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2章 兴唐继汉莫大王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西元1773年9月30日,满清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五,中秋节。

莫子布在河仙武定城的共和议会宫,提前召开了每年一度的共和大会。

这是一次成功的动员大会,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团结会议。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情况,那就是满清自奴儿哈赤起兵之时起,特别是自萨尔浒之后。

满清对于汉地,已经保持了两百年的军事心理优势了。

李晋王之所以被那么多人铭记,他能掀翻八旗两王的战绩,绝对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时至今日,满清八旗兵的战斗力犹存,他们身上的虎皮也还没被扒下来。

别说现在,直到快一百年后的太平天国时期,八旗天兵满万不可敌的威风都还在。

直到他们被天国的客家兄弟干翻在地上之前,八旗兵都是东方大陆上绝对的精兵象征。

莫子布这会对满清的挑战,在许多人看来,跟刚出新手村就去挑战大魔王没什么两样。

是以要与满清这样的魔王作战,除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外,人心士气也是一个十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做好心理建设,等到真的开打,一定有很多人被满清的虎皮吓坏。

所以莫子布非常需要给追随他的人做好心理疏通,他把战斗的触发条件设定在满清不干涉他拿下北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抚慰和暗示。

等到未来满清干涉的时候,莫子布的上下臣属都会觉得,这不是咱们不自量力去挑战满清,而是鞑子不给咱活路。

在这种气氛下,才能让兴唐幕府的上上下下有勇气与满清做殊死搏斗。

当然,要是他进了北河,满清却真的不来干涉,那莫子布就等。

乾隆现在已经六十一了,莫子布虽然不记得他是多少岁死的,但肯定没超过九十岁。

那就是最多还有三十年,莫子布等得起。况且满清没等乾隆死就已经不行了。

完成上下的沟通与心理建设之后,莫子布便在忠烈祠中,以猪牛羊三牲,祭拜了忠烈祠中的永历皇帝以及文臣武将等,并为没有谥号的文臣武将重新拟定谥号。

莫子布先废除了郑克爽给国姓成功和朱锦上的潮王封号。

潮这个王号,其实早有提及,但国姓成功和朱锦父子都认为这纯纯是侮辱,不愿接受。

哪怕你用姓为王号封郑王呢,都比潮王这个带着浓浓洪天王审美的王号要好。

郑克爽在东宁追封祖宗为潮王,还上谥号武、文等,实际上是代表着郑氏部属完全掌握了东宁上下。

上潮王号,而郑克爽不敢有异议,代表郑氏失权,冯锡范、刘国轩等大权在握已经实际上僭主。

给国姓爷上武谥号,给朱锦上文谥号,更是将原本代表最后汉人衣冠的明郑集团,彻底矮化为了东宁海商割据政权的举动。

这是冯锡范等东宁派,希望割据自娱的体现。

于是莫子布将潮王封号废除,重新给国姓成功父子拟定王号,封为闽,恢复国姓成功原本忠武的谥号,称闽忠武王。

郑克爽为他父亲朱锦拟定的潮文王谥号和王号也一并废除,改谥以安民立政曰成,称朱锦为闽文成王。

莫子布还顺便给刚刚继位就是被害的朱锦长子,陈永华女婿郑克臧上谥号哀,称为闽哀王,取恭仁短折曰哀,遭难已甚曰哀之意。

随后给李晋王上谥号曰武穆,自岳武穆来,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个谥号代表着什么意思。

李晋王虽然没能像岳武穆那样力挽狂澜稳住半壁江山,但这并不是他的责任,或者说主要责任绝不在李晋王这。

莫子布办不了别的,只能给李晋王一个好点的谥号。

拟定了这两个最重要人物谥号以后,莫子布才将其余人的谥号补全。

谥西湖三杰最后一人张煌言为文忠。

蜀王刘文秀为武忠。

岭南三忠之首陈邦彦为忠烈。

潮州大忠臣郭之奇为忠节。

那个在大陆深处,茅麓山上坚持到康熙三年的小李王李来亨也得到了追封,就算他不是李献文的祖辈,就凭他的英雄事迹,也该得到追封。

莫子布以李家故乡米脂县古属夏州为由,追封李来亨为夏王,谥号武烈,称夏武烈王。

当然,对于自己的外公,莫子布上了忠贞谥号,终于把陈家私下给陈上川定的私谥给确定了下来。

同时他那个只是徐闻县丞的曾祖父莫仕平,也破格得到了文简的谥号。

可别看谥号这玩意好像有些过于繁琐、复杂,实际上中国人非常讲究这个。

越是地位高,越是干出了一点事的人,都希望在死后得到后人一个评价,这是一种文化的寄托和传承。

莫子布在河仙屏山山顶为大明忠烈们追封和定下谥号后,所有人对于莫子布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仿佛在一瞬间,他们这个天南的草台班子,好像立刻步入了正轨,成为了一个正统王朝一样。

拟定谥号以后,莫子布命鄚天赐身边的心腹谋士郑秀作文以记。

并让几个莫家会雕刻的宗亲,当场开始立碑雕刻,所以参会者的名字,都将被记在这上面。

我莫大王对于如何对付满清,是越来越有心得了。

这种事被立碑记载后,若是在宋明,或许从犯认罪了能得个流放,但在防汉比防贼还狠的满清,起步就得是夷灭三族。

这一下,完全封死了所有人的退路。

而这其中,最感觉自己无辜的,就是郑敏成了。

他这好好的暹罗昭披耶兼国相,不过是受了郑信的命令前来祝贺。

又因为莫子布对他有大恩,莫名其妙的跟着上了屏山,结果直接就成了盟誓中的一员。

郑敏成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发现竟然是凉的,感情这不是因为农历八月的南洋太热,而是被吓的啊!

看到莫大王的眼神,总是时不时往他这边瞟,郑敏成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那么他现在可以有两个选择,一当然是加入。

但假如他选择不加入,那么就只有第二个选项了,即回到暹罗后就向满清举报,至少是向郑信举报,这样才能洗脱‘罪行’。

暹罗可不是河仙,它是满清的封国藩臣,参与这样的集会,让满清知道了,绝对是跑不脱的。

不过,郑敏成更担心现在他不做表态的话,莫子布会不会让他走的问题了。

而同时让郑敏成头疼的是,现在暹罗国的情况对他其实有些不利。

因为莫子布把下缅甸甩给郑信之后,暹罗的重心,一直是在消化下缅甸。

要消化曾经宿敌的地盘,武力是必须甚至最重要的手段,可偏偏郑敏成这一派中根本就没合格的武将。

他自己不擅长指挥战斗,唯一合格的陈联跟莫子布走了。

只剩下坤阿拍耶勃底和披耶宋加洛两人,其中坤阿拍耶勃底还是纯泰人,已经基本被通拉拢过去了,披耶宋加洛则不太受国王郑信重用。

另外在暹罗本土,五年间差不多有二十二三万的新潮州人到达了暹罗,他们深得郑信信任,被泰人和纳真们称为皇家华人。

这本来是好事,但只可惜这些皇家华人素质普遍不高。

他们在家乡是穷苦人,到了暹罗却觉得自己的国王族亲、乡党,不肯像以前的移民那样老老实实做工行商了。

这些皇家华人当中至少有三四成的人,整天都在钻天打洞琢磨的找机会当官、当老爷,把暹罗国内搞得乌烟瘴气的。

他们不但大肆挤占原本属于泰人的好处,就连纳真也开始排挤。

甚至郑敏成的权力,都受到了以郑信亲侄子郑聪礼为首的新王室之挑战。

想到这些,原本认为莫子布走了之后,自己能顺利接过莫子布的政治遗产,成为暹罗一方大佬的郑敏成,把牙一咬。

下注吧!上次下注莫王大赢特赢,那现在老子还要赢一次,双赢。

“大王,外臣曾听祖辈说过,昔年蒙元占据咱汉人江山,洪武爷遂在八月十五与众豪杰盟誓。

誓要一起驱逐鞑虏,再现大宋天,并做圆月饼与众人分食,取食元之意。

今日与昔年何其相似,咱们这些人虽然比不得大明开国群英,但也是要为再见天南大明而奋斗的。

我看今日也是八月十五,同样群雄毕集,不如就在忠烈祠诸忠烈先贤面前,亦做月饼,歃血盟誓,在天南兴唐继汉再建王道乐土。”

我艹!

郑敏成的话音一落,无数人神色复杂,甚至是怒目看向了他。

好你个暹罗大银币,你是嫌大家伙被锁死的还不够,夷三族不够刺激,一定要诛九族才行是吧。

而莫子布听完,哈哈大笑,不等别人说话,立刻跑过来把着郑敏成的双臂。

“国相之言,甚合我意,我们就在此歃血盟誓吧!”

莫大将军都同意了,别人能怎么样呢。

于是郑秀的文章还没做完,新的歃血盟誓又开始了。

莫子布领着众人,在忠烈祠的广场上,朝正殿三跪九叩,尽忠武勋殿三拜,全节文臣殿三拜后,按照闽粤沿海的习惯,斩鸡头、烧黄纸,集体盟誓,并同食月饼。

誓言要在天南兴唐继汉,再建大明汉家王道乐土。

处理完这些,也可以说把最核心的人统一到一起后,莫子布立刻就启程北上了。

。。。。

而在顺化城,一直负责镇守此地的陈光耀和罗忠安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连顺化城墙都修补完成。

九月初九。

莫子布正式在全广南人的推戴下,于顺化城南设太庙,祭祀自己祖先,自立为王,仍号兴唐,称兴唐大王,以明年1774年为兴唐元年。

正式让河仙鄚氏家族恢复莫姓,追赠祖父莫玖为‘肇基立业神功圣德宣王’。

追赠外祖父陈上川为‘开基定远昭武徐国忠贞王’

尊父亲莫天赐为太上国主。

三个兄长皆封侯,三个姐姐皆封郡主。

册封暹罗王郑信之女郑诗诗为王后,为莫子布诞下唯一子嗣的陈家小表妹陈珍为选侍,叶小妹叶仪真为才人。

封李献文为银川侯,陈光耀为龙门侯,陈联为澄海侯,弗拉戈塞海军少将为归义侯,瑞恩斯坦陆军准将为归忠伯。

嘉定京汉高门的武士缵因为要保持处士身份,因此莫子布封他的长子武功武长竹为边和伯。

顺化京汉高门的陈太理则得到了香茶伯的封爵。

其余京汉高门皆有封爵。

朝廷方面,莫子布的文秘和参谋武官、内帑管理司所在的内司丞衙门不变。

两长史、四典簿、六曹参军变为外朝,全部按明制来。

两长史、四典簿变为大学士府,设首辅、次辅等,六曹参军变为六部,但最高只设侍郎,以左为尊。

行军司马则改为五军都督府。

其余大理寺、国子监等一一开始设立。

在原广南的领土上设顺化、归仁、嘉定三道以及单独的河仙府,加兴唐二字,称兴唐河仙府。

安戴地区则照旧,设安戴道,高州(高头廊)、宋城(宋卡)、陶公、吉达四封臣均为侯爵。

洛坤、北大年、丹城(丹那沙林)等直辖为府,官长不称府尹,而称镇守使,军政律法一把抓,其实更应该称为节度使。

其余安戴的大小封臣,按实力大小,依次封为子爵、男爵、宣慰使、镇抚使等。

制度改革完毕,莫子布大赦天下,释放所有非犯杀人、重伤、忤逆、掳掠等罪过的罪犯。

免除非工商业百姓历年所欠的全部赋税,也就是新的赋税从兴唐元年开始重新收取,之前百姓积欠的阮氏广南国的赋税,全部免除。

而1773年今年的赋税,也减半收取,相当于原广南百姓只要交了春税的,那秋税直接就免了。

这一道政令一下,那真是欢声雷动而起。

所有被压迫的不堪重负的百姓,都觉得身上的重担一下就没有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百姓们很快就忘记了广南阮氏,而只知道兴唐莫大王了。

这就是施恩,就像是在后世,如果政权交接的时候,宣布施恩天下,免除所有人今年房贷房租,那也是立刻就能争取到极大民心的。

美稀宗睡皇帝老登子不也用学贷搞过施恩嘛,从来古今都有。

最后,莫子布还给自己改了名字,当了大王还跟兄弟们一起叫子什么的,就不太合适了。

本来莫子布不是号仁德公嘛,他想改成莫仁德,可是自己念了两声之后,立刻就放弃了。

这特么的姓氏,恍惚中有种莫再提,莫再讲的美。

而要是直接叫莫仁或者莫德,又赤裸裸的太明显了,而且莫德这名字,比莫再提还要无厘头.。

妈的,绝了!

所以想来想去,我莫大王想到在梵语中,昭有王者的意思,他岳父郑信也不也被叫做郑昭过嘛。

于是莫大王干脆心一横,把自己改名为昭,隐含日月昭昭,昭告天下的意味,以后用仁德为号行世。

全称仁德兴唐大王莫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8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