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8章 撤退准备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且不论赵统在外如何感怀,诸葛亮的中军大帐中,三文四武、七名蜀汉重臣齐聚于此。

看着诸葛亮冷峻的面孔,众人深知深夜集会在此、定然是哪里出了变故。岂不见丞相散发披着,连头冠都没有戴吗?

向朗、杨仪、费祎、魏延、吴懿、袁綝、陈式,这七人立在帐中,静静等待着诸葛亮开口。杨仪虽然什么都知道,但也根本不敢说。

“诸位。”诸葛亮过了半晌,终于向着面前的众人开口说道:“方才赵云之子赵统深夜前来大营送信。魏军一万余骑从阴平进犯白水关。”

“赵云已在昨日傍晚率军南下阳安关、前去救援了。”

杨仪自诩智谋,但到了真正这种该决断的大事面前,竟起了一丝畏惧之心,反而将头垂下、盯着脚尖去看。

其余六人皆大惊失色,魏延第一个说道:“丞相,下令率军回返吧!”

“白水关乃是蜀中门户,万万不可失去!”

吴懿前几日还在琢磨如何保全自身、可到了现在,国家已经不稳了!白水关是金牛道上的头等险要之地,确如魏延所说、不能丢!

吴懿拱手说道:“丞相,该退兵了!一则收拢兵力以救白水、二则把控武兴、沮县等地,汉中亦能保全。”

顿了一顿,吴懿咬牙说道:“就当我们这次北伐是练兵了!回到朝中也好说!”

诸葛亮却没有理会魏延、吴懿二人,看向了尚未发声的几名臣属:“你们又有什么说法?”

“或许可以缓缓退却。”向朗出于诸葛亮的面子考虑,言辞更委宛了一些:“一边在此处防守、一面分兵南下,是否可行?”

“向长史将魏军想的太简单了!”

魏延直接反驳道:“我昔日在略阳败过一场、又在木门道之北与魏军反复相持,昨日又遭遇了张郃急攻!”

“我们都知道白水被攻了,魏军如何能不知道?今日攻势,若非我亲率军队在第三道营垒处抵住,黄袭之军就会连战连退!”

“你们信与不信?”

魏延说话的声音刚大起来一点,诸葛亮的目光扫过,一下子就哑火了一般、声音也随之低了下去。

诸葛亮不是在责怪魏延,只是让魏延单纯声音小些。

当下蜀汉众将之中,战意最炽、求胜心最强的将领,非魏延魏文长莫属。诸葛亮对魏延是了解的,他提到魏军战力更强并非畏敌如虎,而是对全军的全盘考虑。

诸葛亮声音沙哑的说道:“现在赤亭大营处,军队有三万五千。而魏军中军加上关中来的援军,定然是比我们军力更多的。”

“赵云领着八千士卒急往白水而去,面对魏军万骑以上显然不够。若再抽调军队,赤亭就难以守住了。”

“撤军,是一定要撤的。但如何撤、何时撤,这个却要更多考量。”

“文长,你本部留在原地。”诸葛亮缓缓看向魏延:“你督吴班、宗预、胡济、廖化四将,合计一万四千步卒,清晨开始即刻出发,一刻不停赶赴白水!”

魏延先是认真听着,但转瞬就变了脸色。

“丞相!”魏延上前走了半步,神情愈加急切起来:“赤亭大营本就依据山势水势而建,从大营向白水、青泥水两端伸出臂膀。”

“若是将中间兵力抽调一空,如何能维持?”

“文长先想想南下之事吧!”诸葛亮定睛看了魏延一眼,紧接着分派了起来。

“向朗、杨仪、费祎!”

“属下在。”三人齐声应道。

“向朗、杨仪!你二人明早坐镇大营处、居中协调,着重让吴班、宗预、胡济、廖化四部先行南下。”诸葛亮沉声说道。

“遵令!”向朗、杨仪二人拱手应下。

“文伟!”诸葛亮看向费祎:“本相命你为护军,随文长一同南下,协理诸军之间协调沟通之事!”

“文长、文伟,你二人要以大局为重、尽速驱逐白水关处的魏兵、可以追击、但不可过出白水关三十里!”

“属下知晓了。”费祎拱手答道。

魏延依旧在想着军略之事,只是点了点头。

诸葛亮并不在意,转头看向吴懿:“吴将军,你部六千人务必在此原地坚守两个整日!待本相命令、方可撤退!”

“遵令!”吴懿干脆答道。

不出吴懿所料,诸葛亮果然命令自己率部、在白水口抵住魏军的偏师。

自己麾下的士卒,已经被魏延等人分走好多了。如今又要在白水口阻击两日?莫不是要为大军断后了?

但丞相军令已下,这种话吴懿也只敢在心中想想,是万万不敢开口的。军令如山、又岂是戏言?

“袁綝!”

“属下在!”

“你本部居中策应,无本相军令不得轻动!”诸葛亮继续安排道。

“遵令!”袁綝拱手。

“陈式!你半个时辰后去将本部叫醒,再给你半个时辰整理军务!”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独自穿着外袍:“一个时辰后,本相一起与你出发前往魏延军中,统领其兵!”

“遵令!”

陈式作为诸葛亮本部亲卫统领,只是出声应下,并没有询问一二。

可魏延却诧异的问出了声:“丞相为何要至属下军中?”

诸葛亮长吸了一口气,看向帐中众人:“越是两军相持之时,表面上看起来安稳,可内里却最为凶险!更何况张郃昨日又率部猛攻。”

“本相将亲赴前线,统黄、魏二将之兵。加上陈式所领的本部,共计万人,扼守青泥水河谷重地!”

“待形势安稳之后,袁綝先退、吴懿再退、本相最后,一并退至武兴!”

魏延愣了一瞬。

吴懿更是略略张口、双眼睁大,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自北伐以来,吴懿一直就在心中揣度、诸葛亮欲要整治自己。

攻上邽失败、援救略阳无功,而后又被诸葛亮屡屡下令分走麾下士卒。初始时的一点不满,也随着时间的发酵愈来愈甚。

可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竟要自己在前线统兵,以拒张郃的攻势!

若按丞相的分划,现在赤亭处现存的三万五千士卒,魏延领着一万四千南下,袁綝五千兵屯于正中。

剩下无非就是白水、青泥水两个方向。

自己领六千挡住白水处的魏军偏师,丞相领万人挡住魏军主力?

心头思绪不断流转,吴懿只是一瞬间就出口问道:“丞相,还是让袁将军领兵吧!以丞相之尊正应总揽全局,如何去得了前线统兵?”

袁綝听闻吴懿言语,暗骂吴懿多事之时,也同时出言劝道。

“不必。”诸葛亮看向众人:“明日,我欲率军队前攻!”

……

战场之上,军情瞬息万变。来自南边白水关的紧要军情,将在赤亭这里的蜀军都即刻调度起来了。

上午时分,魏延骑在马上与费祎并肩而行。

“为何文长出发前与丞相打下包票,说定会在半月内击退魏军?”费祎看向魏延问道。

“文伟难道不知白水关地势吗?”魏延现在反倒不急了。

从部曲起家、逐步升到了蜀汉的镇北将军,魏延此人绝对拥有一颗大心脏。

“白水关走过几次,却不知文长半月之约的底气何在。”

魏延抬头望了望天,轻声说道:“白水关连山接水、极难攻克,身后又是蜀中腹地。”

“若魏军侥幸攻下白水关,定然也无胆继续南下。难道一万多骑,能连续攻下白水、葭萌、剑阁三处吗?大军在北,魏军若从白水关南下,就不怕被堵死在白水与剑阁之间?”

“若魏军攻不下白水,无非就是屯在彼处,或是向北朝着阳安关来。”

“丞相正是担忧赵将军的八千士卒堵不住魏军,这才叫我来援。”

费祎皱眉:“若按照文长的说法,赵将军岂不是守住阳安关就够了?等大军一并而来,再南下驱逐魏军也未迟啊。”

“不是说能不能,而是不能赌。”魏延从容答道:“方才我说魏军可能会进退失据,正是在赵将军与我全速援救之时、才会发生的事情。”

“若我们晚几日再援,恐怕事情就是另一番眉目了。”

费祎又问:“那这和文长约定半月,又有什么关系?”

魏延笑道:“从赤亭到白水关三百三十里,五日可至。两万两千士卒在彼处,白水关外又非骑兵纵横之地。若魏军不退,定要是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半月已经多说了,若要我看,十日就已经足够!”

费祎静静颔首。

……

而赤亭西侧、魏军大营之中,曹真看向传讯的张郃参军陈凭。

“你们看清楚了?真是诸葛亮的旗帜?”

帐中除了大将军曹真之外,皇帝、司空还有一并重臣都在此处。

陈凭连忙拱手:“禀大将军,着实如此。郭将军亲眼所见,他曾在上邽城外见过诸葛亮的大纛,与现在阵地对面的大纛、形制全然相同!的确是诸葛亮当面!”

曹真点了点头,转身看向皇帝。

“陛下,郭淮所说应当没错。昨日张将军猛攻一上午、又僵持半日。”

“而今日蜀军攻势甚急,定非昨日蜀军庸常之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