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14章 铲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上)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西元1782年1月17日,中华大虞光中七年,农历腊月初四。

冬去春将来,大地复苏,但这一切,跟山河都已经染成了红色的甘省,没有多少关系。

陕甘的乱局,从去年农历的三月开始闹起,如今已经快一年了。

陕西倒是平定的很快,不但因为朝廷大军进入的早,还因为陕西汉人还有很强的力量。

特别是他们知道朝廷准备安插一批河南河北人来当地搜山捡海吃皇粮后,主动出来承担了这一有些好处的责任。

大量的延绥镇汉子进入了关中,他们聚居在延安、绥德、榆林、府谷等府县,本就是坐镇关中的李献文家乡人。

是以听到当年李闯后人回来了,他们兴高采烈地纷纷前来投靠。

陕北太苦了,千沟万壑,在如今这个连玉米塌塌和洋芋擦擦都没得吃的时代,陕北男人除了一条命以外,什么也没有。

李献文在三个月内,就收了从陕北来的壮士三万多人,然后把他们其中一些安置在了已经‘腾出’位置的关中各地。

这些陕北壮士和渭北的刀客盗匪一起,搜山捡海可比河南河北的白莲教徒可快多了,他们是本地人嘛。

而且,一个让人极为地狱的笑话是,这三万陕北刀客和三万渭北刀客中,起码有两成,绝对不少于五千人,原本就是信天方教的。

事实证明,在很多人心中,特别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信教信的真不到那里去。

因为这些人变汉,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就能做到的,得经过一道程序。

历史上同治大乱时期,一下消失了那么多教徒,有些人确实是被杀了,但也有很多人其实是放弃了信仰,放弃了那个会让他们丢掉性命的最明显标记。

当然,这也是经过了这个仪式才达成的。

呃,历史上看着憨厚的恶心起人来,也是有一手的。这个时空的操作也差不多。

而本来刀客就是本地人,中间还夹杂着几千这样反正的家伙,他们对当地教徒情况更是一清二楚,一路查下去,好多闹事的根本躲无可躲。

有了这几万凶猛生力军的加入,李献文很快就平定陕西,前后只用了不到五个月。

随后,李献文将其中肯种地的,安排到当地做卫所军,不肯种地想要用刀铳讨生活做人上人的,带在了身边。

至此,李献文手下兵力极度充沛,物资更是不缺。

因为皇帝把南洋的粮食调到岭南,然后本该去岭南的湖广粮食调到河南,河南则把原本自己消化的粮食,运到陕西。

从而保证了陕甘在历经刀兵的时候,仍然不缺吃的。

在基本安稳后,莫子布遣宗室莫善德为天使到西安,晋封朔方郡公李献文为夏国公,赐大纛、节钺和尚方剑,命他前往甘肃开府坐镇,同时统管陕甘两省所有事务。

全称:钦命节制陕甘厄鲁特乌斯藏,总督刑名钱粮屯垦,提督兵马卫所,特权办理番汉要务,开夏国公幕府,御赐尚方剑便利行事。

这基本上就将整个陕甘和青藏都交给了李献文,但同时宗室莫善德又留在了西安为陕西巡抚,并命李献文前往兰州开幕府,还剥夺了原本对四川的控制权,算是做了一点小小的限制。

而为了不让李献文觉得不舒服,莫子布又规定夏国公幕府中五品以下官员荫庇子孙、晋升文散官、武军衔的时候从优。

需要四川配合才能搞定乌斯藏的事务,于是又命李献文原本心腹袁开道任四川提督,为李献文打配合。

别人要去镇守边疆嘛,自然要把好处给够。

李献文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后,立刻从投降的旗人中抽调六千人,组成黑旗义从骑兵两个团。

好嘛,汉人给旗人当了绿旗兵后,现在轮到旗人给汉人当黑旗兵了。

陕北壮士和渭北刀客,组成了一万五千人的延绥军。

放弃信仰的四千人借用当年皇帝在嘉定的辅兵名号,命名为回良军。

这三军直接用镇军的名义挂在李献文的麾下,就如同昔日满清时期的总督标兵和提督标兵一样。

得到了史诗级加强的李献文在光中六年(1781),就亲率一万京营军,一万镇军和这两万五千属于他的标兵,以及三万白莲教徒,开始进军收复甘肃。

其中李献文亲率五万主力,沿泾河与马兰河逆流而上,收复平凉、庆阳两府。

以王无病为副将,率兵两万五千走宝鸡西进秦州(天水)往兰州方向挺进。

此时,十月陕甘虽然气温都常有零下,行路十分艰难,但在高军功以及仇恨的激励下,两路大军行进的速度非常快。

十月初,王无病就解了秦州之围,击溃城外教徒军五万余,阵斩数千,俘虏上万,随后收复陇西、安定、渭源、狄道等府州县。

十月底开进到了兰州城下,与乱军主力二十余万,在兰州城外对峙。

同样在十月底,李献文亲率主力顺利收复平凉、庆阳两府。

其中平凉府府城被攻陷,府中各县均已残破,说一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绝对不夸张。

这些残忍的暴徒不但对住在平凉府的汉人百姓进行了屠杀,连许多信老教的温和派也没有放过。

当然,收复平凉府后,李献文也没有饶过他们,既然平凉府都没有多少人了,那干脆大家都别活了。

随后,在十一月初,李献文亲率主力进入了宁夏府。

此时的宁夏府,还跟后世的宁夏不太一样,后世宁夏之所以会变成大本营,还要‘多亏’马鸿逵这个杂种。

这杂种东西在主政宁夏的时候,修建了二十几所大型教会学校,举全省之力,引起西亚的番僧过来传教,不单单传授经义,还传授阿拉伯语。

以至于他主政后期,当时宁夏的七成以上的读书人,都是从这些学校里出来的,前后十多年培养了数万会阿拉伯语的宗教人才。

这他妈就是在后世的宁夏,也没有这么多会阿拉伯语的。

以至于当时的银川,好多读书人普通话说不利索,但是一口阿拉伯语甚至能有也门、麦加、耶路撒冷等几种不同的方言。

但好在这个时候还来得及。

现在整个宁夏府,乱军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吴忠,而吴忠又以金积堡周围最为集中。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苏菲主义教团-白山派在内地的老巢,同时在西域,白山派也占据着大半壁江山。

虽然老教一般被认为是温和的,白山派就属于老教。

但白山派属于老教的同时,又属于苏菲主义教团,就是搞教徒人身控制,养僧兵,建堡垒,一层层动员的这种。

所以在整个西北,只有吴忠的白山派老教华寺门宦,能跟哲合忍耶这种后来的黑山派教团对抗。

而白山派在西域最著名的人,就是才被平定二十几年的大小和卓,以及四十年后又要卷土重来的张格尔。

十一月初,李献文到达吴忠后,派人侦查完毕一汇总,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从东边的定边,到西边的中卫,沿着仅有的几条河流和黄河,密密麻麻有坞堡近三百个。

这还是只统计了至少能容纳数百人的大型坞堡,其余小的不可胜计。

而位于其核心的白山派老巢金积堡,已经建设一百多年了,前后被七十余座堡垒环绕。

你要打下金积堡,就需要一个坞堡,一个坞堡的啃过去。

这些坞堡虽然不像历史上那样拥有大量沙俄和中亚三汗国通过阿古柏送进来的燧发枪,但是也相当难以攻陷。

主要是狂热的乱军把所有的道路都破坏了,堡垒又修在高处,火炮根本上不去,只有用燧发枪和小型臼炮、劈山炮来打。

李献文算了算,如果这么一路啃过去,最少得五个月才能打到金积堡。

而且现在已经农历十月底了,根本打不了,至少要明年三月才能慢慢打。

就在有些胶着的时候,西北方传来了好消息,漠南蒙古的扎萨克们已经决定集体归顺大虞,正在挑选美人和勇士,准备来年去承德觐见。

而在他们表示臣服以后,大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他们了。

于是就在李献文准备硬啃的时候,宁夏府周围的喀尔喀、察哈尔、鄂尔多斯各旗的蒙古人凑了六千多轻骑兵。

在这六千多轻骑的带领下,新旧各半,也就是一半淮北骑士一半代北骑士的五千汉人骑兵,穿过贺兰山,渡过黄河来与李献文汇合了。

这样一来,李献文手里光是战斗力不错的汉、旗骑兵就有一万骑,还差不多有八千以蒙古为主的轻骑。

那就不怕了,李献文哈哈大笑,“既然如此,本国公就让他们在坞堡中呆着,咱们先解兰州之围,回头再来收拾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0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