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37章 闻战则喜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南京应天府,后湖,也就是后来的玄武湖。

在后湖北,靠近后世南京站这一块的街巷,逐渐被称为了东人巷,与之相连的,还有一条鞑子巷。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皇帝每年都要从东洋镇藩和草原的蒙古镇藩中,征召一大批人过来番上宿卫。

所以很多镇藩之主,也都会在南北两京购买宅邸,方便宿卫和面圣,不但自己用,也会给下面的人用。

渐渐的,由于人员交往越来越密切,各镇藩越来越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商人和游学的文人,都开始聚集在一起,出门在外,总是家乡人比较值得信任嘛。

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小规模的聚居区,一种围绕着皇城,来自天南地北人小聚居的特殊风貌。

而东人巷,住的自然大部分都是东洋蓬莱、瀛洲、朝日、扶桑和新罗五省的。

其中新罗省镇藩藩邸又与其他四省有明显的距离和疏远感。

鞑子巷顾名思义,则主要是漠南、漠北、漠西和准部的蒙古镇藩了。

此时,单纯鞑子这个词,并不带有侮辱的意味,别说普通蒙古人,甚至就是入了八旗的蒙古人中,都有取名二达子,三达子甚至骚达子这样的。

要侮辱人,必须要在鞑这个字后面加上虏,也就是说鞑虏二字中,虏这个词,才是具体侮辱人的词。

东人巷中,一片片与唐山房屋不同,显得有些低矮的屋子里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伴随着欢呼,这个完全可以称之为町的巷子中,无数人从那些矮矮的房间里钻了出来,大皇帝板载的高喊此起彼伏。

“父亲,要打仗了,要打仗了!”新原君侯府,一个壮实的年轻人无限欢喜的边跑边喊。

新原君侯,就是原本的萨摩藩,为了奖赏他们为中华带路的功劳,战后莫子布特别恩赏,将萨摩藩从镇藩拔高为华人亲藩,是原本日本国中,除了德川家的江户大公国外,唯一的亲藩。

而且,(德川)徐家的江户大公国未来是不能由(德川)徐家治子孙继承的。

而是要给(德川)徐家治名义上的外孙,也就是(德川)徐家治养女重姬入宫侍奉皇帝后,诞下的皇子来继承。

因此,萨摩藩改头换面来的新原君侯,可以说是和人中唯一的亲藩,地位相当高。

不过虽然是亲藩,但新原君侯的藩邸,还是与大量的日本镇藩的藩邸修在了一起。

藩邸中,今年在唐山管理南北二京的藩邸的,是新原左司马山本五郎左卫门。

这些年,当年赞成给大虞当带路党的武士们都飞黄腾达了,按照以往的石高来算,很多人的知行都在三千石以上。

这个石高,在原本的日本可能过不了太好的日子。

但是在现在,没了参勤交代等一些刻意的穷困之策,海贸兴盛,本地特产更能卖的上价,大虞的种类丰富商品也潮水般涌来,质量好又廉价。

在这种情况下,五公五民之后,每年折合接近两百吨的大米,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至少拿这个知行的武士,是肯定能让自己家人过上富贵生活的。

所以山本五郎左卫门这样老一辈还是有些矮小,但他的儿子,也就是眼前无比兴奋的山本盛贤,却是相当高大健壮的,足足有五尺高,也就是一米六六多一点。

“你这小子,不知道兵凶战危吗,打仗就是那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山本五郎左卫门宠溺的看着儿子,这要是好日子没来得这么快,他儿子这么高,倒是可以培养成一个帝国凶虎啥的。

只可惜,这些年,至少在身为华族的高级武士家里,下一辈的身高都窜到了快五尺。

“当然值得高兴!”山本盛贤大声说道,只是神情有些落寞也带着一丝不甘。

“果然是不到唐山,就不知道天下之大!

我们家已经是知行三千石的旗本武士了,结果还不如唐山一个五百亩地的地主。”

山本五郎左卫门哈哈一笑,“傻小子,这可是吴地,乃是全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在唐山也是一等一的好地方,咱们蓬莱岛(九州岛)何德何能敢与吴地相提并论。

别说蓬莱岛,就是唐山其他地方能与吴地相比者,也寥寥无几,若是咱们中华处处可比吴地,早就一统寰宇了。”

“既然如此,咱们就更应该为陛下献上忠诚,建设斯地,强大吾国,拓地万里,使华夏处处胜似江南。”

时光荏苒,距离中华收服日本也已经过去六年了,当年那个九岁的孩童山本盛贤,对日本国已经没了多少印象。

因为当年他父亲山本五郎左卫门是个只有区区三十六石的知行,还要自己到村子里面去收,实际到手连十五石都不足的穷苦武士。

这点知行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可以想象,九岁以前的山本盛贤就没有吃饱过一顿饭,每天都是在半饥饿状态度过的。

而在归顺中华之后,日子立刻好过了起来。

山本盛贤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父亲把村子里的男女卖掉十二人,换来了十八块银元,随后立刻置办了一大桌子美味的寿司。

各种口味的都有,伴随着米饭的香甜,年幼的山本盛贤,差点撑死在榻榻米上,一边吃一边和母亲一起幸福的流泪。

也正因为人生前九年生活的太过痛苦,所以山本盛贤的大脑出于自我保护机制,已经把他九岁以前的生活给屏蔽的差不多了。

以至于现在,山本盛贤对九岁以前的印象十分模糊,只隐隐觉得自己以前过的不太好。

但又觉得那九年好像一瞬间就度过了,直接来到了九岁以后吃饱穿暖,勤学苦练的天堂日子。

这种情况,在中华收服倭国后,大量出现在了中华低级武士家庭出身的孩子身上。

主要表现为对于人生前几年的痛苦日子,呈现出记忆模糊或者刻意屏蔽的情况。

所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这些孩子长大后更加狂热,甚至愿意在一个为陛下尽忠的简单口号下,就敢不顾性命去战斗。

因为潜意识一直在提醒他们,不遵从大皇帝的教诲,不为大皇帝献上所有的忠诚,就会回到以前那种虽然记忆模糊,但很确定是宛如地狱的日子。

而听到儿子山本盛贤这么说,山本五郎左卫门也站起来感叹不已。

他今年其实才三十四岁,但好像人生已经进入暮年了一般,这样毫无雄心壮志的按部就班,实在不应该。

“你说的很对,太郎,我应该向你学习。”

“左司马,朝廷邸报到了,岭北新湾镇大捷!”外面一片欢呼声,以及山本盛贤跑回来大喊要打仗了的原因到了。

原来是新湾镇大捷的消息被披露了出来,山本五郎左卫门立刻接过藩士递过来的邸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松前藩这次发达了,死伤一百八十人,结果换来了新湾镇大捷,露西亚六千大兵几乎全军覆没,这真是相当大的功劳。

陛下特颁诏令,恩赏松前忠顺侯银元三千元,荫庇忠顺侯次子为锦衣千户,嘶!”

山本五郎左卫门读着读着,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陛下赐名虾夷岛为北海岛,晋封镇藩松前忠顺侯为亲藩为海西方伯,命海西方伯幼女入宫伴读!”

听到山本五郎左卫门这么说,送邸报进来的藩士也忍不住扯住邸报的一角,仔细看了起来。

“陛下早将北海岛划入了吉林省,而松前藩就在北海岛上,早已不属于东洋使司,而是属于东北使司。

那么按照东三省不设镇藩的传统,要么松前藩被移藩,要么晋封为亲藩,松前藩抓住了这次机会,好比咸鱼返生,实在令人羡慕。”

“还不止于此。”山本五郎左卫门不无羡慕的说道:“松前藩捡地的时候,不过一万石的石高,以至于新湾镇的那几百武士中,至少一半是雇佣的浪士。

这样的体量,就算晋封为亲藩,也不过就是给个男爵,最多子爵,现在给到了伯爵,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陛下让忠顺侯(松前)道广之女入宫伴读,很可能是要将某个皇子封到北海岛了,这个女子,就是给皇子做王妃的。”

“真好啊!”送邸报的藩士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

“爵位到了方伯,新湾镇也拿到手了,未来至少可以垄断外兴安岭南北三百里的贸易五年,女儿还能把成为王妃。”

山本盛贤的呼吸急促了起来,他也拿着邸报左看右看,神色有些激动的对父亲山本五郎左卫门说道:“这便是陛下对忠勇之士的奖赏,我们山本家,正应该效仿。

且身为华族,却没有华族的姓氏,这是耻辱啊!”

此时的日本人要想给自己一个汉姓,一般有三个途径。

最低级的自然就是像山太郎毛山那样,搞渡种成为华族,然后跟着别人姓。

第二种就是武士是自动成为华族的,那么也就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汉姓。

最高等级的,自然就是各藩藩主和极有名望的学者型武士,比如林芳斋、西衣成斋这样的尊王攘夷派、阳明派学者,他们可以以和族的氏为基础,得到皇帝的赐姓。

比如岛津氏恢复祖先之姓秦,久留米藩有马氏赐姓马氏,松前藩的松前氏赐姓钱氏等等。

而在实际上操作中,处于中间位置的这些旗本武士,却出现了大面积的未改姓。

他们不改姓,不是因为要对抗朝廷政策,而是这些人纠结了起来。

他们肯定是不屑于搞渡种得汉姓操作的,但又没法得到皇帝赐姓,同时更觉得随便找个汉姓给自己安上,很有些丢份。

所以这些人就憋着一股气,在日本内部形成了立功受赏,得到皇帝赐姓的这个风气,没有得到御赐的汉姓,他们甚至宁愿不要汉姓。

以至于五百石以上的武士,自己找个汉姓随便姓一下的,仅有不到百分之五。

只有参与了亚齐大屠戮的(吉)田东光这种低级武士,才急着给自己改一个汉姓,稳固自己的地位,高级武士是不屑于这么做的。

恰在此时,宗人府的官员来到,山本五郎左卫门大喜,眉梢都在乱动。

“哈哈哈,果然是要打仗了,陛下要征召我们东洋武士了!”

山本五郎左卫门这么说,是因为此时的大虞,宗人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衙门。

莫子布为了让内外亲藩、镇藩觉得亲近,所以废除了满清时期带有浓厚优越感的理藩院,把功能并入了以前专管皇室事务的宗人府。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用宗人府这种外朝不太好插手的衙门,来把控制藩臣的权力抓到手里。

所以,一听到是宗人府来人,山本五郎左卫门立刻就知道,皇帝要动员他们这些东洋武士了。

果然,宗人府来人传达了皇帝的口谕,明日巳时初,也就是早上九点整,皇帝将在皇城武英殿召集东洋五省贰佰镇藩在京奉行参会,商讨征调各藩武士的事情。

消息一到,整个东人巷,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大量东洋武士在各处闹腾,欢乐的堪比元旦。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武士们唯一的能得到大量奖赏,实现人生价值,甚至升级为藩臣,都要靠军功。

“父亲,不管这次是征讨哪里,请一定让孩儿上第一线,因为我们山本家不能再继续这样没有汉姓,毫无作为的混下去了。

我要立功,要让陛下亲自给我们山本家赐汉姓!”

。。。。

南京皇城,莫子布已经在武英殿了,不过不是在处理政务,而是一脸无奈的看着抱着一岁多白白胖胖小娃娃,满脸宠溺的德妃叶仪真叶小妹。

“不如朕给阿檀换一块地盘吧,你看苏门答剌岛东段如何,朕直接把巨港府给阿檀。”

叶小妹没有说话,只是嘿嘿笑着摇了摇头,又开始逗儿子。

在连生了三个女儿后,叶小妹终于得到了一个儿子,那真是视若珍宝,一刻都不曾离开过她的眼睛。

现在国家逐渐走上正轨,莫子布的子嗣也开始多了起来。

如今他的后宫中,有品级的嫔妃等已经有十四人。这十四个嫔妃,给他诞下了八个女儿,十个儿子。

而且,莫子布还在准备多造一点儿女出来,因为他有大片的地方要分封,比如瞻洲(澳大利亚)这样的。

不多生点儿子,让他们娶三四个国内土豪的女儿为王妃,哪来的钱快速把地盘拓殖出来,光靠他这皇帝和复兴公司,可真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看到叶小妹无动于衷,莫子布一咬牙加码了,“巨港府你还看不上,那就去霹雳州,朕把整个霹雳州都给他。”

此时的霹雳州占地很广,还是一个小贸易站点的吉隆坡,都在这个霹雳州之中。

叶小妹又逗弄了两下儿子,随后非常满意的看着莫子布说道:“臣妾知道陛下是心疼我,但妾身心意已决,就把北海岛封给阿檀吧。”

“要不,让阿檀未来娶嘉定钱家的女儿为王后,让他未来老丈人给一大笔嫁妆,帮他在瞻洲搞一大块地盘。”

莫子布还是有点不死心,叶小妹则白了莫子布一眼,随后又嘻嘻的说道:“陛下想要阿檀去开拓瞻洲,也不是不行。

除非您能来妾身这里多多使劲,要是还能赐给妾身一个儿子,我就同意。

不然呀,就让阿檀封在北海岛吧,人少事也少,未来还可以经常在我跟前尽尽孝。”

叶小妹是相当聪明的,要是阿檀去了瞻洲,隔着两万里,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几面。

但要是封在北海岛,人少事少,可以有借口长期留在京城。

而太子或者未来的皇帝也不会介意,别的兄弟藩国大,说不定会搞事,但北海岛那拢共几万,最多十万人,是肯定闹不了事的。

而且,北海岛面积广大,若是有十万人,给这些人做王,那也可以过得很滋润了。

“你这小狐狸!”看到叶小妹不上当,莫子布只能指了指她,又暗中摸了摸莫名发酸的腰杆,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可是现在看来,要利用客家勋臣的实力出去拓殖澳大利亚,还真得再让叶小妹生个男孩出来。

或者,在客家人中选秀吧,选两个家里有背景的上来,一定要把客家系这些地主老财的人力物力,给弄出来去澳大利亚开荒。

次日,莫子布在武英殿召开了东洋二百镇藩大会,在会上莫子布宣布,要从东洋五省抽调两万武士军前往外东北。

准备利用三年的时间,将罗斯帝国在外东北的所有据点全部拿下。

等到外东北的武士军团能够威胁到贝加尔湖西的伊尔库茨克之后,漠南漠北的蒙古人就可以大规模出动了。

中华的军队,将直接从东向西横扫过去,干翻了罗斯人,再迫降哈萨克三玉兹。

最后迂回过来,东西夹击将中亚三汗国给堵在昭武九姓的故地上,狠狠蹂躏,看他们还敢不敢总往西域和西北传播疯狂的思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8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