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20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太郎,你就不要去了吧,打仗是那些武士的事情,我们好好经营这个庄园,顿顿都有寿司和煎鱼吃,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安戴省,柔佛府,马六甲州,麻坡县。

麻坡县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是一片被原始丛林包围的河流入海口平原,距离州城,曾经荷兰殖民时期大名鼎鼎的马六甲城只有三十公里。

能在殖民时代,于茂密丛林中被开垦出现,麻坡县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这里土地不是那种土质极为松散,暴雨一来就会被卷走一层的红沙土。

地势也相对平缓,只要挖好排水沟,筑好田坎,就不怎么怕暴雨。

“唉,太少,太少了!”太郎叹息一声,“出了蓬莱老家才知道,这天下如此之大,才知道做大皇帝陛下的华族赤子,有这么多的好处。”

这位太郎,赫然正是山上彻的兄长,那个把自己未婚妻杏子送给毛祥生渡种,以此获得华族身份的山太郎。

哦,他们现在全家跟着儿子姓毛,杏子虽然还习惯性的称呼山太郎为太郎,但他已经有了一个汉人姓名,唤作毛山。

而让山太郎毛山发出如此感叹的,不是因为他觉得吃了亏,恰恰是因为得到的好处太多。

三年前,他们在毛祥生的配合下,获得了华族身份,山太郎毛山带着全家的路引,一个人过番。

随即,虽然他汉话都不会说,就被按照汉人待遇安排到了麻坡县,官府给了他一百五十亩地,其中熟田二十亩,其余都是生田。

然后麻坡县的农夫合作社就找了上来,头一年免费让他使用合作社的耕牛、农具甚至合作社控制的缅人农奴,他只需要给耕牛和农奴们一口吃的就行。

山太郎也确实很能干,聪明又能吃苦,三年时间,他日夜不停耕种,农闲时还去附近的锡矿厂做矿工,成功把一百五十亩的地都开出来了不说,还搞了一片香蕉园和甘蔗园。

而当初跟他一起来的同乡,全部现在还在当合同长工,过得虽然比家乡好很多,但与他相比,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山次郎不满足,他的眼界,已经被南洋的万里江山给撑大了。

“杏子,不够的。”山太郎摇了摇头,“每天吃寿司,吃煎鱼算什么,这只不过是普通汉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还要继续往上爬。”

说着,山太郎看着已经能到处跑,长得高大健壮的儿子毛贵,脸上满是柔情。

后世人很难理解这种次生文明的家庭伦理观,觉得非常扭曲,但在山太郎他们眼中,却很正常。

别说不疼爱了,山太郎疼爱的很,甚至以后他的家业都会由这个孩子继承。

因为这不单单是他的孩子,还是他从一个低贱的和人町士一跃成为华族的根基,看着这个孩子,山太郎才能忘了自己卑贱的出身。

“阿贵已经两岁了,他很快就会要上学,以后还会有远大的前程,我年纪太大了,学汉字太晚总是练不好,这辈子最多能做一个庄园主。

但阿贵不同,他血统高贵,会有远大的前程,以后我们家可能会依靠这个孩子,成为官员甚至贵族。

所以,我必须要去作战,给他捞一个好的背景和未来去唐山读书的钱。”

山太郎到这,其实已经有点入魔了,他哪是把毛贵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实际上是当成了他山太郎的人生重开。

看着毛贵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前程远大,就好像另一个他,没有生在穷困的倭国,天生就是华族汉民,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父亲。

这种出生就在罗马的感觉,哪怕只沾上一点,也让人生苦了二十多年的山太郎觉得甜蜜无比。

臆想了片刻,可是怕自己这副样子吓到了妻子,山太郎用一个温和的笑容,表示他没有疯魔。

“而且就算不为了阿贵,我也要去,去抢两个土人女子帮助你一起伺候家里的牲畜。

另外水井四郎他们过得不太好,连饭食都在被克扣,托人带话来,让我看在同乡的份上搭救一把。

我想,如果我能抢几个土人女子给他们婚配,把他们当我们的家臣养,咱们缺劳力的事情,就可以解决了。

只不过,他们三个人需要六十银元的买断钱,这钱我们是拿不出来的,只有去亚齐人的王宫里面去抢,去战场上立功受赏。”

好家伙,你这哪是要搭救同乡,这是要把同乡当农奴,至少是当佃户,连‘配种’的都准备好了,还是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当佃户的节奏。

“可是.。”杏子虽然也很心动,但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虽然这是好事,对我们,对水井他们都是好事。

可是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万一有点差错,我和阿贵还是肚子里的孩子,可该怎么办呢?”

山太郎沉默了片刻,随后带着一丝丝的不情愿的说道:“次郎来信了,原来他就是那个杀了天皇的山上彻!”

“啊!”杏子听后,震惊的把手里水壶都掉地上了,她实在难以相信,那个从小一起玩,追着她叫杏子姐姐的小男孩,竟然是杀天皇的大勇士。

“这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了,山上彻竟然是次郎。”

此时的通信非常麻烦,山上彻走的时候,也只是一个义兵,他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会被选中去杀天皇,自然也没法跟兄嫂说。

等到倭国大乱,兄长去南洋,他也被保护性的迅速送去就藩,两人的联系就完全中断。

这还是山上彻当了共和议员后,有人认出了他,才过去告诉了山上彻他哥哥太郎在麻坡县。

“次郎来信,让我们去南暨省泗水府,他现在是二十万石以上的大名了,可以任命我为一万石的家臣。”

山上彻还是懂的,没在兄长面前夸口不说,还少说了近一半,出手也十分阔绰。

可是,山太郎还是摇了摇头,“要是两年前我就去了,可是现在,我自己都有七百石的石高了,我还是想靠自己。”

听到丈夫这么说,杏子也就没劝,因为他知道丈夫的脾气。

昔日在家时,家里一切大小事都是太郎在撑着,次郎不过是个小跟班,现在颠倒了过来,丈夫肯定是拉不下脸去给弟弟当家臣的。

不过,太郎比杏子想的要好一点,“父亲和母亲都已经被次郎接走了,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如果我战死了,你就带上阿贵,去南暨省投靠次郎,他许诺的那一万石家臣之位,让他给阿贵。”

“太郎!”杏子悲呼一声,好像山太郎这次去了就一定会遭到意外一样。

就在夫妻俩要开始腻腻歪歪的时候,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还伴随着粗豪的九州岛土话大喊:

“太郎,快快滴出来,你看看我给你搞到什么好东西了!”

不一会,一个矮壮,但是腿脚有些不便,腰间左插手铳,右挎腰刀的壮汉走了进来。

“杏子也在啊,别哭,哭什么,汉人武士上战场去征讨蛮夷,那是最光荣的事情。

太郎这么机敏,剑术,铳剑术和射术都及格了,一定可以安全回来的。”

这个矮壮的武士西蒙彦五郎很有来历,他是会安切支丹武士出身,在皇帝起兵时,就跟在身边的那种。

甚至还在征讨缅人白象王的时候,讨取过白象王太子赘角牙的手铳。

只可惜,正该在前途无量起飞的时候,西蒙彦五郎在阿瓦之战中伤了腿。

这本来也还没什么,带伤因功退役,等到皇帝立国论功行赏,怎么也能得个男爵啥的。

但当时西蒙彦五郎脑子抽了,想着自己受伤可能要残疾了,害怕没钱养老,把一个拳头大小金佛私藏了起来。

最后自然是被人举报东窗事发,西蒙彦五郎用了协助擒拿白象王太子的大功,才换了个免死。

十几年后,流落到麻坡这个乡都来做了个小小的合作社社长。

说话间,西蒙彦五郎把一套铁甲重重放到了山太郎家的桌子上。

这是一套半新的欧式锁子甲,以前的欧洲火绳枪手喜欢穿,但到了燧发枪时代,就被淘汰了,因此流落到东方来了很多。

“铁甲?”山太郎也惊了,“社长咱们不是拿自发火铁炮去打拿破刀烂枪的土人吗,用得着铁甲?”山太郎一边说,一边请西蒙彦五郎上座。

他最开始到这麻坡县,连汉话都不会说,完全就是靠着西蒙彦五郎的照顾,才逐渐融入,甚至他的汉话也大多是西蒙彦五郎教的。

这恩可大了去了。

而且西蒙彦五郎确实是没有把握住机会,落魄了,但那是相对平他以往袍泽来说的。

在麻坡县,在这七八万人中,西蒙彦五郎那可是手眼通天的存在。

不说别的,就说他那一堆的中校、上校甚至少将、子爵、男爵昔日同僚,就吓人的很。

靠着这些老战友昔日的香火情和怜悯,以及自己会做人,西蒙彦五郎这死瘸子,能量真不小。

“这你就不懂了。”西蒙彦五郎慢悠悠的说道:“这次来平乱的,除了有南暨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以外,还有扬武军的好汉子。

那些是什么人,是皇帝陛下的勇士,是龙虎豹,有他们在,哪用得着咱们拿着燧发枪去击溃土著。

咱们要做的,恰恰是击溃后的清剿,是逐巷逐屋的搜山捡海,是把土人年轻男女捆了牵回来报功,是下狠手去杀人。

总而言之,就是去干帝国勇士不屑于干的脏活,防的是土人中偶尔出现个把勇士给你一刀。

所以这铁甲,很可能在某个你放松警惕的时候救你命,长枪反而要不要都无所谓了。”

果然是最早的一批元从勇士出身,西蒙彦五郎极为通晓战场之事。

山太郎也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了,“哎呀,社长,您又救了我一命啊,叫小的如何感谢呀!”

山太郎感激的当场就要下跪,西蒙彦五郎则赶紧扶住了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当然知道山太郎有一些表演的成分,但西蒙彦五郎不在乎。

知道演,就说明至少还有这个心,他又不希望山太郎给他多大的回报,只是要他安心给自己当小弟而已。

“咳咳。”西蒙彦五郎咳嗽了几声,“这次来的京营扬武军指挥使杜少将,是我昔日的袍泽。

当年他上战场才十六岁,是跟在我们面冲杀的,现在也还记得当年的恩情。

所以呢,这次来了,我就不要老脸上去求,杜少将便给了咱们一个三百义兵的名额。”

山太郎顿时大喜,义兵也就是辅兵。

三百义兵一般会先配好二十到三十个镇军,也就是他们这样的汉人预备兵,然后一人再找十几个随从。

组成之后,就会跟随大部队进入战场,做一做方才西蒙彦五郎说的那些辅助之事,上面有人照的话,是能进城去搜刮的。

去城里面去抢和在乡野抢,那收入就完全不同了。

“社长,就等您老一句话,您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山太郎赶紧表态。

西蒙彦五郎满意的点了点头,“我腿不方便行走,所以这次让我儿子三郎也跟着我。

你要替我多盯着下边,再照看一下三郎,让他见识一下战场即可,不要过于冒险。”

山太郎自然是满口答应,西蒙彦五郎这才拿出一面小小的蓝底白日三角旗,这是扬武军的军旗。

“去吧,拿着军旗去咱们合作社征调农奴去,这些人什么苦都吃得下,只要能给他们好处就行。

三日后,总督衙门就要大点兵了,咱们必须要在那个时候把人凑齐。”

。。。。

西元1787年,12月11日。中华大虞光中十二年,原满清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二。

天气终于转凉,雨季也早已结束,苏门答剌岛上凉风习习,蚊虫等被限制到了最低活跃度。

虽然皇帝莫子布的批示还没有下来,但郑淼已经把军队都动员起来了。

这就是南洋的现状,隔得太远,必须要一定自主权力,不可能事事等待批复。

但自主权力的下放,又必然带来的,是地方权力的增大。

人言南洋总理大臣实际上就是个土皇帝,虽然有些夸张,但权力远比中土督抚大得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郑淼手持象征有独断之权的节钺下达动员令后,安戴省和嘉庆省的嘉西府,很快就动员起来了。

不但上面的各级封臣都带上藩士和义兵不断赶到新港一带汇合,下面如同山太郎毛山这种最底层的华人,也动员了出来。

12月18日,大军还在新港集结,只有少量队伍靠近西南面最富庶的巨港府附近,城内华人就直接举义,夺取了控制权。

少量占碑土人假模假样抵抗几下之后,就弃城而逃了。

也不怪他们不敢抵抗,作为曾经的巨港宣慰司所在,莫子布没复兴山河之前,这里华人就不少。

等到这些年从大陆过番一千多万人南下之后,巨港的华人数量早就超过了土人。

而占碑苏丹从巨港收到的商税,反而逐年跳水,从最开始的每年一万一千银元,跳水到现在一年只有两千多银元。

这正是占碑人控制不住巨港,攻守之势异也的明显征兆。

郑淼随后立刻调转枪口,开始围攻占碑苏丹国的都城占碑,而在围攻占碑城之前,清剿周围土人的战斗早就开始了。

山太郎穿着老社长给的锁子甲,连续踹了很多脚,却根本踹不开门。

不耐烦的他把手一挥,身后站着的缅人奴兵立刻上前,将一条罐火油给泼到了完全由木板建成了房子上。

紧接着火光一闪,屋内顿时传出阵阵惊恐的哭嚎声,不一会,十几条身影从屋内嚎哭着跑了出来。

山太郎毛山提着武士刀,一个身影从他身前跑过,身边的缅人奴兵大叫一声,用一根套马索一样的东西,就把这个人给套住拉倒。

毛山这才走过去检查,一看是个黝黑精壮的占碑男人,毛山撇了撇嘴,双手握住横刀,一刀就捅了进去。

随后又有一个身影跑过,毛山脸色一喜,因为看身材,这应该是个女人。

果然,不但是个女人,还很年轻,拥有最好的生育资源。

“捆起来,我们继续往下一个村庄去。”毛山大声喊着。

而就在这尖叫和欢呼声中,一支身穿黑色劲装,扎武装带,头戴黑色飞碟盔的队伍从他们这里走过

在这支队伍身后,还有一队队完全由真正过番汉人百姓,不是他这样冒牌货组成的三四百镇军。

他们整齐的军服,一致的步伐,把毛山看的一愣一愣的。

这支军队也看到了毛山他们,一个中卫军官跑了过来,“谁是领头的,上前来答话。”

毛山闻言,刚进向前一步,同时还不忘狠狠踹了身边奴兵一脚,这些由缅人、合同长工等组成的奴兵立刻就跪伏到了地上。

数十人只有毛山一个人可以站着,他拱手用南京官话答道:“在下毛山,光中九年过番,现居安戴省柔佛府马六甲州麻坡县,这里的全部是麻坡县奴兵。”

中卫点了点头,“楼船将军蔡牵有令,占碑城周围三十里所有人向城外集结。

命令你的奴兵在后面跟随,你入列镇军,随同我们一起前去。”

毛山更高兴了,眉飞色舞的向着那些全是真汉人的镇军队伍跑去,他管辖的二三十个奴兵则满脸羡慕的看着这一幕。

‘波涛万里兮,国之疆域,曝霜露雪兮,祖宗交予。’

齐步前进中,不知道谁唱起了快成国歌的海军军歌中华海疆万里长。

毛山也大声唱着,就在这时,他一侧头,看见了一个熟悉身影,他的弟弟山次郎山上彻正穿着上校军官常服,在人群最前面行走。

仿佛心有灵犀般,山上彻也突然回头看了一下,两兄弟目光一触,不约而同的会心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0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