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9章 再劝诸葛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见诸葛亮留下了玉环,姜维在言语上也丝毫不肯认输:

“陛下所赠玉环虽为昆山之玉,但昆山所在的西域、已为大魏的西域长史府所辖。”

“莫说一个玉环,就算十个、百个,于大魏之富饶又有何损?”

诸葛亮定睛看了姜维片刻,轻声叹了口气:“使者且去吧,本相尚有军务要为,莫要在此碍事了。”

姜维拱手一礼:“告辞!”

说罢,转身就走。

……

又过了一日半,姜维才回返到下辨城中。

曹睿与众臣坐于府衙堂中,打开了姜维带回的匣子,读了几瞬之后,笑着摇了摇头,将诸葛亮的书信放下:

“诸葛亮这是和朕无言以对了。”

司马懿好奇道:“陛下,不知那诸葛亮回信中写了什么?”

“除了一些无用之话外,他还给朕写了一段论语!”曹睿轻笑几声,将其念了出来: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司马懿默然停了几瞬,也讥笑道:“诸葛技穷了!只会说这些空话来搪塞陛下。”

“此番输了陇右之后,大魏岂会再给他半点机会?不过是以古人之言泄愤罢了!”

曹睿轻轻颔首,然后看向姜维:“伯约可有所得?”

姜维躬身一礼,随即答道:“臣有两件事情要说。”

“其一,蜀贼将臣蒙眼在马上带去诸葛亮营中。但臣素知马性,对距离也有些估计。大约在百里到百五十里之间。”

“取舆图来。”曹睿朝着杨阜招手。

杨阜起身去拿舆图,但口中已经说了起来:“若百里到百五十里,定然在赤亭或者更南的盘溪亭中,总不至于在北面。伯约可曾换乘船只?”

“途中换乘一次,临至前换乘一次。”姜维答道。

杨阜已将舆图展开在皇帝身前,用手指向了赤亭和盘溪亭两处。

曹睿抬眼看向杨阜:“这两处地方险要否?”

杨阜想了几瞬:“都是河谷野地,以往人烟不多。昔日大魏经陈仓道进军汉中时,曾在赤亭设置过一个兵站。”

“盘溪亭也沿江,但平旷之地就小了许多。”

“兵站?”曹睿笑道:“那看来说不得就是这个赤亭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赤亭应是流血之处。”

“方才伯约说是两件事情?”

“正是。”姜维点头道:“第二件事,诸葛亮以臣在冀县、被掳至汉中的族人为要挟,想让臣向其透露,陛下是何时在洛阳收到的陇右军情、又隔了几日才出兵的。”

曹睿并没有问姜维对诸葛亮的答复。

既然姜维能告诉自己,那就说明其人心中坦荡,丝毫没有隐瞒之意。

曹睿只是轻轻摆了摆手,随即说道:“既然伯约回来了,朕还有第二封信给诸葛亮,再替朕写一下。”

姜维微微张口愣了几瞬,但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熟练的将几案搬到堂中,准备好了笔墨绢帛。

曹睿沉声说道:“告诉诸葛亮,朕上次好生劝说于他,他却丝毫不体恤朕的心意。”

“不过他对朕无礼,朕却依然大度,准备给他指条明路。”

曹真、司马懿等人齐齐看向皇帝。上次劝降都让诸葛亮直接拿‘君君臣臣’驳回了,这次又能说些什么?

曹睿淡定说道:“魏蜀之间并无血仇,是江东孙权杀关羽在先、收留刺杀张飞的叛将在后,又在猇亭击败刘备、以致其死。”

“依他昔日的隆中对,跨有荆州、益州的战略被孙权屡次所阻,于公于私,孙权对蜀国的仇都比大魏要重很多。”

“大魏愿出兵帮蜀国讨回荆州,一丝一毫不取,只为两国盟好!若他愿意,朕再将武都当个填头、一并送出去,只为两国盟好!”

曹真出言说道:“陛下,这诸葛亮又不是痴傻之人、如何能信?大魏岂能帮他讨回荆州?”

曹睿却瞟了曹真一眼,从容说道:“如何不能?”

“朕且问你,荆州在孙权手里、与在刘禅手里,对大魏有什么区别吗?无非是二犬相争一骨,必然相互折损实力,于有何不可?”

“天下之中,难以预料的事情多了!诸葛亮会想到孙权杀关羽吗?”

“这……”曹真轻轻摇头:“左右只是耽搁时间,陛下写些什么、想来都是可以的。”

姜维停笔,试探着看向皇帝。

“就这些,没什么要说的了。”曹睿看向姜维:“见到诸葛亮之后,告诉他朕对他期望有加,莫要再让朕失望!”

“遵旨。”姜维当即应下。

一来一回,又是三日。

姜维再次从蜀军大营回返之时,作为夏侯献军队前锋的周铎所部,却才刚刚抵达沓中。

没错,周铎用了整整十二日,才走完了四百二十里路。

秦州、益州在整个天下来说,算得上是荒僻之州。而武都阴平两郡交接之处,就更称得上是荒僻之郡了。

从武都到武街的道路,几乎只存在于武都郡中的记载之上,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大队军伍通行过了。

从西汉水与平洛水的交接处溯游而上,整整两百里路,其间近乎三分之一的路程都被灌木岩石所阻隔。

即使是归心似箭的周铎,也不得不亲自向后返回到夏侯献身前,归于大队人马之中。

一边砍伐灌木、一边清除石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就这样通过了平洛水沿岸的两百里路。

直到抵达武街之后,方才看到通行的坦途。

周铎随在费耀的四千骑中,向西北沓中的方向疾驰而来。

陆逊是已经占据沓中了,但他并未南下向武街的方向用兵,而是在沓中就地屯驻。

“费将军,金宁,你们二人如何在此?”陆逊听闻斥候禀报有大队骑兵而来,打着‘魏’的旗号,便率亲卫出来迎接。

费耀与陆逊简单寒暄了几句后,指了指一旁的护羌长史周铎:“还是周长史与陆将军说吧。”

周铎不疾不徐的将魏军进驻下辨、夏侯献所部抵达武街的事情说出后,陆逊这才喟叹一声,说道:“并非我不想继续南下,一则没能等到陛下回信,二来……实在是在宕昌和沓中遇到了一些麻烦。”

“此话怎讲?”费耀好奇问道。

“还能是什么事情?无非是降而又叛!”陆逊说道:“选了杨超在宕昌统领氐人后,我便率全军一万羌骑南下沓中。”

“沓中的宕覃所部虽然很快攻克,但我只在沓中屯驻了三日、杨超的亲随便从宕昌南下到了沓中寻我。”

“我走后不过两日,白马氐中、尚念杨千万的杨氏族人,就以通敌的名义杀了杨超。”

“无奈之下,我只能再度回军宕昌,复又将新立的首领杀了、杨氏除了杨超一支以外、尽皆处死。”

“选了一个杨超的同母弟杨隆为首领,这才再度返回沓中。”

陆逊无奈摊了摊手:“休整了没几日,你们便来了。”

武都、阴平二郡的形势,周铎费耀二人已经与陆逊尽数通报过了。

复又说了几句之后,陆逊叹道:“虽然可以整军南下,但却始终担心后路有失。”

“若无大魏军队在沓中坐镇,我始终不能安心。不若费将军留一千骑在沓中?我再将从西平郡最早招募的一千义从留在此处?”

“一千中军骑兵、一千羌骑为后翼,足以保住去路不失了。”

费耀思略了几瞬,想了想皇帝对于夏侯献以陆逊为首的嘱咐后,终于下定决心答道:“既然陆将军有如此规划,那我就分一千骑兵出来!”

“但一千中军骑兵、一千羌骑,难道互不统领吗?”

周铎见状,主动请缨拱手说道:“禀将军,属下可以留在这里,协理两营之事。”

陆逊满意的点了点头:“金宁,我将和塘的一千骑留给你。”

“如今有费将军、夏侯将军的中军骑兵在侧,我也没必要留着昔日在临羌招纳的义从、作为本部弹压其余羌骑了。”

费耀也看向周铎:“周长史临危任事,不枉夏侯将军赞许有加。我将何丰司马的一千骑留给你!”

“陆将军,何时动身?”

陆逊不假思索的答道:“现在已是傍晚,明日凌晨便去武街!”

“想来,陛下已经在下辨与蜀军对峙有些时日了,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早日从侧面襄助陛下!”

费耀重重的点了点头。

……

陆逊、费耀合计九千羌骑、三千中军骑兵,第二日一早向武街发去。

姜维也第二次带着诸葛亮的回信、从蜀军大营赶回了下辨。

“禀陛下,这是诸葛亮给陛下的回信。”姜维双手捧着信函呈上。

曹睿打开看了几瞬,随即将文书扔给了曹真:“大将军且看看吧,再让司空看看!”

“诸葛亮也学乖了,朕出言诓他、他也如法炮制回给朕来。”

曹真看过后,笑笑没有说话,将文书传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看了几遍,摇头说道:“分批撤军、魏蜀互相监督?还要互送人质?”(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1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