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章 传讯洛阳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翌日,寅时,洛阳西明门外,一股急促的马蹄声自西而来。

后半夜最是困顿的时候。

守在西明门城楼上的士卒们,被马蹄声的声音一激,在看清城下骑士手上高举的羽檄之后,连忙通知了负责西明门值守的司马。

「陇右有警,蜀军寇边!」

司马站在城楼上发问后,骑士这般大声吼道。

夜间开洛阳城门,这种事情还不是一个守门司马能够决定的。唤来城门校尉戴陵后,这才放使者进入。

戴陵仔细问了一番,亲自带着信使前往北宫叩门。

此时的曹睿,还睡在郭瑶郭婕妤的榻上。

「陛下,陛下。」内侍官毕进连连在外轻声唤道。

叫了十馀声后,曹睿方才转醒,从榻上坐起喊道:「何事唤朕?」

「陇右急报,蜀军寇边!」毕进的声音中也充满了紧张之感。

身边的郭瑶也已被惊醒,听闻边关战事,一双纤手不自觉的就抓住了曹睿的手臂。

「你且安歇,朕出去看看。」曹睿轻抚了一下郭瑶的脸颊,披上外袍,踩着鞋前去打开了门。

毕进不敢答话,连忙双手将军报呈上。身后的寝殿内,郭瑶也将赵婕唤来,将寝殿内和桌案前的油灯全都点亮。

「信使人呢?」曹睿皱眉问道。

「回陛下的话,信使从西明门入丶现在由城门校尉戴陵领着在北宫的南门外候着。」毕进恭敬答道。

曹睿转身走到桌案之前,查验了一番信匣之后,剥开火漆,凑近油灯细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脸上的神色也越来越凝重起来。

「这没你的事,且再睡一会儿吧,朕先去书房议事了。」曹睿吩咐了郭瑶一声,转身就欲走出寝殿。

「陛下稍待。」郭瑶急忙唤道。

她随即赤着一双洁白如玉的脚丶连忙下榻快步走到了曹睿身前,将曹睿的袍服系好,又从衣架上拿过来一件大氅,披在了曹睿肩上。

「再急的军情,那也是陇右了,又岂急这一瞬两瞬的?」

郭瑶披发站在曹睿身前,仔细的替他将这件火狐皮的大氅在胸前系好,而后轻拍了两下曹睿的胸膛,仰起头小声说道:「已是深冬,莫要惹了风寒才是。」

曹睿此时还在看着手中军报,低头看向郭瑶的面孔时,又注意到她还赤脚站在地砖之上:「朕知晓了,莫等朕,去歇息吧。」

将郭瑶的发丝向耳后捋了一下,曹睿随即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边走边向身边随着的内侍官毕进问道:「今日值夜的阁臣和侍中是谁?」

「是卫尉和王侍中。」毕进答道。

董昭和王肃……

董昭并非以军略见长,而王肃又是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一点军事都不懂的。为何值夜的不是其他人呢?

曹睿随即吩咐道:「将秦朗唤来!再派黄门出宫,将大将军丶司空丶卫仆射丶以及其他三名侍中,全部叫到书房来!」

「遵旨。」毕进领了旨意,连忙跑开寻人去了。

曹睿在数十名虎卫的簇拥下,骑马一路来到了书房之中。

在此前的数月期间,洛阳北宫中曾有一起夜间失火丶惹得朝中重臣们惊惧。因此西阁和东阁的阁臣丶以及四名侍中,在每晚各有一人值夜丶宿在宫中,以备皇帝差遣。

进了书房的院中后,曹睿向身边的虎卫吩咐道:「去西阁将董公叫过来。注意着些,他年龄大了,莫要吓到他。」

「遵旨。」侍卫去后,曹睿自己站在书房门外,转身看着依然漆黑如墨的夜空,一时间心中似被什麽触动了一般。

记得上次,孙权进犯江夏之时,也是一个夜间。自己当时刚刚继位不久,还在书房中熬夜读着档案,恶补朝政与人事的信息。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无论从军事上丶人事上丶国事上,自己一日未敢放松警惕。此战的结果,想必多少也会好一些吧?

但闻讯赶来的董昭,却在三言两语之间,成功的又让曹睿忧虑了起来。

「陛下不觉得怪吗?」董昭身着一身厚厚的冬装,甚至显得颇为臃肿,在曹睿身边问道:「若是诸葛亮来打陇右,那他到底打不打关中呢?」

「若他打关中,为何牵招的军报中却只写陇右丶没写半点关中之事?」

「那该如何?」曹睿皱眉问道。

「蜀军来不来攻关中丶什麽时候来攻关中,大魏的整个兵力调度都会不同。」

「此话等会再说吧。」曹睿拦住了董昭:「方才朕只唤了西阁东阁及四位侍中,董公替朕想想,洛中还有哪些对陇右丶对蜀军熟悉之人,或者曾与蜀军作战过的?」

董昭想了几瞬,语气笃定的说道:「光禄大夫杜袭丶卫将军曹洪!」????「卫将军曾在大司马丶辛侍中的辅佐下,在武都斩杀蜀将吴兰和雷铜。而杜袭杜子绪,曾任汉中督军,在故夏侯征西殁后,与郭淮一并推举张合主事,又任过长安的留府长史。」

曹睿想了片刻,说道:「不必叫卫将军了,他在武都打的那几场,几乎都是大司马和辛侍中的功劳。」

「毕进。」曹睿向着已经赶回此处的内侍首领丶轻声招呼道:「遣人将杜袭叫来,勿要惊动太多了。」

「另外,将使者叫过来吧。让戴陵回去,朕这里没他什麽事了。」

「遵旨。」毕进又是一番小跑出去了。

曹真和司马懿先至丶卫臻迟了些丶三名侍中则更晚些。即使都是接到口谕后立刻出发,这些臣子中也有住的远近的不同。

每当一人到来,曹睿就将军报向其展示一番。等人终于到齐后,曹睿也命人将送信的使者带了进来。

「大将军,」曹睿看向曹真:「替朕好生问一问信使。」

曹真点头,随即向单膝跪地的使者发问道:「抬起头来,牵招是何时收到张合的军报丶他又是如何做的?」

使者已经极为疲惫了,但还是硬撑着勉力答道:「回禀大将军,镇西将军是十二月二日上午收到的军报,隔了不到一个时辰,便派属下率队从长安向洛阳来,一连驰了近三个日夜丶在沿途驿站换马不换人,这才刚刚到达洛阳。」

「镇西将军与属下说,他第二日一早就会率军向陈仓挺进。」

曹真又欲再问,而坐在桌案后的曹睿却发现信使的身形已经开始摇晃,似乎随时都能倒下一般。

「罢了,大将军莫要问了,直接开始议事吧。」曹睿指向王肃:「王侍中带使者下去,予他一份赏赐。」

王肃起身拱手,领命离去。

此时的曹睿开口问道:「朕心里有两个所疑之事,你们帮朕一同议论一下。」

「其一,蜀军人数多寡。」

「其二,蜀军是否会来攻关中。」

曹真当即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言。」

「说来。」曹睿颔首。

曹真沉声说道:「启禀陛下,军报中引用的乃是镇守祁山堡的校尉郑司之言,他在十一月二十七日丶祁山堡被合围之前,称蜀军至少两丶三万人。」

「以张合接到军报后,火速沿陇山道西援的势头,臣觉得料敌应从宽丶还是多估计些好。」

「既然张合去了陇右,关中猝然少了一万多兵。那中军就势必要再向关中补兵,至少要补一万以上。」

「因此,臣建议即刻发中军骑兵,今天上午就开始西进长安,到了长安后再看是支援陈仓丶还是支援陇右。」

曹睿明白曹真之意。

反正都是要增援的,与其我们在这议论个半天一天的,还不如先派人将能动的部队丶先往长安调一部份。

再议论也不迟啊!

曹睿没有再问其他人的意见,直接拍板说道:「大将军此言甚妥!中军五万员额,今日上午能发的骑军共有多少?」

曹真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大约能发八千!」

「八千?」曹睿皱眉问道:「有哪八千兵?」

曹真答道:「中军确有五万员额,但此时并无战事丶按例有两成的军队正在轮休。也就是说,此时营中大约有四万人。」

「而武卫营中,常年预备作战丶即刻就能调遣的军队只有一万人。在这一万人中,又分为五千骑军和五千步军。」

「此时已是卯时,若立刻调骑军出发,上午能发的只有武卫营的五千骑,还有五校尉营的三千多骑。」

曹睿点头:「只有八千骑吗?按两成的轮休,中军三万骑能用的有两万四千骑,剩下的一万六千骑何时能发?」

曹真想了几瞬:「明日上午能发!一日时间准备军械丶点验物资丶清点人员,大略也就够了。」

「那步军呢?」曹睿又问。

「也是明日。」曹真笃定的答道。

曹睿深吸一口气:「那就现在让人去准备吧!中军的五千骑由谁来领?」

曹真拱手问道:「臣有两个人选,夏侯献与费耀。陛下有意派谁前去?」

曹睿摆了摆手:「左右不过相差一日之程,让费耀去吧!夏侯献统其馀之兵,明日再发。」

「那臣先出去片刻,遣人去寻费耀和文钦了?」曹真问道。

「大将军且去。」曹睿点头:「朕与其馀众臣先议论调度之事。」(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