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18章 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共和议会宫在每个南洋省份都有,当然,广南省和上川省,是不包括在南洋范围,也不归属南洋总理大臣管辖的。

所以此时,南洋下辖的省份就是七个:

省府在会安的日南省(越南中部)

省府在嘉定的兴唐省(越南南部、柬埔寨)

省府在望阁(曼谷)的泰平省(泰国中南部,缅甸孟邦、丹那沙林)

省府在北大年的安戴省(马来半岛大部分)

省府在洪兴城(雅加达)的南暨省(爪哇岛)

省府在大光(仰光)的汉川省(缅甸中南部)

省府在坤甸的嘉庆省(加里曼丹岛)

还有王城在万象的皇室直辖总督区(老挝、泰北),总督区只在一定程度上听从南洋总理大臣安排。

实际政务,由阮玉琇给莫子布诞下的第四子,也就是被封万象郡王的阿柘,配备的幕府在管理。

除了这七省一说是皇室直辖区,其实是未来封国的万象以外。

吕宋还在西班牙手里。

苏门答腊岛上盘踞着亚齐等南洋相对善战民族,击败不难,彻底搞定要花很大一番精力。

至于人口稀少,基本都是热带羽林的苏拉威西岛,帝汶岛,新几内亚岛等,干脆就处于放羊状态。

有一些特别能吃苦,特别勇的华人在这些岛上开辟了小块拓殖点。

复兴公司和其他大型商业公司占据了一些地方强迫土著种植香料,朝廷根本一点都没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目前南洋能有这个规模,得益于每年朝廷都要花超过千万两银子不断用来补贴医药,百姓路费,以及组织百姓过番等。

这占比已经非常接近大虞朝岁入的十分之一了,达到了军费的一半,如果不是莫子布乾纲独断强推,根本执行不下去。

按照目前的态势,削减这笔费用都被提上了议题,实在没有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整个南洋全部占据,那些热带原始雨林,也不值得投入这么大。

。。。。

洪兴城的共和议会宫,就建在原本荷兰的巴达维亚总督府,外表完全是欧式的,但进入到内部,布局则是非常的中式。

此时的共和议会宫大殿,也就是进行议员表决的地方,其建筑风格相当的奇特。

据说是以礼部尚书纪昀纪晓岚从上古典籍中,考据出来的西周共和时期议事大殿为蓝本。

采用八卦图形设计,各议员居于外围,围着中间就坐。

中间阴阳鱼眼的位置,左上首阳眼位置坐议会大长老,也就是大议长。

大长老座位下方,再立一演讲台,供发言的议员使用。

阴眼位置,供皇室代表,宗人府记录员,以及负责纪律,宣布结果,主持会议的执法长老、纳言长老等人就坐。

上午八点,各省召公院议员和共和院议员都已到齐,洪兴共和议会宫上方升起象征皇帝的红底金日月大旗和象征共和议会的黑底红瓦当龙大旗。

随后由行南洋使司共和议会大长老的郑淼,敲响位于议会宫最高处的铜钟。

咚咚的钟声传遍整个洪兴城,议会宫大门缓缓打开,上议院召公院的议员们先行进入。

他们人数不多,由南洋伯爵以上亲藩,纳税超过年五万银元的大豪商,在拓殖中有特殊贡献的功勋之士,以及皇帝亲自指派者组成。

召公院议员们头戴乌纱折上巾,身着紫袍,胸口绣神兽白泽。

这是一种龙首绿发有角的神兽,能人言,辨忠奸,黄帝东巡之时前来禀告民间疾苦,为社会除害。

是以被认为君主圣明之时,便会出现公正严明,体察民情之瑞兽。

召公院的议员们进入之后,就轮到下议院共和议会的议员们了。

共和议员同样都戴着乌纱折上巾,身穿青黑色袍,胸口绣着神兽谛听,象征着洞察人间疾苦,上报君王的职责。

这些人的数量就相当多,成员也囊括各界。

从子爵、男爵这些算得上是大号封君的贵族,到镇守使这种小贵族,甚至庄园主,还有大小商人,船主,甚至是雇佣兵首领。

嗯,现在的大虞朝也有雇佣兵了,由许多退役后懒得管理庄园或者已经不能适应退役生活,不摸刀剑就浑身痒的家伙组成。

当然,他们不叫雇佣兵,而是叫镖师。

只要你出钱,不管是建藩时候攻占土人部落,还是就藩之后清剿土人,以及为重要物资运输护航,他们都干。

而共和议员的推荐,就非常具有东方特色了,主要是看名望,搞察举制。

这玩意中国人玩了几千年,非常有经验,只不过共和议员将其推广到了各个行业,而不仅限于读书人。

产生的程序是地方上以县为单位,先察举推荐,由省级共和议会长老组成评审团评估,再举荐到管理共和议会的宗人府,宗人府再报告给皇帝审查批准。

这套制度,就注定了下面种地、打工的苦哈哈是没有资格入选的,也必然会伴随着人情世故和贪污受贿。

问题很多吧,但相对于封建时代,至少面广了许多,

那些医术精湛的医生,出身低到见识广的大商人,大镖客和码头力夫头领这种黑社会头子,都有机会成为共和议员。

至少华夏,再也不是不事生产,只读几本书,就可以一人做主的时代了。

尾张藩来的徐(德川)宗之等人非常幸运,因为这次的共和议会,专门允许议员带人旁观,这是皇帝要为将议会引入大陆在做准备了。

所以他们跟着山上彻,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共和议会宫。

而在正式表决大会开始之前,各省议会要先进行内部会议,然后到了大殿的表决大会上,才可以为了自己这方争取利益。

南暨省的共和长老是亲藩万隆君伯林通火,这是他当年与叶宪才一起,作为钉子顶在荷兰人枪口下,为朝廷夺取南暨岛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奖赏。

“此次的议题,主要是两个。

其一,朝廷每年补贴我们这些南洋封臣购买奎宁水、河仙石散(蒙脱石散)和制作大蒜素的经费,很可能要取消一大部分。

此外,这次作战,可不单是为亚齐叛变土人而来,而是为了整个苏门答剌岛而来。

此事攸关咱们南洋人的福祉,所以火药、铅弹、米粮等物资,船只、骡马等运输工具以及义从、民夫等辅助人员,都要南洋使司来出,大家看看,咱们该出多少份额。”

林通火一说完,下面的南暨省议员立刻就叽叽喳喳闹成了一片,所谓善财难舍,从口袋里掏钱,自然是谁都不愿意的。

“朝廷这次动作是不是太大了点?”珀兰男爵有些不乐意的说道:

“减少补贴已然让咱们损失一大笔了,这次出兵还要咱们承担这么多,不合理!”

珀兰男爵领严格来说,并不在南暨岛上,它位于泗水以东一百多公里处,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巴厘岛。

珀兰男爵领占了珀兰岛(巴厘岛)的四成,其余六成分别为三个镇守使和八家庄园主占据。

在后世巴厘岛以风景优美,景色瑰丽著称,但在这个时代,风景优美可不是什么好词。

因为但凡形容一个地方风景优美,景色瑰丽,那么它一定是地形复杂,多奇石怪湖,且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珀兰岛就是如此,连带土著只有十八万人,珀兰男爵听起来是也还可以,面积也不小,但产出只有山上彻这个山鹿镇守使的三分之一。

加上建藩的时候借了不少贷款,因此经济情况有点糟糕,一听说出钱,自然要炸毛。

徐宗之立刻为这个小小的珀兰男爵捏了一把汗,议题是威名赫赫的万隆伯爵在主持,还有皇帝派的户部特使在这里,怎么敢这么生硬说话的。

要知道在原本的倭国,一个按倭国换算只有一万石的大名,敢在奉公,也就是朝见征夷大将军的时候,说出这些话,估计当场就得被改易,甚至失去大名资格。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议长万隆伯爵一点也没生气,而是赶紧解释道: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咱们现在的优待,乃是恩赏,可不是就该咱们得的。”

珀兰君听完,把脖子一梗,“是恩赏,但咱也不是白拿的,这南暨岛都快到世界尽头了,历朝历代犯大不敬罪,也不过就是流放三千里。

咱这自愿流放万里为国拓殖,朝廷三瓜两枣的还要省吗?”

宋大人,不如还是您给珀兰君和咱们大家详细解释一下朝廷政策吧。”

林通火不解释了,同样作为亲藩封臣,某些时候他必须站在自己的集体立场上。

作为朝廷特使来的户部宋大人点了点头,一点也不意外,这场面他不是第一次见,到南洋来过好多次,见得多了。

“珀兰君,正如林长老说的这样,减免是恩赏,不是朝廷就该补贴大家,历朝历代改土归流还来不及,哪有君等自己打基业,朝廷还要倒给钱的。

自光中二年以来,朝廷已经补贴了十年,累计银元过亿,自古未闻,诸君现在基业稳固,当理解朝廷难处,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陛下也不容易,至今四季常服不过八套,兴复华夏十二年,一次秀女都没选,除了南京皇城只能重修以外,未曾建任何宫室。”

呃,这话,要细细来说的话,还确实是真的。

莫子布四季常服确实只有八套,因为除了常服以外,他还有礼服、朝服等。

并且莫子布最喜欢穿的,就是寻常百姓穿的襕衫、道袍等,尤其喜欢在夏季穿短褂,这些东西他可不缺。

行宫也确实没建,可他有许多小型行宫,比如南京汤山宫,广州越秀宫等,这些都是下面的勋臣贵戚修了送给他的。

并且,满清统治者似乎对宫殿园林情有独钟,这一二百年就一直在折腾园子,导致莫子布光是接收这些宫室都接收不过来,甚至因为维护费用大,还在往外赐。

至于没选秀,那就更简单了,莫子布没选秀女,是因为朝日两地的东洋六省,天竺东北的阿洪姆王国,漠南漠北的蒙古,远在欧洲的莫子溶,一个劲的在给皇帝进献美人。

人数多到两年前罗斯特使达什科娃走的时候,送的四个绝美毛妹,到现在还有两个没吃呢。

其余各地美人排队等着承受恩泽的也还有二三十个,哪用得着选秀女充实后宫。

但,又说回来了,皇帝就是没有修行宫,没有选秀女,四季常服不过八套呀!

而听到宋大人提起皇帝,珀兰君态度一下就软了。

因为他很清楚,没有皇帝,他还在西江上打鱼偶尔做做无本买卖,哪有现在这等风光。

“陛下恩遇,我赵三就是死也难报万一,既然是陛下的意思,我坚决执行。”

看到珀兰君男服软,处理这种事情的老手宋大人也没有继续逼迫,而是见好就收,还给了一些优待。

“男爵忠君爱国,陛下也是知道的,是以特别批示,要对珀兰君这种位于最边荒的封臣,做最大限度的考虑。

是以朝廷决定,富庶之地大有盈利的基本取消补贴,中等地盘小有收成者,取消七成。

类似珀兰君这等在边荒之所,领地也无多少矿场、香料,以及处于征讨土著最前线者,只取消三成,另外实在经济有困难,安排复兴银行提供无息贷款。”

“万岁爷圣明啊!”珀兰君大喊一声,随即向着北面下拜叩首。

随后这些共和议员以及少量召公院议员,就开始围绕着补贴额度和出兵能提供的钱粮和民夫,展开了激烈讨论。

锦石方伯马锦也把他手下六个共和议员召集了起来,这个荷兰兵油子出身的方伯稍微有些贪财,他忧心忡忡的说道:

“我们锦石亲藩相对富庶,一会消减费用咱们这肯定会是大头,所以诸君现在就想想,自己领地上有什么惨事,都夸大着说说,不然咱们吃亏就大了。”

山上彻听了,不由得怒目圆睁。

在他心里,让他从一个町士一跃成为四十万石大名的大皇帝,就是全天下唯一的神,是全天下人的父亲,是最好的君父。

现在君父在财政上有困难,你他妈不思报效,还要来比惨坑朝廷钱,山上君怒了。

“方伯,我锦石亲藩何止有些富庶,本藩临近泗水,是南暨岛东段最富庶的藩,按照吾之故乡来算,锦石亲藩石高至少四百万。

如此强藩,怎么能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弄虚作假。我山上彻第一个不干,吾愿报效国家,自动放弃补贴!”

锦石方伯马锦脸上一阵青一阵红,随后勃然大怒。

山鹿镇守使山上彻是他的臣子,虽然不是家臣,但马锦有持节,是可以处罚这种本来就是从他领地上裂土封藩,还要给他缴纳贡赋之效封臣的。

徐宗之也吓坏了,主藩要惩罚一个支藩,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可惜,马锦怒了一下之后,就怒了一下。

因为山上彻今时不同往日了,他是共和议员了。

没有共和议会其中一位长老发起,全体过半同意,再上报皇帝圣裁解除其共和议员身份,没人能动山上彻半根毫毛。

“山上,你怎么可以对伯爵如此无礼,赶紧道歉!”韦大冲着山上彻眨了下眼睛,又对马锦说道:

“这山上彻为陛下做过好大事,看在这份上,方伯就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韦大其实也不太满意这家伙,就他那点功,陛下为了稳住荷兰人,千金买马骨给他一个亲藩伯爵,竟然不知道感恩,天天就跟掉钱眼里面了一般。

马锦又被不软不硬的顶了一下,虽然心里不爽,但也只能就坡下驴了。

随后,南暨省议会讨论完毕,基本分好了补贴取消范围,又大致拿出了用来出兵的钱粮和民夫数量。

随后上午十一点,表决大会正式开始。

各省议会议员,在皇帝特使,复兴中央银行代表,锦衣卫北镇抚司驻南洋使司千户的见证下,一项项的表决议题。

共和议院吵吵闹闹的通过之后,召公院才关起门来最后协商。

午饭也是在共和议会宫中随便对付一口,等到下午,初步的方案才开始出来,据说最后定下到底要如何执行,还要经过好几次讨论,再上报皇帝陛下批准。

徐宗之全程是张着嘴看完的,与他一样目瞪口呆的,还有几个江南来的商人,几个西属马尼拉来的华人代表。

“圣天子真如天帝,位居至尊,垂拱而治,赐百姓参与政事的权力,此南洋兴旺之关键也!”

有个江南商人总结道,其实说穿了,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保护。

保扶开发者应有的权力,限制皇权和政权对于天下所有一切予取予夺,形成良好的互相制衡机制。

让有钱有能力的,敢于出来放心拼搏,这就是南洋蓬勃兴旺的重要原因。

“陛下十年前就说要将议会引入唐山,但一直被各方阻挠,在下觉得,时机终于要成熟了。”

一个江南大商人面色坚毅的说道,经过十二年的发展,江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富裕的资产阶级。

虽然这些资产阶级很多脱胎于旧的地方士绅豪族,甚至是某些江南贵族的白手套。

但真的当他们走上前排,感觉自己可以触摸到权力后,野心立刻就膨胀了起来,自然在政治上也有了诉求。

权贵、官员、豪强与资本家,他们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很多个人,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想法。

而作为皇帝的莫子布,就是要把他们一一归类清楚,把每个个体的能量,都激发出来,而共和议会,就是最好的工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