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6章 划清界限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北宫,东阁内。

东阁内并不是只有司马懿一个人,卫臻也一并在场。

因此,司马芝也不便说些私下话题,而是公事公办的将方才书房内、皇帝所交待的那些话,拣些重要的大略与司马懿说了一遍。

司马懿问道:“陛下要给孙权的是一个玉璧?你看清楚了?”

“是玉璧。”司马芝答道:“我方才看得仔细,不会有错。”

司马懿捋须说道:“按照周礼的话,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珪,反绝以环。”

“陛下送给孙权邻邦访问所用的玉璧、而不是诸侯朝觐天子用的玉圭。这大概说明陛下并不愿对孙权逼迫过甚,若是孙权表面态度给的足些,想必你此番出行的目标就达成了。”

司马芝点了点头:“司空说的是。不知司空有什么可以教我的?”

司马懿用余光瞥了眼旁边依旧在处理公务的卫臻,缓缓说道:“为国出使,最重要的是不能失了体统。”

“子华,大魏的威严与体统,可是比你的命都重要啊!”

司马芝拱手示意,随即告辞。

司马懿看着族弟走出的背影,知道他大概已经听懂了。

若最重要的是体统,那么其他的事情,是不是放在后面也无妨了?

司马芝从自家族兄的嘱咐中,听到的只有四个字:活着回来。

下午时分。

曹睿正要动身去习练剑术,内侍禀报曹爽请求拜见。

曹睿点头道:“既然赶上这个时候了,那就叫昭伯陪朕一起去练剑吧!”

内侍领旨后,随即出门将此事告知曹爽。

曹爽候在门外,看着身穿劲装的皇帝,拱手行礼道:“臣此番即将离开洛阳,因此前来与陛下辞行。”

曹睿笑着说道:“离开洛阳?大将军让你去哪里?护乌丸校尉田豫处?”

“正是如此。”曹爽答道:“大将军让臣去代郡寻田校尉,在他军中做一个什长。”

“什长也好。”曹睿看了看曹爽略胖的身材:“田豫素来为人谨慎,想必你在他手下也遇不到什么危险。”

“走,朕试试你现在的剑法。”

曹爽回应道:“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片刻后,到了演武场。

曹睿与曹爽二人持木剑对练,反复数十个回合下来,曹睿也是击中了曹爽的肩膀、手臂、胸腹数次。

“先练到这吧。”曹睿将木剑扔给内侍,略带责怪的对着曹爽说:“昭伯的剑术有些功底了,但还是应该多练练的。”

“怎么,对着朕不敢出剑吗?”

曹爽尴尬的笑道:“说实在的,臣是有些不敢出剑。虽然是木剑,臣又如何敢让剑碰到陛下的身躯呢。”

曹睿点了点头,与曹爽二人开始回返。

“朕与你说,代郡是边郡,风土人情都与内地州郡大不相同。”

曹睿看向曹爽:“代郡左近的异族与敌情,你都清楚吗?”

曹爽颇为干脆的答道:“臣大致都了解过了。”

“是吗?”曹睿笑道:“来,说与朕听听。”

曹爽沉默几瞬,随即说道:“陛下,臣就从田豫田校尉的职责说起?”

曹睿点头。

曹爽道:“护乌桓校尉田豫田公,目前领军两千驻扎在代郡,负责管理、招抚代郡以北的乌丸诸部、以及监视鲜卑诸部的动向。”

曹睿说道:“乌桓和鲜卑情况你都知道吗?”

“大略上都是知晓的,大将军给臣说过一些。”曹爽答道:“建安二十三年乌桓与鲜卑一同反叛之后,原来居于辽西、右北平的乌桓,现在基本就被迁到了渔阳、上谷和代郡中。”

“三郡乌桓现在服从朝廷征调,当下是与朝廷一同对付鲜卑人的。”

曹睿说道:“鲜卑的几个首领呢?”

曹爽答道:“陛下,就臣所知来说,当下鲜卑主要以轲比能为首,几乎要将东部鲜卑、中部鲜卑和西部鲜卑全部兼并。”

“朝廷则是用现居雁门的步度根部、代郡上谷的素利部,用这两部来对轲比能进行牵制。”

曹睿点了点头:“草原上地域广大,朝廷在东西两地防备吴蜀,北方的事情也无暇多顾忌,只能用牵招、田豫、梁习这些能臣暂时稳住一二。”

“朕看过河北诸军这些年的记录,牵招、田豫、梁习三人,在黄初年间几乎是每年都要动兵,其根本原因还是轲比能。”

“轲比能兼并诸部,再给他十年左右,这件事就能做成了。”曹睿轻叹一声:“说不定,草原上就要再多出个檀石槐了。”

说完这句话后,曹睿不禁摇头失笑。轲比能今年都五十多岁了吧?草原上风吹日晒的,忽然死去的枭雄还少吗?还能有十年给他、来做出檀石槐这般功业来吗?

檀石槐是前汉时鲜卑首领,在灵帝的光和年间死去。檀石槐统一鲜卑之时,向南掠夺东汉,向北抗拒丁零,向东击退扶余,向西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乃是鲜卑一族不世出的王者。

曹睿向曹爽问道:“北方的鲜卑应该如何应对?昭伯有腹策吗?”

曹爽听闻皇帝的话,认真答道:“臣以为当今护乌桓校尉田豫田公的做法,就可以为万世之法。”

“哦?”眼看快要到书房了,曹睿笑着问道:“田豫的做法如何对呢?”

曹爽说道:“禀陛下,臣看过田校尉给朝廷的汇报。”

“田校尉认为,草原上百族林立、靠杀是杀不绝的,汉人又不能长久的居于草原之中。”

“还是应该对鲜卑、乌桓、匈奴这些异族,以拉拢为要。扶持归顺大魏、或者相对弱小的部族,针对如轲比能这般强大的部族。”

“并且可以开互市易马,这样鲜卑各部就很难生事了。”

曹睿点了点头:“汉朝在凉州面对羌人、在幽并面对鲜卑乌桓,不知花了多少军费,但还是一年又一年的打仗。”

“田豫说的是对的。”曹睿对曹爽说道:“昭伯,虽然要拉拢弱者、针对强者,但是该用兵之时还是要敢于用兵的。”

“乌桓、鲜卑、匈奴,其实都是一种脾性。”

“朝廷与他们再多的恩德,该反叛的时候还是反叛。该打的时候就要打、该惩戒的时候就要惩戒。”

“如此这般,这些部落才会畏服朝廷。”

曹爽拱手应道:“陛下方才所说的,臣都记下了。”

“嗯。”曹睿问道:“昭伯,大将军让你何时出发?”

曹爽道:“陛下,大将军让臣明日就出发北上。陛下可还有什么要嘱咐臣的?”

曹睿想了想,拍了拍曹爽肉厚的肩膀:“到代郡之后,多看、多问、多学、少说话!”

“边郡与内地不同。历来,曹氏夏侯氏的将军们,都是直接被拔擢上来的,几乎都是都伯以上做起,你是第一个做什长的。”

“每隔三月,给朕来一封书信。知道了吗?”

曹爽认真行了一礼:“臣知晓了。”

……

此时,荆州上庸城中。

邓贤从外火急火燎的跑进来,举着一封书信说道:“舅舅,诸葛亮又派人送信来了?”

孟达皱着眉头:“怎么又来书信了?使者在外面吗?”

“正是如此。”邓贤说道:“诸葛亮的使者还想拜见舅舅呢。”

孟达看了邓贤一眼:“急什么?书信我还没看呢,一会再说。”

说罢,孟达不紧不慢的接过书信,缓步走到当中,仔细拆开了信函。

孟达认认真真看了几遍之后,嗤笑一声:“诸葛亮还是只会动嘴啊!说来说去,连些封赏都没有,只会在那里诓我。”

“不过……”孟达的眉头又缓缓皱起:“诸葛亮在书信中说的明白,他这是要到汉中了?”

邓贤点头应道:“使者确实说他是从汉中方向过来的。”

汉中,汉中。

孟达猛然想到,当年刘备还在的时候,就是派刘封从汉中沿汉水顺流而下,到上庸来接管自己的军队的。

自刘备称汉中王、而后回军成都之后,七年之间魏蜀都无战事发生。

孟达此时,当然不认为诸葛亮是来北上攻陇右、关中的,而是认为诸葛亮来攻自己的!

孟达从席上站起,又开始在堂中踱步了起来,一圈又一圈的走个不停。

邓贤在一旁看得着急:“舅舅这是怎么了?何事担忧啊?”

孟达站定后,看着邓贤问道:“你说,诸葛亮来汉中,会不会是来打我的?”

“若我从诸葛亮,则万事皆无。若不从诸葛亮,诸葛亮就要沿汉水来攻?”

邓贤此时也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前后的书信,不是都说的好好的吗?怎么又要来攻了?

邓贤下意识的说道:“舅舅,莫不如向朝廷求援,就说诸葛亮要来攻东三郡了?”

孟达沉默片刻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说的好,就这么办!我现在就给陛下上表,让陛下派军队来援我。”

邓贤插话问道:“可是,诸葛亮的使者怎么办?他还在外面等着呢。”

孟达冷哼一声:“好吃好喝养他几天,然后再请他回去,就说我病了、不能见客!”

邓贤深吸一口气,知道孟达终于要与诸葛亮划清界限了,也是颇为严肃的应承下来。

就在邓贤准备离去的时候,孟达将其叫了回来。

“等应付过使者之后,你去城外码头处检查一下船只,派几队人日夜守在码头处!”

邓贤心中明白,自家舅舅是要准备后路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与舅舅也是连在一起的。

因此邓贤不敢怠慢,即刻领命前去。

只留下孟达还在堂中,开始动笔给洛阳写信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2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