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6章 轻取阳平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张郃笑着说道:“大将军可以试着派人劝降阳平关守将。”

“若是不成呢?”曹真反问。

张郃拱手应道:“倘若劝降不成,我部明日到达之后,我在此地率军翻越走马岭、围攻阳平关就好。大将军可以从容向汉中腹地进发。”

曹真想了几瞬,点了点头:“那就有劳将军了。明早我遣那个刚刚归顺的傅昕去送信。”

……

汉人之名来自汉朝,汉朝来自刘邦昔日的汉王封号,汉王来自于汉中之地,汉中来自于流经此地的汉水。

而有意思的是,当下的人们却往往将汉中西段的汉水称为沔水。

阳平关就座落在汉中平原最西端,北面临走马岭、南侧临沔水,乃是如潼关一般、山水相夹的险要地形。

更有意思的一点,阳平关扼守的是金牛道、也就是汉中通往蜀中的道路。

阳平关,防的是益州、而非陇右和关中。

当年刘备攻击汉中,就是因为没能攻克阳平关,才率军翻山到了定军山,成功将驻守阳平关的夏侯渊和张郃分开。

张郃继续留在阳平关、夏侯渊屯兵定军山下。

这才有了法正声东击西之计,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勇。

曹真率军从沮县来汉中、完全不用经过阳平关,而是直接从阳平关北侧的走马岭经过,通过马鸣阁道进入汉中。

而这个马鸣阁道,离阳平关的直线距离也不过六里罢了。

十日上午,曹真派遣前日归降的沮县长傅昕前往阳平关,进城不到一个时辰,傅昕就回返到了曹真身边。

傅昕拱手禀报:“禀大将军,阳平都尉张楷已经答应归顺大魏。”

“哈哈哈哈。”曹真与张郃对视一眼,脸上皆有喜色。

“傅县长不负众望,劝降了阳平都尉。来日我会向陛下替你表功的!”

傅昕拱手应道:“阳平都尉张楷也只是庸常之人。”

“我与其说了诸葛亮在略阳、赤亭和武兴的三场败绩之后,此人的心绪就已经动摇不稳。”

“大将军和征西将军的万骑已在阳平关外,军阵之威足以震慑此人了。属下不过是借大将军虎威、借大魏的兵势循循善诱罢了。”

“我又如何敢在大将军面前称功呢?”

张郃却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这个张楷认得我们?”

“认得。”傅昕点了点头:“这个张楷本是陈式将军营中的司马,之前一直在成都附近驻扎。”

“诸葛丞相从汉中北上之后,将魏将军原本屯驻各关隘的汉中兵都撤掉、换成了成都来的军队。”

“张楷就是去年下半年,才刚刚升了都尉的。”

张郃转头看向曹真:“此人原是陈式部下,看来认得你我就不为怪了。”

“当年陈式率十余营翻越走马岭、意图从马鸣阁道断我军粮道,被徐晃率军击败,尸首遍布山谷。这个张楷应该就是那时幸存的。”

曹真点头:“传令,让夏侯和带着他的本部先行入关,控制各处紧要之处。”

“还有,将投降的蜀军悉数缴械看管起来,就说不日之后朝廷会颁布赏赐!”

“遵令!”帐中侍立着的参军领命,随后出帐去寻夏侯和传令去了。

夏侯和……

张郃心中默念了两遍此人的名字,却并未作声。

夏侯和乃是夏侯渊的第七子,昔日夏侯渊就死在阳平关东面不远处的定军山下。

昔日夏侯渊身死、大魏丢掉汉中长达八年多的时间。

如今魏军复来此地,曹真选择让夏侯渊之子第一个入城!

大将军会做人啊!

而坐在帐中正中央的大将军曹真,虽然被傅昕吹捧的颇为开心,但内心也如明镜一般。

并非曹真的大将军名号这般好用,阳平都尉下决心投降的原因,也仅仅是忧虑蜀汉前途、以及曹真大军压境罢了。

城下就是这么多兵,蜀军现在又不在此处,不降又能怎么样呢?

当日陇右的南安、天水、广魏三郡是如何降蜀的,今日沮县、阳平就是如何降魏的。

一般道理。

谁都不是傻子,如何认不出阳平关外的骑兵?蜀军可有万骑?

不过曹真想归这样想,沮县长傅昕的封赏还是要上报的、阳平都尉张楷也是要赏赐的。

事关大魏的政治信誉嘛!后面还有汉中各城未下呢,需要傅、张二人这样的榜样在前。

曹真起身来,脸上带笑的看向张郃:“不到半日阳平关就降了,接下来就是沔阳了。”

“张将军,你就在阳平关等后军到来吧。我将夏侯和、以及他的三千骑兵留给你。”

张郃起身拱手应对:“遵令!待后军来到阳平关后,我会让郭淮带三千人守在此处。”

“其余步卒以及夏侯和部,都随大将军一同攻略汉中各城。”

“甚妥!”曹真点头应道。

曹真终究是没进阳平关。有张郃在此主持大局,他进不进都不会对局势有任何影响。

向东面的沔阳、南郑等各县进军,反倒是最为紧要之事。

……

诸葛亮是八日丑时、后半夜天还未亮之时从武兴突围向南的。

阳安关就在武兴以南百里,十日上午曹真遣人劝降阳平关的时候,诸葛亮刚刚抵达了阳安关。

阳安关与阳平关只有一字之差,若非这些来过汉中的将军们行军,说不得还会有人将其混淆。

阳平关控金牛道、隔断汉中与蜀中的地理作用,在刘备同时据有汉中与蜀中后,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于是刘备在金牛道上另选了距离蜀中更近的一处、也是沟通武都与汉中的紧要地方,修建了阳安关。

在原本的历史中,北宋年间阳安关改名为阳平关,离汉中更近的阳平关就被称为‘古阳平关’了。

四月十日这一天,魏军进驻阳平关,诸葛亮回到了阳安关。

而更南面、位于白水关的魏延,还在与关外的陆逊对峙着。

几乎和诸葛亮同时到达阳安关的,还有蜀汉镇东将军赵云赵子龙的丧讯。

“丞相,丞相!”

堂中众人看见听闻丧讯的诸葛亮身形不稳、颇有摇摇欲坠之感,一时都惊呼了起来。

离诸葛亮最近的向朗眼疾手快,上前两步、从侧面扶住了诸葛亮的身子。

诸葛亮摆了摆右手,站稳之后,又抬起左手的袍袖扶住额头。

血气上涌、太阳穴狂跳,脑袋似乎要炸开了一般。

诸葛亮不愿让众人看到自己失态,只得借着扶额遮掩一二。

这种事情若是第一次发生,诸葛亮兴许还会手足无措。

同样是国家重将,此前关羽、张飞尽皆死于非命,有这样的故事在前,赵云因病在军中善终,已经是一个不差的结局了!

诸葛亮心中这般想着,可悲戚之感还是难以抑制的涌入心头。手指微微颤抖、周身肌肉都有些僵硬了起来。

虽说对于赵云本人算是不差的死法,但镇东将军已逝,国家又损一重将。

先帝在荆州之前的统兵将领凋零殆尽。没了赵云遮蔽,如今军中再也没有比诸葛亮资历更深之人了。

赵云在时还不觉异,可赵云一死,先帝和他的那个时代,似乎都离诸葛亮远了三分。

汉室兴复,言犹在耳!

脑海中飞速闪过这些年来,与赵云同朝共事的点点滴滴。诸葛亮越是悲戚,心中决意就更甚一分。

深吸了一口气,诸葛亮放下手臂。

再度看向众人的时候,眉眼间只剩坚定之色。

“传令!”

诸葛亮冷声说道:“令阳安都尉、以及沔阳、褒中、南郑、成固、南乡各城守将,谨守城池等待援军!”

“传令镇北将军魏延,尽速击退白水关外魏军!”

“遵令!”杨仪拱手应道,却又有些为难似得问出几个字来:“丞相,属下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说来!”

杨仪说道:“若向汉中各处传讯的话,最快的路径当然是走阳平关。可若是阳平关也……”

杨仪没有说下去,可言语中的意思,众人尽皆听懂了。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要考虑阳平关失陷的可能性。

诸葛亮在心中问着自己,阳平关会这么快就丢了吗?

转念一想,诸葛亮又苦笑了起来。

去年年底在陇右之时,西县是如何降的?冀县、临渭这些大大小小的城池都是如何降的?

还不是因为汉军近而魏军远,就这么简单。

只许自己做初一,不许魏军做十五吗?确实要将阳平关失陷的可能性考虑进去。

诸葛亮轻叹一声:“李严现在应该到哪了?”

三月十五日,诸葛亮从赤亭向位于江州的李严传信,请李严走米仓道、率军一万北上汉中。

从赤亭先到南郑、再经米仓道南下到江州,其间足足要一千二百里、信使也要十日才能将消息传到。

若这般算起的话……

杨仪在一旁应道:“丞相,就算李严三日、五日就点齐兵马北上的话,现在也才不过走了十余日,应该还在汉昌。”

“更何况,我们还没收到李严的回信。”杨仪咬牙说道:“属下以为,莫要将希望寄托在李严身上了。”

诸葛亮的心脏砰砰跳着,似乎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李严真的出兵了吗?

如果他没动呢?(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149s