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3章 又到了熟悉的环节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如果你确实打不动了,那就一定要做出能打的样子,以迷惑你的敌人。

当然,如果你还能打,那就一定要尽量藏着掖着点,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就是最好的。

所以,稍微安定内部之后,眼看郑军也不南下,莫子布立刻出动武文勇的中南义从团,路易.库伦的泰西义从团。

加上从近卫军中调去的一个炮兵营,组成先锋军,由武文勇率领,从会安北上。

同时,水师还出动了战船三十多艘,拉上大量的物资一起北上。

这是武文勇第一次独挡一面,这个安南大胡子看着面相老成,但实际上才二十三岁。

而他从荣市跟莫子布走的时候,十八岁都还没满。

作为历史上西山七虎将之一,排位仅在陈光耀之后,此人在历史上相当忠义。

他的历史高光时刻,就是与阮文惠女婿范公治一起,前往北京朝贡乾隆皇帝。

之所以是高光时刻,因为这两人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去的。

因为当时阮文惠击败孙士毅之后,乾隆还要打,阮文惠有所畏惧,于是同意了乾隆提出让他亲自到北京朝见的要求。

但阮文惠根本就没打算去,也不敢去。

阮文惠见范公治相貌与他相似,又是他妻侄兼女婿,于是便让范公治冒充自己前往,武文勇作为名声在外的西山朝勇将,也被点名要求北上。

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万一范公治露馅,大概率使团就要被凌迟处死了。

但武文勇还是没有推辞,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忠诚可见一斑。

会安北上的第一站就是沱灢,不过这是安南人的称呼,华人一般称之为岘港。

这是一个此时来说,非常失败的城市。

阮主在距离会安只有二十几公里的岘港设立沱灢府,用意就是希望这里能取代会安,至少是削弱会安的独一无二地位。

但最后历经百余年的建设,还是宣告失败,此时的沱灢虽然是个府,但人口不过数千,彻底沦为了会安的外港。

武文勇率战兵两千二百,辅兵民夫五千人进入沱灢的时候,整个小镇几乎空无一人。

张褔峦持续十几年的横征暴敛与最近到来的战争,将这里的居民折磨的奄奄一息,没死的基本都跑到丛林沼泽中躲了起来。

而武文勇刚到会安,就听到北面的和荣县发生了暴动。

和荣的广南百姓驱逐了郑主的军队,杀了当地投降北河的官员,提着他们的头颅来投靠了。

此时安南国南北对峙二百年,北河人与广南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差的,颇有点中国南北朝对峙时期的‘风采’。

加上莫子布前期宣传还是做的很不错的,因此他大军一到,顺化周边的百姓都纷纷起来反抗。

在这些百姓看来,哪怕是莫子布这样的明香人,也是广南自己人,而北河的,几乎就是标准的入侵者。

莫子布是穿越者,自然不是很能理解这种心情,肉身又过于蠢笨了点,加上根本就没有深入到民间过。

因此不能理解这种因地域形成的爱恨情仇,根本没注意到。

于是,武文勇一个北河人,尴尬的看着大量广南百姓把他的乡党打个半死擒了过来,还不得不听着他们痛骂北河人足足半个时辰。

当然,尴尬只是一时的,立军功才是最重要的。

武文勇很快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与路易.库伦商量之后,决定继续北上,彻底驱逐北河郑军在顺化以南的所有势力。

之后,武文勇高举忠义驸马旗号,浩浩荡荡继续北上,沿途各村镇的百姓看见,纷纷起来响应。

走到富禄县的时候,这里有大量潮州百姓屯垦,也是莫子布当初从顺化杀出后的落脚点。

由于他们身上带着天朝上国百姓的标记,黄五福空拿下顺化后,郑军只是来勒索了一笔粮食,任命了几个官吏,并没有劫掠更遑论杀戮。

周围的安南百姓也得益于此,基本没受到多少伤害。

虽然富禄曾经的大佬洪阿汉因为救了莫子布,而得了大笔酬谢,高高兴兴的回潮州养老去了,但富禄的潮州人并未离开多少。

武文勇还未到富禄,他们就在洪阿汉侄子洪天文的率领下,袭杀了富禄的北郑官员,派人前来报信。

好家伙,这连武文勇都没想到会有这么顺利。

他这一路来,那才真的叫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是莫子布在延庆、绥和那种表演赛,而是真正百姓自发的。

在这种底层百姓踊跃支持的情况下,北郑军队根本不敢前来拦截,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在广南百姓的监视下,完全就是透明的。

而莫子布这边,他还在考虑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武文勇进驻和荣县,毕竟他现在不想立刻与北郑发生军事冲突。

但他同意的命令刚刚下达,信使来报,武文勇一路在广南百姓的迎接下,已经拿下了富禄社。

这.,这就有点夸张了,要知道富禄县距离顺化,已经只有不到六十公里了。

于是莫子布都只能赶紧把陈光耀叫来,“阿耀你赶紧率嘉定镇龙旗、白马两个团北上,富禄县再是无险可守也要守住,那里还有两千多华人。”

说着,莫子布稍微有点气,早就招呼过武文勇了,让他不要冒进,结果这家伙四天蹿了七八十公里。

“让武文勇带着他的团顶到富禄社城中去,守住了不丢,那他就是大功一件。”

陈光耀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莫大将军这话的意思是武文勇要能守住富禄,那这拿下几个县的功劳才能给他。

要是守不住富禄被郑军击败了,肯定是要数罪并罚的。

而等陈光耀出去调动部队准备北上之后,莫子布也开始思考他的安南政策了。

在莫子布的设计中,广南被分为了顺化、归仁和嘉定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中,嘉定的安南人是要大力团结的,因为他们长时间与明香人一起杂居,是目前的安南人中,汉化最好的。

而且莫子布光是在嘉定与河仙就有十一万明香人,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压制这些安南的京汉高门。

同时,万一嘉定的明香人压不住,那么转头过去就是暹罗,如今恐怕已经有三十五万以上的潮汕人了。

南边莫子布起家的安戴地区,也有二十万上下的客家人、闽南人等。

有这种规模的华人在,自然不怕嘉定地区的这二三十万安南人翻天,更何况他们大多还是学儒家的京汉高门。

而到了归仁等地,明香人在这里没什么实力,此地的京汉高门也不是莫子布最想要的。

八十多万人中,安南人就有三十万上下。

其余的占城人,在历史上阮朝统治时期,就是些不安分的常年闹事者,还大多信天方教,必须要铲除。

于是莫子布干脆来了个腾笼换鸟,除了投靠的他的京汉高门和少量安南百姓不动以外。

所有的占城男子,让他们的王阮文哲带走了还信佛的三四万人,其余全部被锁拿,反抗者通通处决。

很多安南百姓,也被冠以西山军余孽的名义抓捕。

莫子布下定决心,哪怕要在归仁地区打上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治安战,也要把这里清空。

若是能在这迁移十五到二十万大陆下南洋的华人,那么归仁地区就稳当了。

本来呢,莫子布准备在顺化地区,也执行归仁这样的策略,只不过手段稍微柔和一点。

但是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么合适。

因为得益于前期的宣传,顺化的安南百姓对他并不抗拒,反而还有些拥护。

而顺化地区是广南阮氏的统治核心,汉化虽然做的一般,但文教做的非常好。

广南阮氏的科举,基本就是在顺化周围实行的,几乎每个县社都有文庙。

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用汉越音吟诵几句汉诗,熟知李白杜甫,岳飞关羽等人物。

上层士林中人就更不说了,几乎全员精通汉语,国学水平甩莫子布这种正牌汉人几条街。

那么这样一来,似乎就没必要在顺化地区实行残酷的政策了。

而且,未来莫子布是要干掉北郑,拿下红河平原的,自然也需要大量的南人跟着他一起。

就像历史上阮褔映那样,用安南国的南人去统治北人,在一个民族内,硬生生给自己分割出一个基本盘。

而且,莫子布想起了郑秀的汇报,嘉定的劳动力缺失已经到了健妇怀孕都要影响耕种面积的地步了。

顺化地区一百三四十万人中,至少有一百多万京人,就算你把他们成功腾笼,‘鸟’从哪儿来?

一时间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多的人口。

想到这些,莫子布豁然开朗,立刻把黄仲辛、阮善泉、阮褔晖等人找了过来。

莫子布先向他们报告了好消息,“前方武文勇将军来报,各地百姓踊跃投军,协助王师驱逐北河贼兵,现已收复和荣、富荣、富禄等地,逼近富春了。”

顺化在此时的名字,严格来说应该叫富春,因为顺化府的核心,被阮氏迁移到了富春社。

三人闻言,立刻过来恭喜莫子布。

莫子布收下马屁之后,继续说道:“我思昔日在富春所见,张褔峦大权独揽、祸国殃民,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

今日我既然率国家之师前来吊民伐罪、拨乱反正,那就应该废除张褔峦时期的苛政,将他侵占的庄园、良田和山林渔场还给百姓,重新召开公平公正的抡才大典。”

“大将军圣明,顺化百姓有福了!”黄仲辛立刻就知道莫子布要干什么了,而且对他们是有大好处的事情,立刻开始了歌功颂德。

因为张褔峦强占的这些庄园等等,没几个是平头百姓的。

顺化周围就这么大一点,安南还处在南北朝世家政治晚期,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最好的庄园、田土等。

张褔峦强占的这些,都是不肯归顺他的政敌和落魄寒门之资产,现在莫子布要发还,怎么能让人不惊喜呢。

“大将军,除了被张褔峦强占的田产外,其党羽的私产也应该罚没充公。”

阮褔晖也建议到,张褔峦现在被郑军扣住不说,莫子布自然也是要找他算账的,余党当然也要清算。

阮善泉看到两人都有建议,沉思片刻,竟然泪水涟涟。

“六年前,我到富春参考,因为不肯贿赂张褔峦以至名落孙山,大将军现在愿意扶正这国家关键,实在是英明呀!”

张褔峦这家伙,本来广南的科举就很流于形式了,他还大搞弄虚作假,把最后一点点底层士人往上爬的火苗都给掐灭了,难怪这么遭人恨。

“泉公博学多才,这次一定能考中。”莫子布以为阮善泉是在暗示自己让他中举,于是笑呵呵的说道。

不过阮善泉却摇了摇头,“大将军既然要公平开科,我等近臣,自然就不要参考。

留出位置多多提拔寒门有才之士,如此才能彰显拨乱反正的公平、公允啊!”

卧槽,莫子布很满意!

阮善泉这老小子,还是挺有见识的,立刻从善如流了。

“泉公所言,实乃治国良言。”莫子布赶紧过来拉着阮善泉的手表示尊重。

“如今我欲拨乱反正,驱逐北河残暴之军,但唯恐士庶百姓不知,敢请泉公做讨贼救国檄文一篇,告知天下。”

阮善泉嘿嘿一笑,“大将军,阮某边荒之人,不为北地士人知晓,就算做了檄文,也不可能为天下所知。”

莫子布这次确定自己没会错意,于是立刻摆出礼贤下士的样子,‘急切’的问道:“泉公,这北地士人中,谁负如此人望呢?”

阮善泉与黄仲辛对望了一眼后笑着说道:“能才侯陈太理乃是前陈朝苗裔,王室贵胄。

其姊昭仪陈氏麝为先武王爱姬,陈氏又为富春大族,父子四人皆有文名。

且陈氏之祖,亦是自天朝福建南下的之华人,与大将军称得上同源,又身负人望,北河士林都有赞誉。

若是由他为大将军起草讨贼檄文,天下有识之士,就会纷纷来投了。”

莫子布大笑,这就太熟悉了,他立刻说道:“如此德高望重的前辈,我当聘之,阿不!”

莫大将军搞得好像自己才反应过来一样,“我当亲自去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5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