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92章 三千里江山之终定

书名:汉风烈烈起南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3

“天兵来了,天兵来惩戒了!”

“父母之邦降下兵灾,做儿子的哪能抵抗,还是束手吧。”

“海东之国乃是大皇帝恩造,不然我等早就做了倭寇的奴隶,哪还能活这二百年,我要去跪迎天使。”

“这是谁惹恼了大父母,使我等遭灾,还是先躲起来吧,小杖受大杖走,此乃圣贤教诲。”

汉城,这座四十多万人的李朝首都,如今乱糟糟的如同菜市场,但乱归乱,百姓的想法,确实出奇的一致。

如果说儒家在大明,真正做到了教化蛮夷的地方,那一定是朝鲜。

依靠着朱元璋、朱棣父子的敲打,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再造,儒学深入朝鲜方方面面,半岛李朝对大明,对中华,感情上是真没的说。

你让他们为大明陪葬,这些人可能做不到对自己这么狠心,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更别说国家了。

但你让大明像训儿子那样教训他们,他们绝对乐于接受。

就连李朝的大王,也深受这种可以说是文化的东西影响。

李祘在景福宫的敌楼上,听着耳边纷杂又统一的声音,默默流下了两行清泪。

当洪万达等庶孽子的叛军前进到汉城的时候,猥集在汉城的兵马,尚可抵抗,至少是敢发炮放铳的。

可是当只有几百人,头戴大明朱漆勇字盔,身着大红鸳鸯战袍,打着红底金日月大旗出现的时候,四五万人守卫的汉城,心里和实际防线,轰的一下就崩了。

“殿下,二百年前的壬辰倭乱,我朝鲜国就该没了的,不是被倭寇霸占,就是撤藩置县,归于中华。

是万历皇爷仁德,允我朝鲜国再存海东,是以这三千里江山,都牢记万历皇爷的恩情。

如今这光中皇爷不让我等存续,那也如同父母不许儿女远游一般,做儿女的,哪能反抗。”

李祘今年只有三十二岁,他的母亲惠庆宫洪氏也还在世,且不过四十九岁而已。

而能这么说老实话劝说李祘的,也只有母亲了。

惠庆宫洪氏说着说着,眼泪也是哗哗的下来了,脸上满是担心,“我儿,什么江山,什么家业,哪有性命重要。

这李氏家国从来都不是李家一家的,是这三千里江山上所有两班的,他们把国家治理的让大皇帝来问罪了,你可别糊涂想不开啊!”

“母亲!”李祘也被惠庆宫洪氏这话说的有点破防了。

还没有登基,他就继承了祖父英宗大王的意志,不断在跟控制国家的两班做斗争。

斗到现在,两班没倒下,大皇帝的惩罚倒是先来了,想想真是何苦来哉。

惠庆宫洪氏看儿子有些心动,立刻使眼色让儿媳昭容成氏上前,将一岁多的李祘独子抱了过来,随后继续苦劝道:

“我当年看着你父亲被你祖父活活饿死在米缸中,今日势不能看着你忤逆大皇帝而同遭厄运。

我儿,听闻琉球王奉献版籍仍得亲王爵位,赐国姓,享用禄米,世袭罔替万万代。

我朝鲜数十倍于琉球,若能照例,岂不比尚氏家族更得君父宠爱。

你若还是放不下,我这母亲就跟你儿子一起,与汝同死!”

李祘这人,其实能力真的很强,只可惜生错了地方,生在除非外力,不然神仙来了也解不开套的半岛李朝。

要是能换个地方,说不定还真能有一番作为。

此刻李祘内心,正在天人交战,他幼年见识到父亲被祖父活活饿死的惨剧,与母亲洪氏相依为命,极为孝顺。

此刻听到母亲苦苦哀求,又见到儿子可爱面容,他浑身颤抖不停。

半晌,眼看一伙内侍打开宫门,放身着大虞近卫军服的天兵进宫之后,李祘方才大哭一声。

“罢了,罢了,哪有儿臣敢忤逆君父,这三千里江山,就在我手里奉还给上国吧。”

不过多时,吴文楚在一群高丽文武的带领下,见到了敌楼的李祘。

嘴里喊着奉还,但李祘跟被邓陈常亲手斩杀的平壤郡守赵峸一样,还是非常的不忿。

“尔可有圣旨诏敕在,这真是大皇帝让尔来此的吗?”李祘眼中带泪,须发皆张。

“朝鲜国何罪之有,大皇帝为何要降下如此雷霆之怒?”

吴文楚跟邓陈常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安南人,且都是安南京汉高门的边角料,拿不出族谱等证据证明自己是华人后裔的那种。

所以,他们对李朝的这种心态非常熟悉,也没有半分心理负担。

呵呵,要是你这李朝上下显得英雄正气,那我们这些极大可能不是华人的安南人,帮着光中大皇帝把安南拉回中原,岂不显得龌龊了。

所以,吴文楚这样的人,是绝不会让李朝显露出半分正义的。

而且吴文楚也有点气,因为他来朝鲜时,是想干净拿了吞下半岛之功的。

结果快要完成了,却因为俄罗斯帝国使臣要来,不得不加快速度,几乎用明牌,也就是打出中华旗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这不但让功绩打了个折扣,还让吴文楚觉得一种快要完成的一幅好画,被弄了一点污渍的恶心感。

是以听到李祘带着质问的话语,吴文楚不耐烦把手一挥,打断了李祘的继续输出。

“我中华乃是君父,朝鲜为儿臣,父亲处置儿子还需要一条条把罪行列出来吗,这又不是在审案。”

看到李祘又要反驳,吴文楚再次打断了李祘的话,“再说了,谁说皇帝陛下要废黜殿下的王位,废除朝鲜国了?

如今是朝鲜不敬君父,大皇帝召殿下前往北京问对而已,无需多言,即刻启程吧。

锦衣亲卫的人已经在等殿下了,仁川港大船也装备好了,见了大皇帝,殿下一切就知道了。

至于朝鲜何罪,殿下就不要让我说出来了。

尔朝鲜是大皇帝再造之国,我请问大王,昔日大明为尔编练用来守卫疆域的三道水军及火铳手,为什么会效力过满清?”

李祘直接一个哑口无言,这确实是大罪。

当年壬辰倭乱后,朝鲜水军随着陈璘和李舜臣的双双战死,几乎全军覆没。

确实是万历皇帝为了朝鲜面对倭寇,还能有一点自己的抵抗能力,特意半卖半送,帮助朝鲜恢复了一定水军,并训练了不少火铳手的。

结果,朝鲜被满清打服之后,这部分大明为他们组建的军队,竟然做过满清的帮凶。

虽然人不是当年那一批,但军队可是传承的。

吴文楚见李祘不再狡辩,立刻示意身边跟来的锦衣卫,把这位朝鲜国王直接会给带走了。

南边如此,北边也差不多。

邓陈常的大军刚刚逼近平壤,看起来声势浩大,挟裹了二十多万人的天主教乱军,竟然都没怎么抵抗。

真的就跟遇到父亲的逆子一样,都不怎么敢还手,坚持了一天多就直接崩溃了。

其中的首领李承薰、权日昌等人直接就被绑着,送到了邓陈常的面前,而且这些朝鲜乱党还透露了一个消息。

李承薰等人之所以还挺能打,是因为有满清余孽在帮助他们。

邓陈常忍不住叹了口气,有满清余孽在朝鲜,他一点都不惊讶。

他叹气是因为这些朝鲜人太听话了,真就跟乖儿子一样,乖到邓陈常这样的人,也找不出多少借口来大开杀戒。

最终,邓陈常只能在平壤城外杀了此次闹事的教徒乱党三百余人,其他的都没怎么动。

到了九月中,朝鲜的乱局,基本都平定了。

北边的邓陈常暂时兼任乐浪相,把预定的本地合作者赵在凤以及一些朝鲜官员派出去,控制各个地方。

南边的吴文楚也得到了皇帝的诏令,暂代朝鲜摄政。

而以往控制朝鲜政坛的两班权贵,基本都被吴文楚羁押,洪万达等人,也遵照莫子布诏令做出了安排。

大致就是大虞朝廷只控制汉城这样的大城市,其余都让这些庶孽子分地镇守。

一面追缴少量敢反抗的两班贵族,一面准备开始大卖猪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7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