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2章 大赦天下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的确是旧事了。

毛嫔乃是出身于河内郡,与司马懿算是同乡。

而毛嫔的另一个同乡,就是曾当面辱骂皇帝和太皇太后卞氏的虞氏。

若细细算起来,虞氏此女已经在冷宫中待了两年。虽说按照皇帝的指令,衣食健康总是无忧的。

没了自由,受到限制的不仅是虞氏自己,还有她河内郡中的本族。从河内虞家看来,自家之女在洛阳待的好好的、怎么就触怒皇帝了呢?

半年可以等,一年可以忍。一年半、将近两年了,虞家当然要有些动作。

不论做事情还是送礼,总要有一些由头在的。年礼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正旦之前,毛嫔之父毛嘉从河内来到洛阳,为宫中的女儿送些年礼。毛嘉拗不过虞家的苦苦相请,为虞家也捎带了一份礼品。

毛嘉没到肆无忌惮的程度,但也算得上是志得意满。

毛嫔得到皇帝宠爱,这是洛阳皆知的事情。而且皇帝的长子曹启就是毛嫔所出,母以子贵,又为她在宫中的地位镶上了一层金边。

早有人劝过毛嘉,说若是在汉时、以毛嘉外戚之位,说不得是要封个将军的。

毛嫔收到父亲礼物自是欢喜,收到虞家的礼物却犯了难。而听闻皇帝攻克汉中之后,虞家又给毛嫔送来了一份十倍于前的厚礼。

只求毛嫔能为虞氏说上一两句好话,别无他请。

毛嫔不傻,此前虞氏辱骂皇帝之事,其间种种她都知晓。

因而在见到曹睿之后,将父亲所请、虞家所托,还有送了哪些礼品,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

曹睿脸色逐渐变得好看了些,转身看向毛嫔:“虞家只说让你求个情,再没有其他请求了?”

毛嫔想了想说道:“对了,还说若是朝廷大赦的话,想请妾提一提虞氏的名字。”

大赦……

曹睿微微颔首,继续问道:“你对虞氏此人是怎么想的?”

毛嫔先是一愣,而后略有些吞吐的说道:“妾实在不知。昔日是她自己做错了事,得到陛下惩戒也是罪有应得。”

“该如何处置,还是要由陛下来做。妾无法拒绝父亲所请,全部事情都和陛下坦白了。”

曹睿叹道:“你能在朕面前不起私心、不争不抢,这才是你最好的品质。”

“此事朕知道了,你就不必管了。你父亲那里、朕会遣人与他分说。虞氏那里,朕也自会有计较。”

毛嫔施了一礼:“陛下圣明。”

曹睿道:“且不论朕圣明与否。去年朕得了皇子之后,朝中许多臣子和朕请求大赦、当时都被朕压下来了。”

“如今得胜返京,大赦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曹睿整理了一下衣领,对着镜子看了一番自己的面容之后,缓步向着门口走去。

刚刚抬脚、还未迈出门坎之时,曹睿又退了一步,转头看着恭送自己的毛嫔:“朕今晚来你这里,记得等朕。”

毛嫔且惊且喜,柔柔的道了声别。望向曹睿的眼神里,情意都快溢出来了。

曹睿嘴角抬起、轻笑着挥了挥手,而后大步朝外走去。

章台殿内,一场盛大的宴席正在准备阶段。

今日出城相迎的一众臣子,除了钟繇实在无能为力之外,其余所有人都来到了宴席之中。

灯火摇曳、炫彩流光。

文臣武将们或是笑意满面的交谈、或是密目养神等待着皇帝的来临。

大殿两侧摆满了桌案,足足有近百桌,将冷清了半年多的章台殿再度填满。

而众人言笑之间,随着殿中侍御史的高喝声在大殿中回荡、所有人都肃静了下来。

曹睿被宦官和虎卫们簇拥着,从侧殿缓缓走到殿中最内的御座之上。

左右扫视了一眼,今日殿中之人实在太多了。加上距离又远,约一半的大臣都看不清面孔。

这种宴会本就是礼制大于实质,并非是真要吃喝对谈的。

说了几句场面话后,随着乐声渐起、舞女登场,宴席就算开始了。

与陛下同殿而宴,对许多平常的两千石官员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拿出去吹嘘十年、乃至二十年的资本。

但真正能与皇帝说得上话,并且让皇帝愿意与其说话的,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这几人中,当然包括华歆华太尉。

年过七旬的华歆走过来敬酒,曹睿当然要给这个面子。问了几句华歆儿子们的情况后,曹睿似乎不经意般,开口问道:“太尉以为此时当大赦天下吗?”

“大赦天下?”

华歆本能重复了一遍皇帝的话后,不过反应了几瞬,当即便出口答道:“臣以为应该大赦天下。”

“陛下登基、诞下皇子,这两次大事发生之时、都可以大赦以示陛下宽仁。陛下在位两年,近半的时间都在外征战。”

“此番又得了大胜,”华歆说道:“所谓慎刑恤囚、明刑弼教。陛下正应借此机会,施恩于天下。”

曹睿点头道:“大赦为何会是一种施恩之举呢?还请太尉为朕解惑。”

华歆不知皇帝是在装作不懂、活跃气氛,还是在考察自己,当即答道:“所谓国家,在陛下与百姓之间,其中夹了一层官吏。”

“既是人治,就难免会有差错。官吏治理百姓产生的差错,就是官吏本人的过失,常常得不到纠正。”

“所谓大赦,不过是对天下冤屈百姓的一场解救。同时还能将百姓从牢狱中拉出,使其能像正常百姓一般耕种、纺织、服役。”

曹睿笑着点头:“朕听明白了。”

“这个大赦说起来是德政,实际上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多些。是这样吗?”

华歆笑呵呵的拱手答道:“陛下圣明。治理天下需要儒、法兼治,不可只取其一而偏废。”

就在曹睿与华歆聊着之时,身为大魏司空的司马懿也端着酒樽凑了过来。

华歆笑着对着司马懿点头,内心中却在吐槽司马懿的凑热闹。

而司马懿祝酒之辞刚说了一半,曹睿就朝着司马懿问道:“方才华太尉与朕在聊大赦之事,司空以为如何?”

司马懿正色答道:“陛下仁德之心可比尧舜!大胜还朝、从而大赦天下,彰显大魏仁恕之时、又同时宣扬了武德。”

曹睿道:“既然太尉与司空二人都赞成大赦,那朕就准了二位之请!”

“明日让西阁东阁一起讨论一下细情,若无差错、三日后的大朝会上,就向朝廷宣布此事吧!”

二人尽皆点头。

由于是礼节性的饮宴,曹睿也没饮许多酒。宴会结束之后,曹睿在众臣子的山呼声中、微笑着摆手告别,坐上马车回了后宫之中。

在外半年多了,也该在洛阳宫中、睡个踏实的安稳觉了。更别说还有美人在侧,温香软玉。

皇帝已经到了毛嫔的宫殿,司马懿却还在回家的路上。

司马懿下午匆匆回家、与家中之人见面说了几句,便匆忙赶出去赴宴了。

而他晚上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却没有与妻妾叙谈,而是直接将次子司马昭唤进了书房之中。

“子上,为父不在洛阳的这段时间,家中众人可都安好?”

司马昭进了书房、坐在席上与父亲当面交谈,这是以前兄长司马师才有的待遇。

如今司马师在温县老家读书,自己也能有这等机会、在深夜与父亲交谈了。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司马昭羡慕兄长已有数年了,如今被父亲问起家事,更是要展现一番。

“父亲放心。”司马昭神气满满的答道:“家中一切都好。父亲不在家中,儿子就是家中最长的男丁,自会努力照顾好娘亲、还有幼弟的。”

“嗯,不错。”司马懿看了司马昭一眼:“在家中读书可还用功?再过一、两个月,你就要进第三期的太学读书了。”

“太学是个什么样子,你也都清楚了。到了太学里,可不要给司马氏丢人。”

司马昭依旧傻笑着答道:“父亲放心!儿子在家每日读经,未尝有一日懈怠。如若父亲不信,还请父亲考一考我的功课!”

“功课就不必了。子上,你此前不是一直好奇、太学生的出路如何吗?”

“为父告诉你,陛下随军带到陇右的百名太学生,都做了负责管理羌人屯田之事的吏员。”

“吏员吗?还与羌人为伍?”

司马昭一愣,似乎流露出一丝嫌弃:“在陇右那种地方,陛下是不是对太学生或许苛待了?”

“不得胡说!”司马懿道:“陛下曾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以我来看,这些在陇右屯田的太学生里,说不得日后、会有做到三公之人!”

司马昭咽了咽口水,点头以示明白。

司马懿叹了一声:“你兄长子元也是第一期太学生,不过是受了浮华案的牵连、现在还只是在温县老家闲住,不得寸进。”

“今日在宫中,为父听陛下说、不日即将宣布大赦之事。若能真有大赦,为父就借着机会、宁可抵掉了此次从征的功勋,也要保着子元开释!”

司马昭不断点头应着,心中却不自禁的涌现了些许酸楚。

父亲,你果然最爱的是兄长吗?

今日不是与我交谈,为何总要扯到兄长身上呢?(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1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