千把号人。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求还是太高了点,所以为了让没有管理能力,但能勇敢拓殖的百姓得到奖赏,也为了基层不被共和议员完全架空。

所以莫子布恢复了八级民爵,让这些民间的杰出百姓,代替他分共和议员的权。

“善!”所有的长老、议员敲响身前的铜鼎,然后自有侍从将象征第二级民爵上造的勋章、金印送上,由莫子布亲自颁发给叶宪才。

从此以后,他哪怕是见到城主、太守、宣慰使这个等级的官员,都可以不跪,犯重罪以下可以用爵位相抵了。

叶宪才泪流满面的接受了册封,莫子布又把林水金给拉了上来。

“自古有耕才有战,侯官人林水金,精擅耕种,独创引水之法,又建议寻荒岛鸟粪以肥田,大获成功。

自其过番到高头廊一年中,带领百姓开垦三千余亩,毫不藏私培训出四十七名种地好手。

其所在的广阳农社,耕牛养护、粮食产粮均名列七府六十一县前列。

子曰:吾不如老圃。诚哉斯言!

今我莫子布效仿先圣,林水金农事有功,特赐民爵一等,为公士!”

“善!”铜鼎再次被敲响。

莫子布亲手把勋章给林水金戴上,大声鼓励他道:“人言你林水金不善言辞,亦无勇武,只会埋头种地。

但在我莫子布看来,会种地,那也是天大的本事,多一个你林水金,我就多几百石的粮食供养士兵。

好好种地,永远记住,别人不知道你的用处与功劳,我这莫子布,永远都知道!”

林水金哇哇大哭,他一个侯官佃户,冒险下了南洋,一年多就有了几百亩地,到现在还成了爵爷,有大王给他封爵,还说感谢他。

几十年没被人认为是个有用之人的林水金,哪里还顶得住这个,当即跪下给莫子布磕头。

莫子布则一把将林水金拉了起来,“男儿大丈夫,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哪怕就是君王,不到该跪的时候,也不用跪!”

林乔荫张大了嘴,眼睛瞪的溜圆,他实在没想到,这河仙不是说是蛮荒之地吗?

怎么这玩意看起来,颇有上古之风呢。

然后林乔荫就见到了更炸裂的一幕,这共和议会,还真不是闹着玩的。

林乔荫亲眼看见在莫子布的主持下,议会一条条的审批法案。

每个城市的商税可以商议通过。每个地区的矿税可以商议通过。耕牛农具,征兵拉夫,都可以一起商量。

长老们还能提出议案,哪怕互相对喷,也没见莫子布责罚。

有人跟一个姓莫的镇守使对骂,不小心骂到了莫子布祖宗上,林乔荫都替这人捏了一把冷汗,这要在我大清,不得被砍了脑袋?

然后他看见莫子布竟然直接张嘴骂了回去,然后狂喷这两人让他们不许讲脏话。

到了最后,丹城长鱼港镇守使纵容兄长劫掠客商,事后又包庇隐瞒,被拉到议会上审判。

按照莫子布的意见,肯定是要先剥夺这个镇守共和议员的身份,然后再审判的。

但竟然有人不同意,连续好几次投票都不通过,这位在林乔荫看起来高高在上的莫王不断沟通,一个多时辰后,方才通过撤销议员身份的决议。

这在我大清,不应该是皇帝老子一句话就砍了全家吗?

区区一个共和议员,还需要这样拉扯才能定罪?

看着这有商有量,虽然表面觉得好像君主毫无魄力,但看着怎么有点让人心动呢?

而且林乔荫注意到了,这个共和议会上,能商量的,一般都是跟钱有关的东西。

其余军政大事,基本都没拿到这方面来讨论,看来,这位莫五王爷,也还是有分寸的。

但又正是这种有分寸的商量,适当的让权,方给人一种可靠而合理的感觉。

想起北京城所有东西,都是皇帝一言而决,其余人不能半点置喙可能,辛辛苦苦卷出来的汉官头上,还要有个满官。

别说大明那种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官敢封驳圣旨的情况,就是写部明史都要被开棺戮尸,写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连庶吉士都要被砍脑袋。

这.这到底谁才是蛮夷,谁才是中华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7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