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6章 北巡边疆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司马昭所能看到的表象,只是父亲否了自己的提议而已。

但从司马师的角度,却看得清清楚楚。

别看父亲平时对弟弟过问不多,但每月一次的考究还是有的。司马昭学识胆略如何,身为父亲的司马懿可是再明白不过。

按司马昭现在的水平,去了太学也不能入甲阶,反倒是丢人去了。

再者说,太学郎一职只是初步提议,还没有实施呢。

司马懿当然不愿意二儿子也去试探,待太学学子的晋升路径明晰之后,再去进学也不迟嘛。

做官,可以做一辈子。早一两年、晚一两年又有何妨呢?

……

翌日,北宫南门外。

昨日下午时分,毌丘俭在营中听宫中使者传讯,让其第二日入宫来寻陛下。

毌丘俭不明所以,但还是大清早就来到了宫门口候着。

“哟,是毌丘校尉啊,怎么这么早就要入宫?”负责守门的虎贲都尉典满笑着说道。

“子安兄。”毌丘俭笑着拱手:“在下昨日在五校尉营中,闻得陛下有事召我。哪里敢耽误,这不一早就过来了嘛。”

“子安兄年长我许多,勿要叫我校尉了,直接唤我仲恭便是。”

年近四旬的典满,此时正顶盔掼甲的在南门左近巡视着。熬了一夜将要下值,有个人能聊上几句,对典满来说也是乐事。

典满笑道:“仲恭,你们五校尉营中可还快活?”

毌丘俭也笑着说道:“若说快活的话,是比子安兄这里当值要快活一些,起码是不用值夜的。”

典满点头:“不用值夜这点不错,但是不用作战就差了些。我可是听说,你们此番去淮南也是没打多少仗的。去年错过了南征,若是再有战事,我是一定要争取一二的。”

毌丘俭说道:“天子亲军,哪是用来在战场上随意抛洒的?子安兄若是想作战,也需调离了虎贲之后,方能有机会。”

“不过,”毌丘俭笑着说道:“虎贲护卫北宫,年节时令的赏赐可是比我们要多许多!”

“些许财物罢了,又何足挂齿呢?”典满站在毌丘俭身边,颇为雄壮的身材将毌丘俭也映得更加清秀了。

典满面上带了些许恭惟之色:“仲恭现在正得圣眷,日后若有战事,还望仲恭能举荐老兄我一二!”

毌丘俭笑着点了点头,无非是想要捞些军功,这再正常不过了,他也愿意结这个善缘:“下次动兵不知是何时,子安兄等久了可不要怪我!”

典满轻锤了毌丘俭的肩头一下:“哈哈,我就说仲恭是个爽快之人。仲恭今日从宫中出来之后,晚上若是得闲,到我家中饮酒如何?”

“既然子宁兄请我,那在下也却之不恭了。”毌丘俭说道:“等我从宫中出来之后,下午时分再遣人回禀子宁兄。”

典满的圆脸上咧出笑容,随即扶了扶头盔,接着去一边站着去了。

没过多久,内侍便引着毌丘俭入了宫中。

曹睿打着哈欠,一副没睡好的样子:“仲恭来了?朕有半月没见你了。”

毌丘俭躬身行礼:“臣半月没有来拜见陛下,是臣的过错了。”

“哈哈哈。”曹睿颇为随意的指了指椅子:“仲恭,凉州那个叛贼麴英的首级,算起来,已经悬在城门三日了。你可曾见到了?”

毌丘俭点头称是:“如何看不见?就挂在城门边上,都生了许多恶蝇了。”

“朕叫你来,与此事还是有些关系的。”曹睿踱步到舆图旁,嘴上说着:“仲恭过来这边。”

毌丘俭走了过来,看见皇帝的右手食指正指向舆图上方的弧线轮廓。

“并州,幽州。从平阳郡北上,到雁门,再到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曹睿说道:“仲恭带着这麴英的首级,替朕去‘传首’边郡。”

“顺便再仔细调查一下,各州郡的军情、民情如何。朕此前一直盯着的都是南边,河北一直疏于计较。”

毌丘俭却还在盯着舆图看。

曹睿问道:“仲恭可是有什么发现?”

毌丘俭道:“陛下之意臣明白了,臣只是疑惑,为何只走到右北平呢?”

“依臣所看,公孙恭所在的辽东各郡,都可以借此机会一并去看看嘛!”

说罢,毌丘俭指着舆图的右上方说道:“陛下,臣听闻大魏前往公孙氏的使者,素来也只是到辽东郡的襄平。襄平以东的玄菟、乐浪、带方三郡,也可以一并去查访一下。”

曹睿说道:“以什么名义好呢?”

毌丘俭想了几瞬:“若还是借传首的名义,恐怕会惹得公孙恭惊惧。”

曹睿点了点头:“公孙恭素来对朝廷恭顺,吴蜀未平、朕也不愿在幽州再起事端。须想个温和些的理由。”

说罢,曹睿向钟毓招了招手:“钟毓,去将刘侍中唤来。”

刘晔博闻强记,作为人形资料簿还是极为好用的。

片刻后,刘晔过来。听皇帝转述了此事之后,刘晔也只是想了几瞬,就笑着说出了一个新点子。

刘晔拱手说道:“陛下可知,辽东的带方郡,与倭国素有往来?”

“公孙康之子公孙晃在洛阳为郎,昔日先帝召见此人的时候,臣也在旁边,听公孙晃说过此事。”

刘晔笑着说道:“不如以遣使去往倭国为由,正好可以经过乐浪郡和带方郡?”

倭国嘛!曹睿如何能不知道?从辽东到半岛、再到倭国,这种交通想来难度不大。

只是此前并不知晓公孙晃之事罢了。

曹睿拍手笑道:“刘侍中妙策!倭国现在情况如何,卿可知晓?”

刘晔努力回忆了片刻,方才说道:“臣也只是大约记得罢了。倭国本是数个大岛组成,其中有一国唤作邪马台,其酋长唤作卑弥呼。”

“公孙晃曾说,倭国与公孙氏之间大约三年左右能有一次往来。”

曹睿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有些感叹之意。若是有朝一日平定公孙氏,想必也一定要试着派军队前往倭国的。

曹睿笑道:“那就按刘卿此策吧!”

“刘卿,”曹睿看向刘晔:“朕此番让仲恭带着叛贼麴英的首级,沿着幽并二州的边郡传视,同时一并对边郡做些调查。你觉得如何?”

几人从舆图前回到了座位上,刘晔也是想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幽州刺史王雄王元伯、并州刺史梁习梁子虞,二人都是镇守边境的有能官员。”

“二人都是先帝之时的官员,若是陛下派毌丘校尉前去查访,臣恐二人不安。”

曹睿点头应道:“刘卿说的也对。这样好了,朕与二人各自手书一封,再让仲恭带去些许礼物赐予二人,想必就无妨了。”

刘晔说道:“陛下高见。”

“别说什么高见不高见的,朕想不到的时候多了。”曹睿指了指毌丘俭:“仲恭毕竟未至边郡,在军旅中所待的时间也少。”

“朕思来想去,不如刘卿带着仲恭一起走一遭如何?”

刘晔睁大了眼睛看着皇帝:“陛下让臣也离开洛阳,一并前去?”

曹睿笑着点头:“正是,正是。刘卿常在朕身侧,加之你的决断研判尽皆精妙,朕觉得边郡形势如何,还是逃不出你的眼睛的。”

“从洛阳北上,沿着并州西边北边、幽州北边,再进到辽东看一看。公孙恭素来对朝廷恭顺,有了这般理由,总不能原地反了吧?”

“边郡如何、辽东如何,到底还是要实地看一看才会知晓的。”

刘晔没有急着应承,反倒是算起了时间:“陛下,从洛阳至雁门须一月,雁门至右北平再一月,右北平至乐浪、带方就算两月吧。”

“再加上调研的时间,恐怕这一番再回洛阳,就要将近一年之久了。”

曹睿笑着点头:“一年吗?一年就一年,朕还是等得起的。”

毌丘俭见状,起身拱手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辱使命、将北疆的情况都给陛下带回来。”

刘晔也被毌丘俭的话连忙惊醒,心知自己本不该有这种迟疑,连忙起身说道:“陛下付臣重托,臣定然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曹睿点了点头:“这就对了。虽说路上要一年,但是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毌丘俭二十多岁,是曹睿属意的未来股肱。刘晔智谋过人、同时也擅长军略,这样的人放在自己身边咨询虽然不错,但放出去或许也会有更大用处。

并州、幽州。

乌桓、鲜卑、辽东。

慢慢来吧。

曹睿说道:“刘卿、仲恭,你们二人且先准备数日。待五月初一,再行北上吧,如此可好?以刘卿为正、仲恭为副。”

“朕应该给你们个什么头衔?”

毌丘俭看了看刘晔,刘晔资历更老,一时间也不好给自己安什么职位。

毌丘俭拱手说道:“陛下,不妨给刘公加光禄大夫之衔。”

曹睿点头应道:“光禄大夫。刘卿,这个职位如何?”

刘晔拱手说道:“臣为陛下使者,些许头衔又何足挂齿呢?”

“那刘卿就加光禄大夫、持节吧!仲恭的越骑校尉不变。”

刘晔与毌丘俭连连称是。(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