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4章 东南亚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各怀鬼胎、离心离德,甚至尔虞我诈,这就是围城缅军的现状。

表面看起来是人性使然,但核心是统帅控制力不够的表现。

因为检验一军统帅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就看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掌控全局,能让下面的骄兵悍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有难处有硬骨头时,不是各怀鬼胎,而是个个争先,奋勇上前。

这也是历史上往往同一支军队,但在不同的人手里战斗力天差地别的原因。

于是,城南的华人志愿军都开始出城渡河了,苏基的军队还在磨磨蹭蹭的列阵。

主帅梯诃波底连续来了几波传令兵催促,最后甚至有人手持主帅命令前来督战,缅军南大营军才终于开出军营前来作战。

莫子布一看缅军旗帜散乱,队形不整,号令不一,连野战炮都没拉出来几门,骑兵更是缩在步兵后面装样子,就知道这仗打不大。

陈光耀更是在旁边大笑着说道:“对面缅军主将倒是个识趣的,咱们连派信使过去都可以省了。”

“勋爵,在下建议可以等他们走到五百米的时候,枪炮齐发一轮,这样他们就又会停下了。”布鲁诺中校立刻建议到。

莫子布采纳了他的意见,缅军走到五百米左右,莫子布立刻枪炮一轮以示警告。

缅军压根连毛都没伤到,立刻呼啦啦的就撤了下去。

顿时,战场上除了火烟在飘荡以外,还有令人尴尬的默契之风。

“给李广才发旗号,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掩护城南华人出城,还要谨防城南附近水寨驻守的那几百缅军出寨攻击。”

莫子布有条不紊的开始下命令,而缅军那边,可能是觉得这也太过儿戏了,完全交代不过去,只见令旗晃动,传令兵来回穿梭,很快缅军又组织起来了。

这次过来的,大约有三千多人,摆出前二后三五个大方阵,前排皆手持火枪,后排手持刀剑,阵型还很严整。

但是,前排的火枪是燧发与火绳夹杂,显然并无多少硬拼的决心与能力。

炮兵依然在最后,一群士兵推的面红耳赤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倒是骑兵两三百从方阵两边绕出,一副想要夹击的样子。

“走到两百米火炮准备,结大方阵,防备骑兵冲击!”

莫子布迅速判断出正面的步兵不会是作战主力,倒是骑兵可能会来尝试冲击一下。

因为他拿着望远镜,准确观察出了缅军火枪手中火绳枪和燧发枪夹杂的情况。

要说我莫大龙头,到了这个世界以后,脑子就像是被打开了另一扇门般。

他在战场上的直觉非常敏锐,只凭了几本戚爷爷留下的兵书和一些江湖好汉、欧洲兵油子的辅助、提醒,竟然在指挥大军这方面,开始越来越像模像样了。

而这次又被他给猜中了,缅军行到两百米,自己的野战炮还没上来,全军正在犹豫进不进的时候,昆仑山堂的炮兵开火了。

十五门三磅、四磅、八磅炮劈头盖脸的砸了下去,但凡打中就是一条血槽,齐射了三轮,缅军正面的步兵就凄厉惨叫着开始败退。

倒是缅军骑兵趁着火炮轰鸣的声音掩护,自两面穿插了过来。

但他们显然是想多了,莫子布命中军鼓乐手敲响战鼓,指挥着一千三百昆仑山堂士兵将大方阵收紧。

此时,身着重甲和轻甲长枪手把两三米长的长枪四十五度斜放,刀盾手蹲下举盾掩护,四百重型火绳枪手在一百五十米上先后三段击排枪。

凿击而来的缅军骑兵见华军岿然不动,立刻就知道打不动,被重型滑膛枪在一百五米左右一顿乱打,丢下十几具尸体后,慌忙逃窜了下去。

然后战场上就又安静了,只有几十个倒霉的缅军被击伤,一时间又并未死去,就在这旷野中哭喊呻吟。

有些能动的,还在一步一步往缅军大营爬过去。

仗打到这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莫子布炮口瞄准着远处的浮桥,他也不炮击破坏,怕把缅军逼急了。

缅军明知城南华人在撤退,也不派兵过浮桥,怕刺激华军再往前,那就不得不打了。

莫子布只能命令士兵轮流休息,喝水吃干粮、果干补充体力,一面派金山堂的文官武世营等人,前往接应安顿从城南出来的华人。

四个小时后,下午两点,经过五个小时左右的疏散,城南华人已经被撤退的差不多了。

但莫子布知道,此刻才是危险来临的时刻。

果然,就在缅军南营苏基将军准备等着莫子布一撤,立刻就通过浮桥前往城南,然后抢夺攻陷阿瑜陀耶城头功的时候。

缅军主帅梯诃波底突然带领五百亲兵没打旗号,飞速赶到南军大营,立刻就控制了将军苏基。

随后梯诃波底拿出了白象王留给他的佩剑,勒令将军苏基立刻出兵进攻华军,不然就把他押解到阿瓦城,交给白象王处置。

当然放走杀伤勇士上千的城南华人之罪,自然也由苏基背锅了。

梯诃波底阴冷的看着苏基,‘小样,还想抢老子功劳,当老子是傻子、瞎子是吧?’

苏基和一众南军高级军官被梯诃波底的亲兵堵住,为了前途和性命,只能认栽暂时交出了兵权。

梯诃波底用敏锐和狠辣,充分证明了为什么主帅摩诃阿罗多病逝之后,白象王远在阿瓦也能迅速选定他,而不是晋升苏基等人。

于是经过五个小时的尬战以后,缅军主帅梯诃波底把自己的亲信和东、北两营的精兵共计六千人调到了南军这边。

只等莫子布被从威胁浮桥的位置驱逐开之后,他们就会从失去了华人保护的阿瑜陀耶城南破城。

而苏基将军的南营大军,则被军法和督战队逼着前来驱逐莫子布等人。

而莫子布在望远镜中看到远处至少有四五百骑兵严阵以待之后,顿时也非常识趣的没有下令开炮轰击浮桥。

很明显,他莫子布要是敢开炮破坏梯诃波底攻陷阿瑜陀耶的头功,那就是要不死不休了,这四五百骑兵立刻就会冲上来给莫子布好看。

而这边,缅军南大营军终于使出了看家本领,他们将野战炮夹杂在步兵之中。

骑兵也在莫子布阵型没有散乱的时候,老老实实的看护步兵侧翼,精锐的燧发枪兵终于也不再与火绳枪手,混编在一起了。

缅军行到三百米的时候,前排手持刀剑甚至是棍棒的近千人突然凄厉的嚎叫出声,随后飞奔了过来。

这些人不属于缅军,而是阿赫木丹,也就是农奴兵,在战时,他们往往被抽调为转运的农夫,在作战时,也会被当做炮灰。

莫子布制止了炮兵将要发起的炮兵,不能把火炮的输出扔给这些炮灰,他命令等缅军炮灰跑到六十米左右的时候,燧发枪兵连续开火。

升腾而起的火烟中,缅军炮灰被打倒了一大片,当然有很多不要命的冲了上来,长枪手立刻在鼓声中放平长枪,配合刀盾兵把他们一一捅死。

同时,炮灰后面的缅军燧发枪手方阵也在这个间隙,加快脚步冲了上来。

莫子布视线被火烟阻止,有些看不清前面情况,但他命身边亲兵骑上仅有的几匹战马,用旗号传回信息,给炮兵做标注。

因此,虽然有火烟遮挡,炮兵仍然发挥出了极强的攻击力,莫子布下令猛轰缅军右翼,

因为缅军人数最少有五千左右,分左右两个大阵夹击而来的,必须要先打瘫一个。

轰鸣的火炮声中,缅军右翼的线列步兵阵迅速凹陷了进去,惨叫声此起彼伏。

最前面的一个小步兵方阵承受不住压力,很快就溃散了下去。

后面一个顶上来,只走了十几米,又在一路集中的炮轰中,倒下了数十人,伤亡很快超过百分之十,士兵不敢向前。

磨蹭几下之后,梯诃波底派来督阵的军官被炮轰而死,士兵们赶紧一哄而散。

然后一个大聪明缅军军官认为华军火炮如此犀利,那不如不排成严整的队形前进,干脆分散点呗。

嗯,你当自己麾下是现代民族军队么?

缅军刚分散成小方阵,炮声才响了几下,大部分人就扑倒在了地上,或假装受伤,或假装脚步倒腾的飞快,但就是没向前走多少。

这个时代,想让士兵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还拼死作战,你要么是白象王用缅甸一国精华养出来的那几千精兵。

同理,乾隆老儿以快两万万汉壮苗各族民脂民膏,养出来的两三万八旗精兵也能行。

要么学莫子布身无分文一边洗脑一边养,还要用未来画饼。

要么你就得是现在英法荷的一流近卫团,或者巴黎革命老区开始闹革命后出现的拿皇上老近卫军。

其他一般的军队,你就得老老实实地给我用军官和队形把士兵看紧了,让他们没有一丁点选择的余地,不然他们就敢原地开摆。

缅军右翼在火炮的轰击下死伤惨重,洋相百出,但左翼没被大炮轰击的还是开始靠近了。

莫子布此刻已经离不开炮兵阵地了,他预感缅军的骑兵可能要过来袭击,但现在招呼步兵过来保护也不现实。

所以,他这个龙头就要与身边仅剩的一百多参谋军官团近卫燧发枪连,一起来硬抗差不多三百缅军骑兵了,不然莫子布怕他们崩溃。

陈光耀此刻焦急无比,他非常担心莫子布的安全,但理智告诉他,他现在不能分兵,必须先打垮逼近过来的缅军左翼,然后才能去救莫子布。

当然,这次陈光耀没有再搞抵近射击,前来进攻缅军明显是被逼的,用不着那么搏命。

一百米,缅军左翼火枪手在前,列队而进,陈光耀命令重型滑膛枪手开火,瞬间打倒一片。

而被逼着上来的缅军听到对面开火,也赶紧扣动了扳机。

黑火药造成了大量烟尘,双方一时间几乎都看不清对方了,只能对准黑烟最多的地方射击。

烟尘越来越密,两支军队就好像是在与迷雾中的魔鬼作战一般,看不见敌人,敌人也看不见他,只有不断扑倒在地的身影一个接着一个。

三分钟后,枪弹声稀疏了下去,一阵冷风猛地吹散了烟雾,陈光耀这才发现,缅军左翼已经退了下去,他们丢下了数十具尸体,督战官正在强行弹压、整队。

“燧发枪手上前,长枪手、刀盾手预备,缅军再退,就给我贴上去砍。

掷弹兵连预备,重火枪手准备一轮装填,备好长刀,我们要打击右翼缅军了。”

陈光耀趁着间隙,立刻做出了安排。昆仑山堂的士兵赶紧按照军令准备,军官也控制住了队伍。

他们刚刚做好准备,缅军左翼又上来了。

这次陈光耀就不客气了,燧发枪手八十米齐射一次,六十米齐射一次,然后肉搏兵就直接贴了上去,砍得缅军鬼哭狼嚎,督战官都不能阻止他们后退。

同时,缅军右翼果然也整队上来了,但他们挨了一轮重型滑膛枪,随后被弗雷德里克上卫的掷弹兵居高临下一顿猛炸,又溃退了下去。

但就在此时,陈光耀只听见马蹄声阵阵,缅军差不多三百骑兵,往莫子布所在的炮兵阵地猛冲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9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