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6章 回旋之箭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就在司马懿向高柔谢罪之时,洛阳朝廷派往武昌出使的司马芝,此刻也即将到达武昌城。

楼船行驶在广阔的江面上,船首劈开起伏的波浪,激起连续不断的水花。

日头西落,火红的晚霞映照了半边天空,将站在楼船上眺望着的司马芝,一时间看得有些呆了。

胡综站在司马芝身边,笑着问道:“子华兄,我听闻曹公昔日在邺城的漳水畔修建铜雀台,在铜雀台上能看到这般风景吗?”

司马芝摇了摇头,并未多说半个字。胡综也不恼,陪着司马芝站在楼船上一同眺望,江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

胡综未说‘武帝’而说‘曹公’,司马芝也没兴趣纠正半分。人在吴国的楼船上,既然胡综言语间并没有不敬之意,司马芝也就随他去了。

七日前,司马芝告别贾逵,从潜口坞出发,乘油船顺着皖水东下。

出皖口,到了大江之上后不久,司马芝的油船便被贺齐所部的艨艟截住了。

与司马芝同行的两名吏员、十名卫士,只有两名吏员被留了下来,十名卫士则被贺齐派船送回了皖口。

按贺齐的话来说,不允许魏国的士卒踏入大江以南。

贺齐派船将司马芝与吏员送到了柴桑的胡综处。早就得了接待使者命令的吴王近臣、解烦督胡综,则是亲自领着司马芝乘船沿江西上。

数日之间,胡综与司马芝二人聊了许多。毕竟都是士人官员,当然不可能和那些纯粹的武将一般直来直往。

但最令司马芝诧异的,还是昨日两人论及洛中名士的时候。

司马芝当时惊讶的问道:“李安国是谁?也是大魏名士吗?”

胡综略带诧异的问道:“子华兄竟然不知道李丰吗?”

司马芝道:“就是故卫尉李义之子李丰?你们吴越之人是如何知晓他的?”

胡综眼睛转了转,随即笑道:“是曹伟昔日将李丰的名声传扬过来的。”

司马芝面色渐渐变冷,兖州山阳人曹伟,曾在黄初年间、孙权给曹丕上表称臣之后,以一介白衣单人渡江,面见孙权并向其索求贿赂,并称可以帮孙权结交洛中高官。

孙权确实给了曹伟许多金珠宝货,当然,曹伟后来也被校事拘捕,被先帝曹丕下令直接杀了。

胡综提这个没有好下场的曹伟,究竟是什么用意?

司马芝一时想不通,便渐渐不再与胡综说话了,就这样大略过了一天。

日头即将落下之时,武昌城的轮廓也出现在船上众人的眼中。

楼船在码头停靠之后,胡综引着司马芝和两名属吏到了城外驿馆。安顿好了三人,胡综便准备告别。

天色已暗,胡综在驿馆门口拱手道:“子华兄,天色已晚、武昌城门也已经关闭。还请子华兄在此先住下,明日再行进城。”

司马芝没办法装哑巴了:“有劳了,多谢伟则这几日的关照。”

“既然我已到武昌,不知何时可以见到吴王呢?”

胡综依旧面色和蔼:“明日一早,在下就会将子华兄到来的讯息报与至尊,还请稍待。”

司马芝除了随行的文书包裹之外,所带的大件箱子都被吴兵看管了起来。

胡综也极为贴心的给三人安排进同一间屋内。

这是自司马芝出了皖口,第一次与两名吏员独处的机会。吹熄了灯火后,几人卧在榻上,也轻声交谈了起来。

刚刚年满三旬的吏员杜恕说道:“司马公,今日那胡伟则称孙权为至尊,这种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

司马芝道:“还能怎么来的?僭越之号,定然是被吴国众臣捧起来的。”

杜恕又说:“那属下就将此事记下了,回洛阳之后一并上报。”

司马芝轻叹一句:“这些都是琐碎之事,左右不了大局。真正难的事情,要在见了孙权之后。”

“也不知明日能不能得见。”

杜恕好奇道:“那我们该用什么礼仪去见?若按礼法来说,上邦天使,如何能拜小国之主?”

司马芝缓缓说道:“务伯说的没错,但陛下与我说的明白,出使要论实质,不能让这些虚的东西影响大局。”

“明日你我若是见了孙权,就按面对侯爵之礼就好。若是吴国之人不愿,那便按他们的来,但不能超过对诸侯王的礼节。”

杜恕打了个哈欠:“属下知晓了。”

司马芝轻声道:“累了数日,都早些睡吧。”

……

第二日,吴王府内。

孙权坐在堂中,听胡综讲完了这几日魏国使者的细情之后,随即问道:“伟则,还是不知道这司马芝的来意?”

胡综摇了摇头:“回至尊,臣的确不知。但司马芝此人一行确实古怪。”

“贺将军在皖口处截获司马芝的油船时,从船上发现了三十余个箱子,封的严密结实。”

“臣试探的问过司马芝几次,他也只说是魏帝曹睿要给至尊的物件,再问就不肯说了。”

孙权点了点头:“江东国力折损,与魏国求和乃是难免之事。孤只不过试探一番曹睿,曹睿便按耐不住、直接派使者来了。”

“以卿观之,司马芝此人气度如何?”

胡综说道:“以臣来看,不如昔日来建业的太常邢贞。但此人乃是魏国司空司马懿的族弟,不知他得了出使的差事、与此事是否有干系。”

孙权说道:“连邢贞都不如?那就没什么要担忧的了。”

胡综点头道:“至尊何时有空见他?”

孙权答道:“不急,暂且先晾他两天。孤已经诏诸葛瑾和全琮回武昌了,大约还要三五日,待孤到时与众臣商讨后,再见司马芝吧。”

胡综顿了几刻,随即说道:“至尊,臣向司马芝身边的吏员打听了一事。故奋武将军和故平北将军的尸首,被魏国以侯爵之礼,葬在了寿春。”

孙权长叹一声:“是孤之过!让朱休穆和潘文珪葬在了异乡。”

“若此番不能从魏国要回两人尸首,孤必然要亲征寿春夺回来!”

朱桓和潘璋倒还好说,都是堂堂正正战死的。但陆逊的行迹,胡综一时间实在不知道如何解释。

见胡综面色犹豫,孙权直接问道:“伟则,还有何事?”

这下轮到胡综叹气了:“臣得知,陆伯言被捕至魏国之后,降了曹睿、被任命为护羌校尉,现在已经在凉州上任了。”

孙权怒起,站起身来拔剑砍向桌案:“孤对陆伯言恩赏难道不重吗?为何就不能像朱桓、潘璋一般,为孤死节呢?”

宝剑不出意外,卡在了桌案劈开的缝隙上,未能将桌案砍为两节。

胡综拱手说道:“还请至尊息怒。既然得了消息,也可以与陆家那边送个消息了。”

孙权眯眼道:“孤欲将陆氏族诛!待确认了此事之后,伟则,你亲自去吴郡为孤办了此事!”

胡综跪地行礼:“还请至尊息怒!陆逊先败后降,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于禁。昔日曹丕都没杀于禁,至尊又如何好族诛陆氏呢?”

“数月以来,荆州、扬州各郡征兵填补空缺员额,各地士民已经疲惫沮丧至极了。”

“为免再生动荡,还请至尊忍耐一二才是!”

孙权面色铁青,右手紧紧握住了插在桌案上宝剑的剑柄,捏的愈发紧了。

过了许久,胡综出城将司马芝与两名属吏接到城内。

在马车上,司马芝拱手问道:“敢问伟则,吴王今日能见我等吗?”

胡综轻轻摇头:“至尊今日有要事在身,实在不能抽出空来面见尊使。”

司马芝问道:“那明日呢?明日是否可以?”

胡综答道:“明日或许可以,在下明日再来寻子华兄。我已与人分派,饮食用度一律照顾,还请子华兄勿忧。”

司马芝只好说道:“有劳伟则了。”

次日,胡综说吴王繁忙,司马芝未得召见。

第三日,胡综称吴王有要事在身,司马芝依旧待在馆驿中。

第四日、第五日,都是如此这般,只不过胡综每日说的理由略有不同罢了。

孙权不见,司马芝人在武昌、又不是在洛阳,毫无办法,只得形同被软禁一般待在馆驿中。

第六日,诸葛瑾与全琮终于到了武昌,胡综也得了孙权吩咐、先不将陆逊之事告诉旁人。

吴王府内。

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左将军诸葛瑾、绥南将军全琮,这四人正坐在吴王府的大堂之中,与孙权一并议事。

孙权缓缓说道:“孤将子瑜和子璜一并从外召回武昌,也是为了与你们商讨大事。”

“魏国使者已经到了武昌数日,孤一直没见。诸卿以为,孤这番与魏国讲和,该如何商谈为好?”

顾雍拱手说道:“至尊,如今修养生息乃是头等大事。只要魏国使者说的不过份,大略应了便是。吴与魏能和多久就算多久。”

张昭在堂中闭口不言。

孙权说道:“张公如何不说话?没有只言片语愿与孤说的吗?”

张昭答道:“臣已经再难在至尊面前说出言和的话了。还请至尊问一问诸葛子瑜和全子璜吧。”(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7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