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9章 终于众望所归了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嘉定城,所有人都知道莫大将军要打仗了。

普通人看到了街上的兵丁一天比一天多,海量的物资不断在向嘉定汇聚。

懂行的人则认识到了,莫大将军现在有海陆军一万六千人,这可不是什么普通兵丁,而是完全脱产的士兵。

有人给莫大将军算了一笔账,这一万六千人的军饷至少需要每月八万两,伙食、被服需要两万两。

而现在整个兴唐府,每年的田赋在十一万两,丁口银六万两,矿税十万两,商税二十五万两,锡矿贸易获利五十万两。

莫大将军自己掌握的各种矿场,大约有十五万两上下的利润。

加起来就是每年一百一十七万两的收入。

按照这种消耗来算,全部用来军用,都还有三万两银子的缺口,更不用说兴唐府不可能完全利出一孔,那样是要出大问题的。

而处于这样的纷乱时代,又不可能削减军队的待遇。

那么不能节流,就只好开源了。

而开源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继续大力拉人下南洋,人就是生产力,特别是大陆上吃苦耐劳的华人。

此时的湄公河平原,大概只开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就以目前的生产力,也至少还能承载两百万人上下。

有了人,才能带来大量赋税,种出足够供应军队的粮食,盘活经济。

不过由于莫大将军基本停止了花钱买人下南洋,是以每年从大陆到兴唐府的人口,从十一万左右,锐减到了不足七万人。

所以,目前靠大陆移民来开源,是不现实的。

唯一的选择,就只剩下了战争,至少要拿下广南阮氏的所有地盘,莫大将军才能养得起这一万六千大军。

莫子布当然也知道这点,于是他大张旗鼓的在嘉定宣布,只等朝廷的教令一到,他马上就点起大兵,北上勤王。

这种情况一直等到三月,从顺安河口南下的船队终于到达嘉定。

罗阿爷扶着阮福晪,带着五六个阮家支系,老泪纵横的告诉莫子布。

定王本想到驾临河仙,结果船行到一半,定王在大彩船上摆酒设宴,大部分人都喝的烂醉。

结果海上突起风浪,油灯倾斜之后点燃了烈酒,最后火势蔓延到了武器库造成殉爆,几乎无人生还。

附近几艘船想去救援,反被波及,混乱中,宗室阮褔种,阮褔眹等数十人落水而死。

莫子布一边扶起罗阿爷,为他长子罗忠达的牺牲,感慨良多。

一边尽力回忆着罗阿爷说的每个名字,但一直没听到让他最为熟悉的阮福映。

难道这家伙换名字了,还是在顺化跟阮褔旸呆在一起?

嗯,这个问题,会成为后来困扰莫大将军很久的疑问。

因为他只记得阮褔映这一个名字,不知道阮褔映的父亲是谁,甚至说不清他到底多大。

所以他根本没想到,那个被罗阿爷亲手推下船的阮褔种,就是历史上的阮褔映。

这边莫子布稍微有些失神,但那边的武士缵早就反应过来了。

他穿着白衣,嚎叫一声就从远处奔了过来,哭的那叫一个惨,简直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而看到武士缵的做派,莫子布也突然反应过来了,这会应该哭。

他嗷的一声惨叫,不着痕迹的伸手往自己鼻梁上狠狠一掐,酸疼直冲脑门,使得我莫大将军泪流满面。

“北河欺我南国,掳我主上,实在可恨。西山贼大逆不道,我誓灭杀之。”

说罢,莫大将军一把攥住阮福晪这个唯一活下来的近支宗室,大声嚎叫道:“传令三军,立刻开拔,我要北上护驾!”

阮福晪幼时跟随父亲阮褔和兄弟姐妹一起被张褔峦幽禁,目睹了大量亲人甚至父亲被害,脑子早就不正常了。

南下之时,又经历了海上近亲死难,思维只剩下了一点点,处于马上就要疯魔的前奏。

他如今被莫子布狠狠捏住手腕,又见周围人大声凄厉嚎哭,顿时想起了以往种种,直接给整应激了。

神经病的力气,一般都不小,因此还在演戏的莫子布猝不及防,直接被阮福晪挣脱了去。

随后这位王孙开始疯狂地边跑边叫,哭喊着张褔峦来杀他了,张褔峦来杀他了。

雾草,这下连武士缵都惊了,他当然不知道莫子布这么狠心,也不知道罗阿爷父子舍得以自身为饵,要替莫子布清理道路。

所以他以为定王阮褔淳是真的出意外死的,毕竟这位爷在大海船上开银趴,喝多了起火被烧死,简直不要太符合他的人设。

本来武士缵以为,来了个十三岁的阮福晪,一定会让莫子布猝不及防,只能推举他做主。

结果没想到,这阮福晪竟然疯了!

这下真是众望所归了。

西元1772年4月22日。满清乾隆三十七年,三月二十。

趁着东南风渐起,莫子布在嘉定誓师,出动海陆军一万二千,分两路。

任命李献文为西路招讨使,率嘉定镇的龙湖、边和两团,唐山镇的客家第二团,三个团共九千人。

从陆路沿途收复平安、富安等营,以及拿下西山军的大本营,归仁府。

之所以三个团就有九千人,因为这才是莫子布麾下一个团的正常编制。

有一个常识是,后世共和国的解放军那种一个团全部是战兵的情况,反倒是不正常的。

正常的情况,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国家军队的编制,都是一部分战兵带上大量辅兵和民夫组成的。

就像莫子布现在这样,一个团中大约有一千人是战兵,平日里也是他们进行脱产训练。

等到战时,就会往这个团里面塞入大量的临时征召人员,包括六七百人左右的华人志愿兵,以及一千五六百人的民夫和苦役。

其中华人志愿兵在战场上一般从事战斗辅助工作。

包括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确定本团、连的杀敌数量,为战兵背负武器、弹药,危机时刻上战场参与战斗,以及打下地盘之后组成占领军等等。

民夫和苦役则主要负责运输,包括但不限于运送军粮和补给物资,战场上挖掘炮兵阵地,往炮兵阵地运输炮弹,处理敌军尸首,挖点万人坑什么的。

所以李献文虽然只带了三个团,却有九千人上下。

如果算上未被计算到编制中沿途临时征召的民夫,差不多得有两万人上下。

而莫子布则亲率主力,带上舰队,出动九千战兵,其余水手、民夫、苦役两万余人。

准备趁着东南风扬帆北上,直接到会安登陆,先打退北郑,再把西山军给包饺子吃掉。

不过等莫子布舰队航行到竹岛附近,也即是后世越南芽庄对面海域时,就遇到了从会安南下的大量明香人小船。

他们见了莫子布,纷纷过来哭诉。

原来自从李集亭、李广才、罗忠安三人率四千人离开西山军,退至会安以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郑军与西山军都知道会安的重要性,不但有大片良田,还有优良的港口和大量能征召来做水手的百姓。

于是双方围绕着会安,再次展开了争夺,这次依然是郑军击败了西山军。

失去了李集亭和李广才部,西山军的战斗力下降的很厉害,无法抵挡郑军骑兵的突击,只能继续往南退却,随后郑军就开始攻打会安。

见到这种情况,莫子布干脆命舰队稍微折返,来到后世著名军港金兰湾精心修整,等待进一步的消息确认。

三天后,罗忠安率领几艘战舰,护着大大小小上百艘小船来到了金兰湾。

从会安撤离的上万华人看到莫子布,哭声震天,纷纷要莫子布为他们报仇。

罗忠安走上前来,十分自责的说道:“会安本属商贸之城,战争迭起之后,许多人都离开了。

我与集亭、李广才等退往会安后,城中只剩两三万华人,实在抵挡不住郑军的进攻。

我怕郑军夺取会安后屠城,因此以金银贿赂郑将,方得趁机率父老撤出。”

莫子布把罗忠安扶了起来,“世兄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区区浮财失之有何可惜,只要咱们人在就好。”

“李集亭和李广才二人呢?”莫子布问道。

罗忠安脸上流露出了愤恨的神色,“李集亭不相信大将军,因而不肯南来,带着十几个心腹潜回大陆去了。

李广才这狗东西不但不肯南来,还率众再次投靠了西山贼。

他还对我说,大将军必定能体谅他的苦衷,这狗贼,不过是贪生怕死而已,偏偏还要捎上大将军。”

莫子布摸了摸下巴,李广才未必就是要投靠西山军,大概率他还是觉得没完成任务,什么也没做,有点怕莫子布不满意。

但这个,莫子布也不能完全确定,搞不好李广才认为西山军更有前途,那也说不定。

而罗忠安应该不知道李广才的任务,所以显得很不能理解。

不对!莫子布又想了想,罗家为他干的脏事有点多,罗忠安很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出他什么也不知道。

毕竟这种事,只要有人知道,对君主来说就是一颗炸弹,罗忠安不知道莫子布的脾气,自然要小心一些。

于是莫子布故作豪爽的说道:“风从龙、云从虎,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李广才终究是咱们唐人,且随他去吧。”

罗忠安下去之后,莫子布又找其他人了解了一些情况,然后我莫大将军不准备继续用战舰北上了。

现在会安已经失陷,罗忠安虽然只说了钱财,但莫子布预料,城中储存的十余万石粮草,大概率也已经给了郑军。

不然黄五福不会放这一两万华人离开的,只有会安华人承诺不烧毁粮食,他才会愿意。

那么这样一来,莫子布带着两三万人北上,补给却全部要靠海运,太过于冒险了。

且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拿下会安,就会被北郑和西山军夹在中间。

虽然莫子布完全有实力以一敌二,但是没必要这么打,麾下儿郎的命也是命,能少损失点,就还是应该少损失点。

于是,莫子布将大军留在金兰湾,召黄仲辛、阮善泉等来此汇合。

这两人都是本地的地头蛇豪族,可以让他们去招降平康、富安两地的汉人高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69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