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1章 坚壁清野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司马懿笑道:“陛下明鉴,邓艾此人做事确为得力。”

“他细细审问过了略阳投降蜀军,查清了蜀军进军路线与粮道后,又将蜀军沿途几处可能重兵防守的地方做了分划。”

曹睿颔首道:“知山川地理而后用兵,这也是为将的基本功了。邓艾能识地理、懂后勤调度,就已经算有潜能了。”

“邓艾是怎么说的?”

“陛下,且容臣去取舆图来。此前张翼所画舆图虽然大体上都有,但到了具体细节、还算失于详尽。”司马懿拱手道。

“司空去吧。”曹睿吩咐道:“再将大将军、征西将军,还有陈矫牵招一并唤来。”

片刻后,众人齐至大帐之中。

司马懿介绍了一番行军路线之后,曹睿看向曹真张郃二人:“方才司空说得明白,并无太多路线可行。”

“西汉水作为运粮坦途自不必说,但大军行进、却不完全按照西汉水的走势而来。”

“自祁山沿建安川水南下至建威,再沿洛谷水至武都,再从武都向东南方向的下辨行军。”

武都郡以武都县得名,而此处所说的武都就是武都县城。可此时的武都郡治却在下辨。

曹睿扫视了一遍臣子们,沉声说道:“具体进军方略由诸卿决于朕前,然后大军先锋明日开拔!”

“大将军有何方略?”

曹真沉默几瞬,随即语气坚定的拱手说道:“禀陛下,此番进军确与以往不同,应当谨慎而行。”

“从祁山南下,四十里可至建威,其间河谷平缓、宛如祁山附近的西汉水河谷一般,大军可以纵横无碍。”

“从建威南下,复有一百里可至武都。山路狭窄大军必须缓行,宛如此前大军从上邽南下、经木门道而至卤城、祁山一般。”

“而从武都到下辨约有一百四十里,其间或为山路、或为丘陵,亦非行军坦途。”

曹真看向皇帝:“臣的想法是,不若在祁山此处分兵。”

“一部在祁山、建威岔路驻守,与祁山堡守军协防之时、同时扼守西侧西汉水要地,防止蜀军经西汉水至大军身后。”

“另一部向南攻建威,经建威南下至武都。”

“待攻取武都后,再择机而行攻取下辨。”

曹睿轻轻颔首,随后看向张郃:“征西将军以为该如何用兵?”

张郃嗓音低沉回答道:“臣也是与大将军一般看法。”

“建威不足虑,真正关键要地在于武都、下辨,以及下辨以东的河池。蜀军若防守,定然会在下辨河池一带重兵以阻,以防大魏军队东西合围!”

“说得好!”曹睿点头说道:“大军在祁山可以南下攻取武都,陈仓驻军亦可以沿故道向西南进发武都!”

“朕记得关中此刻尚有一万八千五百外军,以及九千郡兵对吧?”

“正是如此。”曹真答道:“可命朱盖或者夏侯儒统兵自陈仓进发。”

曹睿思索片刻:“就让夏侯儒统长安所剩的一万五千兵马沿陈仓南下吧?”

“诸卿以为如何?”

“甚妥。”

“陛下圣明。”

众臣纷纷表示赞同,曹真出言说道:“留右将军朱盖守陈仓、关中护军辛毗守长安。”

“平南将军夏侯儒统率其在荆州带过来的一万兵、加之牵镇西所遗五千兵,共计一万五千之数。”

“从祁山沿渭水道传令至长安约八日。夏侯儒若从长安进军,至少要七百五十里,至少要二十余日。”曹真补充了一句:“臣当年从长安进军下辨的时候,自己走过此路的。”

“这般说来……”曹睿心中暗暗计算着大军汇合的时间:“夏侯儒率一万五千兵进军河池,最少也要一月了?”

“正是如此。”曹真与张郃一并点头。

曹睿又转头看向司马懿、杨阜等人。思索片刻后,司马懿、杨阜、陈矫三人也一并赞同。

既然夏侯儒从长安至武都的大约时间已经确定,曹睿肃然看向自己的诸位臣子:“夏侯儒要一月能至河池,从祁山至下辨,无非一共三城、二百八十里路罢了。”

“一月之内,能否为朕攻至下辨?”

曹真、张郃一并应声。

“那好,朕就命征西将军督诸军为前部,朕与大将军自为后部。”

“张将军,你要多少兵?”曹睿直直看向张郃。

张郃思索几瞬,轻咬下颌说道:“禀陛下,臣本部加之鹿磐、郝昭二将所部,现尚有一万一千之数。”

“请陛下将中军两万步卒与臣一万五千,再与臣五千骑兵。”

“三万之众作为前部,攻取建威、武都已然足够,兵若再多也无甚益处。”

张郃说得倒是实话。有时候并不是兵多就一定好的,三万军队足够在陇南的山地间行进攻伐的了。

“大将军觉得呢?”曹睿又问向曹真。

“臣以为可以!”曹真干脆答道:“此处离武都不过一百余里,骑军大部都留在祁山,若有警讯也足以为援!”

曹睿点头道:“征西将军张郃!”

“臣在!”张郃起身至堂中,躬身一拜。

“朕将典满、夏侯和二将所部五千骑尽数与你,另派武卫将军许褚率一万五千步卒悉数听你调遣。”

“明日大军进发!待攻取武都之后,朕亲亲至武都与你汇合!”

“臣张郃遵旨!”张郃严肃以对。

“杨卿!”曹睿看向杨阜:“你随张将军一并南下,襄助军略。”

“遵旨。”杨阜起身答应下来。

“大将军,明早遣信使持朕诏书前往长安,命夏侯儒出兵陈仓!”

“臣领旨。”曹真答道。

曹真已经习惯了率中军随在陛下身边的安排。不知何时,曹真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以大将军之尊,安于陛下之侧统揽全局,想来倒也不错。

……

二月初十,征西将军张郃督步骑三万一千众南下,当日下午骑兵便占据了几成空城的建威。

二月十三日,张郃率军抵达武都城下之时,守卫城中的五百蜀军当即弃城而逃。

十四日晚,一封来自前线张郃处的军报抵达了祁山大营处。

在张郃率三万一千众南下之后,此处剩余的两万八千中军,正在紧锣密鼓的、以祁山堡为依托修建长久驻军的军垒。

按照司马懿的说法,先筑营垒、再筑城池、后迁羌人,这般顺序是最为合适的。曹睿也准了司马懿的建议。

而张郃的军报,却让率先接到军报的曹真极为诧异。

“陛下,张郃的军报送来了,武都已克。”曹真手里攥着军报,径直走进了皇帝所居的大帐。

“武都拿下了?这是好事,大将军为何眉头紧锁?”曹睿不解问道。

“蜀军弃城而逃,武都城并未防守。”曹真将军报双手递至了皇帝面前:“臣几句说不详细,还请陛下看一看军报吧。”

军报是张郃与杨阜二人共同署名所发。

在文书中,张郃与杨阜推测,蜀军之所以在建威、武都二城全不设防,乃是要诱大魏之军深入武都郡中,意图在下辨一带狙击王师。

曹睿将手中竹简放在桌案上,抬头看向曹真:“诱敌深入?朕记得武都、阴平二郡早就几乎无人了吧?都被武帝迁走了?”

“正是。”曹真答道:“张郃也在军报中说,武都几乎就是空城一般,早就没了什么人烟。”

“当下情况,更像是诱敌深入加上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吗?

曹睿轻笑了一声,只是以诸葛亮此人的性格,断然不会作开门揖盗、等着大军入汉中之事。

下辨、河池?又或者是更靠近汉中一些的沮县?

诸葛亮会在哪里等着自己呢?

“传令,让张郃派骑兵迅速向下辨、河池进发。在这两处撒开了好好寻一寻,朕就不信了,难道凭埋伏、就能埋伏得了朕的六万大军?”

没错,此时魏军亦有六万之数。

除去张郃带走的三万一千步骑,曹睿身侧尚且剩余两万八千中军,且以骑兵为主。

牵招所部所剩的九千步卒,除去伤者外、几乎都戍于上邽、新阳、冀县三城之内,并协调着本地羌人迁至关中之事。

在俘获马岱及张翼所部后,曹睿对诸葛亮此番军队的总况也了解的愈加多了起来。

此刻诸葛亮所剩之军应不满六万。

以大魏中军之强,此刻的蜀军又有何惧呢?

曹真答应了下来,转念一想,便向皇帝建议道:“那张郃本部步卒依旧在武都不动?”

“不要动。”曹睿顿了一顿,随即答道:“朕似乎有种感觉,诸葛亮想再玩一次汉中之战的旧事,在汉中左近拖垮朕的军队,一如建安二十三年一般!”

“大将军,你说会不会此时的孙权亦会有动作?”

大魏疆域与吴蜀均为不同。

蜀国限于益州一州,吴国虽然横跨荆、扬,却有大江为凭、可以东西调度。

大魏的东西调度可就要按月、甚至按季度来算了。

曹真先是诧异了几瞬,想了想而后说道:“陛下多虑了吧?去岁在淮南对吴军杀伤俘虏如此之多,他们哪还有余地继续进犯?”

“不过传讯下去也是好的。毕竟有备无患。”

曹睿点头:“正是有备无患。朕大略觉得孙权是不敢出兵的。倘若他若真敢进犯,朕下一步可就要以荆州为目的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2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