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2章 新一代中华拓殖者的自我修炼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李保华踹开了一间要倒未倒的破门,门内传出来了惊恐的叫声,他端着刺刀冲进去一看,屋内有七个人,其中两个男子。

大的手里拿着一根石矛,小的还未成年,手里拿着一根兽骨制成的匕首。

剩下五个一大四小全是女的,女人大概三十四五岁,女孩们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都有。

看到李保华们冲了进来,两个男的大声吼叫着,但拿着武器的手却在不断颤抖,看上去很是害怕。

故意做出的大声吼叫,完全就是为了把李保华等人吓唬出去。

李保华迟疑了一下,看着屋内被吓得狂崩溃的男女,特别是那个小男孩跟他侄子差不多大,他有些下不了手。

“叼你妈的,还敢拿枪对着老子!”土匪书生陈兴华可没管这些,他大骂着目露凶光,冲上刺刀一挑,就把老的石矛给打偏了,然后一脚把小的踹翻。

随后,跟着进来的几个同袍涌上前去,就在屋内,当着所有人的面就把老的捅死了。

至于小的,陈兴华抬脚对着胸前狠狠跺了下去。

咔嚓,肋骨折断的声音传来,小的直接就跟一个被放了气的皮球一般,嘴角流血蜷缩成了一团,很快就没了声息。

四个女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惨叫,但可没人惯着他们,陈兴华上去一顿大嘴巴子,打得她们鼻青脸肿哭不出来。

最后,几人掏出随身的绳索,很快就把四个女人双手捆住,跟牵羊一样牵了出去。

哪怕她们至亲的尸体还在地上,但只要敢哭泣立马迎来就是一顿暴打。

“一会多抓点,别扭扭捏捏的,老孙腿瘸了不给他找几个女人服侍,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不把这些女人打怕,以后到底是他们伺候老孙,还是老孙伺候她们?

就要打,打的她们想起来就肝颤,打的她们比狗还老实,这样日后你我若是也瘸了甚至断手断脚了,才有这种驯服的土著女人来照顾下半生。”

“是咧,不提是她们祖宗先杀咱汉人的,就算是为了自己考虑也不能手软!”

一个吉达伯爵领的藩士也看出了李保华的心慈手软,很好心的开解他说道:“战场上妇人之仁,可要不得!”

李保华深吸了口气,赞同的点了点头。

而等他们连续踹破几个小破屋烂门的时候,身后已经捆了七八个女人了。

一个土著哭嚎着拿着棍子朝李保华冲了过来,李保华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过去一刀就把土著捅了个对穿,顺便还拿走了土著腰间一条小小的金饰物。

一个女人张嘴就要哭,李保华反手一耳光,打的她鼻血飞溅。

不过一个时辰,这一切,他就已经无比纯熟了。

施亚二站在最高处,简单点了三炷香插在身前的泥土上,“四十年前的先辈们,你们安息吧。

特别是那些被连累的乡党先辈,当年我祖宗施公班让谋事不密害了大家,今天他孙子来给你们赔罪了,先人们享用了这顿血祭,就投胎去吧。

光中爷是要管咱们南洋华人的,你们不管投胎到哪去,都有好日子了。”

柯城男叶宪才也跟着来了,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威势很足。

除了这些年养成的封爵威势以外,还有他儿子叶明月不过十七八岁,以义勇身份竟然在北伐中立了大功,眼看就是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了。

在这个时代有个好儿子,特别是对于封臣来说,就是未来家族更加辉煌鼎盛的保证。

“一个民族之未来,就在于年轻女孩的肚皮之中,夺走一个适龄女子,十年间最少就能减少敌人三到四个人,而我们则会增加三到四人。

这里按一万五千女子算,一来一去,十年间就是最少十万人的差距了。”

叶宪才笑呵呵的说道,他们这些封臣已经开始适应先汉的夏君夷民操作,深深懂得年轻女人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施千户,给我们柯城留一千个妇人吧!”

听到叶宪才要这么多,施亚二迅速从伤怀祖先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柯城君,你要这么多干什么,你领地上汉人不过三四百人,适龄的基本都娶妻了。”

叶宪才嘿嘿一笑,“犬子已经和扬州阮氏谈好了,今年年底就会带五百漕工下来,本君在这里给他们准备好一人两个妇娘,我看谁来了还想走。”

施亚二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他是看过锦衣卫内部资料的,苏北淮安、徐州、泗州三地方的光棍多不胜数,好多穷苦男丁在家乡根本娶不到媳妇。

叶宪才一下每人准备两个,虽然是土女,但也足以把这些光棍们的给俘获了。

这边叶宪才在给他未来的藩士和藩兵找媳妇,那边李保华正在把自己这个小队逮住的战利品交到中军经历官这。

中军的经历官是个从土城(土瓦)来的老藩士,对这一切已经无比精熟。

他的俩个助手,一个是会安来的倭人,一个是归仁的安南汉人,对付土著的经验更是足足的。

这些人先把逮住的土女按照年龄-身体-有无生育经验,最后才是相貌的评判标准排序,评分越高的越值钱。

而评分最高的,自然是年龄适中,身体强壮,有过生育经验的,这样的别人买过去就能带崽,带不了崽也是个不错的劳动力。

至于相貌,那是最后才考虑的,只要没有缺鼻子少眼就行。至于后世流行的那种白幼瘦,是最不值钱的,大多都会作为添头。

李保华挤了半天,才让经历官登记完毕,拿了回执后就赶紧去跟同袍们汇合,嘴里还在吐槽。

“这狗经历还真是仔细,他他妈的连嘴都要掰开看牙齿,这他妈是买牲口呢!”

。。。。

苏邦城外,战斗已经接近尾声,日惹的军队还是从峡谷中冲了出去。

毕竟他们好几千人呢,神电近卫第三、第五两个连只有不到三百人,不可能一直封锁谷口。

所以在阻挡压力极大的时候,干脆把这些家伙放了出去,然后再衔尾追杀,才是最明智的操作。

日惹苏丹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无力感,他刀术精湛,身边的三百近卫武士也个个都是用刀的高手,但是他们却根本没有任何的施展空间。

那些中国人只用三样,炮打、火铳射,然后用炸弹炸,如果日惹的勇士还没崩溃,就再来一遍。

不知道跑了多久,连日惹苏丹这种身体强壮的都感觉喘不过来气的时候,喊杀声好像停了不少。

苏丹实在跑不动了,心里也窝着火,他第一个停下脚步,“把我的旗帜打出来,让勇士们不要再跑了。”

然后,很快,苏丹就发现自己错了。

因为原本喊杀声弱了不是中国人追不动了,而是中国人已经迂回到前面,把溃逃的日惹土人切成了几个互不统属的小包围圈。

这些中国人正愁找不到日惹苏丹在哪呢,他竟然自己把旗帜给竖起来了。

连宋那个高兴啊,他最先认出来了日惹苏丹的大旗,然后招呼来大量同袍将之团团围住,每个人眼睛里都冒出了兴奋的光芒,

日惹苏丹其实还是有一点火铳兵的,虽然是燧发枪和火绳枪的大杂烩,但也还是能使用的。

但很可惜,他遇到的,是复兴的中华帝国。

陈联亲自赶到第一线来指挥,数百大虞士兵排成相对整齐的横队,不断向对面倾泻着铅弹。

日惹的垃圾火器队伍哪经得起这种对射,几个回合后,他们嚎叫着提起冷兵器冲了出来。

然后更惨,陈联亲自调来了几门四磅炮,一门炮中可以灌五十六颗霰弹,一打就是一个扇面。

炮打过后就是炸弹炸,日惹苏丹发动了数百人一批的冲锋,但根本连中华士兵的身都进不了。

等到日惹人退下去之后,陈联又把炮弹换成了实心弹,对着密集的人群开打。

每一炮过去,就是一个血槽,再加上燧发枪不断自由射击,神仙也扛不住。

于是,日惹人退下去不到一刻钟,又鼓起血勇冲了上来。

然后又是老套路,霰弹加炸弹,少数几个突破火力封锁圈的,就会挨三人一组的刺刀捅刺。

日惹苏丹大声怒吼着,霰弹如同雨点一般扫了过来,他身边的忠心侍卫越来越少。

等他感觉眼前一空的时候,他已经穿过了火药产生的烟雾,一个黑乎乎炮筒子,就在他前面二三十米的距离。

火炮刚刚完成装填,一个炮手正要点燃火绳,连宋看的真真切切,赶紧在背后一推,把炮手推开。

“这是日惹苏丹,抓活的啊!”

炮手正要发火,突然听到面前这个是日惹苏丹,他嗖的一下就从地上爬了起来,摸出随身的匕首,呐喊着就冲了上去,连大炮都不管了。

连宋暗暗后悔,刚才喊的太大声了,好多人都听见了,结果导致他刚刚跟日惹苏丹对拼了一下,苏丹就被涌过来的七八个人给按倒了。

他也只能放下火铳扑了过去,抢先抓住了一条大腿,先把分功劳的资格占住再说。

日惹苏丹还想嚎叫,结果雨点般的拳头直接砸了下来,很快打掉了他满口牙,还顺带扭断了他的胳膊。

然后他被十几二十个人吵吵闹闹的抬着,东飘西荡就像是大海中一叶可怜小船一般,往一面大旗下而去。

。。。。

下缅甸,缅王孟云看着远处的仰光城,神色异常复杂。

那座城市,原本叫做大光,是他的父亲雍籍牙攻占这里后,重新修筑城市,改名为仰光的。

最重要的是,在父亲雍籍牙还在世的时候,最开始就是准备让孟云去这里镇守的。

“王,吴温再次拒绝了向您效忠,据说他准备向暹罗人支付一大笔赎金,以换取暹罗人退出仰光,并和他结盟。”

孟云脸上没有丝毫怒气,反而忍不住噗呲一下笑出了声,“吴温昔日跟随辛信骠的时候,没见他这么蠢啊!

他既然要靠贿赂暹罗人来得到下缅甸的统治权,为什么还要背叛大皇帝呢?

他难道不知道,他最坚固的甲胄,其实是大皇帝册封的勃固侯吗?

没了这个宝贵的,来之不易的封爵,就他吴温的手段和家族地位,谁还会把他当回事。”

他一笑,周围的缅人将领都笑了起来。

孟云的心腹大臣端廷德温看着孟云说道:“看来王上已经做出了选择,那我们就返回卑谬吧。”

孟云摇了摇头,“不,不要去卑谬等大皇帝的天使,既然大皇帝的底线是保住毛淡棉,那就该我们给出忠心了。

只要册封完成,我们马上出兵攻打仰光和勃固,为毛淡棉解除围困,如果大皇帝准许,我们还可以出兵攻下东吁,甚至帮大皇帝镇压暹罗的叛乱。”

端廷德温沉默了片刻,有些小心翼翼的低声说道:“现在的大皇帝可不是远在北面,不知道南洋事的乾隆,光中皇帝可是在南洋长大的,我怕他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强大的缅人王国。”

孟云沉默了片刻,像是摇头又像是在点头,最后他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趁着大皇帝无暇南顾的时候先强大起来再说。

自古他们妙香人就没有把缅甸视为领土过,要的就是我们低头臣服。

我想未来当光中大皇帝被北面的事情牵制大量精力后,会明白一个听话的缅王有多么重要的。”

孟云很自信,而这个信心的来源,就是中国几千年给他的刻板印象。

只是他还没想到,来自后世莫子布实在太知道一只伸往印度洋的手,有多重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4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