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0章 胶己浪,都系胶己浪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时间倒回去几个月,暹罗,吞武里城。

只过了半个月的时间,通叛乱带来的影响好像就消失了一般。

吞武里城一片宁静祥和,唯一不同的,就是大虞太上皇帝莫天赐,住进了原本属于颂律拍昭恭吞武里的大王宫中。

“你们潮州府人还是有功的,一个个别这么垂头丧气的,该交代问题的交代问题,贪污了的都吐出来,有些不该你们把持的东西,也尽快放手。”

莫天赐打仗是真不行,但是他治理地方却很有一套,特别是这种把别人地盘变夷为夏的操作,那简直门清。

因为河仙就是莫天赐和他父亲莫玖硬生生从柬埔寨中挖出来,还将其完善为华人居于统治地位,柬埔寨人在下面打杂的标准模式。

从历史上来说,比起潮州人经营暹罗,客家人建立的兰芳,河仙才是最正宗的海外夏君夷民王国。

而莫天赐说潮州人还是有功的,也不是为他们开脱,潮州人确实是有功。

这次大虞能顺利接手整个暹罗,往大了说,要得益于潮州人超过五百年持续不断为华夏在暹罗占据生态高位。

以至于华人到了暹罗至少也是自由民,不像大多数人泰人那样是奴隶。

往小了说,是最近这二十年潮州人把所有资源都砸到郑信身上,硬生生把华人从一个少数民族,弄成了暹罗贵族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若是把父系纳真也算成潮州人的话,那目前在暹罗自由民以上的八十一万人中,泰人和华人几乎是对半分的。

更妙的是,潮州人在掌握大权后,又是一顿作死,成功把通等泰人、母系纳真等贵族逼的造了反。

这相当于把所有的反对派都给钓了出来,所以平叛大军干掉了通等人以后,全暹罗的反对派就基本被肃清。

若不是莫天赐能确定这些人是真的把事情搞砸了的话,他甚至有些怀疑,这些潮州人是莫子布故意安排在暹罗捣乱,好把反对合并暹罗的人一网打尽的。

“太上皇说的对,咱们都是胶己郎,不比那些泰人,陛下不让咱们动的,就不要去动,不是自己的钱,就通通吐出来。

以后嘛,想做封臣的就自己拉人去打江山,要做生意的就按照大虞的律令来。”

这个说着话,脸上却总是有些压制不住喜色的小老头名叫陈太,不过他原本叫做陈森。

没错,此人正是最近一直跟在莫子布身边的小姨子,确定要入宫为妃的郑素素之外公。

陈森之所以要改名为陈太,还不是因为莫子布的长子叫做阿森嘛,他这长辈跟重孙辈的叫一个名字有些不太好,于是干脆自己先改了。

听到陈太在这已经自说自话的以潮州人代表自居,下面黄古、林武等人一脸的羡慕。

谁叫陈太有个好外孙女呢,郑素素入了宫,陈太在南洋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太翁的说没错,我只补充一点。”莫天赐点头赞同着陈太的话。

作为父亲,他知道儿子莫子布不是一个会被女色所迷的人,之所以会纳了郑素素,最大的原因,还是要给这些在暹罗的潮州人吃颗定心丸。

毕竟目前暹罗八十一万自由民以上,也就是中国春秋时期国人以上的群体中,潮州人加父系纳真有三十四万,比纯泰人还多一万。

要是加上可以拉拢过来的母系纳真,有四十五万,稳稳的暹罗国第一大族。

至于剩下的三百多万泰人、高棉人、孟人等,他们现在并不能算是人,而是萨克迪纳制下的农奴。

历史上要到陈恩的重外孙拉玛五世时期(1868),暹罗才宣布废除奴隶制,彻底废除要到1920年左右了。

也就是说,目前在暹罗能算人的人群中,潮州人是比泰人还多的第一大族群,所以要控制暹罗,就不能苛责他们,也没必要苛责。

听到莫天赐说要补充一点,周围的潮州豪商、大地主们都打起了百分百的精神。

“你们要做封臣,其实也不用刻意去拉起一支队伍去别的地方,因为朝廷只准备在昭披耶河平原建立流官统治。

其余东部的柯叻,南部的巴蜀、春蓬,北面的彭世洛、达城、甘烹碧等地,都会划入封臣区。

统辖五万人以上,可以奏封男爵,三万到五万可以请封土知州,一万人到三万人,封土知县。

当然有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封地中,华人数量不能少于一成。”

莫天赐话音刚落,下面就激烈讨论了起来,不管是土知州和土知县这样的土官,还是男爵以上的封爵,都是很有好处的。

土知州和土知县相当于得到了朝廷的认证,除了朝廷没人可以废除,土人造反是可以向朝廷请兵的。

封君男爵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可以直接进入共和议会的,只要不傻就知道这好处有多大。

“陛下对我们这些人,实在太好了,不但不给怪罪我们在暹罗引起战乱,还给我们加官进爵。”

陈太第一个站了出来,眼泪都在眼眶里面打转了,要说一声感激涕零,绝对不是夸张。

“太上皇,我陈家愿意交出昭披耶河平原的四十七万亩地换取柯叻地区,只需要朝廷资助一批军械,我们就能控制这里。”

听到陈太这么说,参会的几个江南来的文官,不由得咂舌不已,这要是在江南有四十七万亩地,那绝对是跺一跺脚,地方上就要颤三颤的存在。

但在暹罗这边,陈太这样的原番邦大臣,就可以轻松拿出来。

但陈太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因为朝廷的政策摆明了是不会允许昭披耶河平原出现这种大地主的。

而且在暹罗,最宝贵的不是这四十七万亩地,而是这四十七万亩地上的人。

陈太就是因为人手不足,看着占据了大量土地,但收益并不高,许多地方还因为缺少足够的人手耕种,有继续往荒地发展的趋势。

大陆上的田地之所以值钱,那是因为有无穷无尽的人口在耕种它,使得田地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附加价值。

没有大陆上那些勤劳、能干的农夫,再多的地有什么用!

“柯叻地区不错,太翁是有眼光的,我看至少可以封一个大公爵了。”莫天赐笑呵呵的说道,此时柯叻地区,基本就是后世的整个泰东了。

包括后世的柯叻、武里南、四色菊和乌汶,差多有七万平方公里,足足有两个台湾岛这么大了。

虽然这些地方物产比不了湄南河平原,但面积比整个湄南河平原还大,人口也有六十多万,真要给陈太,她立马就可以取代宋城伯吴让的南洋第一封臣地位。

陈太哈哈一笑,听出了莫天赐的话中话,他陈太目前还是个罪臣,怎么可能封大公,这是说反话呢。

而且四十七万亩的土地绝对不可能换到柯叻这么大一片土地,同时光靠陈家的力量,压服柯叻有可能,但开发肯定不行,必须要借助朝廷的力量。

于是,陈太对莫天赐说道:“太上皇,我看柯叻地区岂止封一个大公,未来甚至可以封一个王爵。

但这个王,不是我们陈家的,而是您莫家的。

若是未来素素能得承天恩,有个一男半女的,臣愿意迎奉皇子到柯叻为主。”

莫天赐在心里给陈太竖了一个大拇指,同时也有些怀疑,按说眼光这么长远的,为什么会在暹罗搞出这么大的乱事,难道这人真是老五安排在暹罗搞郑伯克段于鄢的?

陈太则是心里苦笑一声,他其实是泉州人,妻子才是潮州人。

因此他这潮州女婿只能算半个潮州人,加上女儿也被郑王纳入后宫,分了潮州人不少好处,当然只能随大流,哪敢出来唱反调。

而他这次选择去柯叻,也有另一层原因,现在看来,他们陈家的未来,基本都跟入宫的外孙女郑素素绑定了。

而郑素素入宫,明显就是为皇后郑诗诗当替补的,皇后不能生育,郑素素一旦生下儿子,极有可能交给皇后抚养,未来成为太子。

看着很不错,可是中间的变数太多了,万一日后皇帝不喜欢这个孩子,万一皇后突然又怀孕了,这谁都说不准。

所以,他这外公必须要为郑素素和素素的儿子准备一个后路,这样就算日后出现以上的情况,那还可以让外重孙子到柯叻到当封王。

不管怎么说,到柯叻的孩子都是光中大帝的血脉,有这样一杆大旗在,至少柯叻这个保底是能把握住的。

至于自己的子孙,就可以在这杆大旗下把触角遍布柯叻各处,风风光光的做小封臣。

而且,柯叻之主位置给了皇子,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朝廷请援,也更容易吸引过番华人到柯叻定居。

至于重外孙子真的当了第二任皇帝,那太好了!

素素总不可能只生一个儿子,就算只生了一个儿子,那还可以让自己重孙女嫁给一个皇子,到时候对方为了得到柯叻,要给多少好处做彩礼,简直不敢想象。

“太翁真乃楷模也!”人家这么上道,莫天赐自然也要夸上几句。

而且他心里明白,郑素素未来如果真能诞下一个皇子,只要不是痴呆傻儿,极大概率就是大虞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了。

从血统上来说,郑诗诗的母亲是传了七八代,连潮州话都说不全,更别提唐话的母系纳真,比不得郑素素母系这边一直是纯血华人。

同时,郑素素还有四分之一泉州人血统,比郑诗诗更能得到大闽南系的好感。

最重要的是,郑素素现在才十三岁,要纳起码也是三年后的事情,生孩子再快也得是四年后。

那么,这个孩子最大也得是光中八年(1783)生,等他长到三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皇帝已经六十五岁了,正好可以接班。

而现在被很多人看好的莫森,是兴唐元年的前一年(1772)出生的,他三十岁的时候,皇帝才五十四岁。

这以老五的性格,绝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太子既壮,攀附者众,然皇帝未老的局面,阿森大概率是要早早被打发出去的。

而有了陈太的带头,其他潮州人也都懂了,不是他们不能在昭披耶河平原呆,但是像现在这样动辄十万亩土地起步,那肯定是不行了。

这里的土地,是要留给过番百姓的,于是纷纷开始计划着未来的去向,把土地和一部分贪污钱财交出来。

西元1778年,1月20日,大虞光中三年,满清乾隆四十四年,腊月十四。

莫子布关于暹罗的第二道诏令传到了吞武里城,在这道诏令中,暹罗被改名为了泰平省,昭披耶河(湄南河)被改为唐江。

整个泰平省除了唐江平原以外,全部会封出去,现在没设封臣的,就暂时由朝廷流官代管。

此外泰平省的地名都要开始汉化,所有带有武里的城市都把武里改为州。

吞武里变成了吞州,春武里就是春州,暖武里就是暖州,像尖竹汶这种的,往往就去掉一个字,直接改为尖竹。

纳真这个称呼会被取消,所有泰姓的纳真立刻改回父母其中一方的汉姓,泰人贵族则去应天府拜见后得到赐姓。

同时,銮爵以下的泰人,在能背诵三百千,能用南京官话进行简单交流或者任何一种汉语方言熟练交流后,可以按上次诏令,在除开莫、陈、郑三姓中自己选。

至于最下面的奴隶,莫子布给了十万人的名额,只要能认识两百个汉字,用南京官话简单交流或者熟练使用任一方言后,他将从奴隶直接提升为国人。

若是能再进一步,熟读三百千,可以用南京官话熟练交流,将会得到赐姓。

同时,莫子布下诏在唐江平原(湄南河平原)实行卫所军屯田制,建立泰平左中右前后正六卫,男丁按人均五十亩授田。

当然,不想去卫所军当兵的也可以,只要你有能力,一样可以自己搞几百上千亩田,控制十户八户泰人奴隶当大地主。

不过田亩数会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头每人一千亩为上限。

。。。。

十二岁的杜钦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吞州城默默无语。

半月前,他刚刚主持了父亲的葬礼,而且父亲的头,是他亲手用针线缝合在脖子上的。

“钦儿,到了应天府以后,你一定要好好表现,你父亲乃是不听劝犯国法而死,你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母亲纳克低声在杜钦身边劝道。

没错,这个杜钦就是通的长子,历史上的拉玛二世。

通被莫天赐下令处决之后,钦就随了奶奶的姓氏,全家改汉姓为杜了。

杜钦点了点头,赶紧宽慰母亲道:“阿妈你放心,自古掀起叛乱还能像我们家这样就死了几个成年男丁的,已经是极为罕见,我知道这是大皇帝的恩典。”

历史上拉玛二世和拉玛一世的关系并不好,他甚至差点被废黜,起因就是拉玛一世(通)和阿玛琳王后(纳克)的婚姻出现了巨大问题。

这个时空虽然没走到纳克带着亲人用棍棒殴打通宠妾的地步,但两人的关系早在三年前就转冷了。

夫妻间出现这种事情,孩子无一例外都会痛恨出轨的那个,所以杜钦对父亲通的感情非常拧巴。

听到儿子这么说,纳克心里安稳了不少,她并不觉得儿子有为丈夫报仇的必要。

她反而心里在盘算着,如果到了应天府能站稳脚跟的话,就把通的那几个宠妾全部给发卖了解恨。

“阿钦,扶你母亲上船,我刚去求了太翁,他说太上皇说了,咱们此去只要认真悔罪的话,就没什么危险。”

招呼杜钦上船的,乃是他父亲的表弟,他的表叔杜丹。同时杜钦的姑父陈恩也正带着家小上船。

周围船只来往络绎不绝,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大量的泰人銮爵以上贵族,这都是要去应天府觐见,得到皇帝允许后才能继续当贵族的。

杜钦暗暗下定决心,他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永远被当做罪人家属,成为人人鄙视的下等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4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